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高颜散热出众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说起NVIDIA的上一款入门级显卡,还要追溯到2022年初到来的上上代的GeForce RTX 3050 8GB,然而由于年代有些久远,该显卡在性能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入门级玩家的基本需求了。
近日,NVIDIA为大家带来了GeForce RTX 50系列的入门级显卡产品——GeForce RTX 5050。与此前的GeForce RTX 3050相比,新一代的GeForce RTX 5050不仅在制程工艺、规格等方面全线提升,而且还强势加入了DLSS 4游戏黑科技,让入门级显卡能够在1080P甚至更高分辨率最高画质游戏中拥有更加广阔的发挥空间。

本次我们为大家带来的是影驰旗下的显卡新品——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这款显卡采用全白外观,支持RGB灯效,是白色主题海景房机箱的黄金搭档。
这里我们将通过这款显卡的性能实测,看看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外观、做工、散热等方面的表现如何,在1080P甚至2K分辨率最高画质游戏中又有怎样的发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NVIDIA最新一代的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采用了全新的Blackwell架构,该架构划时代的将神经网络集成到可编程着色器内,创建了全新的神经网络着色器,通过AI与神经渲染相结合的方式,将游戏画质和游戏帧率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与上一代的Ada Lovelace架构相比,全新的Blackwell架构采用了全新的针对神经着色器进行优化的Blackwell SM,搭载了最新的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支持全新的FP4精度计算模式,引入了全新的AMP(AI Management Processor),并应用了全新的GDDR7显存、DLSS 4等新技术。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Blackwell架构的核心优势就是新增了对DLSS 4的支持。
全新的Blackwell架构针对DLSS 4多帧生成进行设计优化,通过拥有更大吞吐量的Tensor Core、增强的Flip Metering和AMP(AI管理处理器)相结合,使得DLSS 4多帧生成拥有更快的AI模型速度与更少的显存占用,而且只需要渲染一次就可以生成多个帧。
与传统渲染相比,DLSS 4多帧生成的到来可以给予玩家最高8倍的游戏帧率提升,性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伴随着性能提升的同时,DLSS 4还能带来更加精细的画面,这意味着玩家将有望享受到更加逼真的游戏世界与具有更强沉浸感的游戏体验,8K全景光追游戏已不再遥远。

DLSS 4在为玩家带来更高帧率的同时,也在系统延迟方面留下了一些隐患,为此NVIDIA推出了全新的Reflex 2技术。
在最新的Reflex 2技术中,NVIDIA部署了一个以前在VR中应用过的Frame Warp技术。Reflex 2通过把最新的鼠标输入指令及时同步给渲染帧,在渲染帧被发送到显示器之前,通过刷新渲染的游戏帧以进一步减少延迟。
与DLSS 4不同的是,NVIDIA Reflex 2将不仅支持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使用GeForce RTX 20系列及以上NVIDIA显卡的玩家都将有机会体验该技术。

Blackwell架构采用全新的第四代RT Core,可通过新技术Mega Geometry大幅提升结构构建效率,再配合进一步扩大的神经网络着色器应用范围,实现在保证精细与真实的游戏画面的同时,还能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GPU-Z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显卡开箱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该显卡隶属于“刃”(BLADE)系列。“刃”系列从众多神话故事中汲取灵感,搭配刃式装甲进行外观设计,以符咒元素进行装饰点缀,并通过精细的雕刻工艺呈现,蕴含了深邃的寓意与能量,为显卡增添了一抹神秘与不凡。

显卡的全部配件,包括显卡主体、白色的RGB灯光同步连接线与影驰快速安装指南。

显卡采用三风扇散热设计,尺寸为长*高*厚 316.5*140.1*40mm,符合SFF-Ready尺寸要求。显卡采用纯白外观设计,能够适配市面上大多数海景房机箱。
显卡周身设计有符咒元素点缀,该符咒元素改自英文,原句为Blade of Chaos, hear my chant, seal thyself, power banished。(混沌之刃听我吟唱,封印自身,放逐力量,于虚空之中陷入沉睡束缚)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配备了3个9cm直径的霜环风扇,采用环形链结构的7片三折扇叶,可在提升风压的同时降低风噪。风扇支持智能启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显卡侧面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上侧面设计有大面积的镂空,使显卡内的部分热量可以从此处排出,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显卡采用单8Pin的供电接口,接口旁边设计了一个RGB灯光同步接口,方便玩家实现整套平台灯光同步。

显卡输出方面配备了3个DP2.1b和1个HDMI 2.1b接口,支持多屏显示,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输出需求。
与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相比,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的显示接口升级为DP 2.1b/HDMI 2.1b,传输带宽的升级,可提供更广泛的设备兼容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显卡背面与侧面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背面

显卡背板尾部设计有一个超大的风窗,让风扇的气流可以以较低阻力穿透鳍片和背板,实现更高效的散热。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背面风窗附近,设计有影驰标志性的PCB电压测量点区域。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拥有磁吸式ARGB LOGO灯,用户可以根据喜好安装于显卡侧面或尾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显卡RGB灯效实拍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点亮实拍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点亮实拍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点亮实拍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点亮实拍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点亮实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显卡拆解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PCB板

显卡采用6层非公版PCB设计,拥有出色的电气性能。PCB的长度要比显卡的导风罩和背板短上一截,各电子元件设计紧凑、布局合理、电气性能更好,可保证显卡稳定运行。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采用4+2相供电设计,该设计在公版配置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加强 GPU 供电及优化元器件布局,保证显卡的超频性能。
显存部分
GPU核心周围有4颗来自三星的GDDR6显存颗粒,单颗2GB,总容量8GB,显存位宽为128-bit,显存带宽为320 GB/s,等效频率为20 Gbps。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采用刃Xe圣散热器,共拥有两根6mm的镀镍复合热管,GPU铜底覆盖核心,搭配回流焊工艺与金属背板,可以使GPU核心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从散热片的各个角落传递出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测试平台一览
本次测试采用的CPU为具备超强游戏性能的AMD锐龙7 9800X3D,主板采用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测试显卡为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
测试项目一览
在性能测试方面,本次我们共采用了3款测试软件,10余项测试项目,以及5款支持DLSS 4的游戏大作进行测试,测试分辨率为2560*1440与1920*1080。

本次测试采用AMD锐龙7 9800X3D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Zen5架构,TSMC 4nm工艺,8核心16线程,拥有8MB二级缓存、32 + 64MB三级缓存,默认主频4.7GHz,加速频率5.2GHz,热设计功耗为120W。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3DMARK基准测试(一)
3DMARK Fire Strike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3DMARK Time Spy测试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3DMARK基准测试(二)
3DMARK Speed Way测试
3DMARK Steel Nomad测试
3DMARK Port Royal测试
3DMARK DLSS功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1月23日更新的最新版本《赛博朋克2077》已经添加了对DLSS 4的支持,具体在帧生成项目设定为DLSS Frame Generation后,再在下方的DLSS 多帧生成项目就可以修改倍率了。其中2x对应DLSS 3,4X对应完全开启DLSS 4,而2x和4x的中间还有一个3x。
除了多帧生成之外,最新版本游戏在原本CNN模型的基础上,还新增了Transformer模型可选。《赛博朋克2077》游戏官方称新的Transformer模型增强了稳定性、光照和运动细节。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夺宝奇兵:古老之圈》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开启DLSS 4、开启DLSS 3与关闭DLSS的《夺宝奇兵:古老之圈》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Blackwell架构应用了全新的电源门技术,可通过三种不同的门实现单独微调显卡内部不活跃部件,配合Blackwell大幅提升的频率切换速度,从而实现高效与节能,让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在能效方面也有一定提升。
而在实际游戏中,除了十分直观的游戏帧数之外,GPU的功耗等指标也比较重要,而通过显卡在游戏中的平均功率测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玩家的实际体验。
因此在游戏性能测试后,我们又采用了《黑神话:悟空》与《赛博朋克2077》这2款游戏进行游戏功耗测试,测试分辨率为3840*2160、2560*1440、1920*1080,游戏画质为预设最高,并开启DLSS 3 质量,测试场景为两个游戏自带的Benchmark。

NVIDIA FrameView是一款可侦测各类显卡帧率、帧时间、功率和每瓦性能的应用程序。该软件适用于多种显卡、各大图形 API 以及众多UWP(通用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
本次我们借助NVIDIA FrameView软件记录下游玩过程中的GPU功耗曲线。
两种分辨率下,《黑神话:悟空》游戏功耗曲线
FrameView统计显示,在预设影视级画质、RTX超高、DLSS 4 质量设定下,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2560*1440分辨率下的平均功耗约为123 W,平均帧率为57 FPS,每瓦帧率为0.46 FPS。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1920*1080分辨率下的平均功耗约为117 W,平均帧率为95 FPS,每瓦帧率为0.81 FPS。
两种分辨率下,《赛博朋克2077》游戏功耗曲线
FrameView统计显示,在预设光线追踪:超速 + DLSS 4 质量设定下,在《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2560*1440分辨率下的平均功耗约为124 W,平均帧率为61 FPS,每瓦帧率为0.49 FPS。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1920*1080分辨率下的平均功耗约为120 W,平均帧率为114 FPS,每瓦帧率为0.95 FPS。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AV1解码实测对比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Blackwell架构的编码器从Ada的第八代升级到了第九代,解码器也从Ada的第五代升级到了第六代,支持AV1 UHQ解码等,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十分实用的升级。
本次我们使用NVIDIA app分别录制AV1与H.264/HEVC两种视频录制格式,通过ICAT进行画面对比,看看AV1解码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势。
NVIDIA app实现了NVIDIA 控制面板、GeForce Experience等应用的统一和现代化升级,在包含这些应用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并且还引入了全新的RTX功能来提升游戏和创作体验,拥有包含录制、即时重放、性能监控浮窗和游戏滤镜在内的重新设计的NVIDIA信息浮窗。
NVIDIA信息浮窗中的视频捕获分为低、中、高、自定义四档质量,分辨率最高支持8K(4320P),帧速率最高支持120FPS,编解码器的默认格式为H.264/HEVC,RTX 40系列及以上GPU用户还可以使用 AV1 编解码器录制视频。

ICAT 是一款支持图像比较与分析的工具,能够帮助用户便捷地比较画质,让用户无需加载专业编辑软件即可进行视频和图像对比。
NVIDIA ICAT分屏模式AV1视频画质对比
NVIDIA ICAT并排模式AV1视频画质对比
本次所采用的测试场景为《黑神话:悟空》游戏第一章的一段固定路径。通过实际对比可以发现,AV1解码在清晰度方面略有优势,AV1编码的视频文件更小,便于用户进行存储、剪辑等操作,即使用AV1可以让用户以更小的磁盘空间保存更高保真的视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风扇支持空闲停转功能,该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显卡在低负载工作时的噪音,提升风扇寿命。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的散热表现不错,室温27.4 ℃,待机约10分钟后的GPU温度为38.7℃,风扇处于静止状态。
FurMark散热测试
我们使用FurMark烤机进行显卡的散热测试,测试时室温为27.4℃,测试方法为在显卡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显卡的最终温度。
在约15分钟的烤机之后,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的温度仅为59℃,此时两个风扇转速为1725 RPM左右。GPU使用率为100%,当前GPU频率为2497 MHz,瞬时功耗为129.9 W。
结语

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采用纯白外观设计,周身设计有咒符元素点缀,配备磁吸结构的RGB信仰Logo灯效,整体颜值不错。
显卡用料扎实,刃X圣散热系统三风扇的高规格设计可以给予显卡不俗的冷却能力,烤机温度不到60℃,使GPU可以长久保持在最佳的工作状态当中,为显卡持续高性能输出提供了极佳的发挥空间。
性能方面,在DLSS4的加持下,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在1080P最高画质游戏中能够轻松斩获90+FPS的平均游戏帧数,可以给予玩家十分流畅的游戏体验。即便分辨率来到2K,这款显卡依然能带来55+ FPS的平均帧数,作为一款定位为入门级的游戏显卡,影驰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的整体表现可以说是十分不错了。
影驰 GeForce RTX 5050 圣刃 OC显卡已经在各大平台上架开卖,参考售价为2199元,适合主打1080P高画质游戏大作,对显卡外观颜值有较高要求,准备个性化白色主题装机或打造酷炫海景房主机的游戏玩家与内容创作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的高颜值RTX 5050
- 第2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3页:显卡开箱
- 第4页:显卡侧面
- 第5页:显卡背面与侧面
- 第6页:显卡RGB灯效实拍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9页:3DMARK基准测试(一)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二)
- 第11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2页:《心灵杀手2》、《黑神话》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漫威争锋》、《夺宝奇兵》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15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16页:散热功耗测试与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