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RTX 5090D水超龙评测:DLSS4加持最强游戏显卡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就在昨天,NVIDIA的RTX 5090D非公版显卡性能正式解禁,我们也是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了新显卡的性能解析。

除了整体硬件实力的加强外,NVIDIA还推出了DLSS 4功能,让游戏的“插帧”性能获得了近一步的提升,而这次,我们将给大家带来目前最强的游戏显卡,微星RTX 5090D水超龙的评测,一起来看看这块高端显卡,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吧!

本次测试的显卡是来自微星的5090D 32G SUPRIM LIQUID SOC,是微星定位旗舰超龙系列的水冷款,下简称“RTX 5090D水超龙”,我们将以这块显卡,来看看与其定位相同的上代产品RTX 4090D的整体性能差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规格简介: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给大家做了一个图表,以便大家对新显卡和上代旗舰RTX 4090及RTX 4090D差距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GPU-Z识别
截至目前,GPU-Z扔无法准确识别RTX 5090 D的显卡详细信息。
完整Blackwel架构图
完整的Blackwell架构核心拥有12个GPC,内含8组TPC,每组TPC包含2个SM簇,共计96组TPC和192个SM簇,搭配16个32bit的内存控制器,显存带宽达到了512bit。
RTX 5090D架构图
相比完整的Blackwell架构,RTX 5090D砍掉了1个GPC以及3个GPC的各一组TPC。同时砍掉了1个NVEND和2个NVDEC。

同时,Blackwell架构在SM簇上也有着一些变化。Ada架构的SM簇中,分为64个CUDA核心处理FP32+INT32运算,另外的 64个CUDA核心单独处理FP32运算。而全新的Blackwell中,1组SM簇所有的128个CUDA核心单元上同时具有并发处理FP32+INT32 运算的功能。

架构中的每个SM都包含128个CUDA核心、1个第四代RT Core、4个第五代Tensor Core、4个纹理单元和128KB L1缓存,即完整的GB202拥有24576个CUDA,192个RT Core,768个Tensor Core,768个纹理单元,以及24 MB L1缓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我们收到的显卡全称为RTX 5090D 32G SUPRIM LIQUID SOC,中文名RTX 5090D水超龙。是微星定位旗舰级超龙显卡的水冷款。 该显卡的主要特点为自带360mm冷排,来给显卡一个更好的散热环境。

RTX 5090D水超龙是由显卡本体加360mm冷排构成,不过于传统CPU水冷不同的是,由于是和显卡结合在一起的设计,冷排的转速调控则是根据显卡预设的温度来进行调整的,用户无需担心还需外接水泵及风扇的插头。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的表面采用了银、黑撞色式的设计,整体给人一种简介,时尚棱角分明的感觉。
同时,显卡银色表面为拉丝纹理,下方隐约可以看到SUPRIM的英文标识。

其显卡正面有一个暴风7散热风扇,与之前的刀锋7代风扇相比,新一代的暴风7能够为其显卡提供更高的气流通过量和更强的气压。 在暴风7风扇的旁边是该显卡的一处RGB灯光区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顶部是显卡的另一处RGB灯光区域,此处会亮起SUPRIM超龙的英文标识。下方丝印为NVIDIA的标志性标识——GEFORCE RTX。

该显卡为PCIe Gen5供电接口,该接口最大可以为显卡提供600W的额定供电能力。

在显卡的右侧可以看到msi的英文标识,该标识为凹印形式,并不突兀。

最后,在显卡顶部的末端可以看到超龙的标志性图案,此处为显卡的第三处RGB灯光区域。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RTX 5090D水超龙的背面是带有金属背板的。为了美观,此处依然选择了简洁性的设计语言,并通过两处不同方向的拉丝加一处磨砂纹理构成了背面的三块区域。左上角依然可以看到GEFORCE RTX的英文标识,右边则是超龙的标志性图案。

此处并非RGB灯光区域,整体图案的设计显得非常有质感,注意,图案左下角少了一撇,为非对称式设计。

同时,在背面可以看到显卡BIOS切换键,通过拨动开关即可让显卡工作在冷静或是游戏模式。

最后,在I/O接口部分,该显卡配备了3个DP 2.1a和1个HDMI 2.1b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为了更好的给水冷液散热,该显卡为其360mm的铝制冷排配备了3个12cm的风暴7风扇,其风暴7风扇主要有7个扇叶构成,相较于刀锋7代风扇,风暴7的气流通过量增加了14.7%气压通过增强了31.1%。

其冷排采用了标准的12水道设计,并在外边做了黑化处理,能够起到抗氧化,增加美观的作用。

微星RTX 5090D水超龙的背板是有一个厚厚的导热硅脂垫与GPU的背面进行相连的,其GPU背面的热量可以通过导热硅脂垫散发到金属背板上,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整个显卡采用了风、水混合式设计,其GPU和显存则是由水冷水泵的纯铜一体式底座构成,其散发的热量通过导热硅脂及硅脂垫传递到冷头上面,然后被水冷液带到冷排上面。
电感及Mosfet的热量则是通过导热硅脂垫传递到散热器部分的铝制外框上,并通过显卡本体上的风暴7风扇吹出来的风带走。

给显卡铝框进行主动散热的风暴7风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整个显卡与PCB大小对比,其实RTX 5090D水超龙的PCB相较于显卡本体来说,还是要小一些的。
RTX 5090D水超龙的PCB

在供电方面,该显卡采用了16+6+7相供电方案,每相配有一个90A的DrMos,来自MPS的MP87993。其PWM芯片则同样是MPS的MP29816-A。

显存则是来自三星的K4VAF325ZC-SC28,其单颗容量为2GB,围绕着GPU共计16颗构成了GDDR7 32GB的显存容量和512bit的显存位宽,相较于上代旗舰RTX 4090,RTX 5090D的显存位宽提升了128bit。
RTX 5090D水超龙采用的GB202-250-A1显示核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赛博朋克2077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赛博朋克2077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心灵杀手2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心灵杀手2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漫威:争锋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漫威:争锋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龙腾世纪4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龙腾世纪4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F1 24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F1 24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黑神话:悟空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黑神话:悟空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消逝的光芒2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消逝的光芒2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地平线:零之曙光 4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地平线:零之曙光 2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
功耗测试:

在最后,我们使用了Furmark对显卡的功耗进行了测试,在约20分钟的烤机时间中,显卡GPU温度为58度,其功耗达到了575W。显卡GPU频率则保持在了2647MHz。
测试感想:

随着游戏画质及显示器分辨率的提升,显卡的游戏性能表现逐渐显得力不从心。恰好AI技术这时候诞生了,得益于NVIDIA多年的精心研发,DLSS的插帧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将中间帧进行填补,使得画面变的更加顺畅,这恰恰是我们玩游戏时希望得到的流畅体验的一种解决办法。
GeForce RTX 5090 D采用全新一代的Tensor Core,配合与之紧密结合的拥有更高吞吐量且专门针对神经网络着色器优化的SM,再辅以DLSS 4多帧生成技术的加持,当下仅开启画质几乎没有损失的DLSS质量模式,就能让GeForce RTX 5090 D在4K高画质游戏中轻松获得200+的FPS,这在以前几乎是不敢想象的,新晋4K性能猛兽身份已然坐实。
在画质方面,GeForce RTX 5090 D了搭载全新一代的RT Core,通过2倍于上代的光线三角形相交率与增加压缩效率,再配合RTX Mega Geometry等技术与进一步扩展的神经着色器应用范围,使该显卡能够让几何图形的光线追踪效果达到前所未有的细节水平。
再回到微星RTX 5090 D水超龙显卡上来,该显卡出身即旗舰,作为顶级用料的显卡,无疑发热是一个难题,微星恰好采用了360mm水冷的方式,让显卡得以有一个更加稳定,高效的运行环境。让整块显卡可以很轻松的发挥出全部潜力。
因此,如果你是一名高端游戏玩家,且想要感受最完美的游戏体验,那么微星的RTX 5090D水超龙显卡绝对是一个值得入手的选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规格简介
- 第3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外观
- 第4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顶部
- 第5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背面及接口
- 第6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散热
- 第7页:RTX 5090D水超龙显卡PCB
- 第8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9页:DLSS 4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0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一)
- 第11页:单机游戏性能对比测试(二)
- 第12页:功耗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