平均游戏性能很能打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游民首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8)月12日,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在国内正式上市。

本次我们将通过规格与架构分析、基准测试、生产力测试、DLSS 4游戏测试、以及暂不支持DLSS 4的热门游戏大作测试等多方面对比,看看24GB显存的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在实际游戏与应用中有着怎样的表现,具体照比GeForce RTX 5090 D有多少差距,对比上代对位的GeForce RTX 4090 D与本代定位更低的GeForce RTX 5080还有多少优势。

本次我们收到的GeForce RTX 5090 D v2产品是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固而我们选择使用它来完成本次的首发评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NVIDIA最新一代的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采用Blackwell架构,该架构划时代的将神经网络集成到可编程着色器内,创建了神经网络着色器,通过AI与神经渲染相结合的方式,将游戏画质和游戏帧率提升到了新高度。
与上一代的Ada Lovelace架构相比, Blackwell架构采用了针对神经着色器进行优化的Blackwell SM,搭载了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支持FP4精度计算模式,引入了AMP(AI Management Processor),并应用了GDDR7显存、DLSS 4等新技术。
GeForce RTX 5090 D显卡的GPU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采用GB202-240核心,完整的GB202芯片采用台积电为NVIDIA定制的TSMC 4N工艺,集成了922亿晶体管,核心面积为750mm²。
与完整的GB202 GPU相比,GeForce RTX 5090 D v2所使用的GPU核心阉割了1个完整GPC和其中1个GPC中的3个TPC,即GeForce RTX 5090 D v2的GPU由11个GPC构成,其中10个GPC包含8个TPC,1个GPC包含5个TPC,每个TPC拥有2个SM,共计为170个SM,即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拥有21760个CUDA核心,680个Tensor Core、170个RT Core和192个ROP单元,128MB二级缓存,与GeForce RTX 5090 D完全一致。
显存方面,GeForce RTX 5090 D v2在GeForce RTX 5090 D的基础上砍少了4组32bit的显存控制器(上图中红色方框内),即显存由原来的32GB 512-bit GDDR7来到了24GB 384-bit GDDR7。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与相关显卡型号参数明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Blackwell架构的核心优势就是新增了对DLSS 4的支持。
Blackwell架构针对DLSS 4多帧生成进行设计优化,通过拥有更大吞吐量的Tensor Core、增强的Flip Metering和AMP(AI管理处理器)相结合,使得DLSS 4多帧生成拥有更快的AI模型速度与更少的显存占用,而且只需要渲染一次就可以生成多个帧。
与传统渲染相比,DLSS 4多帧生成的到来可以给予玩家最高8倍的游戏帧率提升,性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伴随着性能提升的同时,DLSS 4还能带来更加精细的画面,这意味着玩家将有望享受到更加逼真的游戏世界与具有更强沉浸感的游戏体验。

DLSS 4在为玩家带来更高帧率的同时,也在系统延迟方面留下了一些隐患,为此NVIDIA即将推出Reflex 2技术。
)在Reflex 2技术中,NVIDIA部署了一个以前在VR中应用过的Frame Warp技术。Reflex 2通过把最新的鼠标输入指令及时同步给渲染帧,在渲染帧被发送到显示器之前,通过刷新渲染的游戏帧以进一步减少延迟。
与DLSS 4不同的是,NVIDIA Reflex 2将不仅支持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使用GeForce RTX 20系列及以上NVIDIA显卡的玩家都将有机会体验该技术。

Blackwell架构采用第四代RT Core,可通过新技术Mega Geometry大幅提升结构构建效率,再配合进一步扩大的神经网络着色器应用范围,实现在保证精细与真实的游戏画面的同时,还能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

与前两代的Ampere、Ada架构GPU均采用GDDR6X显存不同的是,Blackwell架构GPU在显存方面进行了重磅升级,首发支持最新的GDDR7显存。
与PAM4模式的GDDR6X显存相比,采用PAM3模式的GDDR7显存拥有更大的“电压眼”,能够以更低的电压实现更高的帧率与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在性能、能效等方面都拥有巨大提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外观(一)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该显卡隶属于索泰的SOLID系列,该系列是索泰为GeForce RTX 50推出的全新系列,定位高端,但是配置、用料、散热等方面却与旗舰系列AMP EXTREME INFINITY一脉相承,主打以简约外观诠释非凡性能,并为用户提供经久耐用的卓越品质与强劲的散热效能。
显卡采用三风扇散热设计,外观采用硬朗的线条风格,四周配有大量栅条设计语言,整体营造出简洁而有序的韵律美。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采用新一代的ICE STROM 3.0散热设计,配备了3枚环刃风扇,风扇采用高强度新型复合材质,通过增加环形导流风罩与优化叶片曲率,实现降低风噪与提升风量、风压和垂直风流穿透力,从而给予用户更佳的冷却效果与更低的噪音。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支持主动风扇控制2.0,可独立控制每个风扇,并支持智能启停。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
显卡拥有22+7项供电,采用全贴片式的固态电感,配合散热器紧压设计辅助散热,通过大量的POS CAP对供电进行后端滤波,从而获得更纯净的GPU和显存供电。

显卡采用符合ATX 3.1规范的12V-2*6 16P供电接口,反扣接口设计。接口采用镀金工艺处理,拥有更好的导电性与防腐蚀性。供电接口下方设计有12V-2*6供电安全指示灯,可判断电源接头是否完全插入到位,以减少由于连接不到位而导致的电流不稳等情况。
显卡采用双BIOS设计,拥有静音/强效两种散热模式,可通过供电接口旁的黑色按钮进行切换。
黑色按钮右侧设计了一个RGB灯光同步接口,方便玩家实现整套平台的灯光同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外观(二)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采用由高强度合金材料铸形而成的金属背板,搭配高强度合金中框,在增加显卡结构强度的同时,还能辅助显卡PCB散热,并提升静电防护能力。

显卡采用贯穿式散热设计,搭配完全覆盖GPU核心的超大VC均热板、密集散热鳍片阵列、GPU固定支架、与9根镀镍复合热管,

显卡输出方面配备了3个DP2.1b和1个HDMI 2.1b接口,支持多屏显示,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输出需求。
与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相比,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的显示接口升级为DP 2.1b/HDMI 2.1b,传输带宽的升级,可提供更广泛的设备兼容性。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RGB灯效实拍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点亮实拍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点亮实拍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点亮实拍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GPU-Z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测试平台一览
本次测试采用的CPU为AMD锐龙7 9800X3D,主板采用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测试显卡分别为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NVIDIA GeForce RTX 5080 16GB、以及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24GB。
测试项目一览
在性能测试方面,本次我们共采用了8项测试项目,以及6款支持DLSS 4的游戏大作与4款热门游戏进行测试,测试分辨率为3840*2160与2560*1440。
在6款支持DLSS 4的测试游戏中,我们所选择的超分辨率等级为DLSS质量,并分别选择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来进行对比测试,看看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在实际游戏中有着怎样的表现,以及DLSS 4多帧生成技术对性能又有多少提升。

本次测试采用AMD锐龙7 9800X3D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Zen5架构,TSMC 4N工艺,8核心16线程,拥有8MB二级缓存、32 + 64MB三级缓存,默认主频4.7GHz,加速频率5.2GHz,热设计功耗为120W。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
3DMARK Time Spy测试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3DMARK Port Royal测试
3DMARK Steel Nomad测试
3DMARK Speed Way测试
在3DMARK基准测试中,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的测试成绩与GeForce RTX 5090 D十分接近,整体仅差约1.4%。与GeForce RTX 5080相比,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的平均性能要领先约51%。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与新一代DLSS 4同步到来的还有Transformer模型,Transformer是ChatGPT、Flux和Gemini等前沿AI模型使用的架构,在密集型光线追踪尤其是在光照条件复杂的场景处理上,用于光线重建的全新 Transformer 模型可显著提升画质,从而给予玩家更加生动逼真的游戏体验。
目前在《天国:拯救2》、《赛博朋克2077》等诸多热门游戏中均集成了DLSS预设方案选项,其中一般包括CNN卷积(传统)与Transformer两个选项。

而在部分尚未集成DLSS预设方案设置的游戏中,我们可以通过NVIDIA app将其手动切换至Transformer模型。具体设置是在NVIDIA app-图形设置中打开对应游戏,打开“DLSS优设 – 模型预设”选项,选择“单独设置各项DLSS技术”,并将“超分辨率”下方的下拉栏内容切换为“最新”即可。
《赛博朋克2077》CNN与Transformer模型画质对比
通过对比可以发现,与此前的CNN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比,最新的Transformer模型能够提供拥有更高稳定性、更少拖影、更清晰细节和更强抗锯齿效果的游戏画面,不过与此同时,切换Transformer模型后的游戏帧数也会有小幅降低。
DLSS 4开启与DLSS关闭对比
在开启DLSS 4质量后,《赛博朋克2077》在帧数出现质的飞跃的基础上,游戏中的画质细节也变得更加精细,例如上图中间的植物与旁边的垃圾袋,在开启DLSS 4之后的效果变得更好,同时光照方面也有所提升。
《赛博朋克2077》预设光线追踪:超速与光线追踪关闭对比
上图中水中倒影以及路面的效果已经十分明显,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一)
由于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新增了对DLSS4的支持,因此在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选择6款支持DLSS 4的游戏大作来进行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本次DLSS 4测试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采用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分别测试显卡开启DLSS 4(MFG 4X)质量、开启DLSS 3(MFG 2X)质量、与关闭DLSS后的游戏性能,看看DLSS 4对于显卡性能的提升究竟有多少。另一部分通过对比,看看GeForce RTX 5090 D v2照比GeForce RTX 5080拥有多少提升,与GeForce RTX 5090 D 32GB有多少差距,以及对比上代定位相同的GeForce RTX 4090 D 24GB孰强孰弱。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在部分尚未在游戏中集成DLSS 4设置的游戏中,还可以通过NVIDIA app进行强行开启。具体设置在NVIDIA app-图形-驱动程序设置,通过下方的DLSS优设-帧生成选项即可开启DLSS 4。同样2X约等于DLSS 3,4X对应完全开启DLSS 4。
3840*216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多帧生成、开启DLSS 3帧生成与关闭DLSS的《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消逝的光芒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消逝的光芒2》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F1:24》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F1:24》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UL Procyon是UL Solutions推出的一套基准测试套件,旨在为硬件制造商、零售商、企业IT部门、媒体和公共部门等提供一系列准确、相关、公正的基准测试。软件中每个测试都是针对特定用例设计的,并在可能的情况下使用实际的应用程序,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本次我们所采用的测试项目为FLUX.1 AI Image Generation Demo for NVIDIA,该项目能提供一致、准确且可理解的工作负载,以便对设备上 AI 加速器的推理性能进行测量。该基准测试包含四项测试,分别是FLUX.1 Dev(FP8)、FLUX.1 Schnell(FP8)、FLUX.1 Dev(FP4)、FLUX.1 Schnell(FP4),本次我们采用的是FLUX.1 Dev(FP4)。
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
在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中,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显卡的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为3.853s/image,总体消耗时间为15.413s。
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
在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中,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的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为3.965 s/image,总体消耗时间为15.859 s。
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NVIDIA GeForce RTX 5080 16GB)
在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中,NVIDIA GeForce RTX 5080 FE显卡的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为8.996 s/image,总体消耗时间为35.984 s。
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24GB)
在UL Procyon FLUX.1 Dev(FP4)测试中,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 24GB显卡的总体图像生成速度为19.425 s/image,总体消耗时间为77.7s。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风扇支持空闲停转功能,该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显卡在低负载工作时的噪音,提升风扇寿命。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的散热表现不错,室温25.3℃,待机约15分钟后的GPU温度为35.9℃,风扇处于静止状态。
FurMark散热测试
我们使用FurMark烤机进行显卡的散热测试,测试时室温为25.3℃,测试方法为在显卡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显卡的最终温度。
在约15分钟的烤机之后,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的温度仍维持在较低的74.4℃,此时三个风扇的转速分别为1831 RPM、1656 RPM、1997 RPM。GPU使用率为100%,当前瞬时功率为574.1W。
测试成绩汇总
通过测试结果汇总对比可以发现,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的综合性能与上代对位的NVIDIA GeForce RTX 4090 D显卡相比约有68.8 %的优势,与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显卡相比约有1.4 %的差距,与本代定位略低的NVIDIA GeForce RTX 5080 16GB显卡相比有约50.7 %的优势。
在基准性能方面,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在7个常用3DMARK测试项目中均一定程度的领先NVIDIA GeForce RTX 5080显卡,平均性能优势可达51%。而与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显卡相比,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约有1.4 %的性能差距。
游戏测试方面,与NVIDIA GeForce RTX 5080显卡相比,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的整体游戏性能优势约为41%。而与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32GB显卡相比,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约有1.6 %的性能差距。
结语
通过本次测试可以发现,无论是基准测试还是目前的主流3A游戏大作, 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的实际游戏性能表现与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显卡的差距很小,仅有2%左右,这意味着对于游戏玩家来说,现阶段使用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 v2显卡所获得的实际游戏体验与使用NVIDIA GeForce RTX 5090 D显卡是没什么区别的。不追求生产力的玩家可以无脑入GeForce RTX 5090 D v2。

本次的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采用简约外观,硬朗科技设计风格,支持RGB信仰灯效,整体颜值不错。
显卡用料扎实,22+7相的高规格供电设计配合新一代的ICESTROM 3.0散热系统,环刃风扇、超大面积VC、增大的散热鳍片等加持下,使GPU可以长久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当中,即便是在575W TGP的巨大散热压力下,仍能将GPU温度压制在较低的74℃。
在性能方面,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提供了更高的频率与25W的功耗上拉空间,使该显卡能够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与光追效果下以180+FPS的平均帧数运行当下热门的3A游戏大作,可以给予玩家丝般畅滑的高帧率低延迟游戏体验。
索泰 RTX 5090 D v2 24GB SOLID OC显卡已经在各大平台上架开卖,售价为18999元,适合追求极致游戏体验的顶级游戏玩家。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GeForce RTX 50系列新旗舰
- 第2页:RTX 5090 D v2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二)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一)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二)
- 第10页:Transformer模型、DLSS 4实际画质对比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黑神话:悟空》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三角洲行动:黑鹰坠落》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7页:《消逝的光芒2》、《F1:24》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19页:UL Procyon AI image对比测试
- 第20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