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娱乐一步到位 七彩虹iGame G-ONE Plus一体机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七彩虹出一体机啦?其实这并不算新鲜事,早在19年的时候,七彩虹就推出了自家的首台iGame G-ONE电竞台式一体机。
虽然在这台机器上可以看到七彩虹为电竞玩家们做的专属设计。但是,这毕竟是该品牌的首个一体机类产品,以现在的眼光看,还是有许多可以优化的地方。

就在近日,七彩虹对其自家的iGame G-ONE一体机进行了升级,不仅做了设计结构上的大改,还将原有27寸屏幕的屏幕升级到了31.5寸,于是,我们今天的主角——七彩虹iGame G-ONE Plus电竞一体机它来啦!
目前七彩虹iGame G-ONE Plus电竞一体机一共有3个版本,分别是i5-12500H配16GB内存和512GB固态、i7-12700H配16GB内存和1TB固态以及i9-12900H配32GB内存和1TB固态。而在显卡方面,三款一体机全部使用了140W的RTX 3060 Laptop独显。在其它方面完全一致。
我们收到的是i5-12500H版,作为3款处理器中价位最亲民的产品,这台机器究竟能给大家带来怎样的感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次产品是上一代产品的升级款,所以我们会在外观和设计方面给大家指出两者的区别,由于上一代七彩虹iGame G-ONE一体机配置为10代酷睿加RTX 20系列显卡(均不相同),所以不做性能方面的区分。

另外一个特点是:
七彩虹首代G-One一体机采用的是主机与显示器整合在一起的设计思路。所以上代一体机的构成是一个显示器支架加一个很厚的显示器。
而全新的一体机采用了主机/显示器分离式设计,主机和显示器的支架融合在一起,硕大的支架不仅能够增加自身强度,后者还可以为前者提供更好的散热环境。

该一体机的尺寸为715mm(宽)*535mm(高)*245mm厚(以底座为测量基础)。而在主机(支架部分)和显示器的厚度方面,该一体机主机/支架的厚度为52.21mm,显示器部分最窄16.23mm。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显示器部分:

本次一体机最大的特点就是由上代27寸屏变成了31.5寸,分辨率仍然是2K(2560*1440),不过刷新率由原本的144Hz提升到了165Hz,且加入了对HDR400的支持。
和上一代相比,两者都是使用的超窄边框设计,且新一体机的下巴没那么宽了。

新一体机的屏幕下方中间是七彩虹iGame的英文标识。

新一代一体机采用了升降式的摄像头,需要手动按下进行弹出。

在显示器的背面左下角可以看到iGame的英文标识。

显示器背面右下角可以看到产品铭牌,以及上门服务和Windows操作系统的贴纸。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主机/支架部分:

新一代一体机采用了扁平化的底座,使得底座上方可以放置一些物品,可以更好地为用户桌面留出空间。
另外这个底座还支持无线充电功能,可以提供最高为Qi标准,15W Max的无线充电方案。

由于新一代一体机采用了主机/显示器分离的设计,所以开机键放在了屏幕的下方的主机仓上。
在开机键方面,我个人感觉不如上一代在显示器右侧盲按开机的方式舒服。

一体机的背面可以看到硕大的主机/支架部分,此处也是整台机器唯一的RGB灯光区域。

新款一体机有2个I/O接口区域,首先是背面I/O区域部分,从左到右依次是:
1个Type-C接口(10Gbps),1个USB 3.2 Gen2接口,2个USB 2.0接口,1个RJ-45网线接口,1个电源接口以及1个HDMI 2.0接口和1个DP 1.2接口。

在一体机主机的左侧还有一个接口区域,该区域从左到右依次是:
1个USB 2.0接口,1个USB 3.2 Gen2接口以及1组麦克风和音频接口。

主机部分的右侧则是有3个按键,分别是音量的加减以及工作模式切换按键(该功能也可通过iGame Center控制中心切换,分别是维护安静、娱乐、性能以及狂暴四种模式,对应不同的频率预计散热模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主机内部:

整台一体机的主机/支架部分外壳使用了卡扣的固定方式(非螺丝固定),打开后即可看到内部的主板及散热系统。

这里采用了下边是电路板部分上边是散热部分的设计,在主板上方分别为CPU(上图左侧)及GPU各设计了一个导热模块,并通过顶部大面积的散热鳍片进行统一散热。在热管方面,该一体机总共使用了4根10mm热管及1根8mm热管的导热方式。
其中CPU部分为1根10mm+1根8mm的双热管导热方式,GPU部分则是3根10mm的三热管导热方式。

支架顶部则是大面积的散热鳍片区域,这样设计能够更好地发挥热管效能(热管内的导热介质接触热源后汽化上升,再通过散热鳍片区域冷凝成液态下降,如此反复)。

而整个散热系统是通过2个离心扇进行送风的,进气孔则是位于显示器支架和显示屏中间部分。

在机箱的下方则是该一体机的音响系统,左右声道各一个。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驱动板、主板细节:

将主板拆下后可以看到内部的显示驱动板,用于发挥2K165Hz显示器的最佳效果。

主板部分由5个螺丝进行固定,卸下7个(2个用于固定散热器)螺丝后即可将主板拆出。这是一块集成度非常高的主板,除了CPU及GPU之外,上边可以看到内存及无线网卡的插槽,可以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我们收到的一体机是i5-12500H加16GB内存版,可以看到该主机标配的2根金士顿DDR4-3200MHz 8GB内存。两根插槽已经完全占满,若想升级则只能考虑更换成单条16GB容量。

在I/O区域的下方可以看到一个空着的M.2插槽,该一体机还为用户提供了一个额外的M.2固态硬盘扩展空间。
七彩虹iGame G-ONE一体机主板背面

主板背面只有一个整机标配的512GB固态硬盘,该固态硬盘型号为西数的SN530系列(对应市售版SN550),七彩虹已经为其增加了一块散热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iGame控制中心介绍:

该一体机预装Windows10 Home版,开机预装软件也非常少,除了桌面的计算机、回收站以及游览器图标外,只有一个iGame控制中心。

iGame控制中心外观非常地简洁明了,分为模式调节、灯光控制以及系统监控3个选项页。
其中模式调节中可以针对主机工作的四个模式(安静模式、娱乐模式、性能模式以及狂暴模式)进行切换,模式牵扯到频率和风扇转速的不同。
风扇方面可以让风扇工作在自动模式或是全速模式。

灯光选项则是调节一体机背面的RGB灯光区域,分为7种灯光显示模式,也可以对某些模式的速度以及灯光亮度进行调节。

系统监控则是对频率、温度、电压等状态进行记录,方便用户检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显示屏测试:

这台一体机标配的是31.5寸的2K 165Hz IPS高刷电竞屏,且支持HDR400高动态显示。
与初代一体机不同的是,iGame G-ONE Plus并不支持显示屏升降,但是俯仰以及左右摆头都是可以实现的。

通过蜘蛛校色仪可以发现,显示器达到了96%的sRGB色域、74%的AdobeRGB色域以及76%的DCI-P3色域和71%的NTSC色域。

而在48位色彩精确度测试中,这台一体机的显示屏平均值为0.5分,最大值为1F区域的蓝,达到了6.83。

该显示器并不像初代一体机那样拥有显示屏亮度调节功能(后期发布的程序),所以我们使用的是显示器自带的亮度调节。在默认亮度下,显示器的色调响应与灰阶如上图所示。

亮度均匀性100%测试中,9个模块中最大两百度差异达到了14%,出现在左下角位置。

色彩均匀性100%测试中,最大的Delta E差异达到了2.6,为中间靠左位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CPU基准性能测试:
注:以下测试均使用狂暴模式完成。

I5-12500H处理器在狂暴模式下,SuperPI Mod 1M三次计算最低用时为8.047秒。

wPrime单线程32M计算用时35.736秒。16线程1024M计算用时103.307秒。

国际象棋单线程计算结果:每秒3918千步,相当于P3 1.0GHz处理器的8.16倍。

国际象棋16线程计算结果:每秒31676千步,相当于P3 1.0GHz处理器的65.99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Corona 1.3 Benchmark测试,渲染用时1分43秒,渲染速度达到了每秒4714750条光线。

Cinebench R23测试,处理器单线程渲染得分为1726pts。多线程渲染得分则是14097pts。

AIDA64内存与缓存测试,内存读取达到了47705MB/s,写入则是46909MB/s,拷贝成绩为44969MB/s,响应时间为89.6ns。

AS SSD Benchmark,由于该一体机默认只有一个分区,所以我们直接针对该固态硬盘(C盘)进行了测试,其中4K读取为49.43MB/s,4K写入为237.48MB/s,综合得分3971分。

最后,PCMark10 Extended模式,整体得分为8254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首先是3DMark CPU Profile测试,处理器最大线程得分6667分,单线程得分954分。

3DMark Port Royal(光追性能)综合得分5274分。

3DMark Time Spy Extreme(DX12,4K),测试,综合得分4369分,显卡得分4277分,CPU得分4981分。

3DMark Time Spy(DX12,2K),测试,综合得分9370分,显卡得分9114分,CPU得分11149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DX11,4K),测试,综合得分5568分,显卡得分5394分,物理得分26569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DX11,2K),测试,综合得分10527分,显卡得分10796分,物理得分26710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
游戏性能测试:
4款光追游戏性能测试
5款3A大作性能测试
5款热门大作游戏性能测试
温度测试:
接下来,我们还是使用AIDA64单烤FPU+Furmark双烤的形式做了25分钟左右的烤机,此时室温为26度。

此时CPU温度为96度,CPU性能核频率4.0GHz,能效核频率3.1GHz,功耗达到了90W。而在显卡方面,此时显卡核心频率达到了77度,显卡功耗则是139.19W。
使用感想:

最后,我们使用噪音仪对待机以及烤机下的噪音进行了测试,其中待机噪音31.8分贝,烤机时噪音仅为36.7分贝。
老实说,第一代一体机在噪音控制方面做得并不算完美,用心做好一体机的七彩虹在吸取上一代经验之后对其做了大刀阔斧的改进。抛开硬件不谈,我们可以明显地发现——屏幕更大了,主机与显示器也彻底分开了。
更大的屏幕带来的是更好的视觉体验,而分开的主机和显示器支架整合在了一起,使得工程师们可以对其做更好的调教,无论是散热性能,还是拥有更大的空间来放置更多的硬件。
而事实也确实如此,首先在独显方面,这台一体机搭载的RTX 3060移动版显卡采用了140W满血版,在3DMark的Time Spy中显卡得分达到了9114分,这一性能甚至远超我们当时测试的超频版RTX 3060台式机独立显卡。
而在游戏性能方面,不开光追,全部2K分辨率最高特效,多款游戏都能保持40帧以上甚至更高的分辨率。
有些对游戏性能要求不那么恐怖如《彩虹六号:围攻》、《荣耀战魂》甚至是《CS:GO》之类的游戏,甚至可以达到200-300帧以上的表现。
这块RTX 3060显卡能否发挥2K 165Hz屏的作用呢,答案是可以的,标准3A大作通过降低画质可以带来更加畅快的体验。而到了竞技游戏中,即使开启最高画质,也能够达到200帧以上的效果就足以说明RTX 3060是否够用了。
而在扩展方面,这次的七彩虹G-ONE Plus一体机在拆开机壳后可以发现有一个额外的固态硬盘扩展位。甚至我们这台i5-12500H版本的一体机还可以通过更换内存来进一步提升整体性能,在扩展方面的表现也是不错的。
最后就是该一体机的应用场景了:

便携我有笔记本,游戏我可以装高性能电脑,那么一体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
我个人觉得它面向的群体是对空间需求较高,且对性能有一定要求的用户。像是宿舍,甚至是需要摆放更多物件的办公桌上。这台一体机可以在满足日常应用甚至是游戏需求的同时,极大地降低对桌面的要求——即使是一台笔记本,你还需要占用14寸的桌面空间,即使是台式机,你还需要留出一个地方放置主机不是吗?
而一体机的出现恰恰能够满足了这类用户的需求,甚至一步到位地解决了从安装到售后的一系列问题——当用户一体机出现问题之后,只需要给七彩虹打个电话,静等上门服务就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结构
- 第2页:显示器部分
- 第3页:主机/支架部分
- 第4页:主机内部
- 第5页:驱动板、主板细节
- 第6页:iGame控制中心介绍
- 第7页:显示屏测试
- 第8页:CPU基准性能测试
- 第9页:其它硬件及综合基准性能测试
- 第10页:3DMark游戏性能测试
- 第11页:游戏、温度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