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把公认的垃圾小刀,竟成了“FPS和平大使”?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点击查看往期内容>>>
(观前提示,无广告,非带货,请放心观看)
朋友,你听过“神罚”小刀吗?
它是《无畏契约》乃至整个FPS里存在感最高的武器之一,其吸睛程度前无古人,也可能后无来者。
它是一个符号、一个象征、一种传承。当你将其攥在手中时,一股无形魔力就会注入你的体内,你的额头会豁然开朗,浮现出四个大字:
“我是傻*”。
神中神
有些天之骄子,在出生时便会引来天地异象。如满屋之红光、如龙凤之呈祥。
而神罚,正是这样的天选之刀。

当这把刀出现在外服时,瓦区论坛可谓是风云震动,玩家们纷纷都在讨论,这把刀的设计师,究竟是出生时被神罚刀给切断了脐带,还是长大后被铁臂给震坏了脑子。
作为无畏契约公认的第一烂刀,它的离谱程度比起CS的牛子刀算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把神罚不仅本身卖得不便宜,而且一点特效和音效都没有,其皮肤动作手感等方方面面,都和游戏里那把免费的初始小刀一模一样。
牛子刀,即《CS:GO》的折刀,因为长得像**而得名。
换句话说,你花那么多钱,买来的只有简简单单一个贴图。
更令人气愤的是,这把小刀出镜率极高。每当你想在每日商店和夜市里淘点好东西时,它总会如约而至出现在你面前,堂而皇之地占据着“金色(传说)”的名额。


那种感觉,比你玩《幻兽帕鲁》开巨大蛋开出了佩克龙还要气人。

对于《无畏契约》这种以皮肤付费作为盈利核心的游戏来说,它就像是一个赛博赎罪券。如果你哪天嫌自己钱没处花或是觉得自己良心过不去了,可以买这把刀来给自己一点心里安慰。

在种种debuff之下,玩家们开始研究,如何为这把鸡肋的小刀安排一个黑称。
鉴于“傻B”这种词太过直白,同时也鉴于当代网民热衷于用反话来形容一个东西——很快,这把神罚小刀就有了一个独一无二的称号:
“神中神”。
图片来源@夜落night
“神罚小刀神中神!”“同意!”
它就是傻*领域的泰山北斗,当人们看见这把刀时,都会情不自禁问上一句:
“哥们,你这是啥匕啊?”

因为这把刀太过出名,人们甚至会开始调侃:
如果你有神罚了,游戏里的那些压力哥都不会压力你。

你拿出神罚,就相当于在大晴天的马路上,开着一辆七拐八拐宛如陀螺的车——前面开着雨刮器打着双闪灯、后面贴着“新手”牌子。
是啊,你跟傻子较什么劲呢。
人家都买神罚了,你还能拿他怎么办,为什么不能顺从他呢。

最开始,人们说这种“不压力”更多出自一种玩笑;但渐渐地,这把神罚小刀,确实开始有了一些别样的意义。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无畏契约专区
和平大使
曾经,国内《守望先锋》的沟通环境是怎么样的,如今的《无畏契约》,就是怎么样的。
如果你常玩这游戏,就会知道——如今,玩家交流间有一句非常经典的交流起手式:
“不是,哥们……”

这简简单单四个字,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之标志。
它标志着队友即将开始放弃正常的游戏环节,快进到疯狂内讧与吵架环节,常常伴随着是各个地区的方言大乱斗,以及贯穿一整局的糟糕坐牢体验。
而就算没有内鬼,当你正常打比赛时,赢了的一方(通常是赢方垫底的选手)常常会在公屏上扣字:
“EZ(easy)”
或者,
“收徒”。
当然,有时也会加上一句,
“FW(废物)”
这是他们身为胜者的嘲讽。
仿佛赢下了这一局比赛,就是他们这几十年失败人生的最高光。
诚然,官方可以高效率地侦查外挂、高效率地处理低素质人群;但无论如何,官方都没法医治玩家彼此压力的根源,没法医治玩家群体中弥漫的那股戾气。你永远不知道面前这款游戏,会从哪个地方痛击你的心理。
而在这种内忧外患的环境之下,神罚小刀,反而化身成了一股湛蓝色的清流。

鲁迅先生说过,如果别人要给你一巴掌,你可以先给自己来一下,这样他们就会反倒不好意思。

神罚小刀,差不多就相当于这一巴掌。
它有一种化干戈为玉帛的魔力,那湛蓝色的光芒,总能在周围环境脱颖而出。
只要你掏出神罚,那些素不相识的沉默队友,就会开麦疯狂互动,再压力的人看见这把刀也会率先闭嘴。
队友会聚在你的身边绕来绕去,视你为国家级珍稀物种。

有时候,你在公屏扣“我有神罚”的话,对面甚至也会放弃紧张刺激的对枪博弈,直接过来围观
——啊,到底是对面哪个傻*买的玩意,让我瞅瞅。

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之下,神罚小刀反倒开始变得物超所值。
它像是一个“入场券”。在一众充满戾气的环境之中,唯有几个拿着神罚刀的兄弟姐妹能够抱团取乐,并同化其他人。

它舍弃了游戏属性,却换来了其他任何一把武器都不曾具备的社交属性与娱乐属性。
它能让所有游戏里的压力怪暂时清醒,在“卧槽,有神罚”的惊呼中,转而陷入了纯粹的“同情”与欢乐;它引导着人们暂时走出游戏本身,转而走向了对官方、对游戏乃至对于自己的嘲笑之中。
玩家舆论的发酵之下,神罚的光芒,也开始变得愈来愈耀眼。聚集在“神罚”这把刀之下的信徒,也开始变得越来越多:
什么,你说神罚没特效?
那你不会自己P一个?


什么,你说它污染商店?
还不是因为你不买。你买了,它就不会出现了啊。

他们会开始嘴硬,说其他花里胡哨的刀用腻了,就喜欢这种返璞归真的感觉。
——更何况,这把刀的贴图本身,其实也还说的过去。
讲真,我还挺喜欢这个贴图的
曾经,有人被“神中神”这样的评价忽悠着去买了这把刀,后悔不已;但如今随着神罚小刀的愈发火热、随着这把武器的“附加价值”越来越浓厚,反倒是有着不少人真的想要买这把刀了。
图里刷出的这些刀是瓦里真正的“神刀”(苦无、紫金爪刀),这哥们属于走了个狗屎运
后记
关于“神罚”为什么盛行的问题,我们可以在另一款FPS游戏的玩家自发行动中,窥得异曲同工之妙:
在吃鸡某次活动中,玩家自发组建的“挂机山”。

当时面对傻*蓝洞“必须在地图内玩满150分钟”的离谱任务要求(必须在对局内,在游戏大厅内不算时长),玩家们为了让自己尽可能长地在游戏里留存,不约而同地选择落在了一座没有任何物资的山顶挂机。
曾经彼此厮杀的玩家们,如今在山顶一边开麦、一边跳舞、一边发疯。
有人说,这是他玩吃鸡这么多年,最快乐的几天。
是为“挂机山”。

神罚小刀也好,“挂机山”也好,他们都属于玩家们潜意识里的情感寄托,亦是玩家们解构游戏、反思自我的集中体现。
就连职业哥也在比赛上掏出了神罚刀
如果说挂机山行为,代表着玩家们对厂商强制行为的解构;那么“神罚小刀”的盛行,就代表着如今玩家们对游戏内那种“压力”氛围的消解以及反思。它们共同的出发点,其实都是玩家对游戏那种“娱乐”属性需求的本能;其矛盾基点,正是“竞技”与“游戏”这二者之间本质的冲突——前者必然要产生胜负,后者则单纯需求娱乐价值。
正所谓千金难买我乐意,在“神罚小刀”价值起伏的峰回路转之中,一个简单而直观的经济学现实,正在玩家群体中再度悄然印证:
“价值,是人为赋予的”。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无畏契约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