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B860M迫击炮WIFI主板评测:稳定300W供电输出 轻松压制Ultra9 285K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2024年的10月24日,Intel新一代酷睿Ultra 200系列正式与大家见面,与之一起性能解禁的还有Z890系列芯片组。
不可否认,新一代Ultra 200系列处理器搭配Z890主板性能确实强悍。但是,如同14代酷睿那样,Z系列主板属实有点高端了一些,这对于想体验新一代酷睿处理器的普通用户来说,就略显尴尬了——我一玩游戏的又不超频,买个Ultra 5 245K配个Z890主板,不合适吧?
于是,在万众期待之中,定位亲民价位的B860芯片组主板在今天正式与大家见面了!

相较于定位高端的Z系列主板,虽然B系列不支持对处理器的倍频进行调节。但是由于其更亲民的价格,让其更受主流用户们青睐。那么,新一代的B860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其实早在Intel新酷睿处理器公布的时候,就曾一起展示过B860芯片组的参数:
除了不支持对处理器的倍频进行调节之外,B860芯片组的PCIe 4.0通道仅有14条(Z890是24条),芯片组与处理器相连的DMI总线也由Z890的8条降至4条。
而在由处理器提供的PCIe通道分配方面,B860芯片组仅配有1个PCIe 5.0显卡插槽及1个PCIe 5.0 NVMe M.2固态硬盘插槽。相比之下Z890芯片组不仅可以配备2个PCIe 5.0显卡插槽,还可额外配备1个PCIe 4.0的NVMe M.2固态硬盘插槽。
此外,USB等接口也较Z890少了一些,且不支持PCIe RAID。

本文使用的主板是来自微星的MAG B860M MORTAR WIFI(下简称B860M迫击炮)。作为微星的MAG军火库系列,微星的迫击炮从发售以来,凭借其出色的用料做工以及较低的价格一直广受玩家们的好评,算是微星最热门的系列主板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主板外观及供电:

与以往(MAG B760M MORTAR WIFI)黑色外观白色散热马甲不同,这次的B860M迫击炮采用了黑色的主色调,且丝印变成了绿色,颇有一种暗黑风格。给人一种庄重,时尚的感觉。
在板型方面,这次的B860M迫击炮仍是M-ATX的板型,以适应小型机箱。不过,在性能方面,B860M迫击炮是加强了供电系统的,在主板的左下方可以看到一个6+2Pin的显卡辅助供电接口,该接口可以为显卡插槽带来额外的供电能力,以满足高性能显卡的高供电需求。

在CPU供电方面,该显卡为12+1+1+1相设计。

其中,核心供电为12相,每相配备了一个60A的DrMos。此外核显供电、SA供电和VNNAON电源供电均为1相。

为了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性,该主板配有2个散热铝块来进行被动散热,其散热铝块的重量合计256.9g。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主板接口及其它:

在内存方面,Intel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大幅提升了对内存兼容性的支持,该主板配有4根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模式,单根插槽最大支持DDR5-9200MT/s的频率或是48GB的容量。

在PCIe插槽方面,主板配有2根PCIe插槽,其中上边(绿色)的为显卡插槽,由CPU提供,最大支持PCIe 5.0协议以及16倍速。值得一提的是该插槽配有一个易拆键(右上角绿框),通过按下此键即可轻松完成对显卡插槽的释放,方便用户轻松拔出显卡,完成对显卡的更换。
下边的(蓝色)PCIe插槽则是X4插槽,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

在M.2固态硬盘方面,该主板拥有3个NVMe M.2固态硬盘接口,其中最上边(红色)的支持散热装甲快拆技术,用户可以免螺丝轻松取下该插槽的散热装甲。该接口由CPU提供,支持PCIe 5.0协议以及4倍速。
最下方的(绿色)接口同样配有散热装甲,不过需要螺丝刀进行拆卸。下方(蓝色及绿色)两个接口均由芯片组提供,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

最后,在I/O接口方面,该主板配有1个HDMI及1个DP接口。1个雷电4接口。3个USB 10Gbps Type-A接口以及1个USB 10Gbps Type-C接口。4和USB 2.0接口。1个由Intel Killer E5000芯片驱动的5Gbps LAN网线接口。1组由ntel Killer BE1750x Wi-Fi 7芯片提供的无线网卡天线接口。1个1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主板BIOS介绍:

该主板支持微星全新的CLICK BIOS X功能,其界面进行了完美升级,使得用户对整体BIOS的易用性得到了大幅提升。
在第一次开机时,主板会允许用户对BIOS进行简单的预设,该预设主要为调节CPU的Power Limit及Current Limit值。

新的CLICK BIOS X支持EZ模式和预设模式,EZ模式可以让用户直接对某些常用参数进行调节,如CPU Boost,NPU,内存的XMP或者是风扇,启动项等。

预设模式则是针对BIOS的每一项进行详细的调节。如内存,芯片组的小参等信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由于是主板性能测试,与主板性能发挥影响最大的是处理器,所以本次测试分为2部分,即无独显(使用核显)的基准性能测试部分。以及加上RTX 4080 SUPER显卡的游戏性能测试部分。
本次测试,我们加入了微星的Z890战神主板来作为对比主板。
注:B860M迫击炮主板BIOS设置为MSI Unlimited Settings,PL值等选项设置为最高,开启X.M.P。Z890战神主板则仅开启X.M.P。
整体测试平台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CPU-Z识别
CPU-Z单线程Bench测试得分对比
CPU-Z多线程Bench测试得分对比
SuperPI Mod 1M 3次计算用时对比(单位:秒,用时越少越好)
AIDA64内存与缓存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Cinebench相关测试:
Cinebench R23处理器单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R23处理器多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2024处理器单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2024处理器多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Procyon办公室生产力得分对比
Procyon视频编辑得分对比
Procyon OpenVION AI处理性能得分对比
Procyon Windows ML AI处理性能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CrossMark相关测试:
CrossMark总体得分成绩对比
CrossMark生产率成绩对比
CrossMark创造性成绩对比
CrossMark反应能力成绩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FutureMark相关测试:
PCMark10基准测试得分对比
PCMark10 Extended基准测试得分对比
3DMark CPU Profile单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 CPU Profile最大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 Time Spy CPU得分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得分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物理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地平线:零之曙光》质量优先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赛博朋克2077》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无主之地3》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CS2》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极限竞速:地平线5》高画质游戏Benchmark平均帧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
工况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对这块主板进行了长达26分钟左右的烤机测试,测试室温为20度,测试使用了AIDA64单烤FPU的形式,测试为无独显的开放式平台。
在长达26分钟的CPU满载烤机测试中,其Intel酷睿Ultra 9 285K处理器的性能核频率为5.3GHz能效核频率则是4.6GHz。CPU Package功率为301.9W。
通过HWiNFO64可以发现CPU核心温度最大92度,当前82度。CPU封装温度最大91度,当前89度。CPU IA核心最大值最大92度,当前90度。处理器并未触发过热降频。
而在功耗方面,CPU封装功率最大321.192W,当前291.352W。
测试感想:

与Z890相比,B860M芯片组去掉了超频能力和一部分接口。看上去虽然少了,但是恰恰符合玩家们的日常应用。
首先,近几年常用玩家对于处理器超频的追求已经变得逐渐降低,多数用户即使选择了当代旗舰级处理器Ultra 9 285K搭配Z890主板,也很少去做超频方面的尝试。
再者,微星的B860M迫击炮主板虽不支持倍频调节,但是其12相核心供电设计,使得主板在进行长达26分钟的单烤FPU测试中,仍保持性能核5.3GHz,以及300W以上持续供电的程度,可以说发挥Ultra 9 285K这种顶级处理器是完全无压力的了,而定位低一级的Ultra 7 265K甚至是更低的Ultra 5 245K也是不在话下。
此外,在内存的兼容性方面,该主板甚至支持DDR5-9200MT/s的高频率内存,虽然限制了处理器的可玩性,但是在内存方面,时序,小参,电压等调节选项还是非常详细,算是从另一个角度你补了DIY玩家对于超频的把玩需求。
最后,在接口方面,主板仍保留了3个NVMe M.2接口,以现在固态硬盘的市场价来看,2TB容量甚至不足600元,所以3个接口完全足够存储需求了。
因此,相较于完整芯片组Z890那些不常用到的功能,这款集性能、精简和低价位与一身的甜点及主板,更适合打算入手酷睿Ultra 200系列处理器用户们去选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外观及供电
- 第3页:主板接口及其它
- 第4页:主板BIOS介绍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及内存基准性能测试
- 第7页:Cinebench相关测试
- 第8页:Procyon相关测试对比
- 第9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10页:FutureMark相关测试
- 第11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12页:工况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