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游戏人对日本手游印象:界面土炫,注重运营 - TGBUS - 电玩巴士
tgbus
中国业界对日本手游有着哪些印象?近日,阿里互娱一名UX设计师在知乎上分享了他对日本手游的看法。
根据这名ID为“老笨”的用户分享,日本手游首先界面风格比较土炫,其程度堪比中国面向小镇青年的页游。
但这些年情况已经大有好转,分析认为是手游的受众群体已经从退休老人、全职主妇、中小学生,逐步扩大到大学生、白领等人群。
其次,日本手游普遍比较肝,例如《智龙迷城》《勇者前线》等,单局时长都长达2小时。
第三,由于日本民族不喜欢打扰他人的特性,日本手游都单机化特征明显。
同样,由于日本人不太愿意进行陌生人社交,因此手游工会和社团规模较小,基本上是30人以内。
日本人不喜欢出风头,但也不愿意拖后腿,因此手游中团队排名和段位比较多,基本上看不到PVP排名。
日本人上班时间摸鱼情况较少,白领游戏时间通常是上班的通勤时间和夜间(早上7-8点,凌晨0-1点),因此他们手游的日常玩法很少做限时参与。
由于日本人口老化,存量市场自2014年开始陷入停滞,因此日本发行商对用户的精细化运营相当看重,会认真记录和反馈用户意见,并推动开发商做相应调整。
基于日本人从小到大都喜欢漫画的特点,日本手游中常见大量4格小剧场漫画、剧情漫画和动画,以角色的表情和夸张肢体动作来吸引玩家眼球,注重有趣但不追求真实。
日式手游付费结构简单,通常只有抽卡和买体力次数两种,这是因为政策管控的缘故。
根据之前的一个相关调查,与国内不同的是,日本玩家最主要获取信息的渠道依然是电视。

最后,老笨总结道,由于日本人口老年化严重,且老人喜欢玩柏青哥,因此手游会针对其偏好做高对比度色彩、大按键,炫彩且厚重的文字风格,也就是土炫,这和他们用户群体特点是分不开的。
日本中老年玩家使用的设备比较低端,研发人员的设备也比较老化,这和他们市场成熟有关,导致设计理念陈旧。
日本手游大多出自薪资低,人数少的小作坊工作室,缺乏经验沉淀,开发预算低,因此导致市面上大部分产品都工业化程度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