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致舒适体验 X-Bows Lite人体工学机械键盘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X-Bows,这是一个新进外设行业的品牌,其创始人是华人Sigo Wang。这是一名医学博士,专攻医学影像。
由于在实践过程中见到了许多因为经常使用标准键盘而导致手和手腕不舒适的办公室工作人员、作家以及程序员。基于这一现象,王博士研发出了符合人体工学,能够有效减少使用疲劳的X-Bows系列人体工程学键盘。
而这次我们收到的就是来自X-Bows的基础款产品——X-Bows Lite人体工学机械键盘。

X-Bows Lite是一款基于人体工学架构的机械键盘,该键盘在淘宝商城有售,共有茶、黑、青、红四种轴体,本体售价为399元,搭配硅胶碗托的售价则是499元,属于中端价位。
键盘的外包装采用了白色的主色调,整体给人干净、整洁的感觉。

包装的正中则是X-BOWS的LOGO以及英文标识。

键盘背面则是相关介绍,该键盘支持Windows操作系统,并配有一条1.5M长的Type-C转USB-A可插拔线材,方便用户携带。(由于没有苹果系统,并没有测试该键盘对Mac OC的兼容性)。
该键盘为86键的Lite版,所以并没有右侧额外的小键盘区。键盘的尺寸是345.7mm长*128mm宽*38.4mm高,总重量为640g。

碗托的背面则是一个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进入到X-BOWS的官网(英文)。

X-BOWS官网界面,在上边可以查看具体参数和下载相关驱动程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细节
- 第3页:背面、支脚
- 第4页:驱动介绍
- 第5页:体验、使用感想
外观、细节:

2个包装盒(键盘及碗托)主要是4样东西,键盘、数据线、拔键器以及硅胶碗托。

键盘本体,86键设计的键盘中间则是像水流一样开始下陷,同时为了让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该键盘做了许多方便性的按键设计,如中间的退格、回车以及Ctrl和Shift按键。

键盘采用悬浮键帽式设计,这样可以有效防止灰尘进入机械轴槽,对按键的使用产生影响。且在清洗时直接将键帽拔下即可,非常的方便。

键盘为了照顾双手的使用角度,特别做了人体工学设计,主键盘区的中心位置做出了一个“ㅈ”字的空隙。使得两只手在使用键盘时可以呈倾斜角度,提高舒适感。

中间设有一个灯光区域,可以根据驱动来调节灯光显示效果。

键盘采用了国产Gateron“佳达隆”的KS-9系列机械轴体,我收到的是青轴,该机械轴的总行程为4mm,触发形成为2.3mm,触发压力为60g。
另外在较大的轴体旁边做了卫星轴设计,让整体按键更加的均匀。

由于是带有LED背光功能的机械键盘,所以为了保证灯光的穿透效果,键帽采用了ABS双层注塑材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细节
- 第3页:背面、支脚
- 第4页:驱动介绍
- 第5页:体验、使用感想
背面、支脚:

整个键盘为4角防滑脚贴设计,为了保证防水效果所以底壳为一体成型设计,并没有螺丝孔位。

同时键盘设有增高支脚,在需要时可为键盘上端抬起1.5cm的高度,在碗托的配合下可以为用户带来更加舒适的使用体验。

中间上边是X-BOWS的LOGO及英文标识,下方则是键盘铭牌,该键盘在中国生产,其功率为5V-300mA。

键盘上的Type-C接口在键盘的左上角,用户在收纳时可以将USB线材拔出,使用时再将其插入,非常方便。

最后,键盘和碗托在一起时的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细节
- 第3页:背面、支脚
- 第4页:驱动介绍
- 第5页:体验、使用感想
驱动介绍:

该键盘配有专属驱动,用户可通过官网(www.x-bows.com)进行下载。驱动支持用户自定义方案进行保存。灯光管理界面可以根据不同的灯光来设置方向、亮度甚至是速度。

共计18种预设方案,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一键切换。

按键设定中可以设定按键的功能,含默认功能一共有8种不同的功能可供用户选择,包括连击、控制多媒体、打开软件、组合按键甚至是宏功能。

宏功能,可以进行毫秒级的设置,也可设置组合按键。随用户需要来进行精准调节。

最后是其他设定功能,在这里可以直接呼出Windows的“键盘属性”设置选项进行设置,也可进行USB报告率的调整。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细节
- 第3页:背面、支脚
- 第4页:驱动介绍
- 第5页:体验、使用感想
按键声音:
该键盘有青、差、红、黑四种轴体,我选择的是青轴,整体感觉还是比较清脆的当然噪音也是四种轴体里边最大的。
实际打字体验:

首先本篇文章是通过该键盘打出来的,算是一种熟悉的过程(全文仅200字左右),另外该键盘陆续使用了3-4天的时间,包括日常撰稿,上网和聊天。
电竞游戏体验:

电竞游戏我选择了《CS:GO》这款对键盘要求其实并不算很高的游戏,游戏主要使用的是方向键以及下蹲、跳跃按键。
使用感想:
首先是打字方面的问题,由于我长时间使用标准键盘习惯了,所以我在初接触这款键盘时快捷按键(如Ctrl+C、V)和比较偏远的按键(如Z)会有点不适应。且习惯盲打的我在初接触这款键盘时还是得看着键盘才能打准,距离直接上手上需要一段时间来适应。
然后是对键盘要求不是很高的游戏(尤其是FPS)游戏来说,方向键还是非常轻松就能找准的。在对于《使命召唤》以及《绝地求生》和《战地》系列游戏来说,可能还需要加上下蹲以及匍匐,需要准确的找到相应的按键位置。不过总体来说,游戏的上手会非常的轻松。

总体而言,如果是为了打字和办公,它更加适合有耐心去改变自己打字习惯的人,或者是没有习惯盲打,仍在努力适应键盘的人。不过,经过5天的高强度适应之后,用起来是真的非常舒适,尤其是食指即可触摸到退格和回车的情况下。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它的上手是非常方便的,2-3个小时即可直接适应这款键盘,通过长时间的游戏之后再来打字,也能够加快对于该键盘的上手速度。
总之,这款键盘舒适是真的舒适,但是是否愿意去花费一点时间成本来改变自己的使用习惯从而得到更加舒适的打字体验,就看个人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外观、细节
- 第3页:背面、支脚
- 第4页:驱动介绍
- 第5页:体验、使用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