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me RTX 5080 Nepune OC显卡评测:静音散热灯效三满分 DLSS4轻松几百帧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NVIDIA在2025年1月24日正式发布了新一代RTX 5090/RTX 5090 D显卡,仅仅过去了一周时间就马不停蹄的推出了第二款RTX 50系显卡——RTX 5080,发布时间正好是中国传统春节的大年初二,正是辞旧迎新时节,或许老黄也想借借中国传统春节的喜庆气儿给自己的新显卡图个好彩头吧。

RTX 5080显卡采用全新的Blackwell架构设计,和上一代Ada LoveLace架构的RTX 40系显卡相比,不仅大幅度升级了GPU核心,还带来了最新的DLSS4技术,能够让游戏玩家和内容创作者们获得更好的性能体验。
通过之前的RTX 5090 D显卡首发测试可以得知,RTX 5090 D采用的GB 202核心,是在完整的Blackwell架构核心基础上,12个GPC中的11个各砍掉一组TPC,拥有12个GPC、85组TPC,配备16个32bit内存控制器,显存带宽为512bit。
RTX 5080所采用的GB203核心
而RTX 5080所采用的GB203核心,则是在GB202核心的基础上直接拦腰砍半,保留了7个GPC,每个GPC只有6个TPC,共计42组TPC、84个SM簇,内存控制器也只保留了一半,配备了8个32bit内存控制器,显存带宽为256bit——这种7x6设计毕竟保留了近60%的GPC,字面上可以写作近3分之2,比简单粗暴的6x7看上去更加用了心思,更容易被市场和消费者们接受,毕竟直接砍一半GPC的行为曾经只会发生在“60“显卡身上。

Blackwell架构重新设计了SM簇,取消了独立的FP32计算单元,全部改为128个FP32/INT32混合单元,在每个计算周期内,单核只能以FP32或者INT32进行计算,和上一代Ada LoveLace架构相比,新的SM簇可以让FP32和INT32计算量在周期内提高一倍。
除此之外,每个SM簇还配备了4个五代Tensor核心和1个四代RT核心,综合可计算出,RTX 5080拥有10752个CUDA计算单元,336个五代Tensor核心,84个四代RT核心,和上一代RTX 4080显卡的9728个CUDA计算单元相比,只提升了10.5%,相比RTX 4080 SUPER提升了5%。

但是第四代RT核心改进了光线追踪算法,和第三代RT核心相比实现了光线追踪算力翻倍的效果,而且第五代Tensor核心支持最新的DLSS4,可以在完成一个传统渲染帧的同时额外生成3帧,相比第四代Tensor核心只能额外生成1帧,对于游戏帧数的提升效果更加显著。

为了解决FG帧生成功能带来的输入延迟问题,NVIDIA还跟进更新了NVIDIA Reflex2技术,可以降低75%的PC延迟,让玩家操作更流畅精准。

这次我们收到了NVIDIA在中国国内最重要的AIC合作伙伴七彩虹送测的iGame RTX 5080 Neptune显卡,也就是玩家所熟悉的“水神”系列RTX 5080显卡,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水冷散热加持下,RTX 5080显卡能给玩家们带来怎样的性能惊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延续了备受好评的上一代银白色“地形层级“设计,并重新设计了流线型波纹线条,让显卡更具层次和立体设计感,海蓝色的通透冰晶装饰与银白色的一体式铝合金外甲融合,勾勒出数条柔美的曲线,相互交融产生一种特别和谐的美感。

显卡卡身长度为28.2cm,高14.1cm,厚度为5.3cm,占用2条PCIe槽位。

显卡顶部设计了一道超大的RGB灯组,从电源接口出一直延伸到尾部出水口处,巧妙的将显卡拐角融入其中,让显卡拥有了更广阔的RGB灯光范围,为玩家创造更精彩的光影视觉盛宴。

显卡采用16pin Gen5外接供电设计,最高可提供600W供电需求,为显卡高效运行保驾护航。

背面是一块全尺寸规格的合金背板,尾端微微凹陷,浮雕了iGame的品牌LOGO,一下子就让背板显得立体起来。

IO接口方面打破了NVIDIA公版显卡的规格设计,配备了3个DP2.1b和2个HDMI2.1b视频输出接口,能够满足玩家的连接更多显示装备的应用需求。
IO挡板上还设计了一个一键超频按钮,可以轻松帮助玩家在双BIOS之间进行切换,以适应不同的显卡应用环境,为玩家提供更好的性能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冰晶水冷

为了提升温度敏感用户的使用体验,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配置了一套360水冷的冰晶散热系统,可以凭借出色的散热性能征战各种应用场景,无论是高强度的游戏竞技,还是复杂的图形处理,都能保持冷静,确保显卡性能的稳定发挥。



显卡配置了360规格的冷排,搭配3个积木风扇,采用简易卡扣设计,简化了复杂的安装步骤,让用户只需1根线材就能实现多风扇的供电和灯效控制,大大方便了DIY玩家的装机和理线,也让DIY装机更加简洁漂亮。

配套附赠线材全部为白色,配色非常统一,更方便玩家打造纯白平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RGB灯效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设计中巧妙的融入了2组RGB灯效:一处为显卡银白装甲正面的贯穿式流线灯带,如同一道光轨横穿整个显卡,在通透冰晶装饰的辉映下,更显迷离;一处位于显卡侧面,从显卡顶部的电源接口处一直延伸到尾端的出水口,将显卡的拐角巧妙的融入其中,为显卡提供了更广阔的RGB灯光覆盖范围,也为玩家创造了更精彩的RGB光影盛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显卡拆解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的PCB长度为23.5cm,高度为13.5cm,由于GPU核心相比RTX 5090/RTX 5090 D小了很多,所以PCB并没有那么拥挤,PCB的积热情况也会好很多。

GPU核心代号为GB203-400-A1,采用台积电4NM工艺制程,相比首发的RTX 5090的GB202核心小了很多,拥有10752个CUDA流处理器单元,默认核心频率为2295/2617MHz,开启一键超频后可以达到2295/2685MHz。

GPU核心周围是8颗来自三星的GDDR7显存颗粒,单颗容量2GB,组成16GB的总显存容量,显存位宽为256bit,等效频率30Gbps,比RTX 5090/RTX 5090 D的显存频率略高。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采用14+4+3相供电设计,14相为GPU核心供电,4相显存独立供电,3相为水冷系统供电,并为外接供电设计了滤波电容,确保显卡供电安全稳定。

冰晶散热系统采用了超大规格、尺寸的纯铜底座,不仅和GPU核心直接接触,还利用导热垫和其它PCB上的电子元件接触,能够实现更快速的导热效果,最大化的提高热传导效率。

纯铜底座背面有一根U型的纯铜热管,可以将纯铜底座上的热量迅速传递到水泵位置,借助水泵的冷夜加速循环,为显卡提供超强的散热效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测试平台

为了充分展示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的性能,我们的测试平台CPU选择了Intel的13代Core处理器i9-13900K,主板为iGame Z790D5 Loong Edition V20龙年限定主板,搭配同为龙年限定的iGame DDR5-6800 16Gx2龙年限定双通道内存,测试电源为额定1250W的金牌品质iGame P1250G Ultra W,为本次显卡性能测试全面护航。
iGame Z790D5 Loong Edition V20主板
iGame DDR5龙年限定内存套装
COLORFIRE CF7000固态硬盘
iGame LQ360 Ultra W360水冷散热器
iGame P1250G Ultra W金牌电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基准性能测试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采用双BIOS设计,默认核心频率为2295/2617MHz,开启一键超频后可达到2295/2617MHz,为用户提供更强的GPU性能,显卡配置了16GB容量的GDDR7显存,显存位宽256bit,等效频率30Gbps,采用完整的PCIe5.0x16通道。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Speed Way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9136,相比RTX 4080提升了25%,为RTX 5090 D的62.7%。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Time Spy Extreme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16348,相比RTX 4080提升了18.5%,为RTX 5090 D的63.4%。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Time Spy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32922,相比RTX 4080提升了16.6%,为RTX 5090 D的69.5%。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21545,相比RTX 4080提升了24.3%,为RTX 5090 D的64.7%。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41875,相比RTX 4080提升了23.4%,为RTX 5090 D的75.6%。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基准性能测试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Port Royal测试中的显卡得分为21927,相比RTX 4080提升了20.8%,为RTX 5090 D的63%。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DirectX光线追踪功能测试中的得分为54.89FPS。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2测试中,关闭DLSS跑分100.97FPS,开启DLSS跑分230.62,提升幅度为228.4%。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3测试中,关闭DLSS跑分48.48FPS,开启DLSS跑分168.2,提升幅度为346.9%。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4测试中,关闭DLSS跑分32.95FPS,开启FGx2跑分138.54,提升幅度为420.5%。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4测试中,关闭DLSS跑分32.67FPS,开启FGx3跑分193.29,提升幅度为591.6%。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4测试中,关闭DLSS跑分48.69FPS,开启FGx4跑分238.9,提升幅度为490.7%。
目前3Dmark没有正式推出NVIDIA DLSS功能测试的DLSS4测试内容,我们拿到的Beta测试版本存在不识别RTX 5080显卡的严重问题,即便通过测试,跑出的成绩也并不准确——x2、x3和x4模式下关闭DLSS的跑分不一致,存在严重偏差,直到RTX 5080显卡正式解禁都没有被修复,大家仅当参考。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在3DMark PCI Express功能测试中的得分为45.82GB/s。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龙之信条2》4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龙之信条2》2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极限竞速:地平线5》4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极限竞速:地平线5》2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黑神话:悟空》4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黑神话:悟空》2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瘟疫传说:安魂曲》4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瘟疫传说:安魂曲》2K分辨率游戏帧数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赛博朋克2077》4K分辨率实测
《赛博朋克2077》2K分辨率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霍格沃茨之遗》4K分辨率实测
《霍格沃茨之遗》2K分辨率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4K分辨率实测
《星球大战:亡命之徒》2K分辨率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漫威争锋》DLSS4实测


除了游戏内置DLSS4,玩家们还可以通过NVIDIA GeForce Experience APP来为那些没有内置DLSS4技术的游戏开启最新的DLSS4帧生成效果,实现游戏帧数大幅度提升的效果。

当然前提还是玩家购买使用了RTX 50系列显卡。
《漫威争锋》4K分辨率实测
《漫威争锋》2K分辨率实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
结语

在待机模式下,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的水冷散热风扇会以极低的1054PRM转速工作,完全听不到任何风扇转动的噪音,非常安静,显卡整体的待机功耗大约在50W左右。
运行Furmark进行30分钟的显卡独立烤机测试后,GPU核心温度仅有51℃,依然是一颗冰冷的“芯“,显存温度也只有52℃,由此可见冰晶水冷散热系统的强悍散热效果。此时显卡的整体功耗为375W左右,攒机时建议采用额定850W以上的电源产品。
结语:作为RTX 50系列的第二弹,RTX 5080显卡采用GB203核心,虽然代号紧跟旗舰RTX 5090/RTX 5090 D的GB202,但核心规格相较后者直接被拦腰砍半,成为历代被刀得最狠的次旗舰显卡,不过RTX 5080还是凭借Blackwell架构优势和更高频率设定的GDDR7显存,达到了3分之2的旗舰性能,基础性能相较上一代RTX 4080显卡性能提升了25%左右,配合最新的DLSS4技术,即便是面对超高清4K分辨率也能轻松达到百帧以上,让玩家获得极佳的流畅游戏帧数体验。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延续了Neptune系列一贯的高质量设计,银白卡身配合冰晶设计元素展现了极高的外观颜值,在RGB流光的的辉映下,更显迷幻,如同一位冰冷出尘的绝美仙子。

凭借冰晶360水冷系统的强大散热效能,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可以做到满载状态下,GPU核心只有51℃的超低温度,赋予了显卡一颗超冰冷的“芯“,也让显卡有了更大的超频空间,可以释放更多GPU核心潜能。
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采用双BIOS设计,支持一键超频,让玩家可以轻松获得更强的显卡性能,更加从容的应对各种热门3A游戏大作,成为玩家们最好的4K游戏显卡装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RTX 50系第二弹——RTX 5080
- 第2页:iGame RTX 5080 Neptune OC显卡
- 第3页:冰晶水冷
- 第4页:RGB灯效
- 第5页:显卡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
- 第7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龙之信条2》游戏帧数实测
- 第10页:《极限竞速:地平线5》游戏帧数实测
- 第11页:《黑神话:悟空》游戏帧数实测
- 第12页:《瘟疫传说:安魂曲》游戏帧数实测
- 第13页:《赛博朋克2077》DLSS4实测
- 第14页:《霍格沃茨之遗》DLSS4实测
- 第15页:《星球大战:亡命之徒》DLSS4实测
- 第16页:《漫威争锋》DLSS4实测
- 第17页: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