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抢不到显卡?试用冲锋坦克PRO GP66游戏本畅玩《生化危机8》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生化危机8:村庄》是CAPCOM制作发行的一款恐怖类动作冒险游戏,是经典僵尸题材游戏《生化危机》系列的正统续作,游戏故事背景设定在《生化危机7》的数年后,从贝克庄园事件中生还的伊森·温特斯为了夺回被抢走的女儿再次展开一场全新的生存恐怖冒险。

《生化危机8:村庄》采用RE引擎打造,在7代作品的基础上大幅扩展了游戏的可玩性,并加入了最新的光线追踪技术,为游戏玩家们提供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恐怖游戏之旅。
我们都知道在1080P分辨率下 RTX 3060显卡就能很好的游玩《生化危机8:村庄》,但碍于局势大家很难购买到桌面级的显卡,这里我就想试试笔记本的RTX 3060玩这款游戏表现如何,让我们一起看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产品外观
我们今天使用测试笔记本是来自微星的冲锋坦克PRO GP66 RTX 3060版本:
尺寸大小
净重量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是一款15.6英寸游戏笔记本,同时兼具性能和颜值,深受微星游戏本玩家的喜爱。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的机身长度约为35.7cm,最大宽度27cm,屏幕高度23.9cm,平面高度最厚约为3.5cm,在不考虑顶盖转轴处的突起和底面支架的情况下,实际机身厚度约为2.4cm,净重约2.3KG。
A面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整体为黑色,顶盖采用了铝合金材质,表面有非常细微的颗粒感,中间镶嵌着一块黑色的龙盾LOGO,转轴处做了突起设计,让这款游戏本更显立体感。
龙盾LOGO
龙盾LOGO采用了镜面阴刻手法,而且舍弃了花俏的灯光效果,配合纯黑色的机身整体,给人感觉非常低调,更加迎合硬核游戏玩家的审美。
屏幕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配置了一块15.6英寸的IPS等级电竞屏,超窄边框设计所带来的超大屏占比,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视觉沉浸体验,屏幕上是1个720P高清摄像头和针孔式拾音孔。
C面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配置了一块84键的赛睿RGB巧克力键盘,大按键设计操作手感非常出色,而且支持单键RGB和多种酷炫背光效果。
D面
底面采用了对称设计,在左、中、右都预留了栅格进风空,配合底座上的硬质支脚和橡胶防滑垫,可以为游戏本提供良好的进风条件。
侧面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的尾部采用了超跑尾翼外观设计,左右都预留了散热出风口,并将一些重要接口都设计在了尾部:1个可用于VR设备视频连接的USB3.2 Gen2 Type-C接口,1个RJ45千兆有线网络接口,1个外接显示设备的HDMI接口,以及长方形的电源供电接口。这样设计能够方便用户理线,减少空间环境的影响。
机身的左侧预留了1个USB3.2 Gen1 Type-A接口和1个3.5mm耳机麦克风接口,右侧预留2个USB3.2 Gen1 Type-A接口。在机身两侧靠近用户的地方,还设计了很多小孔,对应机身内部左右两侧的丹拿音响,提升用户的立体声感受。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规格参数简介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搭载i7-10870H处理器,8核16线程,基础频率2.2GHz,在开启龙盾中心的Turbo模式后,核心频率可以达到4.8GHz。

预装2根三星的DDR4笔记本内存,单根容量8GB,组成16GB双通道方案,内存频率为3200MHz,时序为22-22-22-52。
移动版RTX 3060&桌面版RTX 3060规格对比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搭载了一颗"满血"的移动版NVIDIA GeForce RTX 3060独立显卡。从核心规格上来看,移动版RTX 3060拥有3840个流处理器单元,用的是一颗完整的GA106核心,而桌面版RTX 3060采用的GA106核心却是被阉割过后的产物,只有3584个流处理器。核心频率方面这颗移动版RTX 3060基础频率为1387MHz,Boost频率为1702MHz。
这颗RTX 3060支持最大130W的性能释放(Dynamic Boost支持),达到了NVIDIA规定的最高功耗数值,能够完全释放出移动版RTX 3060的全部性能,即"满血"RTX 3060,当然前提是玩家在龙盾中心里开启Turbo性能模式。

微星冲锋坦克 Pro GP66配置了一块15.6英寸大小的全高清IPS等级电竞屏,最佳分辨率为1920x1080,支持144Hz刷新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游戏画质
《生化危机8:村庄》提供了丰富的画质设定选项,玩家们也可以直接套用系统预设的最大值、光线追踪、优先图像、平衡、性能优先这5档画质设定方案。
预设方案
预设最高画质效果
预设光线追踪效果
预设优先图像效果
预设平衡画质效果
预设性能优先效果
开启光线追踪预设方案后,游戏画面整体更加明亮,光影效果更加出色,但由于没有加入DLSS技术支持,为了确保游戏帧数,预设光追画质方案中降低了抗锯齿等级,导致预设光追方案中的游戏画面锯齿感非常明显。

在4档非光追预设画质之间除了明显的锯齿感差异之外,在光影效果和建模细节表现上同样有着明显的差别,尤其是预设性能优先画质设定下,虽然游戏帧数相比预设最大值高出了百帧,但游戏画面的颗粒感非常明显,建模边缘可以看到非常明显的线条断裂形成的锯齿。
如果显卡性能允许,建议采用图像优先预设方案进行游戏,该预设方案能让玩家在极佳的游戏画质下获得不错的流畅游戏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我们之所以认为RTX 3060的游戏本适合游玩这款游戏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这次桌面级的RTX 3060跟移动平台的RTX 3060差距是很小的,在CUDA核心方面,移动端的RTX 3060甚至更多一些,只不过频率稍低,所以两者的理论性能差距非常小。这一点跟移动端的RTX 3070、RTX 3080很不一样,后者的移动端与桌面级可以说没有办法相提并论。
桌面级RTX 3060规格
移动端RTX 3060规格
我们通过上方的两个RTX 3060 GPU-Z截图就能看出,桌面级的RTX 3060拥有3584个CUDA核心,Boost频率为1852MHz、位宽为192bit显存容量为12GB。而移动端的RTX 3060则拥有3840个CUDA核心,Boost频率为1702Mhz,位宽同样为192bit但是显存容量为6GB。
所以在我们看到桌面级的RTX 3060能在1080P分辨率下畅玩《生化8》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的想看看移动端的RTX 3060玩这款游戏的表现如何。

在开启测试之前我们还要去微星笔记本自带的龙盾控制中心开启高性能模式,同时打开独显直连模式从而获取更高的性能,支持独显直连对于游戏笔记本来说至关重要,这也是微星笔记本一直以来的优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我们首先进行的不开启光追的默认最高画质对比测试:

冲锋坦克 Pro GP66由于搭载了130W性能释放的RTX3060显卡,整体的游戏表现非常不错,配合144Hz高刷电竞屏,最高画质基本上可以得到与桌面同配置获得同样的游戏体验。
接下来看光线追踪开启之后的表现:

开启光线追踪之后,移动端RTX 3060可以跑到95帧,而桌面级RTX 3060可以跑到100帧。我们可以看到两者的差距非常小,由此可见移动端游戏本在功耗和散热与桌面级相比有诸多限制的情况下,基本上可以获得相同的游戏体验,这一点非常出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
通过我们本次的RTX 3060《生化8》对比测试,我们看到,目前市面上与桌面级差距最小的显卡RTX 3060游戏本确实是可堪大任。在《生化8》这款大作中表现出了非常强劲的性能,值得肯定。

尤其是这款微星冲锋坦克Pro GP66游戏本,更是给到了130W的RTX 3060满血版本,这点是广大玩家购买RTX 3060游戏本时需要注意的。不同功耗下的RTX 3060笔记本表现是截然不同的,一定要盯准其功耗数据。

此外,我们都看到了现阶段的RTX 3060桌面级显卡最便宜也要7500元左右,而RTX 3060满血版的GP66不过1万出头,要知道台式机你还要买显示器、主板、键盘、CPU、内存等等配件,这些加起来的钱会远超1万元。所以现阶段购买一个满血版本的RTX 3060笔记本是非常划算的,玩游戏的体验可以说是相差无几,是现如今挖矿热潮特殊时刻的一种解决办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前言
- 第2页:产品外观
- 第3页:规格参数简介
- 第4页:游戏画质
- 第5页:RTX 3060移动桌面规格对比
- 第6页:1080P性能对比
- 第7页: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