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评测:最强的B760芯片组主板降临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随着14代酷睿处理器的发布,微星也发布了自家的MAX系列家族。
我们在首测的时候也给大家带来过微星Z790 EDGE TI MAX WIFI主板的评测,这是一款Z790芯片组,售价2800元的高性价比主板,在当时也确实带给了我们很多惊喜。

而就在近日,我们再次收到了来自微星的B760M EDGE TI WIFI主板。作为微星刀锋系列的首款M-ATX主板,这块主板又会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惊喜?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们收到的主板全称为MSI MPG B760M EDGE TI WIFI(下简称B760M刀锋钛),这是一款DDR5内存的主板。该主板在京东自营店的售价为1499元。
同时,这是微星首款M-ATX架构的刀锋主板。是微星近几年来第二款MPG系列的B系列主板(上一款是MPG B560I GAMING EDGE WIFI)。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主板上部分:

虽然是M-ATX架构主板但是微星的B760M刀锋钛还是依然延续了“刀锋钛”的特色,白色的散热马甲以及MPG系列的用料。尽可能的在提高颜值的同时给到电脑硬件更好的运行环境。

其主板采用了14相供电设计,为了保证整个供电系统的稳定性,采用了2个超大的散热铝块来进行被动散热,为处理器提供更稳定的供电能力。

其主板详细供电应为12+1+1相,其中CPU核心供电为12相,每项配有一个75A的DrMos RAA 220075R0(蓝色),核显供电为1相,其DrMos同样为75A的RAA 220075R0(黄色)。AUX供电则是一相,其DrMos则是MPS的MP87670,最大电流为80A。PWM芯片则是RAA的229132。

主板拥有4根内存插槽,支持双通道模式,最大支持DDR5-7800+MHz(OC)的频率以及单条32GB的容量。4条共计最大支持128GB的内存容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主板PCIe等接口:

主板拥有2根PCIe插槽,其中上边带有金属屏蔽罩的插槽(红色)为PCIe X16显卡插槽,由CPU提供位宽,最大支持PCIe 5.0协议及16倍速率。该插槽的金属屏蔽罩能够起到加固插槽和抗干扰的作用。
下的插槽(蓝色)则是由芯片组提供,最大支持PCIe 4.0协议及4倍速率,该插槽为PCIe X4接口。

在M.2接口方面,该主板配有3条M.2固态硬盘插槽。
最上边的同样是由CPU提供,最大支持PCIe 4.0协议以及4倍速,该插槽为双面导热硅脂垫设计,并且微星刀锋钛主板为其设计了非常贴心的快拆型装甲,用户可以很轻松的实线无螺丝刀拆卸M.2固态硬盘。
下边的两条均最大支持PCIe 4.0协议及4倍速率。由芯片组提供,且为2条共占1个超大的散热装甲。

而在声卡方面,该主板采用了ALC897板载音频芯片加日系尼吉康专业音频电容的组合。

最后,在I/O接口方面,该主板从左到右依次是:
4个USB 2.0接口。
1个DP接口及1个HDMI接口。
1个快速清理CMOS键。
1个USB 3.2 Gen2 Type-A接口以及1个USB 3.2 Gen2*2 Type-C接口。
1个2.5G有线网卡接口及2个USB 3.2 Gen2 Type-A。
1组Wi-Fi 6E无线网卡的天线接口。
1组带光纤的高清音频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本次测试分为基准测试和游戏测试两方面,基准测试主要考察处理器的生产力性能,游戏测试则选择了6款自带Benchmark的游戏来进行性能对比。为了保证处理器的性能发挥,我们将其它硬件尽可能的拉高,以免其本身性能成为瓶颈对处理器结果有影响。
本次测试为最新版的Windows 11操作系统,并且使用最新版的527.56WHQL驱动。
本次除了基准性能测试,我们还加入5款自带Benchmark的游戏。
整体测试平台

在内存方面,我们特别选择了来自OLOY的PERFORMANCE BLADE DDR5 RGB内存,这是两条单条容量为16GB的DDR5高端游戏内存,其内存的频率为7600MHz,并且可以实现36-48-48-170的时序,能够在为用户提供高传输速度和更低的延迟,让玩家可以更加轻松自如的应对各种大型游戏。

虽然该主板并不支持PCIe 5.0的固态,但是为了硬盘不会造成瓶颈影响处理器的性能发挥,我们特别选择了希捷的酷玩540系列固态硬盘。
这是一款PCIe Gen5 X4速的固态硬盘,我们选择的固态硬盘为2TB容量,该硬盘采用了E26主控组件以及3D TLC颗粒,最高可以达到10000MB/s的顺序读取和写入速度,重要的是其4K读取可达1490000IOPS,随机写入可达1500000IOPS,可以说是目前固态硬盘天花板级的产品了。该固态硬盘为5年质保,可靠写入字节数为2000TB。

由于这是两款处理器的性能对比评测,为了保证散热性能让处理器可以稳定发挥,我们选择了德商德静界的PURE LOOP 2 FX 360mm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采用了德商德静界全新的Light Wings系列高穿透性风扇,加上静音独立式水泵设计,能够让处理器处于一个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由于本次测试使用到微星的RTX 4090超龙这类顶级显卡。为了保证供电的稳定性,我们特别使用了德商德静界的PURE POWER 12M 1200W电源,这是一款80Plus金牌认证的全模组电源,其额定功率为1200W,采用了全日式电容设计,质保时长为5年。
这款全模组的电源采用了双路12V供电方案,单路供电分别为55A和50A,且电源为RTX 40系显卡提供了专门的ATX 3.0供电接口。能够给系统带来更加稳定的电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CPU基准性能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官方介绍中,微星MAG B760M MORTAR WIFI主板内存最高频率为DDR5-7000MHz+(OC),但是该主板使用DDR5-7200MHz内存也可以非常轻松的开启X.M.P模式。不过此时内存是工作在Gear2模式下的。
《CPU-Z》17.01.64版本Benchmark单线程性能对比
《CPU-Z》17.01.64版本Benchmark多线程性能对比
《SuperPI Mod》1M 3次计算用时对比(取最低,越少越好)
《CineBench R23》单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CineBench R23》多线程渲染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注:为了保证充分发挥处理器的性能,我们选择了微星的RTX 4090超龙显卡来作为测试时使用显卡。
《PCMark 10》Extended模式综合性能得分
《3DMark》CPU Profile 单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CPU Profile最大线程处理器得分对比
《3DMark》Time Spy CPU得分对比
《3DMark》Fire Strike Extreme物理得分对比
《3DMark》Fire Strike物理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CrossMark相关测试:
《CrossMark》基准性能测试总体得分对比
《CrossMark》基准性能测试生产率得分对比
《CrossMark》基准性能测试创造性得分对比
《CrossMark》基准性能测试反应能力得分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注:为了保证充分发挥处理器的性能,我们选择了微星的RTX 4090超龙显卡来作为测试时使用显卡。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赛博朋克2077》预设超级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预设极高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预设最高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孤岛惊魂6》预设极高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银河破裂者》预设默认画质游戏性能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
工况测试: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对两款处理器进行了温度测试,测试室温为19度。本次测试仍然采用AIDA64单烤FPU的方式。
微星B760M刀锋钛主板及Intel酷睿i5-14600K烤机测试(点击放大)
本次测试采用了AIDA64单烤FPU的方式,并使用HWiNFO 64作为记录。
测试时间在25分钟左右,此时(HWiNFO 64)CPU核心温度当前55度,最高63度。CPU封装温度当前61度,最大63度。
CPU封装功耗当前169.987W,最大173.422W。
测试感想:

先来说说主板方面,首先以微星的B760M刀锋钛主板压制Intel的酷睿i5-14600K是没有任何压力的,其给这块处理器在烤机过程中的供电能力最高达到了173.422W。
而i5-14600K在烤机过程中也可以达到5.2GHz的表现(其处理器最大睿频频率为5.3GHz),可以说主板是完全发挥这款处理器没有任何压力了。
再来说说处理器方面,i5-14600K相较于最大频率6.0GHz的14900K和8核心12线程的i7-14700K来说,较前代其实提升并不明显。但是,综合对比下来,这款处理器还是有那么一点点提升的。除去对生产力要求比较精确的跑分来说,单看游戏性能可以说排除误差几乎没有提升(确实,两者区别仅仅是性能核睿频由5.1GHz提升到5.3GHz,能效核睿频由3.9GHz提升到4.0GHz,最大睿频仍然都是5.3GHz而已)。
而在价格方面,Intel的酷睿i5-14600KF京东自营售价2499。I5-13600KF则是2099,两者相差了400元,如果是玩游戏,对生产力没有太大要求的话,感觉可以将这400元用在其它地方,或许提升会更大一些。
而在主板方面,我们已知B760M刀锋钛是足以满载i5-14600KF处理器的,其白色的CPU供电散热片及固态硬盘散热片让该主板在面对“纯白”攒机时也是一个非常可以拿得出手的产品。
同时,该主板配有3个NVMe M.2固态硬盘插槽,且均配有散热马甲,加上目前固态硬盘的价格非常亲民,即便用户有大容量的存储需求,也完全可以通过增加M.2固态硬盘来满足。可以说是比较值得入手的一款高规格B760芯片组主板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主板上部分
- 第3页:主板PCIe等接口
- 第4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5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6页:PCMark、3DMark相关测试
- 第7页:CrossMark相关测试
- 第8页: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工况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