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deon RX 9070XT/9070显卡首测:费效比超RTX 5070 Ti三成 2K的价格享受4K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在2022年的12月12日,AMD正式发售了基于RDNA3架构的显卡——RX 7900 XTX以及RX 7900 XT。
这也是AMD首次采用大小芯片设计的GPU(即GPU为1个图形处理单元GCD+6个内存缓存芯片MCD组合而成)。
RDNA3架构的AMD 7000系显卡显卡初次登场给了我们不小的惊喜。
在这之后,AMD在处理器领域展示出了不菲的战绩,无论是生产力还是游戏性能可以说是完全超越友商。显然,AMD并没有借此停止进取的脚步,9800X3D的发布让该处理器正式登顶最强游戏处理器的地位——而为了让游戏性能和生产力相结合,AMD甚至准备了即将发售的锐龙9 9950X3D处理器。
而在显卡方面,AMD其实并没有闲着。在经过认真打磨之后,就在今天,基于RDNA4架构的新一代RX 9000系列显卡正式与我们见面啦!

这次,AMD发布的显卡共有两款,其显卡的定位均是中高端(非旗舰),分别是性能较强一些的RX 9070 XT以及略逊于前者的RX 9070显卡。时隔3年之久,新一代的RX 9000系显卡性能又会如何?AMD这次能够带给我们怎样的惊喜?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次测试的显卡是来自盈通的水着系列,其显卡共有两块,高端显卡型号为盈通RX 9070 XT ATLANTIS OC。

另一块型号则是盈通RX 9070 ATLANTIS OC。为了方便称呼,后文两块显卡我们简称为盈通RX 9070 XT和盈通RX 907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列了一个规格表,以便大家对这代及上代显卡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值得一提的是,RX 9070 XT和RX 9070采用了16GB的显存,在显存容量方面要逊色于上代的RX 7900 XTX(24GB)以及RX 7900 XT(20GB)。
所以仅看表面规格来说,两款显卡的对位上代型号应该是同为16GB显存的RX 7900 GRE。
不过,虽然RX 9070 XT采用了第二代AI加速器和第三代光追加速器,但是在数量上,仍逊色于RX 7900 GRE。
本次参与测试两块显卡的GPU-Z
RDNA4核心架构图
RDNA4的双CU单元
相较于RDNA3架构,RDNA4除了重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核心Die之外,在CU单元方面也做了升级。
CU单元的提升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增强型的显存管理,动态的寄存器分配,扩展的标量指令集以及更高的效率和时钟速度。
新的存储架构将通过优化排队机制,来更有效率的处理显存的请求以达到减少延迟和提高带宽利用率的效果。
而在SIMD向量单元中,RDNA4采用了全新的动态寄存器分配制度,来提高程序执行的效率。
而在标量单元指令集中,加入了浮点运算指令。
注意,在前边表格中我们提到的CU单元类型为“双CU单元”,这是因为RDNA4架构中2个CU单元共享Memory以及Cache,这样的物理设计优化,可以显著的提升运算效率和时钟速度。

而在第三代光追加速器方面,RDNA4采用了全新的光线变换引擎(Ray Transform)和两个光线交叉引擎(Intersection Engine)的设计,1+2的设计使得对于光线变换的处理和光线交叉测试的性能直接翻倍。
并且,RDNA4引入了一个全新的技术“定向包围盒”,该技术能够增加光线穿越的效率且降低显存的消耗,更好的利用显存的容量和带宽。

在第二代AI加速器方面,新的RDNA4可以支持16bit、8bit以及4bit的低精度计算。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AMD新技术FSR4:

FSR 4是基于机器架构所学习的超分辨率技术。
除了其本身自有的超分辨率之外,它还支持帧生成和防延迟技术。
和NVIDIA的DLSS 4不同,FSR 4由于是采用了FSR 3.1的API,所以理论上只要游戏本身支持FSR 3.1,那么FSR 4可以直接启用。

在可升级的API框架演示中,原本FSR 3.1和FSR 4在工作内容上基本相同,都是在经由防延迟技术干涉下,先输入1080P画质,然后进行超分辨率处理,再加入帧生成,最后进行更高画质和性能的4K输出。
只是在超分辨率这一步模块中,允许进行原本的FSR 3.1的分析处理模型或者是FSR 4的机器学习模型。显然,基于不同类型的模型组合进行广泛的研究,然后运用独特的训练技术所实现的混合机器学习模型在表达结果上会更为优秀。

以《星际战士2》举例,在开启FSR 3.1时,可以看到分析处理模型由1080P进行超分至4K后,还是会有画质的缺失,比如尖塔的细节处会变得模糊。
而开启FSR 4时,由机器学习模型得到的尖塔细节中,塔顶天线的表现反而比原生4K要更加的细腻,超过了原生4K的画质表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两块显卡均采用了蓝粉撞色的设计,在外观方面几乎一模一样。

该显卡正面采用了3个直径9.5cm的逆时针旋转风扇,风扇正中则印有卡通图案。

显卡的顶部,左上角可以看到由背板弯折而成的凸起,上边印有RADEON的标识。中间则是SAKURA的系列标识。

盈通RX 9070 XT显卡为3个8Pin的外接辅助供电接口。

盈通RX 9070显卡则是2个8Pin的外接辅助供电接口。

最后,在显卡点亮时,顶部SAKURA英文标识和下方的一道波浪线会亮起ARGB灯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两块显卡均带有金属背板,为了保证更好的散热效果,显卡均采用了越肩和延长式散热设计,其散热器的高端和长度都要大于PCB本身。

在右侧,显卡做了吹透式设计,风扇吹出来的风可以直接吹过散热鳍片,然后透过背板的空隙吹到显卡上方去。以起到防积热和辅助整理机箱风道的作用。

两块显卡都为双BIOS模式,该开关为LED灯光开关。

在显卡的末端则是有一个5V RGB接口,该接口允许显卡插入相应的RGB灯光设备,来起到灯光统一调节的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此处可以发现,盈通RX 9070 XT为7热管设计,RX 9070则是4热管设计。

最后,在显示输出接口方面,该显卡为3个DP 2.1a和1个HDMI 2.1b的组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整体测试平台如上图所示,为了让显卡性能更加直观,我们特别加入了NVIDIA的RTX 5070 Ti显卡作为对比评测。
同时,由于是显卡性能测试,所以我们尽可能的将其它配件拉高,以免对显卡的性能发挥造成干扰。
在测试方面,除了3DMark基准测试之外,我们选择了15款游戏,分别是带插帧的3款,带FSR的4款以及标准模式下的8款。15款游戏均带有Benchmark,以最大程度减少误差。
整体测试平台

测试采用的内存来自Kingston FURY超级野兽DDR5 RGB系列,这是两条其频率为DDR5-6400MT/s的高性能内存条,单条容量为16GB,两条构成了双通道32GB的容量。
其内存的时序为32-39-39-119(6400MT/s下)支持AMD的EXPO模式,且支持与主板进行灯光同步。该内存为终身质保。

这次测试我使用的固态硬盘是来自Kingston的NV3 PCIe 4.0 NVMe M.2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的容量为1TB,其连续读取速度可达6000MB/s,写入速度则是4000MB/s。而在寿命方面,该固态硬盘支持320TBW的总写入量,其售价仅为449元,算是一款高性价比固态硬盘了。
游戏盘同样为Kingston NV3 PCIe 4.0 NVMe M.2系列,这是一块PCIe Gen4协议的大容量为4TB的M.2接口固态硬盘,其连续读取速度为6000MB/s,连续写入速度则是5000MB/s。此外,该固态硬盘为1280TBW/3年质保。

为了保证整个平台运行的供电稳定性,在电源方面我们选择的电源是来自九州风神的PQ1200P 80Plus全模组电源。这是一款额定功率1200W的ATX 3.1白金牌电源,电源配备了原生12V-2X6的白色高性能压纹线,可以让用户在使用支持该接口的显卡时接口更加牢固,供电更加平稳。同时该电源使用了长寿命的日系主电容,可以使其在高负载下的保持时间达到16ms。为了使电源运行的更加稳定,该电源采用了一个12cm的真FDB轴承风扇来进行主动散热,且支持温控调节,可以根据温度来进行转速的增减。
电源为主动式PFC+板桥SRC LLC+DC to DC的稳定式架构,能够为电脑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调节能力。在供电方面,该电源为单路12V输出,最高100A电流,总功率可达1200W,带动顶级显卡是没有任何压力的。最后,电源为12年超长质保。

因为是显卡评测。所以为了让CPU更好的释放性能,以免对显卡造成影响,我们将与处理器性能最关键的产品——散热器直接堆到顶。在散热器方面我们选择了来自九州风神的MYSTIQUE冰暴360ARGB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该水冷采用了全栈自研的第5代高能水泵,其转速在3400转左右,热解功耗可以高达300W。并且在散热风扇上面,该水冷配备了3个最大转速可达2400转的FD12ARGB散热风扇。其单个风扇最大可提供720.4立方米的风量以及3.48毫米水柱的风压。搭配带有可实时显示硬件温度信息或是自定义的LED屏,让整个水冷的颜值更上一层楼。该水冷为5年质保。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 Speed Way综合得分对比
3DMark Steel Nomad综合得分对比
3DMark Port Royal综合得分对比
《3DMark》Time Spy Extreme DX12,4K显卡得分对比
《3DMark》Time Spy DX12,2K显卡得分对比
《3DMark》Fire Strike Ultra DX11,4K显卡得分对比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 DX11,2K显卡得分对比
《3DMark》Fire Strike DX11,1080P显卡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注意:在这项测试中,AMD显卡我开启帧生成并开启FSR质量模式,NVIDIA显卡我仅开启帧生成(DLSS 4则是2X),并开启DLSS质量模式。
《赛博朋克2077》开启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开启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开启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关闭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关闭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关闭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注意:在这项测试中,AMD显卡我开启帧生成并开启FSR质量模式,NVIDIA显卡我仅开启帧生成,并开启DLSS质量模式。
《COD20》开启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COD20》开启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COD20》开启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COD20》关闭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COD20》关闭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COD20》关闭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注意:在这项测试中,AMD显卡我开启帧生成并开启FSR质量模式,NVIDIA显卡我仅开启帧生成,并开启DLSS质量模式。
《F1 24》开启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F1 24》开启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F1 24》开启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F1 24》关闭帧生成后4K游戏性能对比
《F1 24》关闭帧生成后2K游戏性能对比
《F1 24》关闭帧生成后1080P游戏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FSR/DLSS游戏测试(一):
《F1 22》超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F1 22》超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F1 22》超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FSR/DLSS游戏测试(二):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超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超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阿凡达:潘多拉边境》超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画质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画质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画质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无主之地3》恶棍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无主之地3》恶棍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无主之地3》恶棍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CS2》非常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CS2》非常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CS2》非常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彩虹六号:围攻》超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彩虹六号:围攻》超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彩虹六号:围攻》超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看门狗:军团》最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看门狗:军团》最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看门狗:军团》最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幻景》极高画质4K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幻景》极高画质2K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幻景》极高画质1080P游戏性能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工况测试:
照例我们进行了工况测试,测试采用Furmark单烤显卡的形式,测试室温为20度,测试时间在11分钟左右。

首先是RX 9070 XT的显卡烤机测试,此时显卡的GPU核心频率为2275MHz,显卡温度为53度,热点温度则是85度,显卡的风扇转速在46%左右,显卡的功耗则是329W。

首先是RX 9070 的显卡烤机测试,此时显卡的GPU核心频率为1944MHz,显卡温度为67度,热点温度则是85度,显卡的风扇转速在26%左右,显卡的功耗则是245W。
测试感想:
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对前边的数据进行了一下总结,并列出了一个表,以便大家对3款显卡的性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同时,我们将RTX 5070 Ti显卡视作百分百性能,然后列出了RX 9070 XT以及RX 9070两款显卡的性能百分比。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保证测试合理性,在综合性能对比时,我们去掉了一个最高百分比也去掉了一个最低百分比,然后再求平均,以此得出两块显卡各在3个分辨率下的不同百分比。
通过测试可以发现,如果是4K分辨率下,RX 9070 XT是比RTX 5070 Ti显卡高了7%的。2K下则是9%。在1080P分辨率下,RX 9070 XT则比RTX 5070 Ti高出了5%的性能。
与NVIDIA的DLSS 4需要大幅更新升级不同,AMD的FSR 4则采用了与FSR 3.1相同API的设计,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极大的节省了开发者的时间成本——最终结果就是原本支持FSR 3.1的游戏可以轻松支持FSR 4。
也因此,虽然RDNA4架构的显卡上市较RTX 50系显卡要晚,但是显而易见的,很快就会有更多的游戏加入到对FSR 4的支持上来。
毕竟多帧生成也意味着延迟也会升高——这与流畅游戏反而相违背了。所以,与NVIDIA深耕多帧生成不同,AMD在RDNA4上选择了继续在单帧生成上面深耕。
显而易见的,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而实现的超分辨率,可以让显卡在以原生1080P分辨率的效率来渲染图形,并且以高于4K分辨率的画质输出,且能够在帧与帧之间插入一个过渡帧来让画面变得更流畅。
这一结果也导致了在FSR单帧生成和DLSS 4 2X(单帧插入)的情况下,《赛博朋克2077》中RX 9070 XT比RTX 5070 Ti高了68%左右。
当然,这边说的是基于FSR功能的表现,那么在未开启FSR的情况下呢?
在8款游戏的测试中,可以看到售价为4999元的RX 9070 XT与售价6299元的RTX 5070 Ti可谓是不相上下,两者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距。可以说前者性价比可谓是拉满了。

在这里我们同样做一个费效比计算,将RX 9070 TX看做是107,而RTX 5070 Ti看做是100,再分别除以他们的售价。
RX 9070 XT的价格是4999元,即107/4999。RTX 5070 Ti的价格则是6299元即100/6299。的出来的结果RX 9070 XT为0.021,RTX 5070 Ti则是0.016。及RX 9070 XT的费效比比RTX 5070 Ti高了31.3%。
其实不仅仅是RX 9070 XT,同为16GB的RX 9070其售价为4499元起,以更低的价格,更低的功耗同样RDNA4架构的身材,在费效比方面依然强于RTX 5070 Ti。
因此,如果你的目标是4K畅玩各种佳作,RX 9070 Ti能够非常轻松的满足。
如果你对游戏的流畅度没有太高的要求,或者定位是2K畅玩各种大作,那么RX 9070这款价格更为便宜,且4K分辨率下仍能全部保持60帧以上的高性价比显卡,也是一个比非常好的选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产品规格及核心介绍
- 第3页:AMD新技术FSR4
- 第4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一)
- 第5页:盈通RX 9070 XT/9070外观(二)
- 第6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帧生成游戏测试《赛博朋克2077》
- 第9页:帧生成游戏测试《COD20》
- 第10页:帧生成游戏测试《F1 24》
- 第11页:FSR/DLSS游戏测试(一)
- 第12页:FSR/DLSS游戏测试(二)
- 第13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4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5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三)
- 第16页:标准游戏性能测试(四)
- 第17页:工况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