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毕业论文被谁偷吃了?!农学生为了毕业总是痛并快乐着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前不久,四川一农学生的“毕业论文”惨遭“毒手”:他辛苦种植的小番茄植株,两侧各7枚果实,不知被谁摘掉了顶端的两个,设想中的“葫芦娃”阵型被瞬间打破。

评论区,有网友幽默地安慰他“葫芦娃中有一个隐身了”。为了防止论文再遭不测他在植株旁贴上了“告示”保护自己剩余的“葫芦娃兄弟”。
每到毕业或期末,都有不少农学生流下辛酸泪,毕竟他们的论文可能一不留神就没了。
实验苗被“猫学长”啃了,养的小猪跑了、蝴蝶飞了,杂交玉米只长了两粒……为了防止奇奇怪怪的意外,保护毕业论文成了农学生的必修课。他们的日常无比充实,其中的辛苦也很难想象。
本来还在喜滋滋规划实验流程,结果下地一看,毕业论文已经……被砍了。

好不容易长出来的蘑菇,是云南丁同学的期末作业,为了保护它们他特意写了提示牌放在旁边。可没想到,作业消失得更快了,可能在云南把菌子当期末作业本来就是一个不太明智的决定。
有时候,实验对象太活泼也会让农学生头疼。湖南一位农学生养的小猪一不小心带着论文跑路了,他只得满院子追赶,万一抓不到,就又是一个伤心的故事了。

不知道这只小猪狂奔时,有没有踩踏其他同学的毕业论文。不过,毕业论文把毕业论文吃掉的故事,确实可能发生。

为了防止奇奇怪怪的意外,保护毕业论文成了每一位农学生的必修课。在农学专业的校园中,常可见“请勿采摘”的标语牌。

不过,这招并不能保证万无一失,万一不识字的“猫学长”来视察和品尝实验苗,毕业论文极有可能毁于一旦。

只要没有外界干扰就万事大吉?不一定!意外也可能来自论文本身。看到室友的杂交水稻在田里不见了,这位同学本来还感到庆幸,但转头一看自己的水稻一共只结了两粒,于是毫不意外地挂科了。

农业科学研究过程中,结果就是这样难以控制。比如这位同学他曾经用杂交技术培育的玉米,非常争气地结出了唯二的大玉米粒。或许论文可以转变思路“论如何培育无籽玉米”。

严重怀疑这位同学的疑问,是全体农学人的未解之谜。

一场大雨、一阵狂风都有可能让农学生的毕业遥遥无期。不光如此,论文作者也可能是“灾难”制造者:不小心摔一跤压倒了仅有的实验素材;养的蝴蝶好不容易有个突变的,结果一开笼子飞走了……

一位水产养殖专业的学生,需要繁殖两代鱼并且将其后代养活才能达到毕业条件。但没想到“活下来的15条鱼全是公的”,导致培育下一代的计划根本没法推进。

他只好重来一遍,这一次他加大繁殖数量,还广泛采纳各方建议,历时三个半月终于迎来重大进展:养出了“唯二的两条母鱼”。之后,他又经历了小鱼苗不会游动;有鱼的尾部弯曲等种种意外。但兵来将挡,他在今年5月突破重重困难顺利通过了毕业答辩。
对于农学人而言,田间地头播种下的是种子和秧苗,更是希望与梦想。希望每一位学生都能顺利毕业,在广袤的土地上种出花、结出果,拥抱更加热烈的青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