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拿捏全能U皇 优化AMD锐龙9950X3D处理器:微星X870E刀锋钛主板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就在昨天,AMD的新一代Zen5架构旗舰级处理器锐龙9 9950X3D正式解禁,9000系锐龙处理器终于是补足了整个版图。
其实,随着锐龙9 9950X3D一起来到游民评测室的,还有微星的一款高颜值亲民价位主板——MPG X870E EDGE TI WIFI。

那么,使用微星的MPG X870E EDGE TI WIFI去挑战AMD的顶级处理器锐龙9 9950X3D,两者之间又会擦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AMD的三款9000系锐龙处理器

本文的主角是来自微星的MPG X870E EDGE TI WIFI(又叫刀锋钛 下简称微星X870E刀锋钛),该主板在京东商城自营店的售价为3199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主板外观及供电:

微星的X870E刀锋钛主板是一款采用白色外观,X870E旗舰芯片组,定位高端的游戏主板。该主板采用ATX板型设计。

该主板采用了17相供电设计,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主板采用了2个超大的散热铝块进行被动散热,铝块之间用一根铜管相连,能够起到共同散热的效果。

主板的详细供电设计为CPU核心供电14相,集显供电2相,每相采用了一个80A的DrMos,来自MPS的MP87670。辅助供电则是1相。PWM芯片则是MPS的MP2857。

在散热铝块的背面,包括电感和DrMos处都设有一层导热硅脂垫,能够尽快将散发的热量传递到散热铝块上去。
该主板供电散热模块的重量为403.9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该主板配有4根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模式,4根共计最大支持256GB的容量(单根容量可达64GB),最大支持DDR5-8400+MTs的内存频率。

主板配有3根PCIe插槽,其中最上边的为显卡插槽,该插槽根据CPU为PCIe 5.0协议以及16倍速。
此外该插槽带有金属屏蔽罩,能够起到加固插槽和抗干扰的作用。同时,在内存插槽的右下角有一个易拆键,通过按下该键即可轻松完成对显卡插槽卡扣的释放,从而方便用户拆卸显卡。
中间(绿框)的插槽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3.0协议以及1倍速。
下方(黄框)的插槽同样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

而在M.2插槽方面,该主板配有4个M.2固态硬盘插槽。
其中上边两个插槽由CPU提供,支持PCIe 5.0协议以及4倍速(注,下方蓝框插槽与主板的USB 4接口共享带宽)。
下边两个则是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
值得一提的是,在散热方面,最上边的插槽两面均设有导热硅脂垫,且为单独的散热装甲设计。
下方2个则是共享一个散热装甲,最下方的插槽同样为单独的散热装甲。
值得一提的是,该主板的三个M.2插槽均为免螺丝快拆设计,用户无需螺丝刀即可完成对固态硬盘的拆装。

在I/O接口方面,该主板有1个一键清除CMOS和1个免开机刷新BIOS的按键,1个HDMI接口,5个USB 10G A口和1个USB 10G C口,2个USB 4 C口,4个USB 2.0接口,1个5Gbps有线网卡的网线接口,1组WI-FI 7无线网卡的天线接口以及1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主板BIOS设置介绍:

此前,微星已经更新了自家BIOS的UI界面,全新的UI界面可以说是非常的好看
在该界面中,我启用了内存EXPO模式,使内存工作在DDR5-6000MT/s的频率。
同时将高带宽模式(High-Efficiency Mode)开启,并将小参调节(Memory Timing Preset)设置为Tighter。

整个PBO2设置如上图所示,PBO Limits设置为主板,然后设置为10X,其他设置全部调至最高。

同时,我将SVM选项关闭。

最后,在游戏测试时,我将开启X3D Gaming Mode,使处理器仅工作在8核心8线程模式,并使用独立显卡。
而在游戏之外的测试(包括3DMark),我仅使用该处理器的集成显卡进行测试,且将X3D Gaming Mode关闭。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整体测试平台如上图所示,为了更好的发挥主板的性能,我们将其它硬件都尽可能的拔高。同时,在性能释放方面,我选择了共计3款X3D处理器来看看它们微星X870E刀锋钛主板上的性能表现。同时还加入了i9-14900K作为对比。

测试项目如上图所示,测试分为游戏测试部分和基准性能测试部分,游戏测试部分我将开启主板自带的X3D选项,基准性能测试部分则仅开启EXPO、PBO2和关闭SVM。
游戏测试为22项,16项标准6项带1%Low,为保证可复测性,我全部选择了自带Benchmark的游戏。
注意:游戏测试为使用微星的RTX 5090 D超龙显卡,其它测试(包括3DMark)均使用处理器自带的集显。
测试平台硬件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预设最高画质测试结果
《刺客信条:幻景》极高预设最高画质测试结果
《看门狗:军团》预设最高画质测试结果
《使命召唤20:现代战争3》超级画质测试结果
《银河碎裂者》CPU Benchmark测试结果
《反恐精英2》最高画质测试结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测试结果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测试结果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测试结果
《赛博朋克2077》超级画质测试结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无主之地3》恶棍画质测试结果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测试结果
《F1 22》超高画质测试结果
《F1 24》超高画质测试结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Ultra画质测试结果
《地铁:离去》增强版Benchmark Extreme画质测试结果
《彩虹六号:围攻》超级画质测试结果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测试结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幽灵行动:断点》终极画质测试结果
《全面战争:三国》极高画质测试结果
《最终幻想14》Benchmark MAXIMUM画质测试结果
《黑神话:悟空》影视级画质测试结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CPU基准性能测试:
CPU-Z Bench单线程得分对比
CPU-Z Bench多线程得分对比
Super PI Mod 1M 3次取最快用时对比(越少越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Cinebench R23单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R23多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2024单线程得分对比
Cinebench 2024多线程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3DMark相关测试:
3DMark CPU Profile单线程得分对比
3DMark CPU Profile最大线程得分对比
3DMark Time Spy Extreme CPU得分
3DMark Time Spy CPU得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 物理得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物理得分
3DMark Fire Strike 物理得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工况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对锐龙9 9950X3D处理器的工况进行了测试,测试为开启AIDA64单烤FPU的形式,测试室温为20度。

测试时间在11分钟左右,锐龙9 9950X3D在单烤FPU的情况下仍是撞到了温度墙。
此时,处理器的整体频率为5.03GHz。
通过HWiNFO64监测,CPU的最高温度为95.1度,当前温度为95.1度;CPU核心的最高温度为94.8度,当前温度为87.9度。
在CPU封装功率方面,最高功率为252.2W,当前功率为252.2W。
测试感想:

首先是处理器方面,通过上述测试可以看出,AMD的锐龙9 9950X3D在游戏性能上超越了另外两款X3D系列处理器,在多款游戏中更是大幅领先酷睿i9-14900K。
虽然从表面上看,AMD的锐龙9 9950X3D似乎是锐龙7 9800X3D的升级版——在保证游戏性能(大容量三级缓存)的同时,也补全了锐龙7 9800X3D在生产力方面不如部分多核心处理器的问题。
但我想指出的是,它并非是简单的升级,频率的提升使得锐龙9 9950X3D即使在相同的8核心8线程配置下,游戏性能也比锐龙7 9800X3D更为出色。
因此,锐龙9 9950X3D本质上是在锐龙9 9950X的基础上进行了升级,以完全体的形式加入了额外的三级缓存模块!
无论是游戏还是生产力,锐龙9 9950X3D都表现出色,堪称名副其实的‘双料王’!
再来看看微星的MPG X870E EDGE TI WIFI主板,刀锋钛一直以来都是以白色的外观,出色的做工用料为主。
这次的刀锋钛基于X870E芯片组,配备了14+2相的豪华供电设计(每相均采用80A的DrMos),即使运行锐龙9 9950X3D这样的顶级处理器也游刃有余。
而丰富的扩展接口(2个USB 4)以及超高的兼容性(DDR5-8400MTs和单条64GB内存)能够轻松驾驭各类高端硬件。
在外观方面,纯白的设计可以更好地与其他硬件搭配,方便用户打造纯白一体化的装机方案。
综上所述,如果你是一名追求极致性能的游戏玩家,这款在游戏性能上超越锐龙7 9800X3D、生产力表现更出色的AMD顶级处理器,以及能够充分释放其潜力的高颜值、高性能主板,值得考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X870E刀锋钛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X870E刀锋钛主板接口
- 第4页:主板BIOS设置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带1%Low帧游戏测试成绩对比
- 第7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一)
- 第8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二)
- 第9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三)
- 第10页:标准游戏测试成绩对比(四)
- 第11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12页:Cinebench R23及2024测试
- 第13页:3DMark相关测试
- 第14页:工况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