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RTX 4060猛禽评测:目前已知最强的RTX 4060显卡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就在昨天,NVIDIA的RTX 40系列面向1080P分辨率的神卡——RTX 4060正式解禁,我们也是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了这款显卡的性能评测。
在当时的测试中,RTX 4060在不开启插帧的情况下,综合成绩要领先RTX 3060 22%左右,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不过,昨天测试的毕竟是公版分辨率,与之相比,市面上主要流通的显卡还是以超频(OC)版为主。

而今天,就是OC版解禁的日子,我们也是第一时间为大家带来了来自华硕的顶级显卡——ROG STRIX RTX 4060 O8G GAMING显卡的评测。
作为华硕的顶级显卡,该卡同样可以说是市售显卡天花板级的存在了,那么这款显卡究竟如何?对比公版频率的RTX 4060又会有怎样的提升?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次测试使用的显卡是来自华硕的ROG STRIX RTX 4060 O8G GAMING(下简称华硕RTX 4060猛禽),这是一款定位旗舰的高端游戏显卡,该卡尺寸为311.4mm长,133.5mm高以及61.9 mm宽,占用了约3.2槽左右的空间,算的上是RTX 4060显卡中的“巨无霸”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与公版频率相比,华硕的RTX 4060猛禽显卡在Boost频率方面要高了210MHz,整体频率提升达到了8%。
同时,这款显卡虽然仍是“大体积”显卡,但是依旧采用了8Pin的辅助供电,根据BIOS显示,其最大功耗为163W,默认功耗则是130W。
2款显卡GPU-Z截图
这次GPU-Z更新非常及时,能够准确识别到AD107-400核心的RTX 4060显卡,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与公版显卡在GPU-Z上现实的区别主要是频率方面。
RTX 4060的核心架构图
这次RTX 4060显卡使用的AD107核心启用了3个GPC,每个GPC里边仅拥有8组SM簇,且由于NVIDIA Ada Lovelace架构每个SM簇中包含4个第四代的Tensor Core和1个第三代的RT Core。每个簇中包含4*32个FP32单元(流处理器),并且其中一半的FP32单元可以用来处理INT32指令。
结合之前RTX 4060的核心架构图可以得出该显卡的参数:
3(GPC)*8(SM簇) =24(SM簇)
24(SM簇)*128(流处理器)=3072(流处理器)
24(SM簇)*4(Tensor核心)=96(Tensor核心)
24(SM簇)*1(RT核心)=24(RT核心)
4(显存控制器)*32bit(位宽)=128bit(位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显卡灯光赏析:

虽然内部采用的是RTX 4060核心,不过ROG酷炫、霸气的外观依旧被RTX 4060猛禽继承了下来,该显卡外观配色与整体RTX 40系列猛禽并无不同。
主要灯光区域仍然是在右侧和肩部的位置。

在肩部靠右可以看到ROG的英文LOGO,此处默认会亮起彩虹色彩的灯光。

同时在尾部还有一圈的灯光图案。

这一圈灯光从显卡底部也可以看到,可以说是显卡4个面都能照顾到了。

尾部灯光特写。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显卡外观介绍(一):

显卡正面采用了黑、红的渐变,中间则以蓝色进行过度。正面左上方可以看到ROG的英文标识。这是一款越肩显卡,其显卡的高度达到了133.5mm。

显卡的正面采用了3个90mm直径的风扇来进行主动散热。3个风扇均为加大式的双滚珠轴承设计,相较于RTX 30系猛禽显卡,每个风扇可以为提供多出21%的风量。此外,为了防止相邻风扇之间产生乱流,所以3个风扇采用了正反转设计,左右两个风扇为逆时针旋转,中间风扇为顺时针旋转。
同时,该显卡的风扇支持0噪音模式,在低负载下风扇会自动停转,为用户带来更安逸的使用环境。

显卡的顶端可以看到为散热留出的巨大通风区域,左侧可以看到GEFORCE RTX的英文标识。

右侧靠下则是显卡的其中一处RGB灯光区域,在显卡运行时这里的REPUBLIC OF GAMERS会亮起RGB灯光。

该显卡的辅助供电为单8Pin设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显卡外观介绍(二):

显卡的背板为斜线型设计,交错排布使得整个背板非常的“酷炫”。

在背面靠右是出风区域,整个RTX 40系的猛禽显卡均采用了小PCB、大散热模块的吹透式设计,风扇的风可以从此处穿透显卡直接吹到机箱上半部分,能够起到辅助机箱风道,帮助机箱散热的作用。

在背面中间靠下则是显卡的BIOS切换开关,分为高散热模式和静音模式,处于P档时风扇转动会更加高效,能够为显卡提供更好的散热效能。处于Q档时则会相应的降低转速,使其更加静音。

显卡的末端采用了格栅式设计,并且在上边可以看到2个风扇接口,用于连接机箱风扇。此时连接的风扇可以通过显卡的温度来调节相应的转速,已达到让机箱处于最佳工作环境的目的。

最后,该显卡的I/O接口采用了1个HDMI+3个DP的组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显卡拆解:

显卡的散热模块和导风罩为分离式设计,用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单独拆掉导风罩来清理风扇灰尘或是全部拆下。
显卡的散热模块为4热管加纯铜散热底座的设计,GPU的热量通过散热底座传递到热管上,再经由热管带到散热鳍片上,最后被风扇将热量吹走。
另外4个显存和电感以及Mosfet也都设有相应的铝制散热底座,整个显卡的发热源都被散热器给全方位控制。

显卡的PCB布局仍然是左边I/O及核心供电,中间GPU及显存,右侧显存供电及供电接入、控制部分。

其显卡供电为5+1相设计,核心5相,核显1相,核心每相配备了1个AOS的BLN3 DRMOS,其最大电流为55A,由UPI的uP9512R控制。显存供电则是一相,采用了1上2下的Mosfet组合,上桥为ON的3104,下桥则是ON的3016。

显卡的显存采用了现代海力士的H56G42AS6D,其单颗容量为2GB围绕GPU共计4颗构成了8GB的GDDR6显存容量以及128bit的显存位宽,该显卡显存等效速率为17Gbps。

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使用的AD107-400-A1核心。该核心面积仅为156平方毫米。

通过显卡背板的导热硅脂垫可以发现,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在PCB背面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尤其是供电区域)均设有导热垫,所以该显卡背板除了提供加固显卡的作用之外,也能起到辅助显卡散热的作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如上图所示,为了更好的展示我们的主角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与公版显卡之间的差距,我们特别加入了公版频率的RTX 4060显卡来作为对比项。此外,我们还加入了它的“哥哥”RTX 4060 Ti以及上代相同定位的RTX 3060显卡,来看看它们之间的性能差距。
在性能测试方面,我们除了使用3DMark软件进行基准测试之外,还选择了5款支持DLSS 3的游戏,分别测试了开启插帧和关闭插帧的效果。
同时,我们还选择了5款带有Benchmark的3A大作,以体现2款显卡在这5款游戏,2个分辨率下最高画质的表现。

在内存方面,为了保证内存不会对显卡产生瓶颈,我们尽可能的将其它硬件拔高,所以这次选择了来自芝奇的的F5-7200J345G16GX2-TZ5RS内存条。该内存为DDR5-7200MHz频率,时序则是CL34-45-45-115,电压为1.4V。两条16GB共计构成了双通道32GB的容量。

正常机械硬盘由于寻道原因会对游戏的加载以及最低帧产生干扰,为了防止这些干扰,我们选择了双固态(1块系统盘1块软件及游戏存储盘)作为测试使用硬盘。
系统盘是来自金士顿的NV2 PCIe 4.0 NVMe M.2,该固态硬盘的容量为2TB,支持PCIe 4.0 X4通道,这是一款高性价比的,亲民价位固态硬盘。其硬盘的连续读取速度为3500MB/s,连续写入速度为2800MB/s。硬盘的读写寿命高达640TBW。该硬盘的质保年限为3年。
软件及10款游戏的存储盘则是来自Kingston FURY的Renegade PCIe 4.0 NVMe M.2 SSD(又称叛逆者),这是一款容量为4TB的旗舰级硬盘,采用了3D TLC NAND颗粒及Phison E18主控,其连续写入速度可达7300MB/s,连续写入速度则是6000MB/s。算是目前最大容量的M.2固态硬盘了,其质保时长为5年或4.0PBW。

在水冷散热器方面,由于本次测试使用的是Intel最顶级的酷睿i9-13900K处理器,为了保证处理器的稳定运行不会影响显卡的性能发挥,我们选择了德商德静界的PURE LOOP 2 FX 360mm一体式水冷散热器,该水冷散热器采用了德商德静界全新的FX系列高穿透性风扇,加上静音独立式水泵设计,能够让处理器处于一个高效、稳定的运行状态。

由于测试使用了Intel的酷睿i9-13900K这样高功耗处理器,所以为了让给平台更好的供电效能让平台运行更加稳定我们特别选择了海韵的Prime PX-1600 ATX 3.0这款额定1600W的80PLUS白金全模组旗舰电源,该电源配有2个ATX 3.0接口。并支持单路12V输出,电流可达133.33A,其全部线材为压纹线设计,能够为系统提供更加纯净,充足的供电性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 Speed Way(DX12 Ultimate、光追)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Port Royal(光追)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Time Spy Extreme(DX12 4K)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Time Spy(DX12 2K)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DX11 4K)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DX11 2K)显卡分数对比
3DMark Fire Strike(DX11 1080P)显卡分数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3DMark DLSS性能测试:
3DMark DLSS(2K开插帧)帧数对比
3DMark DLSS (2K关插帧)帧数对比
3DMark DLSS(1080P开/关插帧)帧数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瘟疫传说:安魂曲》极高画质、DLSS质量、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瘟疫传说:安魂曲》极高画质、DLSS质量、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F1 22》超高画质、DLSS质量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F1 22》超高画质、DLSS质量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赛博朋克2077》光追超级画质、DLSS质量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赛博朋克2077》光追超级画质、DLSS质量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DLSS质量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极限竞速:地平线5》极端画质、DLSS质量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光明记忆:无限》手动最高画质、DLSS质量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光明记忆:无限》手动最高画质、DLSS质量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画质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刺客信条:英灵殿》极高画质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孤岛惊魂6》极高画质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极致画质2K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极致画质1080P分辨率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
测试总结及感想:
按照惯例我们还是做了一个表格,对之前的测试成绩进行了一个整理:

首先是3DMark基准测试部分,通过上图可以清晰的看到4款显卡之间的性能差距。

然后是3DMark的DLSS帧数部分,通过上图也是可以直观的对比出4款显卡之间的差距。
由于RTX 3060不支持DLSS 3的测试,所以这款显卡此处成绩为空。

之后,我们还对游戏性能进行了整理,同样在DLSS 3的插帧测试中,同样是由于RTX 3060显卡不支持插帧功能,所以在开启插帧的测试中该显卡成绩依然为空。

最后,我们仍然使用Furmark对显卡进行了约17分钟的烤机测试,测试时室温为26摄氏度。
在Fumrak单烤显卡的测试中,此时(以下内容取自GPU-Z)GPU的温度为56.3摄氏度,热点温度为68.2摄氏度,显卡的实时功耗为129.6W,风扇转速则是51%。
整个烤机过程中(以下内容取自HWiNFO 64),GPU最大功耗为130.777W,平均功耗为129.665W。GPU最大温度为57摄氏度,平均温度为56.4摄氏度。GPU热点温度最大为69.3摄氏度,平均为68.4摄氏度。
测试感想:

不同于公版频率默认功耗115W,最大功耗115W的设计,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在BIOS是留出了更多富余功耗的,虽然实际测试下来,该显卡的烤机功耗维持在了130W左右,但是最大功耗限制可是163W,因此显卡除了比公版频率高了210MHz之外,还是留有一定的超频余地。
再来说说显卡的性能方面,通过以上成绩,但以游戏来说,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在不开启插帧功能时,是比RTX 3060高了25%左右的性能。
而在全部游戏测试对比下,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要比RTX 4060公版频率的显卡高了2%左右的性能。
差距比较大的如《瘟疫传说:安魂曲》2K关插帧下,RTX 4060猛禽为70帧,RTX 4060公版频率则是66帧。(前者比后者高了6.1%)。再比如《使命召唤19:现代战争2》,RTX 4060猛禽为101帧,RTX 4060公版频率则是96帧(前者比后者高了5.2%)
而与RTX 3060比,差距比较大的则是在《极限竞速:地平线5》的2K关插帧下,RTX 4060猛禽为100帧,RTX 4060公版频率则是71帧。(前者比后者高了40.9%)。

综合实力对比下来,在不开启插帧的情况下,只有《赛博朋克2077》位于2K分辨率的“光追超级”模式下无法达到平均帧60帧以上的流畅运行。而在开启插帧后则是都能流畅运行。
因此,华硕RTX 4060猛禽显卡除了依旧保持强悍的性能,霸气的颜值之外,还是适合喜欢“折腾DIY”的用户来选择,更优秀的BIOS设计和强劲的散热系统使得这卡在维持本身超高频率之外,还额外拥有深挖的潜力。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架构及参数简介
- 第3页:显卡灯光赏析
- 第4页:显卡外观介绍(一)
- 第5页:显卡外观介绍(二)
- 第6页:显卡拆解
- 第7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8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3DMark 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一)
- 第11页:DLSS 3.0游戏性能测试(二)
- 第12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一)
- 第13页:单机/联机3A大作性能测试对比(二)
- 第14页:测试总结及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