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摄的鼻祖,怎么是个大战性感女妖的“咸蛋超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随着《特利迦奥特曼》前段时间正式完结,特摄史上又喜提一部大烂片。这部以“给人带来笑容”为内核的作品,凭借着稀碎的剧情,和莫名其妙的人物塑造,确实给我“整乐了”。在我打算找点冷门特摄,来扫空《特利迦奥特曼》给我带来的阴影时——
我与他相遇了:
nmd,为什么?
一身正义的红色,一双湛蓝的咸蛋眼,再搭配上充满塑料感的五官,和反着光的皮套……恩,这形象,无一不透露出烂片气质,但它还是凭借着名字,勾起了我的好奇——《中国超人》。

中国超人,睁开眼睛!
随着我逐渐深入了解《中国超人》,他那本就有些不可名状的形象,却愈发的复杂了起来。比如,这部作品着实不简单,其实是邵氏出品的特摄片——没错,就是那个将中国武侠片带向世界,开启了“新武侠时代的”,曾经香港影视巨头的邵氏公司。
上映于1975年的《中国超人》,可以说是中国特摄的开山之作,并且staff非常豪华,导演华山是邵氏电影公司的著名导演之一,而位列“香港四大才子”的倪匡,全权负责了这部作品的剧本。
“新武侠”时代的揭幕作品——《独臂刀》,同样是倪匡参与编剧的
与来自宇宙的奥特曼不同,《中国超人》与早期假面骑士的设定更为相似,都是改造人。而主角接受改造的原因,就是非常经典的英雄特摄风格了——从冰河时期就潜伏在地下生存的旧人类,经过亿万年的演化,获得了远超人类的力量,如今感觉时机已至,开始侵略地上,妄图统一地球。
敌方的大boss自称“冰河魔主”,长这样:

首席小秘书“电眼魔女”,长这样:
太色辣
我现在向“冰河魔主”宣誓忠诚,还来得及吗?最近才在日式特摄中流行起来的“投敌”风潮,属实是火星了。
在“投敌”这块,我堇算下来也只能是后辈了
而“冰河魔主”手下的“冰河魔怪”们,各个也是身怀绝技的高手。
高手如云
比如这一位,名曰穿山怪,其以顺拐姿态登场的架势,霎时就震住了我,想必一定是位高手!
啥都好,就是看着不太聪明的亚子
这位植物怪则更是重量级,浑身发绿的样子就让我觉得他不一般,十分随意的触手与空洞的眼神,再加上时不时的抽搐,更是彰显着其不凡的实力。
吴——老——二——
别看这些魔怪长得有点抽象,但实力可是实打实的,一般人类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正所谓英雄一定要在最后一刻才会登场,就在上述这两个魔怪,即将把“中国超人”的研究所攻下的时候,“中国超人”飒爽登场,迫不及待想要试试自己力量的他,第一件事就是——把实验室拆了。

虽然我很想质问他“你都保护了些什么”,但是不拆点东西,又怎么能称得上是特摄英雄呢!这不,拆完自己家,他立马就展现了强大的实力,轻松打败了正在肆虐研究所的魔怪。
中国超人可不是单纯的等身英雄,巨大化也完全不虚
之后的剧情也还就是那么老几样:被俘的友军被洗脑成反派;抓住主角的亲朋逼迫投降;自以为抓住主角弱点,却不慎被反杀等等,总体来看,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
还能在网上找到相关玩具
以现在的眼光来看 ,《中国超人》方方面面确实都有点“玩儿尬的”:主角的皮套设计很明显缝合了奥特曼与假面骑士;敌方怪人的设计既粗糙又抽象,更没有什么亮点;剧情逻辑和敌我战力差等细节方面的内容,也经不起推敲。
很明显,《中国超人》就是邵氏公司乘着当时兴起的特摄风潮,进行的模仿。但在我看来,这个模仿虽说有些拙劣,但也确实拍出了一定的中国特色,比如在敌方的设计上,其实融入了很多中国志怪的元素,比如明显是蜘蛛精的昆虫怪和模仿了传统铜像的喷火龙。
从外形上来看,这个“喷火龙”可一点都不“喷火”,更没有“龙”
而在在打戏方面,这部作品就就更亮眼了。作为邵氏出品的电影,《中国超人》的打戏非常出色。虽说演员穿着特摄皮套,做着中国传统武术的武打动作,乍一看有些怪怪的,然而一旦接受这个设定,全篇三分之一篇幅的打戏,看起来会非常过瘾。
看看这流畅、连贯、打击感十足的打戏,太过瘾了
要知道,1974年播出的《雷欧奥特曼》才让《奥特曼》系列的打戏,告别了“奥特乱抡”,开始出现了一些武学流派的特征。而与《中国超人》同年上映的《假面骑士Stronger》,打斗场面则还停留在毫无打击感的,“俩人相互比划”的纯表演阶段。虽说《中国超人》在剧情深度上,完全没法和这二者相比,但是在其他方面实现了弯道超车,也算是一大壮举嘛(狗头)。
被誉为奥特曼中格斗大师的雷欧,在打斗起手式才刚刚加入空手道元素
除了优秀的打戏,值得一提的还有《中国超人》的特摄技术。虽然现在看有点“五毛特效”的意思,但是放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可是相当出彩的。
不只是武侠
正如上文所说,《中国超人》只是邵氏公司根据时下流行的特摄风潮,结合自身擅长的风格,大胆进行的一次模仿与尝试,并且,这种尝试,并不只有特摄这一种题材。
在《中国超人》上映的前一年,邵氏公司与英国汉默公司合拍了一部名为《七金尸》的僵尸片。这部作品在题材上,结合了中国的“湘西赶尸”和西方的“吸血鬼”传说,与汉默公司合作,也是因为在当时,他们凭借吸血鬼、僵尸题材的电影,在欧美市场大获成功。
汉默公司擅长的题材
然而两家在电影行业大获成功的公司,却在《七金尸》中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片中包含但不限于:中国正直小伙与西洋富商寡妇的狗血殉情故事;武术家与吸血鬼的村头械斗;化为赶尸人,酝酿百年阴谋的德古拉,最终被步入老年的范海辛一木桩戳死的奇妙结局等等…
当然,也有这种吸血鬼绑架少女的福利片段
莫名其妙的故事,生硬缝合的题材,导致的自然就是票房的大暴死,甚至使得香港电影界,在林正英出现之前,在没人敢拍僵尸题材的电影。
俊男靓女,演员颜值还是真的高
但难能可贵的是,邵氏公司的模仿之路并没有就此终结,之后,除了上面说的《中国超人》,1977年,他们还拍出了一部以《金刚》为灵感的作品——《猩猩王》。
虽然《猩猩王》中的猩猩皮套,长得略显抽象,但不得不说,它也确实玩出了些新花样。本作女主角是一位性感的女泰山,穿着清凉的她,让整部作品相比于邵氏特色的打斗场面,更偏向于其另一个特色——香艳情节。
你瞅啥!
至于怎么香艳的,因为很多大家都懂得原因我并没法说,在此先说声对不起了。
总的来说,《猩猩王》就是一个以《金刚》为框架的模仿故事,情节上几乎没有创新,甚至有点更加莫名其妙。但相比于之前的《七金尸》《中国超人》,拍摄效果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虽然这只猩猩真的有点丑,但是特摄技术真的很赞了
客观来讲,上述提到的三部作品,质量都完全谈不上上乘,甚至像《七金尸》这种各个方面都比较拙劣的作品,说是一部烂片也完全不为过。但也不可否认,这些作品确实存在其特有的价值。
邵氏公司凭借出色的武侠电影,在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整体来看,他们的作品题材是非常具有局限性的。或许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亦或许是邵氏公司真的急于破局,但毋庸置疑,在他们决定拍摄一部完全没接触过题材的作品时,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并且尽管十分笨拙,但我认为这些尝试并非毫无意义,比如林正英的僵尸电影,无疑是一代经典,但我们也能从中看到《七金尸》《中国超人》以及《猩猩王》的某些“传承”,比如将西方吸血鬼融入港式僵尸片的设定,以及拍摄过程中使用的特摄技术。
小僵尸这样的妆容,是使用了特摄技术的
最后,我们不妨再聊回特摄这个话题。《中国超人》作为中国特摄界的鼻祖,毫无疑问对之后作品是存在一定影响的。比如2009年出品的国产特摄《铠甲勇士》,整体的皮套设计也是很明显的借鉴了假面骑士和战队。
特摄厨第一眼懂的都懂,但帅还是挺帅的
但是这又如何呢?这并不影响这个系列的前几部,是非常出色的特摄作品。吸取别人的先进技术,来讲述一个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在我看来这才应该是真正的“文化自信”,而不是看到相似的元素就张口抄袭,闭口辣鸡。
作为一名特摄爱好者,我在此衷心希望,有朝一日,国内能出现“奥特曼”系列这种,老少皆宜,能传递光和正义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