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主题装机绝配 影驰RTX 5070 金属大师 OC显卡评测:基础性能赶超RTX 4070 Ti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得益于全新NVIDIA Blackwell架构和NVIDIA DLSS 4技术的出色发挥,此前发布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均拥有十分出众的性能表现,在游戏性能够远超上代对位显卡的同时,AI等方面性能也拥有巨大提升。
继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之后,就在今天,GeForce RTX 50系列的第四款显卡——GeForce RTX 5070正式到来。

凭借出众的颜值与丰富的个性化展示空间,现如今白色主题装机与白色海景房主机正在受到越来越多DIY玩家的青睐。一台酷炫的海景房主机不仅能够提升整个桌面的科技感和氛围感,还能彰显玩家的品味和个性。而白色主题的海景房主机,少不了一块颜值出众的白色显卡。

借着NVIDIA GeForce RTX 5070上市的东风,影驰最新一代金属大师——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重金出击。
本次我们为大家带来这款显卡的性能实测,看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在外观、做工、散热等方面的表现如何,并通过实际测试对比,看看该显卡照比上代对位的GeForce RTX 4070有多少优势,与本代定位更高的GeForce RTX 5070 Ti相比有多少差距,以及与上代定位更高的GeForce RTX 4070 Ti相比孰强孰弱。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拥有6140个CUDA核心、48个RT Core、192个Tensor Core、192个纹理单元、48 MB L2缓存,显卡核心频率为2325-2557MHz,电源输入接口为16pin(12+4),显卡接口为PCIe 5.0 x16。
功耗方面,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最大TGP为300W,比FE版增加了20%的功耗上拉空间。
GeForce RTX 5070显卡的GB205-300核心
GeForce RTX 5070显卡的GPU
GeForce RTX 5070的核心为GB205-300-A1,拥有5个GPC,24个TPC,48个SM。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GPU-Z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NVIDIA最新一代的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采用了全新的Blackwell架构,该架构划时代的将神经网络集成到可编程着色器内,创建了全新的神经网络着色器,通过AI与神经渲染相结合的方式,将游戏画质和游戏帧率提升到了全新高度。
与上一代的Ada Lovelace架构相比,全新的Blackwell架构采用了全新的针对神经着色器进行优化的Blackwell SM,搭载了最新的第五代Tensor Core和第四代RT Core,支持全新的FP4精度计算模式,引入了全新的AMP(AI Management Processor),并应用了全新的GDDR7显存、DLSS 4等新技术。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Blackwell架构的核心优势就是新增了对DLSS 4的支持。
全新的Blackwell架构针对DLSS 4多帧生成进行设计优化,通过拥有更大吞吐量的Tensor Core、增强的Flip Metering和AMP(AI管理处理器)相结合,使得DLSS 4多帧生成拥有更快的AI模型速度与更少的显存占用,而且只需要渲染一次就可以生成多个帧。
与传统渲染相比,DLSS 4多帧生成的到来可以给予玩家最高8倍的游戏帧率提升,性能提升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伴随着性能提升的同时,DLSS 4还能带来更加精细的画面,这意味着玩家将有望享受到更加逼真的游戏世界与具有更强沉浸感的游戏体验,8K全景光追游戏已不再遥远。

DLSS 4在为玩家带来更高帧率的同时,也在系统延迟方面留下了一些隐患,为此NVIDIA推出了全新的Reflex 2技术。
在最新的Reflex 2技术中,NVIDIA部署了一个以前在VR中应用过的Frame Warp技术。Reflex 2通过把最新的鼠标输入指令及时同步给渲染帧,在渲染帧被发送到显示器之前,通过刷新渲染的游戏帧以进一步减少延迟。
与DLSS 4不同的是,NVIDIA Reflex 2将不仅支持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使用GeForce RTX 20系列及以上NVIDIA显卡的玩家都将有机会体验该技术。

Blackwell架构采用全新的第四代RT Core,可通过新技术Mega Geometry大幅提升结构构建效率,再配合进一步扩大的神经网络着色器应用范围,实现在保证精细与真实的游戏画面的同时,还能拥有出色的性能表现。

与前两代的Ampere、Ada架构GPU均采用GDDR6X显存不同的是,Blackwell架构GPU在显存方面进行了重磅升级,首发支持最新的GDDR7显存。
与PAM4模式的GDDR6X显存相比,采用全新PAM3模式的GDDR7显存拥有更大的“电压眼”,能够以更低的电压实现更高的帧率与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在性能、能效等方面都拥有巨大提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开箱

本次为大家带来的是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该显卡隶属于金属大师系列,是影驰面向主流玩家推出的中高端产品系列。

显卡的全部配件,包括白色的金属支撑杆、白色的12VHPWR转2*8pin延长线、影驰快速安装指南。

显卡采用三风扇散热设计,尺寸为长*高*厚 316.5*139*50mm,符合SFF-Ready尺寸要求。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整体沿用了全金属外壳与无灯设计方案,其中无灯设计主打拒绝花里胡哨,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提升产品上。
显卡的金属装甲摒弃了以往的银色主色调,改用黑、白双色,配合银边点缀与CNC高光亮边工艺,营造出金属大师简约而不简单的出众质感。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配备了3个9cm直径的霜环风扇,风扇采用应用了环形链结构的7片三折扇叶,可在提升风压的同时降低风噪。风扇支持智能启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侧面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上盖延续铝合金一体压铸成型工艺,采用了全覆盖式设计。其中铝合金材质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而尾端贯穿开孔设计可为散热提供更好的支持。

显卡采用反扣的16(12+4)Pin供电接口设计,电源接口沿用12V-2x6版本,符合ATX 3.1与PCIe 5.0规范供电,单接口供电可达300W。

显卡输出方面配备了3个DP2.1b和1个HDMI 2.1b接口,支持4K、240Hz传输,支持多屏显示,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不同输出需求。
与GeForce RTX 40系列显卡相比,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的显示接口升级为DP 2.1b/HDMI 2.1b,传输带宽的升级,可提供更广泛的设备兼容性。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侧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背面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背面
显卡背面采用全金属加固背板,在保护显卡背面元件,防止显卡 PCB 变形,增加显卡防护能力的同时,还能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
显卡背板尾部设计有大面积风窗,让风扇的气流可以以较低阻力穿透鳍片和背板,实现更高效的散热。

在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背面风窗附近,设计有影驰标志性的PCB电压测量点区域。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点亮实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显卡拆解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PCB板
显卡采用8层高规格PCB设计,拥有出色的电气性能。PCB的长度要比显卡的导风罩和背板短上一截,各电子元件设计紧凑、布局合理、电气性能更好,可保证显卡稳定运行。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采用10+3相的豪华供电设计,该设计在公版配置基础上进行了全面优化,通过加强 GPU 供电及优化元器件布局,保证显卡的超频性能。
显存部分
GPU核心周围有6颗来自三星的GDDR7显存颗粒,单颗2GB,总容量12GB,显存位宽为192-bit,显存带宽为672 GB/s,等效频率为28Gbps。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12GB大显存容量可在深度学习与2K分辨率3A游戏中得到充分发挥,另外全新的GDDR7显存技术与高达28Gbps的显存频率,还能让数据传输速率得到质的飞跃。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采用寒光星β散热系统,共拥有五根6mm的镀镍复合热管,搭配回流焊工艺、合金压铸中框加强件与金属背板,可以使GPU核心产生的热量能够迅速从散热片的各个角落传递出去。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是一个帮助用户解决显卡问题的diy功能软件,该软件界面设计十分简洁,通过它可方便直接的对影驰显卡进行超频、灯光设置、风扇调整等操作,并支持实时监控系统的各项重要指标。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超频界面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产品信息
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一键超频功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测试平台一览
本次测试采用的CPU为具备超强游戏性能的AMD锐龙7 9800X3D,主板采用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测试显卡分别为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 16GB、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 12GB、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
测试项目一览
在性能测试方面,本次我们共采用了5款测试软件,10余项测试项目,以及4款支持DLSS 4的游戏大作与4款热门游戏进行测试,测试分辨率为3840*2160、2560*1440与1920*1080。

本次测试采用AMD锐龙7 9800X3D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Zen5架构,TSMC 4nm工艺,8核心16线程,拥有8MB二级缓存、32 + 64MB三级缓存,默认主频4.7GHz,加速频率5.2GHz,热设计功耗为120W。
微星MPG X870E CARBON WIFI主板

由于本次测试包括GeForce RTX 5070 Ti/5070等高性能显卡,加上AMD锐龙7 9800X3D的组合,为了给平台提供更好的供电效能并保证平台稳定运行,这里我们选择微星 MPG A1000GS PCIe5这款经过80PLUS金牌认证的全模组电源。

微星 MPG A1000GS PCIe5电源符合ATX 3.1规范,并原生支持PCIe 5.1接口,可轻松兼容当下最新的RTX 50系列显卡。电源拥有2 x 原生12V-2x6 连接埠,采用12V-2x6 双色线材,低噪最佳化设计,100% 伺服器等级105℃电容,与更容易理线的压花编织线材。电源经过80PLUS金牌认证,拥有13.5CM温控大风扇,支持自动启停技术,强劲散热可保证电源稳定输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
3DMARK Time Spy测试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
3DMARK Port Royal测试
在3DMARK基准测试中,GeForce RTX 5070显卡在全部测试项中的性能均大幅领先GeForce RTX 4070,平均性能领先32.2%。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的一大变化就是新增了对DLSS 4技术的支持,得益于多帧生成技术的加入,与不使用DLSS相比,DLSS 4技术的理论上游戏性能提升可高达8倍。与上代的DLSS 3相比,DLSS 4的理论帧数性能也能达到1.7倍,这让GeForce RTX 50系显卡能够以更小的压力在高分辨率高画质设定下运行所有支持DLSS 4的游戏。
在最新版本的3DMARK中,NVIDIA DLSS功能测试中的多帧生成分为三个等级,分别是2x、3x、4x,这里我们在4K分辨率DLSS质量设定下,分别采用关闭多帧生成、开启DLSS 3、以及分别开启三个等级的DLSS 4来进行对比测试。
3DMARK DLSS 4质量 多帧生成 4x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3DMARK DLSS 4质量 多帧生成 3x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3DMARK DLSS 4质量 多帧生成 2x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3DMARK DLSS 3质量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3DMARK DLSS质量 多帧生成关闭 测试(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
在3D MARK DLSS的测试项中,4K分辨率下,关闭DLSS的测试结果仅30.5FPS左右,而当分别开启DLSS质量、DLSS 3、以及DLSS 4时,测试所获得的分数会逐步提升。
其中开启DLSS 3质量与DLSS 4质量 多帧生成 2X的测试结果比较接近,均为85FPS左右。另外开启DLSS 4质量多帧生成 4X所得到的帧数最高,为154.92FPS,照比关闭DLSS拥有高达507%的性能提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由于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新增了对DLSS 4的支持,因此在游戏测试环节我们选择4款支持DLSS 4的游戏大作来进行游戏性能对比测试,看看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照比上代对位的GeForce RTX 4070有多少优势,与本代定位更高的GeForce RTX 5070 Ti相比有多少差距,以及与上代定位更高的GeForce RTX 4070 Ti相比孰强孰弱。
1月23日更新的最新版本《赛博朋克2077》已经添加了对DLSS 4的支持,具体在帧生成项目设定为DLSS Frame Generation后,再在下方的DLSS 多帧生成项目就可以修改倍率了。其中2x对应DLSS 3,4X对应完全开启DLSS 4,而2x和4x的中间还有一个3x。
除了多帧生成之外,最新版本游戏在原本CNN模型的基础上,还新增了Transformer模型可选。《赛博朋克2077》游戏官方称新的Transformer模型增强了稳定性、光照和运动细节。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赛博朋克2077》游戏对比实测
3840*2160分辨率,DLSS 4开启与DLSS关闭对比
可以看到在开启DLSS 4质量后,《赛博朋克2077》在游戏帧数出现质的飞跃的基础上,游戏中的画质细节也变得更加精细,例如上图中间的植物与旁边的垃圾袋,在开启DLSS 4之后的效果变得更好,同时光照方面也有所提升。
3840*2160分辨率,光线追踪:过载与光线追踪关闭对比
上图中水中倒影以及路面的效果已经十分明显,这里就不进行赘述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心灵杀手2》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最新版本的《漫威争锋》游戏中已经集成了NVIDIA DLSS 4 多帧生成功能,与此前通过NVIDIA app强行开启DLSS 4 多帧生成相比,增添该功能后的游戏性能要更好一些。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漫威争锋》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在部分尚未在游戏中集成DLSS 4设置的游戏中,还可以通过NVIDIA app进行强行开启。具体设置在NVIDIA app-图形-驱动程序设置,通过下方的DLSS优设-帧生成选项即可开启DLSS 4。同样2x约等于DLSS 3,4X对应完全开启DLSS 4。
3840*216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四款显卡《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天国:拯救2》是一款以15世纪波西米亚内战混乱为背景的动作角色扮演游戏。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来自斯卡里茨村的亨利,在复仇、背叛和发现的故事中展开一场史诗般的冒险。游戏带领玩家从简陋的铁匠铺进入国王的宫廷,展现了一个美丽而无情的中世纪世界中的意义。
3840*2160分辨率下的《天国:拯救2》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天国:拯救2》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的《天国:拯救2》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的《黑神话:悟空》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的《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3840*2160分辨率下的《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对比实测
2560*1440分辨率下的《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对比实测
1920*1080分辨率下的《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对比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Blackwell架构应用了全新的电源门技术,可通过三种不同的门实现单独微调显卡内部不活跃部件,配合Blackwell大幅提升的频率切换速度,从而实现高效与节能,让GeForce RTX 50系列显卡在能效方面也有一定提升。
而在实际游戏中,除了十分直观的游戏帧数之外,GPU的功耗等指标也比较重要,而通过显卡在游戏中的平均功率测试,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玩家的实际体验。

因此在游戏性能测试后,我们又采用了《黑神话:悟空》与《赛博朋克2077》这2款游戏进行游戏功耗测试,测试分辨率为3840*2160、2560*1440、1920*1080,游戏画质为预设最高,并开启DLSS 3 质量,测试场景为两个游戏自带的Benchmark。

NVIDIA FrameView是一款可侦测各类显卡帧率、帧时间、功率和每瓦性能的应用程序。该软件适用于多种显卡、各大图形 API 以及众多UWP(通用Windows平台)应用程序。
本次我们借助NVIDIA FrameView软件记录下游玩过程中的GPU功耗曲线。
三种分辨率下,《黑神话:悟空》游戏功耗曲线
FrameView统计显示,在预设影视级画质、RTX超高、DLSS 3 质量设定下,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
3840*216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209 W,平均帧率为39 FPS,每瓦帧率为0.19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98 W,平均帧率为31 FPS,每瓦帧率为0.15 FPS。
2560*144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197 W,平均帧率为76 FPS,每瓦帧率为0.39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97 W,平均帧率为61 FPS,每瓦帧率为0.3 FPS。
1920*108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184 W,平均帧率为109 FPS,每瓦帧率为0.59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85 W,平均帧率为91 FPS,每瓦帧率为0.49 FPS。
在《黑神话:悟空》游戏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能效比为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的124%。
三种分辨率下,《赛博朋克2077》游戏功耗曲线
FrameView统计显示,在预设光线追踪:超速 + DLSS 4/ DLSS 3 质量设定下,在《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
3840*216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212 W,平均帧率为79.17 FPS,每瓦帧率为0.37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99 W,平均帧率为37.98 FPS,每瓦帧率为0.19 FPS。
2560*144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204 W,平均帧率为152.63 FPS,每瓦帧率为0.48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98 W,平均帧率为73.33 FPS,每瓦帧率为0.37 FPS。
1920*1080分辨率下: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平均功耗为188 W,平均帧率为236.54 FPS,每瓦帧率为1.26 FPS。
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平均功耗为196 W,平均帧率为116.3 FPS,每瓦帧率为0.59 FPS。
在《赛博朋克2077》游戏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能效比为NVIDIA GeForce RTX 4070 12GB显卡的183%。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AV1解码实测对比
NVIDIA GeForce RTX 50系列Blackwell架构的编码器从Ada的第八代升级到了第九代,解码器也从Ada的第五代升级到了第六代,支持AV1 UHQ解码等,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是十分实用的升级。
本次我们使用NVIDIA app分别录制AV1与H.264/HEVC两种视频录制格式,通过ICAT进行画面对比,看看AV1解码在实际应用中有哪些优势。

NVIDIA app实现了NVIDIA 控制面板、GeForce Experience等应用的统一和现代化升级,在包含这些应用主要功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并且还引入了全新的RTX功能来提升游戏和创作体验,拥有包含录制、即时重放、性能监控浮窗和游戏滤镜在内的重新设计的NVIDIA信息浮窗。
NVIDIA信息浮窗中的视频捕获分为低、中、高、自定义四档质量,分辨率最高支持8K(4320P),帧速率最高支持120FPS,编解码器的默认格式为H.264/HEVC,RTX 40系列及以上GPU用户还可以使用 AV1 编解码器录制视频。

ICAT 是一款支持图像比较与分析的工具,能够帮助用户便捷地比较画质,让用户无需加载专业编辑软件即可进行视频和图像对比。
NVIDIA ICAT分屏模式AV1视频画质对比
NVIDIA ICAT并排模式AV1视频画质对比
本次所采用的测试场景为《黑神话:悟空》游戏第一章的一段固定路径。通过实际对比可以发现,AV1解码在清晰度方面略有优势,AV1编码的视频文件更小,便于用户进行存储、剪辑等操作,即使用AV1可以让用户以更小的磁盘空间保存更高保真的视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D5 Render(D5渲染器)是一款“免费”的实时光线追踪渲染器,主打从事大型建筑或景观项目的3D设计师和专业人士。凭借先进的实时光线追踪技术、D5 GI全局照明解决方案、以及众多即用型资源,让D5 Render可以在更短时间内完成项目的同时,还具备高真实感。

最新的D5 Render软件支持可以实现逼真的光线追踪视觉效果的NVIDIA DLSS 3.5,集成包含由AI神经网络提供支持的DLSS超分辨率、帧生成和光线重建功能。
其中光线重建是一种新的神经渲染AI模型,它可以通过为各种内容提供快捷的智能降噪解决方案,进一步增强光线追踪的视觉质量;而NVIDIA DLSS帧生成功能增强了光线追踪性能并提高了实时视窗帧速率,可带来更流畅的编辑体验,进而实现直观的交互式3D创建。
本次我们所采用的测试场景为D5 Render官网所下载的Japandi Garden,我们将场景下的7个视频片段整合到一起作为测试场景,通过使用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来进行测试,来看看与关闭DLSS相比,开启DLSS 3.5与开启DLSS 4对D5 Render渲染有着怎样的增幅。
D5 Render测试,关闭DLSS超分辨率采样+光线重建+实时高帧率,平均帧数为14FPS
D5 Render测试,开启DLSS超分辨率采样+光线重建+实时高帧率,平均帧数为51FPS

与此前《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等支持DLSS 4的游戏类似,虽然当前D5 Render渲染器尚未集成DLSS 4设置,但可以通过NVIDIA app进行强行开启。具体设置在NVIDIA app-图形-驱动程序设置,通过下方的DLSS优设-帧生成选项即可开启DLSS 4。默认状态对应DLSS 3,4X对应完全开启DLSS 4。
D5 Render测试,开启DLSS超分辨率采样+光线重建+实时高帧率+4X多帧生成,平均帧数为104FPS
可以看到在开启DLSS 4之后,使用D5 Render渲染场景可以获得高达7.4倍的性能增幅,可以给予用户更加流畅的创作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风扇支持空闲停转功能,该功能可以大幅降低显卡在低负载工作时的噪音,提升风扇寿命。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散热表现不错,室温23.4℃,待机约10分钟后的GPU温度为38.1℃,风扇处于静止状态。
FurMark散热测试
我们使用FurMark烤机进行显卡的散热测试,测试时室温为23.4℃,测试方法为在显卡温度稳定一段时间后,观察显卡的最终温度。
在约15分钟的烤机之后,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温度为65℃,此时两个风扇转速为2060 RPM左右。GPU使用率为100%,当前GPU频率为2407MHz,瞬时功耗为250W。
测试成绩汇总
通过测试结果汇总对比可以发现,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综合性能与上代对位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显卡相比约有33.2%的优势,与上代定位更高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显卡相比约有4.3%的优势,与本代定位更高的NVIDIA GeForce RTX 5070 Ti显卡相比有约18.8%的差距。
在基准性能方面,NVIDIA GeForce RTX 5070 FE 12GB显卡在7个常用3DMARK测试项目中均一定程度的领先NVIDIA GeForce RTX 4070显卡,平均性能优势可达32.2%。而与上代定位更高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显卡相比,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也有3.1%的性能优势。
游戏测试方面,与上代对位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显卡相比,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整体游戏性能优势约为55.94%,其中在热门游戏中的整体性能优势约为19.2%,而在支持DLSS 4的游戏之中,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性能优势大幅提升,对比上代对位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拥有高达102.6%的性能提升,可以给予玩家十分流畅的2K高帧率游戏体验。
与上代定位更高的NVIDIA GeForce RTX 4070 Ti显卡相比,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的整体性能优势也有33.8%,其中在热门游戏中的整体性能优势约为3.7%,在支持DLSS 4游戏中的性能优势约为70.7%。
具体来说,开启DLSS 4 质量的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在2K分辨率高画质下的平均游戏帧数均超过150 FPS,其中在《漫威争锋》游戏中的表现最为突出,2K分辨率高画质下的平均游戏帧数超过了320 FPS,让玩家可以毫无压力的体验高帧率2K游戏。
结语
NVIDIA GeForce RTX 5070是一款定位2K分辨率高帧率游戏的显卡,而通过测试可知,该显卡可以完美达成这一目标,并且在支持DLSS 4的游戏中,该显卡甚至可以无压力畅玩4K高画质。

本次的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采用白色为主的外观配色,全金属外壳设计方案,配合银边点缀与CNC高光亮边工艺,整体科幻感十足,颜值出众,是白色主题装机与打造酷炫白色海景房主机不可多得的诚意之作。
性能方面,10+3相的高规格供电设计与20%的功耗上拉空间,让该显卡不仅可以畅享2K分辨率高帧率游戏,并且部分4K高画质游戏也有一战之力。在实际游戏中,该显卡的原生性能甚至超过了上代段位高了两阶的GeForce RTX 4070 Ti。
散热方面,出色的能效搭配寒光星β散热系统,再加上全新的霜环风扇等设计,使显卡拥有不俗的冷却能力,烤机15分钟以上,核心温度仅为65℃,是一款兼具颜值、性能与散热的显卡产品。
影驰 GeForce RTX 5070 金属大师白金版 OC显卡已经在各大平台上架开卖,售价为5599元,适合主打2K高帧率游戏或对AI性能有一定需求,对显卡外观颜值要求很高且不喜欢光污染,准备个性化白色主题装机或打造酷炫海景房主机的游戏玩家与内容创作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纯白外观+全金属外壳的高颜值RTX 5070
- 第2页:RTX 5070核心规格与参数简析
- 第3页:Blackwell架构优势简析
- 第4页:显卡开箱
- 第5页:显卡侧面
- 第6页:显卡背面
- 第7页:显卡拆解
- 第8页:影驰 XTRME TUNER 魔盘软件
- 第9页:测试平台与测试方法介绍
- 第10页:3DMARK基准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DLSS 4测试对比
- 第12页:《赛博朋克2077》DLSS 4对比测试
- 第13页:《心灵杀手2》DLSS 4对比测试
- 第14页:《漫威争锋》DLSS 4对比测试
- 第15页:《龙腾世纪4:影障守护者》DLSS 4对比测试
- 第16页:《天国:拯救2》游戏实测
- 第17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实测
- 第18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实测
- 第19页:《地平线:零之曙光》游戏实测
- 第20页:FrameView游戏功耗实测
- 第21页:AV1解码实测对比
- 第22页:3D实时光追渲染——D5 Render测试
- 第23页:散热功耗、测试成绩汇总与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