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动画公司推底薪制引关注 画师生存状况仍未提升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日本的动画已经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巨大文创产业,还风靡世界各国……

然而基层的动画师过得有多苦的新闻却依然层出不穷,作品在全球疯狂吸金都跟他们没有半点关系!

最近有一间日本动画外包公司「reboot」宣布将要募集有底薪的动画师就引发了关注。
reboot公司:「敝公司想要致力培育高质量动画人才,为求员工生活安定,明年度的征才将引进固定月薪制度。(数字动画师18万日圆、含数字动画检查19万日圆)」

这间名叫 reboot 的日本动画公司在今年10月发出了这则征人启事引发议论,他们专门承包「动仕」作业,也就是指「动画」与「上色」的工作。曾经参与包括《精灵宝可梦》、《咒术回战》、《排球少年!! TO THE TOP》等等知名作品……
reboot公司出现在《咒术回战》第7话片尾名单中

「上色」工作是他们的承包业务之一

至于为什么 reboot 公司推出月薪保底制度会引发关注呢?就是因为基层动画师通常没有底薪,只能依照画了多少「张数」计算薪水。 动画业界的外包作业现场

半小时的动画平均要画3000张,但是动画师画一张平均只能拿到200日圆!
又因为要求越来越细致,动画师一天画20张就是极限了!


每个月收入才10万日圆左右
而且只有15%的动画师是正式员工,其他契约员工毫无保障!

年轻动画师阿久津彻,天天窝在狭小的房间赶工,当初是因为《数码宝贝》而立志当动画师,可是梦想实现以后年收入才100万日圆,又只能睡在狭小的空间过日子……

「我的确是喜欢才进入这个行业,但是这行的残酷连要结婚都很困难」
一天工作11小时以上,每个月才休4天要怎么享受生活啊!

不只是动画师这么血汗,像动画《SHIROBAKO》(白箱)的主角所担任的「制作进行」这个职位也非常黑暗……

某个「制作进行」拿出打卡时间爆料
每个月加班超过100小时!才工作半年就得忧郁症!!!

11月19日,知名声优铃村健一上了TOKYO FM的广播节目也聊起这个话题……

节目花了一些时间在聊 reboot 公司推出底薪制度的事情……
「reboot社长说:『明明大家都知道生活不稳定就不能好好工作,但是却没有动画外包公司愿意提供底薪,这不是很奇怪吗?我们公司只是做了理所当然的事情。』而造成动画外包公司没有底薪的理由,就是动画的制作预算太少了,一旦提供底薪就不能多请动画师,代表无法提升产量。公司也会害怕培养的动画师辞职,投注的心血都付诸流水……提供底薪对动画外包公司而言风险非常高,所以难以普及。」

对于 reboot 公司愿意背负以上的风险提供底薪,铃村健一也相当感慨……
铃村:「动画师的薪水通常都是算画一张多少钱,有底薪真的很少见。」

铃村:「对于新人动画师而言,18万日圆的底薪非常可贵。我还认识一位动画师,一个月领不到3万日圆,最后只能放弃这个梦想。在制度上就算动画作品赚了几亿日圆,付给动画师的薪水跟声优的薪水都一样不会改变。不论动画多么赚钱,或是多么不赚钱,我们领的薪水永远都一样。我觉得是该彻底检讨这种制度了。」

为什么动画业界整体的景气跟基层动画师的薪资落差这么大?就要从动画业的组织看起了…… 大家看动画片头、片尾曲的时候肯定会发现常常有叫做「○○制作委员会」的组织出现……
制作委员会是由电视台、电影公司、广告公司、出版社以及大型动画公司组成

这些出资的大公司通常会出现在动画片头、片尾曲的名单当中,他们组成制作委员会以后会透过中大型动画制作公司将工作层层转包给小型动画公司……
制作动画的责任最后就落到每一位动画师身上

但是动画的版权是归属于制作委员会,因此这部作品卖得再怎么好都是制作委员会当中的大公司获利,中小型动画公司拿到的就只有一开始谈好的制作费用而已……
制作委员会的收入不会分配到基层公司与动画师身上!

位在大阪的小型动画公司イングレッサ(ingres-A)老板吉本拓二就坦言基层只能根据制作委员会给多少钱而发出相应的薪资,因此常常都在做超出薪资水平的工作……
这个问题自爆出来已经很多年了,但是至今有底薪还是热议,说明这么多年动画师待遇并没有提高。
真的希望基层动画师和声优的待遇都能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