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卷轴》系列远古战争历史整理-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第1页:
展开
《上古卷轴》的背景故事中各个国度与种族之间进行了无数次的战争,想要深入了解这些剧情的玩家请看下面“a0301897”带来的《上古卷轴》系列远古战争历史整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战争,战争不曾改变。人类和精灵,还有龙族,自古以来纷争不曾间断过,神话纪元末年天际巨龙战争可以说是有纪录以来的第一场战争,到后来第一纪元的第一议会战争,阿莱西亚奴隶革命,奥辛纽姆围城;到了混乱的第二纪元,阿卡维尔第二次入侵,联盟战争,泰伯征服战争;即使第三纪元天下一统,战争也不曾停止,群岛战争,红钻战役,东征阿卡维尔;塞普汀消亡,新的时代开始,第四纪元的战争更是接连爆发,亚龙人北侵,世界大战,落锤抗战,再到天际内战。我曾经说过,战争是残酷无情的,愿和平能降临此地。

相传在神话纪元末期,在世界吞噬者奥杜因(Alduin)的领导下,龙族统治了整个梦达思(Mundus),奴役着亚特莫拉(Atmora)和塔姆瑞尔(Tamriel)的人类。当时古诺德人为祟拜这些巨龙,建立起一个又一个的神庙,而他们的祭祀,就是今天的龙祭祀(Dragon Priests)。这些今天被称为拜龙教的祭祀日益专横,终于人类想起了曾经一度支配他们的恐惧,群起反抗,这就是巨龙战争(The Dragon War)。无数的人类战士在战争中死去,直到某些巨龙倒戈,人类开始占据优势。最终,在世界最高之处,世界之咽,古诺德英雄利用了上古卷轴把奥杜因放逐,龙祭祀也被推翻,龙族军团解散,数量大减。这些巨龙,和奥杜因一直潜伏了好几千年,直到了4E201年,奥杜因和龙裔随预言归来,这些巨龙和龙祭祀才再次活跃在天际的土地上
奥杜因之墙上的巨龙战争
巨龙倒下,而古诺德人还是受尽压迫。传说在神话纪元末期,在今天冬堡附近的赫塔尔城(Saarthal)遗址,曾是第一个人类城市,一个平静的晚上,古雪精灵的军队攻入了城市,把整个城市付之一炬,杀死平民无数,包括了无数妇孺,史称"泪之夜"(The Night of Tears)。之后,人类的领袖,伊斯格拉默(Ysgramor),战友团(the Companions)的创始人他两个孩子,拼死杀出重围,夺了一艘船,连夜驶向亚特莫拉。伊斯格拉默招兵买马,对他的同胞述说雪精灵的罪行,很快组织了一支500人规模的军队。伊斯格拉默带领他的五百壮士,把这些精灵赶出了索瑟姆和天际省。泪之夜背后隐藏的种种秘密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那绝不是一次单纯恐怖袭击亦或是为了取得对天际的控制权而发动的战争,而是为了某样非常特别的东西而引起的战争。诺德人在建立他们的城市时发现了某些东西,而他们随后又将之深埋地底。他们试图将其永远深埋,但精灵们却得知了这个消息并觊觎着。因此他们袭击了萨塔尔,他们的目标不是驱逐诺德人而是确保这股力量为他们所用。我相信斯格拉默知道了精灵们到底想在萨塔尔底下寻找什么,因此组织起人们抵抗精灵们的入侵。当诺德人再次控制了天际时,这股力量也再次深埋于地底并且被封印了起来。而这东西,也就是玛格努斯之眼(The Eye of Magnus),在4E201年,被冬堡学院(College of Winterhold)从遗址的地底深处挖掘了出来。另外,帝国的学者也有另一个看法,就是精灵担心这些人类最终会取代自己的文明,于是决定把他们的文明在萌芽之中扼杀,但最终被消灭的却是自己。
赫塔尔城遗址
伊斯格拉莫
这是场漫长的战争,一直持续到1E143年,伊斯格拉默血脉的第十三代国王:哈拉德国王(King Harald)(这位国王同时也是文字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位国王)带领古诺德人,终于将雪精灵的部队赶到索瑟姆并在岛上的Moesring Mountains与雪精灵进行最后的决战,史称摩伊斯岭之战(Battle of the Moesring)。战役之始,古诺德人依靠人海战术和精良的装备,杀得雪精灵丢盔弃甲,落花流水,整个摩伊斯岭的山坡被雪精灵的血染成了红色,直到了雪王子登场,一直占据绝对优势的古诺德人兵败如山倒。
“我们不知道他是从哪来的,但他骑着一匹雪白的骏马冲入战场。我们认为他是精灵,因为他确实是,但他完全不像我们之前见过的其它精灵。他的长枪与盔甲因为某种不知
名的魔法而散发出令人害怕的光芒。"-《雪王子》
雪王子杀入了古诺德战士的队伍中。冰与雪开始围绕在他的身上,彷佛受到他的召唤而来服侍他一般。那旋转着的长枪,和冰雪魔法,令古诺德许多最英勇的战士在当天丧命于此,包括乌尔夫钻手(Ulfgi Anvil-Hand),白色风暴(Strom the White),芙蕾达•木棍(Freida Oaken-Wand),疯狂海姆达尔(Heimdall the Frenzied)还有乔费雷亚(Jofrior)。从这场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战争的优势似乎倒向了精灵的一方。受到了雪王子的鼓舞,精灵们集合起来准备对我们的队伍进行最后一次的突击。此时,乔费雷亚的女儿,菲娜(Finna),一个身为母亲侍从的12岁少女,看着雪王子杀死了她的母亲。在悲愤之下,菲娜拾起了母亲的剑并掷向杀死她母亲的凶手。剑飞向了雪王子,刺穿了他的胸膛,不可一世的雪王子就这样死在一个少女手上。随着救世主的战死,精灵们崩溃了,古诺德人穷追不舍,见一个杀一个,几乎把所有雪精灵杀死了。这场战役一直被历史长河埋葬着,直到了3E427年,有人从祖尔基亚(Jolgeirr)的陵墓中,找到了记录这场战役的笔记,这段尘封千年的历史才重见天日。
雪王子
雪王子战死
诺德人就是如此好战,赶走了雪精灵后,诺德第一帝国急不及待的扩张版图,在1E240年,开始了天际征服战争(The Skyrim Conquests),侵略了晨风和高岩省,逼使晨风的岐莫和锻莫联合,在尼瑞瓦的领导下成立了第一议会,在1E416年终于打败了诺德人,守住了晨风,但却为200多年后的第一议会战争埋下了伏线。
丹莫和锻莫结盟
当古诺德人赶走了雪精灵,他们南面的邻居在1E242年爆发了另一场人类反抗精灵的战争,大名鼎鼎的阿莱西亚奴隶革命(Alessian Slave Rebellion,1E242 - 1E243)。奴隶女王阿莱西亚(Slave-Queen Alessia),和龙神阿卡托什(Akatosh)交易,得到了龙神祝福,并派来佩林达尔(Pelinal Whitestrake)助战,带领受尽压迫的西罗帝尔人民(proto-Cyrodiils)反抗他们的亚历德精灵(Ayleids)主人。最终,佩林达尔摧枯拉朽般带领军队攻入了帝都,在白金塔内杀死了亚历德王,无羽者尤玛丽(Umaril the Unfeathered)。他自己也在此战陨命,并被亚历德精灵大卸八块(真的是八块,这是因为亚历德精灵对"八"这个数字非常痴迷)。这场胜利带领这些西罗帝尔原住民走向辉煌,而亚历德王权,在战后200年,1E500年左右划上了句号。有关这场战争,我推荐大家去看看《佩林纳尔之歌》系列和《圣阿莱西亚的考验》。
亚历德首都-密斯卡坎德
| 《上古卷轴4:重制版》攻略集|互动地图 |
|---|
| 游民星空《上古卷轴4:重制版》互动地图上线!地图囊括所有独特装备、魔神器、湮没之门等点位。还配有详细图文攻略,一站式解决所有攻略和收集需求! |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2页:
展开
人类驱逐精灵
帝都的圣阿莱西亚雕像

佩林达尔决战无羽者尤玛丽
当人类在天际和西罗帝尔相继驱逐了精灵,为了争夺王位,天际爆发了内战,正统之战(The War of Succession,1E369 - 1E420)。1E369年,天际国王波加斯(King Borgas)被狂猎(Wild Hunt)所杀死,内战爆发了。帝国学者指责天际议会没有把继承权交给冬堡的汉莎男爵(Jarl Hanse of Winterhold),他们认为这是公认的最好选择。这场战争对天际来说是场灾难,使天际失去了今天高岩,晨风和西罗帝尔的大片土地,风盔城更是被摧毁。1E420年,随着签订领主公约(Pact of Chieftains),独眼奥拉夫(Olaf One-Eye)登上了王座,结束了这场战争。
独眼奥拉夫
当人类群起反抗精灵时,在高岩,精灵却少有的取得了胜利,这是格林巴亚荒野会战(The Battle of Glenumbra Moors,1E482)。这场胜仗,是属于其中一个最伟大的精灵家族,迪伦尼家族(Direnni),精金塔的守护家族,他们在1E482年击败了入侵的阿莱西亚教团(Alessian Order)。教团自攻下了西罗帝尔后一直积极扩张版图,西征途中遇上了当时在高岩影响力日益强大的瑞安‧迪伦尼(Ryain Direnni),于是试图取缔对方,并骚扰了西科洛文好几年。终于战争爆发了,教团犯下了最大的错误,尝到了败绩,而迪伦尼家族也由盛转衰,和他们的亚历德远亲一样,在第5世纪时被新兴的族群,布莱顿人取代了其在高岩省的地位。
关于这场战争的详情已经没有记录,有指当天迪伦尼家族果断的借助了女附魔师黑鸦迪伦尼(Raven Direnni)的魔法能力和艾登迪伦尼(Aiden Direnni)的军事力量。尼娜拉塔国王,拉罗利亚然‧戴拿尔(King Laloriaran Dynar of Nenalata),亚历德精灵最后的国王,支持了迪伦尼家族。同时,还有来自天际,意想不到的援军,诺德国王霍格精灵杀手(Nordic High King Hoag Merkiller)的军队。这些诺德人备受教团排挤,因此加入反抗军,对抗教团。但即使如此,教团的兵力仍远超迪伦尼联军。但最终,教团兵败,退回西罗帝尔;迪伦尼家族一落千丈,布莱顿人取而代之,诺德国王霍格精灵杀手战死,武夫哈斯(Wulfharth)继位,铲除了天际省内的教团人士,定其为异教徙烧死,并收复了迪伦尼家族所占之地。
拉罗利亚然‧戴拿尔(King Laloriaran Dynar of Nenalata)
反阿莱西亚联军
武夫哈斯石碑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3页:
展开
在另一场大战开始前,大陆享受了近二百年的和平,1E660年,龙墙之战(Battle of Dragon Wall)打响,兽人的维洛提山神Mauloch在龙墙之战战败,向东面逃亡。
维洛提山神Mauloch的形象
即使远离地面,在地底深处,在第一纪元的第七世纪左右也爆发了一场战争-峭壁之战(The War of the Crag,?- 1E700)。黎明纪元末年,雪精灵丢掉了在天际的最后一个据点,这些幸存的雪精灵有的退到索瑟姆,最终在摩伊斯岭之战中被杀,而他们已经算是非常幸运了,另外的一部份,逃到了地底,在黑降(Blackreach)找到了锻莫(Dwemer)。这些锻莫人假意协助他们,实际上把致盲的毒蘑菇送给雪精灵们进食。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道,锻莫奴役了这些雪精灵,过了一段日子,这些扭曲的精灵成为了伐莫(Falmer),开始反抗锻莫主人。这是场漫长而苦涩的战争,地表的诺德人更是对这场地底战争毫不知情。这场战争未曾间断,直到了1E700年左右,锻莫全族就这样,毫无预警之下,消失了。最终伐莫人占领了这些锻莫遗址,包括黑降,并开始骚扰外界。

锻莫人
在地底打得热火朝天之际,在大陆的东面,锻莫和岐莫(Chimer)也打了起来,这就是第一议会战争(The War of the First Council,1E668 - 1E700)。战争在锻莫和歧莫的家族之间打响,瓦登费尔(Vvardenfell)成为了主要战场,当地的原住民,灰烬之民(Ashlanders)和各大家族在大将因多瑞尔尼瑞瓦(Indoril Nerevar)的带领下和锻莫人展开连场激战,最终战是在红山之下,一场史诗式的战役,史称红山会战(the Battle of Red Mountain)。根据审判席三神之一,也是当时的一名将领维威克(Vivec)所著的红山之战所写,“锻莫在红山的要塞都是铜墙铁壁,但尼瑞瓦很狡猾,把绝大多数杜马克(Dumac)的军队都引入了空阔战场,在那里与他们胶着。与此同时尼瑞瓦、达格斯•乌尔(Dagoth Ur)和一个小队通过某种秘密途径溜进了心脏之室(Heart Chamber)。在那里,岐莫王尼瑞瓦与矮人王杜马克交锋,最后二人都因重伤与魔法耗尽而瘫倒在地。眼见杜马克倒下,而达格斯•乌尔与其它人却在步步逼近,卡格尔纳克(Kagrenac)情急之下便对心脏使用了他的工具。尼瑞瓦说他眼看着卡格尔纳克与他的全体矮人同伴一瞬间就从世上消失了。在那个瞬间,世界各地的锻莫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
此战之后,尼瑞瓦陨殁,锻莫全族消失,达格斯家族被吞并,新的活神诞生了,他们是审判席,阿祖拉因为他们违背誓言而诅咒歧莫,使其皮肤变成暗灰,双眼转为火红色,成为今天的丹莫。有关这场战争,我推荐大家去看看《红山之战》和《第一议会之战》两本书

曾经的锻莫和曾经的歧莫在晨风的土地上的终极一战
当晨风归于平静后两百多年,在大陆的另一边,又爆发另一场血腥的战争,奥辛纽姆围城(Siege of Orsinium,1E950 - 1E980)。第一纪元,由于红卫人(Ra Gada)登陆落锤,大批兽人迁入奥辛纽姆,使其为繁荣。后来随着城市力量渐长,兽人心中的野心萌芽了。他们挥军西进,占领了琼瑟河一带并逼使附近的途竭王国向他们赔偿。除此以外,他们和匕落王国的关系亦是颇为紧张,这次的西征埋下了奥辛纽姆围城战的伏笔。1E948年,匕落王国的祖利奥国王向戴亚加娜教团(the Order of the Diagna)写了封密函,双方协议合力围攻奥辛纽姆。戴亚加娜教团同意向他的盟友提供援助,于是戴亚加娜教团和高岩的匕落王国军团以及落锤的哨卫城军团结为同盟,直扑奥辛纽姆…..于是战争的号角又吹响了。
来自哨卫城的红卫军团,来自匕落的布莱顿人以及戴亚加娜教团的尤库达战士,入侵了兽人的家园。尽管敌人排山倒海般攻过来,骁勇善战的兽人挡住了人海攻势的联军,双方就此陷入了30年之久的僵持之中,死伤无数,包括了歌丹真治(Gaiden Shinji),戴亚加娜教团的领袖,一个伟大的战士,帝都竞技场的创办者。奥辛纽姆的兽人奋战到最后一刻,1E980年城破之际,大量兽人逃离奥辛纽姆,而为这场持久战恼羞成怒的联军把整个城市夷为平地,根据记录,城内无人生还。这场最血腥,最持久的战争,史称“奥辛纽姆围城”。这场战争是一些军事研究者非常热心研究的材料,兽人的防御战术非常值得借鉴。


经历了几百年的和平,当卡拉格大桥(The Battle of Duncreigh Bridge)战役在1E1427年打响了,高岩的安迪克尼拉(Anticlere)和一旁的桑斯福村(Sensford)开战了。这场战争规模很小,影响力很低,但却形成了另一个愚蠢的习俗,每年安迪克尼拉的居民都会庆祝这场战争的胜利,从安迪克尼拉步操到桑斯福村的大街上,最终都会转变成大规模的殴斗,做成不少的伤亡
仅仅过了半个世纪,塔姆瑞尔的居民迎来了新的敌人,夏暮岛的精灵们的梦魇,斯洛德(sload)。1E1031年,斯洛德经过精心策划,大举入侵夏暮岛,天望城(Skywatch)和奥瑞顿北部首当其冲。战争爆发了,斯洛德以病毒战,散播瘟疫并占领了夏暮岛最东边的Errinorne小岛。随后,傲特莫坚守天望城,以高潮堡垒(Hightide Keep)作前线,抵制斯洛德的进攻。在这里,傲特莫以强力的魔法,摧毁了斯洛德无数的战船。然而,在斯洛德研发并把新的炼金药剂投入实战,他们一跃而上,跳上了悬崖上的堡垒,用大规模的轰炸,摧毁了堡垒,并夺去了天望城。不过他们没能控制天望城太久,就被再次逐出城外。不过Errinorne岛就没这么幸运了,一直被斯洛德占领千年之久,直到后来被海军歼灭,不过彼时Errinorne岛已饱受凌辱,满目疮痍,由于其地理位置等因素,易攻难守,没有人愿意重建小岛,把它留了在大海之中,被世人所遗忘…..
天望城(Skywatch)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4页:
展开
Errinorne岛
斯洛德
又过了平静的一千年,1E2321年真理之战(The War of Righteousness,1E2321 - 2331)打响了。这场战争对于西罗帝尔的政局有莫大的影响,阿莱西亚的帝国,自二千一百多年前击败了亚历德精灵而建立后终于要划上一个句号。因为教团内部的斗争令时局变得动荡,帝国崩裂了,西部西罗帝尔独立成自治政权,科洛文地区成为了双方的主要战场。
这场战争的导火线可以追溯到泰拉西安瘟疫(Thrassian Plague)爆发,全旗舰队(All-flag navy)在西部西罗帝尔出海,炸沈了整个泰拉斯(Thras)。这支联合舰队影响了塔姆瑞尔往后好几个年代。西罗帝尔西面的影响力压过了原来更为先进,宗教气氛更浓厚的东面,引发了真理之战,直接导致阿莱西亚教团二千多年的统治划上句号,权力重心从帝都移到了位处髂湾地区(Iliac Bay)的匕落城(Daggerfall)和途竭城(Wayrest)。

奴隶女王的帝国轰然倒下,新的敌人到访了,来自东方阿卡维尔(Akaviri)的不速之客,满怀恶意的入侵了塔姆瑞尔,这是他们第一次入侵(First Akaviri Invasion),这是1E2703年。萨斯奇(Tsaesci)大军登陆了晨风和天际北岸,往贾柯山脉进军,沿路上无人能挡,摧枯拉朽般一路杀去山脚。但是,登陆晨风惹怒了维威克,联合起蟹灵(Dreugh)的国王,从背后袭击阿卡维尔的军队,断其粮道,并在苍白小径(Pale Pass)设立起防御总部,在此联合了来自西罗帝尔的战士,而这些战士由一个叫雷曼(Reman)的年轻人所带领。
雷曼的军队刚进入山谷,全支阿卡维尔大军却突然投降,雷曼收编了这些蛇人菁英战士,成为他的亲兵,最终他靠着这支军队,提升了自己的影响力,建立起第二帝国,雷曼西罗帝尔皇朝。
奥杜因之墙上描绘了阿卡维尔入侵者
刀锋战士的装备,就是参考那些阿卡维尔入侵者的
凌云者神殿是阿卡维尔风建筑,是这次入侵的副产物
第二帝国建立大概一百年后,天际又爆发了内战,冬堡革命(The Winterhold Rebellion,1E2804)。当时龙卫(Dragonguard)以违背誓言为由拒绝了接受镇压叛乱的任务,
冬堡城
好景不长,第二帝国只存在了200多年,在四分之战(The Four-Score War,1E2840 - 1E2920)后也倒下了。
““八十年了,我觉得没人能想象到结局会是怎样"维威克虽然面带笑容,但他仍变得严肃起来,相信阿莱玛西亚(Almalexia)的预言"谁会赢呢?晨风还是西罗帝尔帝国?""-《2920年,第一纪元的最后一年 ,卷一》
四分之战打了足足80年之久,雷曼皇朝的军队和审判席三神的丹莫大军在晨风边境拉锯,僵持了八十年。随着雷曼三世失去了黑门堡垒,并被莫拉格党(Morag Tong)所暗杀,其权力交到了阿卡维尔执政官华塞度沙耶(Versidue-Shaie)的手上,他宣布撤兵,以在第二纪元之初甭巩固自己的地位。这场战争打了八十年,在此建议大家看看《2920年,第一纪元的最后一年》系列,共十二卷,详细的绘写了1E2920年的战局。
四分之战打了80年,目前仅有三场重大战役被《2920年,第一纪元的最后一年》一书记录下来并被发现
波杜姆战役(Battle of Bodrum),1E2920年初芽月20日。维威克的军队伏击了西罗帝尔军队并几乎全灭敌军
奥德玛拉卡突击战(Battle of Ald Marak),1E2920年年中月16日。祖利克王子(Crown Prince Juilek)带领的重装部队,以放出假情报突击了丹莫人。西罗帝尔军队借助水下呼吸魔法,全军穿过了哥朗纳提湖(Lake Coronati),出击不意的偷袭了维威克的大军。
黑门会战(Battle of Black Gate),1E2920年日高月,双方协议停火,帝国撤出了黑门,基本上结束了战争。
阿玛莱西亚女士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5页:
展开
维威克大君
在天望城被打得落花流水,又被全旗舰队炸了家园,斯洛德还是找上了夏暮岛,在第一纪元末,尤菲歧利战役打响了(The War of the Uvichil,1E2911 - 1E2917)。
这场战争又以斯洛德战败告终,但留给傲特莫的是斯洛德所使用的可怕杀人机器和死灵法术时的可怕记忆。

第二纪元可以说是最混乱的时代,阿卡维尔执政官华塞度沙耶(Versidue-Shaie)苦苦支撑着,直到他在2E324年被莫拉格党暗杀。此后塔姆瑞尔仍然是一片平静,直到了2E560年,那哈腾流感(Knahaten Flu)爆发,改变了整个大陆,令大陆走向了整整三百多年的混乱。
拉姆萨战役(Ranser’s War,2E566 - 2E567)第二纪元第一场大型战争,途竭城的埃默里克国王(King Emeric of Wayrest)追求翦盔城领主拉姆萨(King Ranser of Shornhelm)之女雷耶儿(Rayelle),正当人们认为二人好事将近之际,他邂逅了公主马拉也(Princess Maraya),哨卫王国国王法哈拿‧加迪(Fahara’jad)的女儿。二人一见钟情,打得火热,在2E 566正式成婚。有指这是场政治婚姻,加强了高岩与落锤之间的外交和贸易关系,直接导致后来匕落联盟(Daggerfall Covenant)的出现。但它也激怒拉姆萨,他撤走了在途竭城的外交官,并私下在雷文尖塔区(Rivenspire)雇佣了许多雇佣军猛攻途竭王国。终于,在2E566年末种月,拉姆萨挥军越过北部山脉,出奇不意的突击了途竭城,在埃默里克精明的外交手段还没有见成效时城市几乎就要沦陷,国王的亲卫队坚守城市,拖住了拉姆萨的军队。军队没法攻下城市,战况对拉姆萨的军队越来越不利。他的军队士气萎靡不振,王国内反战声音高涨,连贵族也开始反对战事,甚至放弃支持军队,以寻求和平。随后,高岩的其它王国兑现其较早盟约来防守,而法哈拿‧加迪,现在因婚姻结盟,横跨髂湾(Iliac Bay)派出精锐部队支持。这些联合部队就足以击溃拉姆萨的军队,这支军队败退时更发现故土已被旧敌,兽人国王Kurog gro-Bagrakh带领的军队攻陷,埃默里克以奥辛纽姆(Orsinium)的控制权换取了兽人国王Kurog gro-Bagrakh的支持。拉姆萨的军队几近全灭,只有几个人和他一起逃脱,退守到一个疑似是翦盔城废墟的山丘上,以图东山再起。绝望之中,拉姆萨走火入魔,成为了一个黑魔法师,在进行议式之际,一个将军从背后刺死了他。翦盔城王冠在混乱之中丢失了,而仪式进行的地点,被改名为叛徒山丘(Traitor’s Tor)。
埃默里克国王
东边的邻居似乎对于上一次来访有个不完美结局不满意,事隔500多600年,他们又来了,第二次阿卡维尔入侵(Second Akaviri Invasion,2E572)爆发了,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亚龙人解放战争(the Liberation War to the Argonians)。在阿卡维尔的卡迈勒(Kamal),组成了一支联合舰队,在卡迈勒将军艾达索姆迪亚卡迈勒(Ada’Soom Dir-Kamal),挥军西侵,攻击北塔姆瑞尔。时值第二纪元的无王时期,天下大乱,这支舰队没有在晨风东岸登陆,反而穿过了索瑟姆和瓦登费尔间的海峡,在天际北部的风盔城外登陆。城市在毫无准备下失陷,女王麦加亚安炎发(Queen Mabjaarn Flame-Hair)和其继承人,公主纽伦海杜(Princess Nurnhilde)被杀。这个女王的儿子,传奇的诗人王子乔伦(Prince Jorunn)幸存了下来,他急忙前往霍斯加高峰上的修道院,找到了灰胡子(Greybeards)。灰胡子召来了灰烬之王(Ash-King)-武夫哈斯(Wulfharth)。在武夫哈斯协助下,王子到了裂谷城,试图和入侵军正面交锋。不过入侵者可能感觉到裂谷城早有准备,他们越过了裂谷城,到达了西晨风的石坠区。在活神,阿玛莱西亚(Almalexia)的指挥下,丹莫大军已经在那守候多时了,双方在石坠区交战,而王子从后杀来,一时间阿卡维尔的军队被两面夹击,进退失据。战况一时胶着,但诺德军队看来已经到了极限,胜利似乎遥遥无期,直到希提美因(Heita-Meen)带领的菁英亚龙人方阵出现,三方人马把阿卡维尔打得不得不退回海上,并连人带船摧毁掉。王子凯旋而归并成为至高王,而丹莫方面为答谢亚龙人的协助,取缔了奴隶制,解放了那些被奴役的亚龙人(尽管某些家族仍旧保留着)。这三个曾互相对立的种族因此战达成了盟约-黑檀心公约(Ebonheart Pact)。
黑檀心公约
拉姆萨战役导致匕落联盟建立。阿卡维尔的入侵也导致了黑檀心公约出现。此时大陆中央开始动荡起来。瓦伦•阿奎莱利斯(Varen Aquilarios)发起了一场起义(Varen’s Rebellion,~2E573)。长屋国王里奥维奇(Emperor Leovic of the Longhouse Emperors)把迪德拉祟拜合法化遍及西罗帝尔,瓦伦•阿奎莱利斯带领科洛文地区的军队起义,推翻长屋国王里奥维奇。瓦伦•阿奎莱利斯在布鲁玛起兵,解放了好几个西罗帝尔城市,削弱了国王的控制力。最终,瓦伦•阿奎莱利斯的军队攻下了帝都,罢免了国王,而他本人就登上了红宝石王座(Ruby Throne),成为皇帝。

瓦伦•阿奎莱利斯(Varen Aquilarios)
灵魂炸裂事件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6页:
展开
2E580年,先祖神洲(first Aldmeri Dominion)成立,整个大陆分为了三大阵营,大战一触即发。2E582年,联盟战争(The Alliance War,2E582)爆发了,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三旗合战(Three Banners War)。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导政了这场战争。这场战争可以回溯到灵魂炸裂事件(Soulburst)和西罗帝尔帝国(Empire of Cyrodiil)在摄政女王希利维亚萨恩(Empress Regent Clivia Tharn)摄政期间不断对外侵略有关。三个阵营看到了推翻腐败的帝国政权的机会,并把自己的领袖-艾瑞恩女王,埃默里克国王,至高王乔伦,推举上红宝石王座。他们的目标,就是攻下帝都,并击败对方。这场战争的结局无人知晓,但到了第二纪元的第九世纪,这三大联盟和西罗帝尔帝国都不复存在。
先祖神洲
黑檀心公约
匕落联盟

联盟战争不了了之,三盟解散,第二先祖神洲实力不复当年。此时,有个来自高岩的小伙子出现了,他来自阿尔卡亚(Alcaire),他叫泰伯塞普汀(Tiber Septim),他做了一件前无古人后亦未见来者的事-征服塔姆瑞尔,历时44年的泰伯征服战争(The Tiber Wars,2E852 - 2E896),征服了整个大陆,开启了西罗帝尔,甚至是全个大陆最辉煌的时代-塞普汀皇朝。
泰伯征服战争是第二纪元最后一个世纪的后半的一系列军事冲突的统称,由古里该隐(Cuhlecain),一个科洛文军阀,也许你没听说过他,但你一定听说过接手这项工作这人,当时身为这位军阀一个部将的泰伯塞普汀(Tiber Septim)。这场战争带来了很多的后续影响,当中较重要的要数到这场战争结束了长达数百年的无王时期(Interregnum),泰伯登基为皇,建立起第三帝国,踏入第三纪元,最重要的是,塔姆瑞尔统一了。

泰伯征服战争有十四场重大战役,就让我们一一回顾。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霍尔丹之战(Battle of Old Hroldan,2E 852),就是一切的开端。古里该隐(Cuhlecain)的将军,早髯希雅提(Hjalti Early-Beard),他带领着他主公的科洛文战士,和他们的盟友的狂战士,攻入了瑞驰人(Reachmen)的土地,逼使他们退守到老霍尔丹(Old Hroldan)。次日早髯希雅提带领军队围攻城市,在一股风暴的保护下抵达了城门。根据后来的纪录,一种古诺德的力量-吐目(thu’um),被用在摧毁老霍尔丹的围墙上了,而其后早髯希雅提借此拿下了首胜。早髯希雅提是何方神圣?他有一个全大陆无人不知名字,他就是泰伯‧塞普汀,帝国第一位皇帝,而他又被他的诺德部下称为塔诺斯(Talos),意思是风暴皇冠(Stormcrown)。
拿下胜利的泰伯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转战南面,随即拿下了桑卡托(Sack of Sancre Tor,2E 852)。这场战斗泰伯用了调虎离山之计,调走了敌军主力部队,使得桑卡托(Sancre Tor)内部空虚,泰伯的军队马上开进了堡垒,并拿下了其诺德和布莱顿守将,招降了其部队。此役使桑卡托在第三纪元被丢弃,而更重要的是,泰伯在这里找到了称帝的本钱-帝王之坠(Amulet of Kings)
帝王之坠(Amulet of Kings)
其后的五桥战役(Battle of Five Bridges.)是泰伯一场伟大的胜利。起初他的敌人稍占优势,但最终得胜的还是泰伯。泰伯在他的左右手,伟大的战法师祖林阿克图斯(Battlemage Zurin Arctus)的建议下,诈败退后,在敌军以为得胜而松懈之际奇袭得手。这场战役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泰伯的军队只有对方的一半,然而靠着泰伯的指挥和祖林的计策,仍然击败了敌军。
战法师祖林阿克图斯
泰伯连战连胜,一时风头无两,接下来他挥军杀进了西罗帝尔的心脏地带,打响了帝都侵攻战(Taking of the Imperial City,2E 854)。东区的战法师未战先降,最终泰伯简单的攻下了帝都。也许是命吧,天注定古里该隐不是皇帝命,在登基前遭到了暗杀,而作为重要战将的泰伯,顺理成章的登上皇位,是为泰伯塞普汀大帝
泰伯征服战也不是一帆风顺,飞蛾起义(Moth Rebellion,2E 857)就是一场反抗泰伯的战斗。飞蛾起义在帝都(Imperial City)内爆发,帝国军队在安维尔(Anvil)派出主要由科洛文地区招募的农民新兵组成的第三师团(The Third Legion)平乱。在希索德军营(Hesod Barracks)被包围的第三师团最终赢得了"忠义之师”(“The Faithful”)的称号。叛乱结束后,泰伯凯旋回归帝都。

攻克了天际和西罗帝尔,泰伯和高岩的军队开战了,琼瑟之战(Battle of the Bjoulsae)爆发了。在埃米尔米察顿(Amiel Richton)的指挥下,帝国军队在黎明时分突袭了途竭(Wayrest)水师,取得胜利。
泰伯统一人类帝国
泰伯的军队亦不忘向南扩展版图,最终攻下了艾斯维尔最南端的辛卓城(Sack of Senchal)。围城不果,卡吉特拒绝投降,普兹雷特将军(General Pottreid)率领第三师团猛攻辛卓城,做成大量平民伤亡,包括小孩。因此,这场战斗的真相一直被帝国的历史隐藏。
辛卓城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7页:
展开
泰伯的军队横扫大陆,但在和第二先祖神洲(Aldmeri Dominion)对抗时尝到了苦头-黑岩海战(Battle of Black Rocks,2E 863)。神洲海军突袭了第三师团并几乎摧毁了整个师团。这些败走的战士后来成为了红宝石师团(Ruby Legion)的中坚力量,守备在尼本奈盆地(Nibenay Valley)。

对先祖神洲失利没有打沈泰伯的征服战争步伐,这次他转到了落锤省。关于斯卓米凯岛战役(Battle of Stros M’Kai,2E 864),或称亨丁湾海战(Battle of Hunding Bay),还有后来的斯卓米凯岛反击战(Stros M’Kai Uprising,2E 864)
紧随其后的是哨卫反击战(Rebellion of Sentinel,2E 864)。斯卓米凯岛的皇冠革命(Crown rebellion)后,消息传到了禾勒男爵,先祖派的领袖的耳中,他反攻了哨卫城(Sentinel),在省长塞内卡神匙(Senecus Goddkey)的手上夺回了城市。由于这两场乱事,帝国和红卫人签下了斯卓米凯岛第一条约(First Treaty of Stros M’Kai)。

平定了落锤之后,泰伯转攻东面,哀伤之城最终失陷了(Sack of Mournhold)。帝国军团从天际省进军晨风,从黑光城(Blacklight)南下,攻克了哀伤之城(Mournhold)。这场战斗杀死了所有皇室贵族,除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她就是后来著名的巴伦兹亚(Barenziah)。这场战斗后晨风和帝国协定了停火协议,这条协议保存了晨风的宗教文化信仰,又为帝国提供了大量乌木矿(ebony mines ),更重要的是,帝国从审判席(Tribunal)手上得到了纳米迪安(Numidium)。

纳米迪安
最后,就只剩下先祖神洲这个敌人了。于是在2E896年,最终战打响了,这场战斗是极为神奇,为泰伯征服战争添上了一份新的神怪色彩-阿林诺沦陷(Surrender of Alinor,2E 896)。从审判席手上得到了纳米迪安的泰伯,用它强攻夏暮岛(Summerset Isles),最终在一个小时内,各城相继失陷,而首都阿林诺(Alinor)沦陷标志着历史的新一页,泰伯征服战争告终,统一整个塔姆瑞尔,进入第三纪元。关于这场战事,纳米迪安的重启是泰伯基于祖林阿克图斯对锻莫的研究所进行的,使用了一个取代洛克汗之心(Lorkhan’s Heart)的灵魂石-曼特拉(Mantella),而这颗灵魂石要注入舍扎因(Shezarrine)的灵魂。为取得灵魂,泰伯杀死了左右手,舍扎因降世武夫哈斯(是的,据说因为他是幽冥之主(underking),只要有载体,灵魂不灭的话就能复活,因此前后大约死了七次),让祖林用灵魂石收下了其灵魂,但武夫哈斯临死之际亦杀死了祖林,泰伯为了给外界一个交代而谎称祖林背叛了他们
。最终,泰伯启动了纳米迪安,纳米迪安造成了龙破(Dragonbreak),创造了一条从黎明纪元开始围攻夏暮岛的时间线,使得夏暮岛被攻陷。这次也造成了泰伯达成了镜像成神,和祖林,武夫哈斯三为一体,成为了第九圣灵-塔诺斯。
祖林
洛克汗之心
曼特拉
最终,泰伯登神,是为塔诺斯
天下一统,亦不见得天下泰平,仅仅过了110年,塔姆瑞尔又开始动荡起来。这次的主角是夏暮岛,和潘多尼亚的群岛帝国(the island-kingdom of Pyandonea)的奥格努姆国王(King Orgnum),爆发了群岛战争(The War of the Isle,3E110)。这场纷争的幕后黑手,是孤独城的狼心女王波特玛(Queen Potema of Solitude),这是一场政治阴谋的后遗症。夏暮联军和安泰奥克斯塞普汀(Antiochus)的联军,只能透过一场奇怪的风暴击退敌人,传说指是塞伊克教团(Psijic Order)的魔法令联军取胜,而非帝国水师的功劳。
锚莫
奥格努姆国王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8页:
展开
第三纪元的重要战争,不得不提到红钻之战(The War of the Red Diamond,3E120 - 3E127)。姬泰娜二世女王在3E120年其父安泰奥克斯驾崩后登基。他的舅舅落锤城市吉拉尼国王赛弗勒斯(Cephorus King of Gilane)与律蛾城国王玛格努斯(Magnus King of Lilmoth)都出席其加冕仪式。但是,她的姨母,孤独城的狼心女王波特玛在上古议会(Elder Council)中口出狂言,侮辱女王而被流放。因此她费尽心机以求让其子,尤里尔三世(Uriel III)获得王位。为此,她发动了内战,以帝国皇室的象征-红钻命名,史称红钻之战。在奇袭下,天际和高岩军团被轻松击退,女王波特玛的军队攻入帝都,拿下了姬泰娜二世女王并处决了她,尤里尔三世登上了皇位。这是一场持久战,但是尤里尔三世在3E127年英年早逝,享年三十,今天帝都市集中还有他的雕像。这场战争就此告终,而波特玛女王和她的死灵军团在孤独城的抵抗,就再打了另一个十年。
在这场内战中,九骑士组织(the Knights of the Nine)瓦解了,佩林达尔(Pelinal Whitestrake)的四件圣物在战争中被人使用过,失来丢失了,直到纪元之末,在西罗帝尔冠军的帮助下,找回所有圣物,并重建了组织。
有关这场战争,可以参考《狼心女王》这本书。

塞普汀家族象征
这场战争有两场重要战役。尤里尔三世在落锤的余图之役(Battle of Ichidag,3E 127)中落败被俘。当他被押往帝都进行公审的途中,遭暴民放火烧死。而俘虏他的人们则和他的舅父赛弗勒斯继续前往帝都,在欢呼声中宣布登基为赛弗勒斯一世。
同时,在鹘星之战(Battle of Falconstar,3E 127),波特玛接到其子被俘的消息,盛怒之下突击了玛格努斯塞普汀的军队最弱的侧翼,使对方不得不撤退。随后,其子被烧死的消息也传到了她耳中。
其后,在3E137年,波特玛女王终于被消灭。狼心女王在夹孤独城被围(Siege of Solitude,3E 137)一个月后被击败,而这场皇位争夺亦在其家族灭亡后告终,塞普汀血脉只剩下了赛弗勒斯,玛格努斯,佩拉吉奥斯(Pelagius)和祖列特(Jolethe)。
波特玛,狼心女王

卡莫兰篡夺者侵略战是另一场重要战役(The Camoran Usurper’s Invasion,3E 249 - 3E 267)。海蒙卡莫兰(Haymon Camoran),又被称为卡莫兰篡夺者(Camoran Usurper),他是一个伪王,接过了瓦伦伍德的统治权,靠着迪德拉军队和不死军团征服了瓦伦伍德和落锤。
3E267年,高岩集合了有史以来最强大的海军,在髂湾和海蒙卡莫兰的军队交锋,最终海蒙卡莫兰被杀。
除此之外,还有两场颇为重要的战事。第一场是龙牙之战(Battle of Dragontooth,3E 253)。这场战役中,塔尼斯(Taneth)和瑞哈德(Rihad)沦陷,象征南落锤的失守。
还有就是上面说过的火浪战争(Battle of Firewaves,3E 267),黛温(Dwynnen),约卡朗(Ykalon),弗里吉亚(Phrygia),甘比亚(Kambria)四地的联军在黛温男爵奥霍(Othrok)的领导下在髂湾击倒了海蒙卡莫兰
关于这个黛温男爵奥霍,值得一提的还有胡礼摩亚战役(Battle of Wightmoor,3E253),发生在3E253年,朝阳月五日。胡礼摩亚城堡被一个巫妖和一群不死生物占据了。传说一个名为奥霍(Othrok)的男子突然从野外带着一支由男人和动物组成的军队,击败了不死生物,成为了黛温的第一任男爵。更准确的细节早已被遗忘,但这个地方的居民每年的朝阳月五日都会庆祝奥霍泰特节。关于这个节日,大家可以看看我以前有关假期和节日的研究。



天下统一,是时候给我们东面的邻居一点颜色看看了,帝国发动了东征阿卡维尔(The Invasion of Akavir ,23rd of Rain’s Hand,3E 288 - 3E 290)。雨掌月23日,3E288年,帝国挥军东征,侵略阿卡维尔。在此之前,帝国军队早在二十年前就开始准备了,3E268年,尤里尔五世(Uriel Septim V)刚登基,马上征服了两个大陆之间的一岛小岛,直到3E286年,阿卡维尔的本土考察工作完成为止。塔姆瑞尔史上最大的舰队,远东舰队(Far East Fleet)成立了。这支军队在3E288年东渡,但由于不稳定且突发的奇怪天气和没有常规补给路线,在3E290年初冬,包括皇帝本人在内都被阿卡维尔的军队杀死了。
3E271年到3E284年,远东舰队征服了往阿卡维尔的路线上的小岛国(The Far East Fleet,3E 271 - 3E 284),包括卡夫诺基尔岛(Cathnoquey),艾斯朗力克岛(Esroniet),罗斯克雷(Roscrea)和安斯尼(Yneslea)
帝国军在这场战斗中攻下了两个城市,塞普提米亚港(Septimia)和伊尼泽(Ionith)。 第一个攻下的是塞普提米亚港(Taking of Septimia,Mid Year 3E 288),尤里尔五世亲自带兵从艾斯朗力克岛的黑港(Black Harbor)出发,六个星期后在这个河口码头城镇登陆,驱逐了萨斯奇(Tsaesci),并改为这个名字,是军队第一个殖民地。
不久,军队又攻入了伊尼泽(Taking of Ionith,3E 288),皇帝沿河而上,发现了这个被丢弃的城市,并命名为伊尼泽。
北山之战(Battle in the northern mountains,Sun’s Height 3E 289)是整场战争的转捩点,帝国军在伊尼泽北面的山上攻击萨斯奇的军队,尽管他们的头领被俘,但也使帝国军损失惨重并且撤退,而伊尼泽随即被围攻。
伊尼泽之战(Battle of Ionith,3E 290)中帝国军大败,皇帝突围而出,在第十军团(Tenth Legion)的保护下退到塞普提米亚港,在路上被萨斯奇突袭,全军溃败,只有两人成功逃生,回到了塔姆瑞尔,诉说这段皇帝落难战死的传说。
塞普提米亚港之战(Battle of Septimia,3E 290)的大败宣告东征以失败告终。在伊尼泽陷落后两天,回到塞普提米亚港的舰队发现城市被重重包围,只得放弃守城,往塔姆瑞尔方向撤退。


此后数百年,天下泰平,直到了纪元最后的数十年,伪王时期(Imperial Simulacrum)时使帝国礼崩乐坏,天下各间开始混战(Wars during the Imperial Simulacrum,3E 389 - 3E 399),直到塔林击败伪王贾格·萨恩(Jagar Tharn),天下才回复平静。
尤里尔七世被夺走的十年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9页:
展开
五年战争(The Five Year War,3E 395 - 3E 399)是这段时期一场重要的战争。波斯莫的官方说法是,这场战争在3E394年,一群卡吉特强盗攻击瓦伦伍德一支大型木材商旅后开始的,而卡吉特的说法是首都托禾城(Torval)在3E395年被波斯莫攻击后爆发的。这场战争历时四年零九个月,边境成了血腥至极的战场。最终,艾斯维尔击败瓦伦伍德,向西扩大自己的领地,取得了萨罗河(Xylo River)两岸的土地。
这场战争有不少重要战役。第一场是血洗托禾城(Slaughter of Torval,3E 395),波斯莫攻入了城市,屠杀过千平民,直到敌方援军从附近的丛林到来才退出城市,这也被认为是战争的开端。
沙琳连战役(Battle of Zelinin)是另一场重要战役,这场战役中,艾斯维尔的军队因为听取了一个来自孤独城的诺德官员的意见,而导致战术错误而大败。在这场战役,卡吉特穿上了极不擅长的重甲出战,导致了惨败。
阿尼昆亚之心(Heart of Anequina)紧随发生,艾斯维尔的军队没有再听那位官员的意见,回归传统使用中甲,最终胜利。这场是一场关键战役。在这场战斗中,其中一个战士叫查拉廉(Cherim),一张著名的挂毯"阿尼昆亚之心"的制作者,这张毯描绘了这场战斗。
狮面蛾堡战役(Battle at Fort Sphinxmoth,3E 396)是另一场波斯莫的胜利,这堡垒位于邓尼城(Dune)附近,艾斯维尔北部。尽管卡吉特人多势众,但再次因战术失败而败北。
艾菲村沦陷(Sack of Athay,3E 397)象征着艾斯维尔军的反击战的成功。在双方签订休战协定后不久,卡吉特单方面撕毁协定,越过萨罗河攻击边境,艾菲村首当其冲,卡吉特烧村杀人,只有数个人幸存,邻近的格温洛斯(Grenos)也被波及。
瓦迪斯狂猎(The Vindisi Wild Hunt,3E 397),是波斯莫对卡吉特突袭的一次有力的反击。被突袭后,波斯莫退守到古村落,瓦迪斯,在那里为了守住村落,召唤出了狂猎(Wild Hunt),摧毁了整支卡吉特军队,但同时狂猎开始不受控制,也摧毁了村落和那些波斯莫。

南面混战之际,东面的晨风也开始了一场反击战-阿尼西亚战争(The Arnesian War,3E396)。这场战争是由奴隶起义而爆发的,在德莱斯家族的领地爆发了,随后蔓延开去,变成了晨风和黑沼泽的战争。这场战争的导火线是一个丹莫商人-洛里斯(Roris)之死,他后来被审判席(Tribunal Temple)封为圣人。他被叛军捉住了,但拒绝放弃自己的信仰,最后在饱受残酷的折磨后被杀害。他的死激起晨风人民愤怒,向黑沼泽宣战,痛击了亚龙人并向南扩展了领土。著名丹莫画家怀特?拉坦达斯(Rythe Lythandas)的父亲是其中一个参战的战士。和平降临后,一个委托组织建立了,以帮助维修重建被破坏的城市
蓝界之战(War of the Blue Divide,3E397)是一场精灵们的战争,以分隔双方:夏暮岛和瓦伦伍德的水域命名。这场战争破坏力不低,尽管是场不长的战争,最终两面受敌的瓦伦伍德两线皆北,而夏暮岛在这场战争攻下了几个海岸小岛屿,而最大的破坏,是傲特莫杀死了很多他们的亲戚,波斯莫。这场战争最特别的插曲是3E396年波斯莫的帕瑞克(Parikh tribe)在夏暮岛的支援下击溃了瓦伦伍德东南面很多其它部落,没有人知道和战争有没有直接关系。
这场战争要提到木炉城包围战(Siege of Woodhearth,3E 397)。夏暮岛包围了这座海滨城市,断其粮道,使其城内断粮,迫其投降。最终城内发生了如人相食,易子而食,因此这场战争被认为是夏暮岛战争史的污点。当时有句调侃的话流传着:“最后的最后,只剩一个胖子波斯莫能够举起白旗投降。”
世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先祖神洲的三个种族先后反目
西面也是混战不堪,本德尔马克战争(The War of the Bend’r-mahk,3E397)是天际和高岩-落锤联军的战争,最终,天际军击溃联军,攻下了杰哈纳(Jehanna)和艾林赫尔(Elinhir)。这场战争加深了红卫内部皇冠派和先祖派的对立,先祖派在皇冠派被诺德人攻击时拒绝发兵支援,以报复对方在卡莫兰篡夺者侵略战时隔岸观火。这场战争失利令红卫人和布莱顿人的对立维持了一段长时间,最明显的是龙星城(Dragonstar),被分开成东西两部分,建立起了龙星围墙,各自为政,包括对抗袭击都是各自为战。这个状况维持了三十年之久。
这场战争被贾格·萨恩和佩根阿素尔(Pergan Asuul)利用,创造了阴影冲突(Shadow of Conflict),或称Umbra’ Keth,鲁达里尔爵士是目前唯一一个知名参战者。
贾格·萨恩
战斗神塔危机(Invasion of the Battlespire)是一场对抗魔族入侵的战斗。魔神梅鲁涅斯大衮的军团入侵了帝国战斗神塔,屠杀了整座塔的战斗法师,阻挡来自奈恩的援军。据说这场入侵由贾格·萨恩发起,以得到魔神的支持。迪德拉军队后来退回湮灭,但意象风暴(Imago Storm)和战法师学徒的奋战却导致神塔毁灭。

梅鲁涅斯大衮
贝东尼战争(The War of Betony,3E 402 - 3E 403)是纪元末在髂湾地区的冲突。这场战争是因为贝东尼地区的莫格夫大公(Lord Mogref of Betony)向匕落的拉辛度斯国王(King Lysandus of Daggerfall)寻求保护,但哨卫王国的卡玛朗国王(King Camaron of Sentinel)认为贝东尼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哨卫不可分割的土地,哨卫王国决定对匕落宣战。最后,冲突在拉辛度斯国王在Cryngaine Field被杀后,其子葛夫霍(Gothryd)继位后击败了哨卫军团,并在和卡玛朗国王的决斗中取胜,哨卫王国投降,贝东尼的主权被交到匕落王国手上。
关于这场战争,大家可以看看一本叫《贝东尼战争》(“The War of Betony”)的书,这本书有两个版本,禾帕?新门(Vulper Newgate)的版本是官方历史,由胜方编写。菲堤(Fav’te)的版本则以哨卫居民的观点写成。匕落编年史(Daggerfall Chronicles)中也用了另一种角度编写。
这场战争有三场重要战役。第一场是绝壁之战(Battle of the Bluffs),由匕落军队取胜。
第二场是岩堡包围战(Siege of Craghold)。岩堡岛被哨卫军队包围数天,但在布里德维尔大公(Lord Bridwell)的领导下,匕落军队成功解围,击败哨卫军团。
Cryngaine Field战役是最后的一场战争,战场被斯卡玛兹(Skakmat)所创造的迷雾浓罩着,匕落军队在迷雾中失去方向,当他们找到国王之时,国王的心脏和喉咙都被弓箭射穿了。最后,其子在战场继承大统,击败了敌人,带领军队走向胜利
髂湾诸国
最后的最后,一个时代的终结,永远是这么的震撼。第一个,也许是最后一个统一大陆的皇朝,只是维持了近四个半世纪就倒下了。没有人能想象帝国会以这么一个轰轰烈烈的方式倒下,而导致帝国崩塌的,是来自湮灭的迪德拉,又是这个老朋友,魔神梅鲁涅斯大衮,第三纪元最后一年-湮灭危机(Oblivion Crisis,3E433)。湮灭危机,被称为大哀恸时期,是塔姆瑞尔的人和精灵,和迪德拉之际的一次全面战争。尤里尔七世(Uriel Septim VII)和他的继承人一个又一个的被杀死,在邪教组织,神话黎明(Mythic Dawn)的协助下,湮灭大门从天而降到大陆各地,魔族从大门走出,和第二纪元来自冷港的魔族一样,破坏着,凌辱着,我们的土地的每一寸。迪德拉围攻天际各地,令很多旧城被抛弃;黑沼泽是幸运的,希斯特圣树(Hist)早有预感,把亚龙人集合在此地,成功令魔族关起大门,阻止亚龙人攻入湮灭。在西罗帝尔的故事,也许大家都很清楚了,科瓦奇(Kvatch)被摧毁,帝国撤走晨风的驻军回西罗帝尔支援,还引起丹莫反感。帝国已是风中残烛,幸好尤里尔七世的私生子,伟大的马丁塞普汀(Martin Septim),和伟大的西罗帝尔冠军(7th Champion of Cyrodiil),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阻止了入侵,驱逐了大袬。但代价极为沉重,马丁是塞普汀最后一支血脉,他牺牲了自己,用王者之坠(Amulet of Kings)化身金龙阿卡托什(Akatosh’s Avatar),驱逐了大袬,把他推回湮灭。这亦标志着第三纪元结束和第三帝国的崩溃。
伟大的西罗帝尔冠军
伟大的马丁塞普汀
这场和魔族的战争有五场重要的战争。第一个受害者,是科瓦奇,科瓦奇在危机爆发后很快失守了(Sack of Kvatch,3E 433)。湮灭大门在科瓦奇外面开启了,一大群迪德拉蜂拥而上,围攻城市,杀死了无数守卫,无数平民被杀,包括领主奥默琉斯金酒(Count Ormellius Goldwine)和圣人尤布(Saint Jiub)。当这座城市被迪德拉占领后,迪德拉军团关闭了几个大门,只留下一个大门支援。而最后,这座大门被一个无名战士关闭,并夺回了城市,他就是科瓦奇英雄(Hero of Kvatch),伟大的西罗帝尔冠军
科瓦奇被毁
奥德汝因城沦陷(Sack of Ald’ruhn,3E 433)是另一场魔族的重要胜仗。奥德汝因城被迪德拉摧毁,尽管瑞多然家族(Redoran)透过古老的仪式,唤醒了惊惧皇帝蟹(Ald Skar Emperor Crab),但迪德拉占了上风,整个城市被摧毁了
水晶塔倒塌(Sack of the Crystal Tower,3E 433)是傲特莫自被泰伯征服后最大的耻辱。水晶塔建在夏暮岛,是在帝都魔法大学(Arcane University)建立前,任何魔法都能在这学习得到,但在迪德拉面前,傲特莫强大的法师,也没能阻止水晶塔倒塌。
奥杜因之墙上预言了湮灭危机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10页:
展开
布鲁玛会战(Battle of Bruma, 3E 433)是一场重大的胜利,马丁塞普汀率领所有西罗帝尔的城市守卫,在布鲁玛城外和入侵的魔族决一死战,最终在一个英雄只身杀入湮灭,取走了大印记石,关闭大湮灭之门后取得了胜利,也避免布鲁玛和科瓦奇遇上同样的命运。而他,就是布鲁玛的救星(Savior of Bruma),伟大的西罗帝尔冠军。今天,他还有一尊雕像立在布鲁玛城内。

帝都保卫战(Battle of the Imperial City,3E 433),是史上最伟大的胜利,也是最悲痛的胜利日。上古议会议长奥卡图(High Chancellor Ocato),马丁塞普汀,刀锋战士(Blades)和帝国军团(Imperial Legionary),奋力的抵抗着试图直取帝都的魔族。在抵抗在数十个湮灭之门源源不绝的拥出来的魔族时,魔神梅鲁涅斯大衮用其真身降临在城市,标志着奈恩和湮灭之墙被破坏。最后,马丁塞普汀甘愿自我牺牲,为塔姆瑞尔舍弃自己的性命和帝国,奋力一搏,打碎了王者之坠(Amulet of Kings),化身成阿卡托什。化身把大衮推回湮灭,结束了湮灭危机。化身最终化为了一尊石像,杀死了马丁,但也为我们,留下了一段悲壮的英雄史诗,所有塔姆瑞尔的居民,至少是所有西罗帝尔人民,都会永远铭记着,世代传颂着他的伟大和牺牲
又一次,大衮
金龙赶走了魔神
留给人民的只有不能磨灭的伤痛
第三帝国倒下,迎来了第四纪元,天下又开始动荡起来。最先不安份的,是平安渡过湮灭危机的亚龙人,对刚被红年破坏得体无完肤的丹莫宣战,发动了堡垒战役(The Accession War,4E6)。这场战争又被称为亚龙人侵略战争(Argonian Invasion)。4E5年,红山(Red Mountain)爆发,史称红年。其后,晨风极为破落,亚龙人天赐良机,对晨风各地侵略,以报千年奴役之仇。南晨风被亚龙人攻下了,数千丹莫被杀或流放,他们没能横扫晨风,要归功瑞多然家族,在第三帝国在湮灭危机时撤兵,使他们日益壮大,支配了丹莫军队,阻止了亚龙人。
亚龙人战士
军队甚至攻下哀伤之城
不过亚龙人也就碰上了另一个麻烦,昂布瑞尔城危机(Umbriel Crisis,4E40)。浮空都市昂布瑞尔城(Umbriel)在黑沼泽南面北上,转到南晨风再进入西罗帝尔。不少重要城市被破坏或围攻,最终突击帝都。
关于这场危机,有几场关键战役。第一场是律蛾城大屠杀(Massacre at Lilmoth,4E 40)
尽管城市外围被植物和树林遮蔽着,抵抗来袭的不死海洋生物。但都被破坏,而战死的战士也被复活,倒戈相向。风暴堡(Stormhold)和吉迪恩(Gideon)也相继被不死军团攻下。
其后,不死军团进军晨风(March Into Morrowind,4E 40)。在往晨风的路上,偶尔受到帝国军团抵抗,但都一一击败,战死的甚至成为了他们一员。
之后,不死军团转到西罗帝尔,开始围攻夏丁赫尔(Siege of Cheydinhal,4E 40)。尽管抵抗了一段长时间,但最终城市都失守了,军团退守帝都。但不死军团没有占领此地,当它们继续前进,居民再次回到了夏丁赫尔。
最后,不死军团来到了帝都,开始围攻帝都(Siege of the Imperial City,4E 40)。不死军团成功攻入了白金塔(White-Gold Tower),造成大规模恐慌。帝国军团坚守红环路(Red Ring Road),但没法攻入城墙之内。低语学院(College of Whispers)和大主教(The Synod)合作,试图拿下浮空城市,但都失败了。但在一班英雄的奋战之下,城市最终被驱逐出梦达思(Mundus)外。
昂布瑞尔城
和平的日子过了百多年,塔姆瑞尔迎来了人类和精灵间对立的最大规模战争-世界大战(The Great War,4E171 - 4E175)。梭默(Thalmor)方面称这场战争为第一次对帝国战争(the First War Against the Empire)。先祖神洲(The Aldmeri Dominion)在皇帝提图斯迈德二世(Emperor Titus Mede II)拒绝了梭默大使(Thalmor ambassador)提出的一个不平等条约后大举入侵塔姆瑞尔帝国(Empire of Tamriel)。神洲军队早有预谋,一开战打得帝国军落花流水。他们顺风顺水,使他们开始想更进一步,由攻下落锤到攻下整个帝国。战争的高潮是帝都沦陷(Sack of the Imperial City),精灵们占领了帝都整整一年,而最终在红环之战(the Battle of the Red Ring)败退。最终,双方签下了白金协定(White-Gold Concordat),终结了大战。
根据帝国使节 Justianus Quintius作着的《世界大战》一书,战争可以分为几大部份


梭默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11页:
展开
“开战”
距离提图斯迈德二世登基仅仅过了3年,在4E 171年霜降月30日,梭默大使带着献给皇帝的"礼物"和一份最后通牒来到了帝都。那些"礼物"装在一辆裹得严严实实的马车里。
这份最后通牒是一份长长的清单,其内容包含了:向梭默进贡、解散刀锋会、将崇拜第九圣灵塔洛斯视为非法、将落锤的一大块领土割让给梭默。提图斯迈德二世当然是拒绝了这份极不合理的最后通牒。梭默大使原形毕露,他掀翻了那辆装着"礼物"的马车,上百颗头颅从马车滚到了地板上。这些头颅的主人,是刀锋潜伏在夏暮岛和瓦伦伍德的每一个特务。因此,历时五年的世界大战爆发了。
很快,神洲军队就同时双线入侵了落锤和西罗帝尔。梭默将军娜亚里芬大公(Lord Naarifin)率领一支强大部队从南部入侵西罗帝尔。他们从潜藏在艾斯维尔北部的营地开向西罗帝尔,突袭帝国驻扎在边境的防守力量。利雅文(Leyawiin)很快陷落,同时布拉维尔(Bravil)也被围攻。
另一边厢,阿兰拉利耶女士(Lady Arannelya)领导的另一支部队从西方穿越西罗帝尔,经由安维尔和科瓦奇攻入落锤。同时另一支神洲小队也在靠近夏暮岛的落锤南岸登陆。分散的红卫人的注意力,落锤南岸就这样迅速被攻陷了。规模远大于神洲军团的帝国军团被迫通过落锤中部的阿克里尔沙漠(Alik’r Desert)进行撤退,这次撤退被称为"饥渴行军”(“March of Thirst”)。
“挺进西罗帝尔”
现在看来,先祖神洲最初进攻西罗帝尔的目的,只是想在入侵落锤省时分散一下帝国的注意力,志不在此。然而,在西罗帝尔连战连胜,帝国军的战力低下暴露了出来,先祖神洲亦不禁惊讶起来。由此他们认为帝国比他们想象中的还要弱,这样一来,占领帝都,拿下帝国变成了他们接下来两年内的主要目标。
如我们所知,他们的最终目的差一点就要达成了。这一切没有发生,完全归功于我们皇帝在帝国最黑暗时期内的英明领导和果断决断。
4E 172年,精灵进一步深入西罗帝尔。安维尔和布拉维尔相继沦陷。在这一年的年末,娜亚里芬大公甚至已经对帝都构成了包围之势。帝国此时试图守住东线,所以在老玛丽湖(Lake Rumare)至尼本湾(Niben Bay)的上尼本地区(Upper Niben),爆发了惨烈的海军战斗。
在落锤省,梭默对于占领整个南部海岸线非常满意,并开始巩固这一区域的控制权。而事实上,这一地区也正是他们在一开始交给皇帝的最后通牒中所要求的得到的。在南部的城市中,只有赫伽瑟(Hegathe)还没有落入先祖神洲的军队之手。同时,从饥渴行军中活下来的残余部队穿过沙漠在落锤北部重组,并且和从高岩来的援军会合。
4E 173年,帝国在西罗帝尔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似乎毫无作用,先祖神洲的军队仍摧枯拉朽般在前进。从天际省前来勤王的诺德军团支撑起了皇帝的帝国军团,但是神洲的军队此时已经穿越了尼本湾,猛攻行省南部。年末,帝都已经被从三面包围了,唯有北面至布鲁玛的补给线仍然健在。
在落锤的赫伽瑟,在世界大战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挑衅过后,先祖神洲大举入侵南落锤,4E172年,他们基本控制了除被包围的赫伽瑟以外的整条南部海岸线。在4E173年初,来自哨卫城(Sentinel)而来的先祖派(Forebears)援军突围成功,赫伽瑟大捷重创了神洲的军队,令他们无力再北上。这次也促使“先祖派”和“保皇派”(Crowns)两派人马的破冰和和解。
除此之外,阿兰拉利耶女士的主力部队也成功的穿越了阿克里尔沙漠。围攻斯卡芬(Skaven)。帝国守军大将迪斯安努斯(General Decianus)和神洲大军决一死战,最终帝国兵败撤退,神洲攻陷了城市。但是此时神洲的军队的战力也已经是强弩之末,无法继续向前推进了。
4E 174年,梭默指挥官命令所有精灵战力都参加对帝都的围攻战中,以图直接拿下这场战争。4E 174年春,精灵的增援部队在西罗帝尔南部聚集,到了次种月12日,他们发动了一场对帝都的大规模突袭。当日,一支部队被调往北面彻底包围帝都,同时,娜亚里芬大公的主力部队由东、西、南三面围攻帝都。
被围困在帝都皇帝决定,与其死守城内做最后一搏,不如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城去保存战力。这是个大胆的决定,将军们对此很不赞同,但也没人敢出来反对,不过提图斯迈德二世的这个决定最终被证明是明智的。当最终全军覆没第八军团在城市的围墙上绝望的拼死一搏保卫城市时,提图斯迈德二世带着他的主要部队从城市北面突围而出,碾压过包围的精灵部队,并和向南增援的诺德领主乔娜(Jonna)的部队会合。这时,帝都也被入侵者所占领,一场臭名昭著的劫掠开始了。帝国的宫殿被精灵们纵火焚烧,白金塔被掠夺一空,复仇心切的精灵们将诸多残忍的暴行施加于手无寸铁的无辜民众身上。
同时,迪斯安努斯将军本来已经做好重夺斯卡芬的准备,就当此时,他收到了要求他去增援西罗帝尔的命令。因为不想放弃落锤,他在临走之前让一帮数量庞大的"伤员"临时"退役”。这些所谓的"退伍老兵"其实是由军团的核心成员组成,他们最终在4E174年把阿兰拉利耶女士的部队赶入了阿克里尔沙漠之中。神洲大军撤退之时被在阿克里尔沙漠流浪的战士的反复袭击下损失惨重。
进军帝都
红环之战
4E175年的冬天,梭默似乎相信他们已经赢得这场战争了,整个西罗帝尔如今已经在他们的掌控之下。他们多次和皇帝进行谈判,皇帝始终努力让梭默相信,他已经随时准备向梭默投降了,但实际上,他集合了他的部队,准备反攻帝都。
基于我们现在的了解,这场『血环之战』将成为“帝国的战略家们在今后很长时间内所研究的一个范本”。
提图斯迈德二世将他的军队兵分三路:
1、由落锤省而来增援的迪斯安努斯将军所带领的第一路军队埋伏在科洛尔附近的科洛文高地。
大概是因为迪斯安努斯将军留下的那些"退伍老兵"让阿兰拉利耶女士还觉得她还是在跟帝国的军团正面交锋,令精灵们没有意识到他已经从落锤省回来支援了。
2、乔娜将军率领着几乎只有诺德人组成的第二路军,在夏丁赫尔附近布阵。
3、主力部队由皇帝亲自领导,这支部队将是主要的突袭力量。
在雨手月30日,血腥的"红环之战"爆发了。
迪斯安努斯将军首先向城市西边发起突然袭击,同时,乔娜将军手下的军团士兵沿着红环路一路向南迅速推进。在两天的突袭中,乔娜的军队穿过了尼本湾向西进军,试图和迪斯安努斯的军团会合以包围帝都。迪斯安努斯将军的突袭让娜亚里芬大公措手不及。先祖神洲果断重整旗鼓,从布拉维尔城发起反击,乔娜的部队遭到了猛烈的抵抗。这支无与伦比的诺德军团坚守着防线,毫不动摇,一次又一次的击退了神洲的攻击。15天后,精灵位于帝都的部队被彻底包围。
提图斯迈德二世从北面发起了突袭,亲自逮住了娜亚里芬大公。有传言说,皇帝本人当时挥舞着传说中的"金芒长剑"(“Goldbrand”),尽管这个传说从未被帝国官方确认。
精灵试图从南边突破围城,不过他们被号称"坚盾之墙"(“unbreakable shieldwall”),由乔娜将军所领导的诺德军团追上击败。
最终,神洲在西罗帝尔的主队坏灭了。一场伟大的胜利,证明了皇帝在4E 174年作出的那个撤出帝都的决定是绝对正确无误的。
娜亚里芬大公被关押了33天——然后被吊死在了白金塔上。没有关于他埋葬地的相关记录,如果他确实是被埋葬了的话。还有另一个说法是,他在第34天被一个长翅膀的迪德拉带走了。
红环反击战

“白金条约”
先祖神洲被打败了,但帝国的军队也已经无力继续这场战争了。整个帝国的剩余力量都被聚集到西罗帝尔,加入了那场红环之战之中。如今帝国的兵力被大量消耗,没有哪一个军团还存留有之前哪怕是一半的规模了。
两支军团都被彻底的摧毁了,还不算上先前在皇帝撤退出帝都时损失的的第八军团。提图斯迈德二世知道,没有比现在更好的和谈时机了。在4E 175年下半年,帝国和梭默签订了"白金条约",这也标志了战争的终结。
条约中的这些条款对帝国而言十分苛刻,不过提图斯迈德二世相信,必须要确保和平来给帝国创造一个重新强大起来的机会。
条约中最有争议的两条是:1、严令禁止对第九圣灵塔洛斯的朝拜。2、割让一大块落锤省的领土给先祖神州(其实,其中的大部分已经被神洲所占领)。批评家认为,这份条约几乎跟5年前皇帝拒绝的那份最后通牒的内容一模一样。
但我要指出,在迫在眉睫的战争威胁下同意这些条款,和在一场漫长而毁灭性的战争末尾同意这些条款是有区别的。在4E 171年,梭默用剑顶着我们的脖子,威胁我们必须同意这份条款,没有帝国的哪一个官员会在这样的情况下接受这些条款的。如果同意,提图斯迈德二世将会面临的是内战。但是到了4E 175年,绝大多数帝国官员都会欢迎和平的到来——无论这和平的代价如何。
提图斯迈德二世
“落锤五年抗战”
然而,落锤省拒绝遵守这份条约。他们拒绝承认帝国已经战败,而且也无法容忍将如此多的领土拱手相让。为了保护来之不易的和平条约,提图斯迈德二世正式宣布与落锤断绝关系,从此落锤不再是帝国的一个行省,而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了。
红卫人将这一行为视作对他们极大的背叛。但这样一来,也达到了梭默长久以来的目的——激化落锤和帝国间的矛盾,使这两方彻底分家。
最后,英勇的红卫们把先祖神州拖入了另一个战争泥潭中,双方的战争又持续了5年(Hammerfell’s Resistance,4E175 - 4E180),并且令落锤南部地区毁于一旦。但红卫们表示,“白金条约"根本没有任何必要的,如果提图斯迈德二世能保持他的勇气,联合起落锤以及剩余帝国武装力量乘胜追击,那么先祖神州如今很可能就被真真正正的击败了。
是否有足够的理由来下如此断言呢?我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了。
但是,红卫们要知道,正是因为帝国——诺德人、布莱顿人、帝国人在红环之战中的浴血奋战,大幅削弱了先祖神州的战力,并致使他们最终于4E 180年签订"斯卓米凯岛第二条约”(Second Treaty of Stros M’kai),傲特莫才被迫完全撤出落锤。
毋庸置疑,现在这样的和平不会永远持续下去。世界大战前所发生的一系列事件,证明了梭默政府不仅目光长远,而且总是有着长期的打算。所有重视自由而反对暴政的人都只能希望在一切太迟之前,落锤和帝国能重归于好,再度联合起来共同抵抗梭默这一威胁。不然的话,阻止梭默统治整个大陆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西罗帝尔的世界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屯驻在天际的瑞驰地区(the Reach)和其首府马卡斯城(Markarth)的帝国军团被调到西罗帝尔增援,整个西部地区空虚,当地的原住的布莱顿人,又被称为瑞驰人(“Reachmen”)的人民,发动了一场弃誓者叛乱(The Forsworn Rebellion,4E174 - 4E176),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王国。为应付乱事,帝国和现在的马卡斯城领主依格蒙德(Jarl Igmund)的父亲霍夫迪尔领主(Jarl Hrolfdir),建立了一支诺德民兵团重夺瑞驰地区,当中包括了一个重要的人物-乌弗瑞克?风暴斗篷(Ulfric Stormcloak)。这场起义最终被镇压,但是影响深远。尽管帝国允许了信仰自由,但梭默发现在马卡斯有祟拜塔诺斯的活动,要求抓捕乌弗瑞克和其它民兵成员。为避免再和先祖神洲起冲突,马卡斯城领主只能答允。最终,乌弗瑞克和民兵纷纷被捕。其后,乌弗瑞克?风暴斗篷为复仇,拒绝跟随白金协定,在当上风盔城(Windhelm)领主后容许自由祟拜塔诺斯,引爆了后来的风暴斗篷叛乱(Stormcloak Rebellion)。
这场叛乱围绕着马卡斯城发生,第一场重点战役要提到马卡斯城战役(Battle of Markarth,4E 174)。瑞驰人在战争开始后不久就攻破了马卡斯城城门并占领了城市。一年后,霍夫迪尔领主被弃誓者杀死(Forsworn)
另一个是马卡斯事变(The Markarth Incident,4E 176)。在乌弗瑞克领导下,诺德民兵重夺了马卡斯,瑞驰叛军死伤惨重,王国被推翻,包括很多住在马卡斯城内无辜的原住民在内的的人被处决。那些幸存的瑞驰人现在还在瑞驰地区聚集,成为了弃誓者。

弃誓者当中最强的当属荆棘之心
现在的马卡斯城领主依格蒙德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第12页:
展开
在几年前,乌弗瑞克在风盔城组成了风暴斗篷军团(Stormcloaks)作自己的亲兵。当年轻的至高王托依格(High King Torygg)接过了权力之后,乌弗瑞克来到了至高王所在的孤独城,向他发出挑战,试图夺得掌控天际的权力,解除禁止祟拜塔诺斯的命令。乌弗瑞克用吐目(thu’um)击退了托依格,用剑刺死了他,逃离了城市。因此,他被帝国因谋杀至高王而视为叛军。由此,风暴斗篷叛乱爆发了(The Stormcloak Rebellion,4E201),又被视作天际内战。
帝国派出了图留斯将军(General Tullius)率军前往天际捍卫帝国领土主权,各地领主开始依附到两大势力上。但是战争刚开始,乌弗瑞克在南东境(Eastmarch)的黑水岔口(Darkwater Crossing)被抓获。两天后,他们被送到了海尔根(Helgen)处决。也许是他命不该绝,那里还有一同被抓住的龙裔(Dragonborn),唤来了奥杜因(Alduin)突袭刑场,他再次逃脱。








塔姆瑞尔是众神的竞技场,注定不会平静,人类和精灵的对立,抗击魔族和抗击阿卡维尔的敌人,还有人类的内战,都是数千年来大陆每场战争的主调。对于我们这些平民来说,希望和平的日子能够长一点吧。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上古卷轴4:湮灭重制版专区
责任编辑:铁板里脊歼灭者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