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嘉B860M电竞雕评测:USB 4战未来 AI超频享性能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在之前Intel搭配Ultra 200系列处理器的主板只有Z890一款,但是处理器却从高到低分为Ultra 9 285K、Ultra 7 265K及Ultra 5 245K。选择Ultra 9 285K还说的过去,但是如果你不是喜欢超频的发烧友,选个Ultra 7 265K甚至是Ultra 5 245K,还要盲目的追求Z890主板,其不是有点“吕布骑狗”的意味了?
仿佛是听到了玩家们的抱怨,终于,Intel亲民级的主板B860芯片组在今天正式解禁了。

这次评测,我们就用技嘉的B860M主板来说说,全新的B860芯片组有哪些出彩的地方,其性能表现又如何?

本次评测使用的主板是来自技嘉的B860M AORUS PRO WIFI7(下简称B860M电竞雕),是一款支持自带WIFI7无线网卡的高性能主板,也是技嘉B860M首发阵营中最强主板。
相较于Intel的Z890芯片组,Intel B860芯片组特点是:
1,不支持处理器倍频调节,仅支持内存超频(Z890都支持)。
2,只有一个PCIe 5.0 X16显卡插槽,不支持拆分(Z890支持拆分)。
3,CPU仅支持1个PCIe 5.0 X4 NVMe M.2固态(Z890还支持1个PCIe 4.0 X4 NVMe M.2固态)。
4,芯片组拥有14条可用PCIe通道(Z890芯片组最大24条)。
5,价格便宜近1000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主板外观及供电:

技嘉的B860M电竞雕主板为黑色主色调设计, M-ATX板型,其规格达到了244mm*244mm,为正方形。

其主板采用了12+1+2+1相供电设计,能够为处理器提供更好的供电性能。

其详细供电应为核心供电12相(蓝色),每相配备了1个60A的DrMos NCP302155,核显供电为1相(其中1个绿色),其DrMos为40A的NCP81526C,外围供电则是2相(黄色),其DrMos同样是60A的NCP302155,VNNAON供电则是1相(其中1个绿色),其DrMos为40A的NCP81526C。PMW芯片则是ON的NCP81537。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技嘉采用了2个散热铝块来为供电系统进行被动散热,两个散热铝块其重量合计353.9g。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主板接口及其它:

在内存方面,该主板配有4根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模式,其中单根可支持DDR5-9200+MT/s的频率(根据技嘉提供消息,其内存在实验室环境达到过双通道DDR5 9466MT/s的频率),单根插槽最大支持容量为64GB,4根合计最大支持256GB。

该主板配有2个PCIe插槽,其中上边(蓝色)的为显卡插槽,由CPU提供,最大支持PCIe 5.0协议以及16倍速。同时该插槽支持一键快拆功能,通过右上角蓝框的按键即可实现一键释放卡扣的作用,让用户可以轻松拆卸显卡。
下方(红色)的插槽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

在NVMe M.2固态硬盘方面,该主板配有3个插槽,其中最上边(蓝色)的由CPU提供,支持PCIe 5.0协议以及4倍速,该插槽为单独的散热装甲采用了免螺丝设计,用户可以通过拨动卡扣实现轻松拆卸固态硬盘的效果。
下方(绿色)的为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两个插槽共享一个散热装甲,同样为免螺丝设计。

最后,在I/O接口方面,该主板配有:
4个USB 2.0接口。
4个USB 3.2 Gen1 Type-A接口。
1个DP及1个HDMI接口。
1个支持DP视频输出的USB 4接口。
2个USB 3.2 Gen2 Type-A接口。
1个基于Realtek 2.5GbE芯片提供的2.5G有线网络的网线接口。
1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1组基于Realtek RTL8922AE芯片提供的支持易拆的WI-FI7无线网卡的天线接口(该接口支持易拆技术,用户可直接轻松取下天线,免去了需要拧螺丝固定的麻烦)。
*注:我收到的版本为Rev 1.0版,Rev 1.1版(含)后芯片改为MediaTek的MT7925。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本次测试平台如上图所示,由于Ultra 200系列处理器增强了对内存兼容性的支持,且B860M主板支持内存超频,所以我们特别选择了DDR5-8000MT/s的内存和DDR5-7600MTs的内存来一场对比,看看不同频率下的内存,对处理器性能的发挥有怎样的影响。
整体硬件测试平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CPU-Z及内存识别
CPU-Z单线程Bench测试得分对比
CPU-Z多线程Bench测试得分对比
SuperPI Mod 1M 3次计算用时对比(单位:秒,用时越少越好)
AIDA64内存与缓存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Cinebench相关测试:
Cinebench R23处理器单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R23处理器多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2024处理器单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2024处理器多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得分对比
Procyon视频编辑得分对比
Procyon OpenVION AI处理性能得分对比
Procyon Windows ML AI处理性能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CrossMark相关测试:
CrossMark总体得分成绩对比
CrossMark生产率成绩对比
CrossMark创造性成绩对比
CrossMark反应能力成绩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FutureMark相关测试:
PCMark10基准测试得分对比
PCMark10 Extended基准测试得分对比
3DMark CPU Profile单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 CPU Profile最大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 Time Spy CPU得分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得分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物理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地平线:零之曙光》质量优先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赛博朋克2077》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无主之地3》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CS2》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极限竞速:地平线5》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
工况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对这块主板进行了长达26分钟左右的烤机测试,测试室温为21度,测试使用了AIDA64单烤FPU的形式,测试为无独显的开放式平台。
在长达26分钟的CPU满载烤机测试中,其Intel酷睿Ultra 9 285K处理器的性能核频率为5.3GHz能效核频率则是4.6GHz。CPU Package功率为257.22W。
通过HWiNFO64可以发现CPU核心温度最大92度,当前83度。CPU封装温度最大93度,当前91度。CPU IA核心最大值最大93度,当前91度。处理器并未触发过热降频。
而在功耗方面,CPU封装功率最大259.391W,当前257.757W。
测试感想:

通过Intel 800系列芯片组的图可以看到,这次Intel是没有强制要求配备USB 4接口的。其实友商诸如Z890英雄和战神这类高端主板也没有配备该接口。
很显然的,为用户着想的技嘉B860M电竞雕却支持了!
随着存储行业的发展,各大厂商不再局限于M.2接口的固态硬盘,我们可以发现,更为高速的移动固态硬盘逐渐开始替代移动硬盘、闪存盘步入用户的视野。
此前高端主板配备的接口最大仅为USB 3.2 Gen 2*2模式,传输速度为20Gbps,再低一点的USB 3.2 Gen 2则是10Gbps。
而USB 4接口则将传输速度直接提升为40Gbps,理论传输速度高达5000MB/s!
这样的传输效率,可以说其性能完全超越了PCIe 3.0的M.2固态硬盘,直逼PCIe 4.0的M.2固态硬盘。
而事实上,就算是PCIe 4.0的固态硬盘,7000MB/s的传输速度也仅仅是连续传输而已,真正我们用到的,更多衡量其性能的其实是4K的读写。显然,USB 4的高相应速度,高带宽是完全可以发挥移动固态硬盘性能的。
除了高传输速度,USB 4还支持PD 100W快充,使得显示器一线通,USB HUB,甚至是外置显卡扩展坞也拥有了更为强劲传输方式。

因此,搭载USB 4的技嘉B860电竞雕主板可以说是提前为高速发展的外置设备做好了准备,免去了用户以后还得更换主板的麻烦。
说完了USB 4接口再来说说性能部分,超强的内存兼容性使得该主板可以轻松的支持DDR5-9200MT/s+的内存,但考虑到这类内存目前价格虚高不下,我们转而选择较为亲民的DDR5-8000MT/s以及DDR5-7600MT/s做了对比。
技嘉B860M电竞雕主板是支持AI超频的,通过BIOS即可轻松实现在内存的高带宽和低延迟上做更加智能的优化调整,让用户可以轻松实现对高频率内存的支持。
通过上边的测试,相信大家也能发现,内存带宽的提升,对游戏、生产力、甚至是AI处理方面都是有着一定的性能影响的,明显DDR5-8000MT/s在多数情况下表现都要高于DDR5-7600MT/s一头。
所以,在性能方面,支持AI一键超频的技嘉B860M电竞雕更可以轻松将内存推到更高的频率,使用户能够更加轻松的体验超频的乐趣。
最后是易用性方面,技嘉对显卡插槽、固态硬盘插槽以及WIFI插槽都设置了快拆设计,这使得用户在更换显卡、固态硬盘甚至是插拔WIFI天线时都变得非常方便,极大的提升了用户的攒机体验。
综上所述,作为目前技嘉发布的B860M系列顶级主板,该主板不仅可以让你轻松体验内存超频,轻松DIY的乐趣,面向未来的USB4接口则保证了主板更加持久的寿命。
目前,该主板的售价在1699元左右,相较于高贵的Z890明显要便宜了许多,对该主板感兴趣的朋友们不放考虑一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7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8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9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1页:工况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