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评如潮的《辐射》网剧,给了老粉们一记响亮的耳光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从来没有一部改编作品能够给我带来《辐射》美剧这样的复杂体验,它节奏紧凑、扣人心弦,无论是否体验过原作的观众都好评如潮,以一己之力拉高了《辐射》IP旗下几乎所有游戏的在线人数,将这个沉寂数年之久的老IP抬回了Steam畅销榜。

通常来说,作为一个原作骨灰粉,我此时就应该开始夸了,然后安利给身边的亲友大吹特吹辐射世界观下的深厚底蕴和背景故事,如同当年刚刚看完扳机社改编的《赛博朋克:边缘行者》那样,兴奋得像只找到了花果山的猴子。
然而在感情上,我却无法简单地给《辐射》这部剧好评,具体原因涉及剧透我们一会再说,但直到现在我仍然记得刚看完第一季后时脸上那种火辣辣的感觉,仿佛刚刚被抽了两个耳光。
一
放下成见和情绪,我不得不承认《辐射》的确是一部相当优秀的美剧,并且改编水平很高,既对游戏进行了致敬和还原,也为路人观众的观影体验抹平了观影门槛。
它非常细致地对游戏中的各项世界观设定和视觉元素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还原,尤其在服化道上的细致还原足以看出剧组的诚意。
“大门的另一边出现了阳光,你这辈子第一次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剧中人物的衣食住行都相当严谨地复刻了游戏的面貌,从主角吃的魔鬼蛋到钢铁兄弟会的飞鸟运输机,乃至于和狗差不多大的巨型辐射蟑螂都在剧中得到了原汁原味的呈现。并且这些还原游戏的点点滴滴并不会生硬且喧宾夺主地像植入广告一样怼到观众的鼻子底下,以此凸显自己如何尊重原作,它们只是无声无息出现在画面的边边角角甚至融入在背景里,等待你无意之中的发现。
死因:垃圾喷射炮
同时,《辐射》在剧中的一些运镜和演出方式也很容易让人自动脑补出一套游戏的UI界面,尤其前期避难所女主角刚进城跟第一个商人对话的时候,我可以轻而易举地想象出她使用了说服却没经过技能检定时的游戏界面。
图源水印
这部剧不仅在还原游戏设定上花了功夫,也在某些方面走得比游戏更远。众所周知,《辐射》这个系列的游戏并不以电影化的华丽演出而见长,而美剧则补全了不少游戏里缺失的体验,比如动力装甲的压迫感。
在游戏里,动力装甲虽然在设定上很拉风,但作为一种装备还是受制于数值和等级的限制,只能说是种高级护甲,几个高级尸鬼挠两下都不一定顶得住。而剧中的动力装甲就非常能体现出战争机器那种碾压一切的暴力感,可以在枪林弹雨里闲庭信步,随手就能捏爆土匪的脑壳,对于拿着土枪土炮甚至大刀长矛的废土人来说已经是降维打击了。

为了凸显动力装甲那份厚重,剧组特地制作了重达60磅的实物道具,并且演出上也有意突出了威严和力量感。比如第一集就有个动力装甲配合审讯的戏码,剧组对《辐射4》中动力装甲的音效和脚步声进行了处理,使钢铁砸在地板上的声音回荡在密闭的空间里听起来异常沉重,穿着动力装甲的兄弟会圣骑士只是在旁边来回踱步就能给人带来极大的心理震慑,而当他停下来站到你背后开口说话时,通讯器传来的话语中带着头盔里的回声和电子音特有的冷漠和威严,宛如一尊不怒自威的钢铁金刚。

当然,前提是你别穿着动力装甲近身格斗,不然粗胳膊粗腿打起架来怎么看都有点憨。
而在剧情上,《辐射》第一季这8集或许并没有抛出什么前卫的科幻设定,但它讲故事的手法和功力非常扎实稳重,许多看似彩蛋一般的恶搞式对白和桥段都是暗中埋好的伏笔,它们会在合适的时机与后面的剧情恰到好处的呼应起来,这些情节之间的衔接和关联就像解一道数学题般工整、严密,完美地践行了戏剧创作的著名理论“契诃夫之枪”——如果舞台上有一把枪,那么在故事落幕之前它一定会被打响。

在叙事手法上,这部剧有末日大战前和废土两条时间线,避难所女主、钢铁兄弟会小黑和牛仔尸鬼三个主角视角,乍一眼看上去很复杂,但在精心编排后的观感却并不混乱。三位主角的旅途分分合合,但总会在剧情编排下重新走到一起碰撞出奇妙的火花;而两条时间线彼此穿插,在剧情上相互解释,一起叙述了人物性格的成因和核战爆发背后的阴谋。
而且不知剧组是否是有意为之,《辐射》剧中的三个主角恰巧可以代表《辐射》玩家的三种境界。
为了找爹而走出避难所的女主露西出身于一个在地下躲了两个多世纪的战前精英社会,道德高尚知识渊博,就是不了解人心险恶,走在弱肉强食了两百年的废土上就像是个懵懂无知的白莲花,她的视角最接近第一次接触《辐射》的萌新,方便给没有玩过游戏的观众介绍这个光怪陆离的废土世界。
从剧情中的表现来看,露西起初想要走嘴炮流不费一枪一弹通关整个废土,吃了不少苦头之后才逐渐学会了拿起枪保护自己,因此虽然刚开始总想着跟大字不识几个的废土居民讲道理显得有点蠢,但总体而言她并不是个惹人嫌的圣母,也在慢慢成长并适应这个险恶的废土。

钢铁兄弟会的黑人大头兵马克西姆斯是个土生土长的废土原住民,因为机缘巧合被钢铁兄弟会拯救并收留,憧憬着穿上动力装甲成为一名圣骑士,像当年兄弟会拯救自己那样拯救更多的人。
他像是上手以后的一周目玩家,已经对废土有所了解,但对于未来仍是一片迷茫,只能沿着命运(剧情)的走向顺流而下寻找出路,最终在某个时间点做出能够改变整个废土的抉择。

而最后一位主角牛仔尸鬼是整个第一季中最有逼格的角色,一边插科打诨一边耍着左轮枪杀穿了半个废土,可以说整部剧大部分动作戏的爽点都集中在他身上,他的战斗风格就像西部片主角一样华丽又血腥,估计剧组准备的血浆有一半都是他消耗掉的。

不过这个牛仔并非《荒野大镖客》里那种劫富济贫的义士,而是个追逐赏金的亡命徒,作为一个在丛林法则里搏杀了两百多年的赢家,几乎所有挡在他路上的人都成了枪下亡魂。虽然在揭露他的真实身份之前,牛仔尸鬼前中期无限接近反派的行事风格很难让新观众有什么共鸣,但他这种人挡杀人的精神状态其实很接近于多周目混沌恶老玩家想要把游戏玩坏的心理——这里有一个关键NPC,让我们把他崩了看看以后的剧情会发生什么变化。
不同于前两个主角都是未经人事、需要成长的年轻人,牛仔尸鬼则是一个出场就有个性有深度的废土老油条,并且他的故事截止第一季结束仍然有许多坑没填,很明显这个角色不只是个冷血杀手这么简单。

综上所述,这部《辐射》美剧是一部无论有没有玩过游戏都不可错过的佳片,它的高水准完全配得上这个几十年历史的大IP。无论是精致还原游戏设定的服化道,还是精彩的剧情编排和娓娓道来的叙事方法都非常优秀,游戏剧情里那种讽刺性十足的黑色幽默以及对美国方方面面的解构调侃也在这部剧里得到了传承。即便剧中仍存在一些瑕疵和漏洞也并不影响观感,甚至有些BUG就是为了能让观众看得爽而做出的妥协。
好了,理中客的影评部分就是这样,种种溢美之词应该可以证明我不是个无脑黑,接下来我要开始上私货了,向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辐射》美剧制作水平如此之高,却让包括我在内的众多辐射老粉看破防了,反倒感觉被B社扇了一耳光。
观前提醒:以下内容涉及对《辐射》美剧关键剧情的剧透,请酌情观看——当然如果你已经被剧透了沙荫镇的事或者只想吃瓜看乐子,那大可以放心往下读。

二
实事求是地说,我对本剧的导演乔纳森·诺兰最大的抱怨就是他把这部剧拍得太好了,以至于辐射粉丝们的抗议和不满在外界看来像是某种婆罗门在秀优越感或者饭圈互撕。
如果只看游戏媒体对这次争论的报道,似乎粉丝们是不满于这部剧吃书或者偏离了游戏本身的设定,但实际上这些指控更像是对制作方施压的说辞,粉丝们破防的真正原因要比这感性得多。

在《辐射》网剧中,沙荫镇被核弹从废土上抹去了,而这成为了一切的导火索。
对于玩过老辐射的粉丝们来说,沙荫镇是几代玩家的情感寄托。在1997年的第一款《辐射》中,沙荫镇是个只有那么几户人家的小村庄,玩家在这里能领到的任务也不过就是帮镇长救回被土匪劫持的女儿、消灭骚扰村庄的辐射蝎,或是修理一下村里的水泵这种杂事。

但到了《辐射2》里,沙荫镇已经发展出了一股名为“新加州共和国(New California Republic,简称NCR)”的势力并成为了它的首都,他们按照战前美国的样子复刻了一个议会选举制政府,而NCR的前两任总统正是玩家在一代中帮助过的镇长和救出的小女孩。

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体验曾在辐射玩家里备受好评,而在后续的《辐射:新维加斯》的剧情里,经过几代玩家帮助的NCR已经发展成了一个幅员辽阔的庞大势力,虽然它就和战前的美国一样充满了腐败、苛捐杂税和官僚主义,但他们仍是为数不多愿意给普通民众提供庇护的政权,给破败的废土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秩序和文明。
讲完了这些故事,老粉们对核平沙荫镇的剧情感到愤怒的原因就不难理解了,简而言之就是网剧把《辐射》系列开发者和玩家们花了十几年堆起来的积木一股脑推平了,老玩家感到被冒犯也是在所难免。
面对愤怒的老玩家“不尊重原作”的质疑,B社开始亲自下场背书,宣布《辐射》网剧里的剧情不是平行宇宙,就是辐射正史中的事件,并且给出了清晰的年代表之后,玩家们的怒火自然从这部剧延烧到了B社身上。

对辐射玩家而言,炸掉沙荫镇并不只是B社或者剧组无意之中整了个烂活,而是故意用这种引起老玩家公愤的方式对这个IP宣示主权——别TM整天给黑岛叫魂了,《辐射》这个IP现在是我贝塞斯达说了算。
这种说法听上去有些阴谋论,但了解《辐射》历史的朋友可能会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奇怪,甚至B社长年以来就一直有这种“洗粉提纯”的需求。
对于辐射这个IP,B社一直是有些历史包袱的,甚至正统性都总是受到老玩家质疑,毕竟这个IP的创始于影响深远的黑岛工作室,自己是在黑岛的母公司Interplay破产后才接盘辐射的。因此在制作《辐射3》时,B社就曾经面对过辐射老粉们的攻讦和质疑,需要向外界证明自己不会把这个招牌搞砸了,因此B社制作的几代废土都将背景放到了与老辐射舞台比较远的美国东海岸,以免与前作的设定相冲突,以至于NCR这种在加州混得风生水起的庞大势力几乎没怎么出场过。
虽然B社接手这个IP后已经做了好几代辐射,但并不是所有老玩家都能接受B社版《辐射》的风格,而聚集了黑岛遗老们的黑曜石工作室与B社合作了《辐射:新维加斯》,实现了当年黑岛解散前对辐射续作的构想,也给了老辐射玩家某种黑岛辐射回光返照的感觉。

尤其是B社后来在《辐射4》中对游戏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动之后,老粉与B社的矛盾又爆发了。虽然《辐射4》仍然是一款好游戏,但这些变化却很难让老玩家满意。尤其是系列自CRPG时期以来就一直视为特色的西式RPG玩法在这一代辐射中被大幅精简,曾经可以多种方式完成任务的玩法变成了简单的线性设计,剧情中的对话选项也不再丰富……“B社不懂辐射”成了老玩家们挂在嘴边的口头禅。

即便B社也曾在《辐射76》中做过一些补救,但想要摘下这顶“不懂辐射”的帽子可不容易,必须得整个大活——于是就有了《辐射》网剧中这个落在沙荫镇的核弹。
这个炸在屏幕里的核弹不只是摧毁了一个虚拟国家的首都,也可以看做B社对老粉们的一种宣告:黑岛已经死了,你们想要的那个老辐射也回不来了。

B社用这种粗暴的方式对辐射IP宣布主权也很好理解,它无法战胜一个已经死了二十年的对手,向老粉们证明自己比他们情怀中的那个黑岛更“懂”辐射,更不可能一直龟缩在黑岛的阴影里永不触碰老辐射的剧本。B社既然接手了这个IP,就势必要写出自己的故事,走出这一步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B社想要把事做绝,它也可以借此将遭受了重大打击的NCR就此扫入故纸堆,而陶德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并不想这么做,也算是给挽回那些老玩家留了余地,就看他后续能否写出一个足够优秀的剧本来圆这个场了。
有一说一,接手一个IP这么多年后,B社还得用这种方式强调自己对游戏的主导权属实有些离谱。如果不是《辐射:新维加斯》的存在,粉丝们应该早就认清了现实,或者在新玩家的涌入下被逐渐边缘化,也不至于在微软收购了B社之后,大家还会做着让黑曜石和B社一起做新维加斯2的美梦。

这也是为什么我看完这部剧以后,就像脸上被抽了一巴掌那样恼羞成怒。既然B社不想成为黑岛的替代品,玩家们在网上骂几句脏话又能改变什么呢?
对于辐射老粉来说,这或许是一场美梦的破碎;而对于甩开历史包袱的B社而言,这却是某种意义上的新生。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史不会为那已经些被淘汰的人停下脚步,辐射或许也要向前看了。
不过说真的,我从来没有感觉自己这么老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