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公版频率花式吊打RTX 2080 Ti:技嘉RTX 3080 GAMING OC 10G显卡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就在昨天,NVIDIA正式解禁了Geforce RTX 3080(下简称RTX 3080)的显卡评测,我们也是第一时间为大家奉上了首发评测内容,相信这次的RTX 3080显卡让玩家们心动不已了吧?不过公版显卡毕竟货源有限,相较于公版,更多玩家反而倾向于各大品牌推出的非公版显卡,这类非公版显卡不仅散热性能更强,且超频版的话其核心Boost频率也会随之提高——简单说就是性能也加强了不少。

时隔一天非公版的RTX 3080显卡也正式解禁,这次我们就以技嘉的GeForce RTX 3080 GAMING OC魔鹰为例,来给大家带来详细的游戏性能测试,让大家看对该卡的性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我相信很多玩家们关注的重点不是RTX 30系列又多了哪些技术,而是这款非公版RTX 3080显卡比公版显卡强在哪?又比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版(公版)强多少?
那就比比呗,因此,我们找来了技嘉的GeForce RTX 3080 GAMING OC魔鹰(下简称技嘉RTX 3080魔鹰)显卡,而对比显卡则是NVIDIA的GeForce RTX 3080和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两款公版)显卡,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之后,大家能够对这块非公版RTX 3080显卡的性能有一个更加直观的了解。
本次测试所使用到的3款显卡GPU-Z截图
由于采用了非公版的供电设计,技嘉RTX 3080魔鹰的Boost频率达到了1800MHz,比NVIDIA Geforce RTX 3080公版显卡的1710MHz还要高了90MHz。
此外,两款显卡均是1188MHz的物理显存频率,等效频率为9504MHz,等效速率为19Gbps。
而NVIDIA Geforce 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虽然物理显存频率达到了1750MHz,但是等效频率仅为7000MHz,等效速率则是14Gbps。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虽然首测已经为大家详细的解析过NVIDIA Ampere架构了,但是在这里仍需要小提以下,以方便大家理解。当然,我们仅针对本卡的游戏性能做一个简单的解析。

注:NVIDIA Geforce RTX 3080上一代的对位产品是RTX 2080 SUPER而非RTX 2080,所以我们仅列出了RTX 2080 SUPER的规格。
新一代NVIDIA Ampere架构的RTX 3080显卡较Turing架构的RTX 2080 Super有了非常明显的提升,得益于三星的8nm工艺,GA102核心可以在628平方毫米的面积中堆积280亿个晶体管,虽然面积较545平方毫米略有增大,但是晶体管数目直接翻了一倍以上。
RTX 3080的GA102-200核心架构图
RTX 3080拥有6个GPC,其中4个GPC中,每个GPC包含12组SM簇,另外2个GPC中,每个GPC则包含10组SM簇,合计68组SM簇。每组SM簇拥有128个流处理器,所以合计68*128=8704个流处理器。
而RTX 3080的GA102核心左右两侧共有10个内存控制器,合计构成了10*32bit=320bit的位宽。
GA102-200的SM簇详细结构
由于每组SM簇中包含4个第三代Tensor核心和1个个第二代RT核心,所以RTX 3080的GA102显示核心中共计拥有4*64=272个Tensor Core以及1*64=64个RT Core。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新一代Shader、RT Core以及Tensor Core:
全新的Shader、RT Core以及Tensor Core
在全新的着色器中,Ampere每个时钟周期可以进行2次着色器计算,而Turing则只执行一次,这导致了Ampere达到了30 Shader-TFOPS是Turing 11 Shader-TFOPS的2.7倍。
第二代RT Core中,Ampere翻倍了光追中的光线以及三角形计算吞吐量,使其可以达到58的RT-TFOPS,是Turing 34RT-TFOPS的1.7倍。
在第三代Tensor Core中,Ampere的Tensor核心可以自动识别消除不太重要的神经网络中的权重。因此,新的Tensor核心达到了238 Tensor-TFLOPS,是Turing89 Tensor-TFLOPS的2.7倍。
ANNOUNCING RTX IO技术:
传统工作模式中不同读写速度所需要的工作核心数量(每个蓝框代表一个核心)
基于AO API工作模式时 不同读写速度与所需核心数量(每个蓝框代表一个核心)
正常的游戏工作流程是CPU复制磁盘中的文件并解压缩游戏图像,但是由于PCIE 4.0的推出,使得PC的传输速率由传统机械硬盘的100MB/s直接提升到了7GB/s。这时CPU再将数据复制到内存并解压缩游戏图像已经成为瓶颈。
而Ampere的另一项功能——新IO API则是可以直接从固态硬盘快速加载数据,然后传输到GPU显存,用GPU来进行无损解压缩,以此,游戏中即使遇到宏观的巨大世界和常见,也可以被更加快速的加载出来。
GDDR6X显存技术:
PAM4信令功能的GDDR6X显存
此外,与美光合作的GDDR6显存,是首个具有PAM4信令功能的显存,由于采用了以250mV为步进的4个级别电压分别对2位数据进行编码,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GDDR6X显存的传输数据量达到了GDDR6的两倍(等效显存频率翻倍)。
所以,采用了GDDR6X显存的显卡,在相同物理显存频率的情况下(就是GPU-Z显示的显存频率),等效显存速率是GDDR6的2倍。
GDDR6X计算公式为:物理频率(MHz)*8=等效频率(MHz),等效频率*2=等效速率(Gbps)即1188MHz*8*2=19Gbps。
Turing架构的GDDR6等效速率计算公式为:物理频率(MHz)*4=等效频率(MHz),等效频率*2=等效速率(Gbps)即1750MHz*4*2=14Gbps。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本次测试使用的显卡是来自技嘉的GeForce RTX 3080 GAMING OC 10G(魔鹰)也就是3风扇的RTX 3080显卡。
RTX 3080 GAMING OC 10G是技嘉推出的一款具有高频率的显卡,其定位是低于AORUS GeForce RTX 3080 XTREME 10G(大雕)、AORUS GeForce RTX 3080 MASTER 10G(超级雕)但是高于GeForce RTX 3080 EAGLE OC 10G(猎鹰)的档次。

技嘉RTX 3080魔鹰显卡采用了3风扇设计,从左到右分别采用了1个8cm(最左边)和2个9cm(中间、右边)直径的散热风扇。

且为了防止产生乱流,显卡采用了正逆转的设计方式,左右两个风扇为逆时针,中间风扇为顺时针旋转,这样临近风扇的风向都是完全统一的,可以尽量避免乱流现象的产生。
3个风扇均为专门设计的刀刃式扇叶,在扇叶边缘设有3角立体造型,且在叶面有导流沟槽的设计,能够给显卡带来更多的进风量。
注:该显卡的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在GPU负载过低时可以保持风扇停转,以达到0噪音的目的。

显卡顶部,可以看到由金属背板延伸出来的保护支架,上边印有多边形纹理和GEFORCE RTX的英文标识,右下方则是倾斜式的三角形设计,在三角形的中间则是GIGABYTE英文LOGO,此处搭配下方的长条形是显卡唯二的两处LED灯光区域,该区域可以支持RGB FUSION 2.0灯光效果,能够进行1677万种灯光颜色调节。

该显卡采用了双8Pin辅助供电设计。

在显卡PCB的顶端有一个BIOS切换按钮,可通过切换BIOS实现OC频率(高频)或是低温模式,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来进行选择。

技嘉RTX 3080魔鹰同样采用金属背板,能够起到加固及保护显卡的作用,且由于该显卡采用了加长型散热模块设计,所以散热模块是要长出PCB不少的。
该显卡在PCB右侧做了镂空区域,以保证显卡可以更好的散热。

该散热设计和NVIDIA Geforce RTX 3080公版显卡右边散热风扇的原理相同。都是起到为显卡进行散热,同时辅助机箱风道的作用。

最后,在视频输出接口部分,可以看到3个DP 1.4a接口以及2个HDMI 2.1接口,最大支持分辨率为7680x4320@60Hz。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整个拆解还是非常轻松的,将背板上面的螺丝全部拧下后即可直接拆掉散热器部分,技嘉RTX 3080魔鹰的供电辅助散热都是在散热上的,采用导热硅脂垫进行热量传输。
3个风扇中,最右边(从正面看)的9cm直径风扇为单独温控设计,由1根线单独控制,左边(从正面看)8cm直径和中间9cm直径的风扇则是有1根线然后分叉分别连接2个风扇,进行统一控制。
顶部则是RGB灯光控制线。

散热模块采用7根热管进行散热,其中GPU附近则是有2根完成U行均匀散发到上下两个部分,加上原来的7根热管等效9热管设计。
供电模块则是5根热管进行延长,竖向散热鳍片加上横向热管,能够极大的增加热管与散热鳍片的接触面积,以便带来更好的热传递效果。

技嘉RTX 3080魔鹰的PCB其实不长,该显卡在右侧做了进气格栅设计,冷风可以直接从进气格栅直接吹透显卡的散热部分,以提升散热能力。

同时显卡PCB的右端做了一个转接线设计,由扁平的双8Pin供电接口组焊接成普通的6+2Pin显卡辅助供电接口,方便用户电源直插供电。

技嘉RTX 3080魔鹰PCB,尺寸为235mm(长)*11mm(高,包含金手指的高度)。

该显卡采用了17相核心供电设计,显存供电为2相分布是布局(黄色区域)。

GPU的左右两侧各有4个显存颗粒,上下各有1个,共计10颗美光的D8BGW 1GB显存颗粒构成了320bit的位宽以及10GB GDDR6X显存容量。
技嘉RTX 3080魔鹰的GA102显示核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为了保证其它显卡的性能发挥不会因为其它硬件产生瓶颈,这次我们使用了Intel Core i9-10900K处理器以及32GB*2内存的硬件配置。
同时在显卡方面,我们分别使用了公版的RTX 2080 Ti FE版以及RTX 3080来做对比。

除了正常的及3DMark之外,我们分别测试了6款顶级大作以及6款支持光追及DLSS的游戏来进行测试。测试分辨率为1080P、1440P(2K)以及2160P(4K)。测试方式为3款显卡的平均帧对比。
整体硬件测试平台

本次测试使用的主板为技嘉的Z490 AORUS MASTER,又叫超级雕,是定位属于次旗舰的主板,该主板支持PCI-E 4.0通道(需搭载11代酷睿处理器),其CPU辅助供电为双8Pin,是一款及超频、游戏性能为一体的高端ATX架构主板。

测试使用的内存为芝奇的F4-3600C18D-64GTRS,2条DDR4-3600MHz 32GB容量的内存共计组成了双通道64GB。该内存套装时序为18-22-22-42,电压为1.35V。其超高的容量可以更好的发挥出技嘉RTX 3080魔龙的性能。

测试使用的固态硬盘为技嘉的AORUS NVMe Gen4 SSD PCIe 4.0固态,该固态硬盘的容量为1TB。

测试使用的散热器为猫头鹰的NH-U12A,这是猫头鹰自家的旗舰机CPU散热器,拥有7热管以及双A12风扇的设计。不过本次测试由于使用的是10核心20线程的i9-10900K高性能处理器,所以在测试时我们以双风扇满速来进行测试(以保证CPU温度不会因为过高而降频致使拖累显卡性能的发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3DMark Tims Spy Extreme(4K,DX12)基准性能测试结果对比(显卡得分)
3DMark Tims Spy(2K,DX12)基准性能测试结果对比(显卡得分)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4K,DX11)基准性能测试结果对比(显卡得分)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2K,DX11)基准性能测试结果对比(显卡得分)
3DMark Port Royal(光追性能)基准性能测试结果对比
测试小结:
在5款3DMark的测试中,得益于Boost频率达到了1800MHz,所以技嘉RTX 3080魔鹰均以较大的优势领先RTX 3080公版显卡。而NVIDIA的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公版显卡则落后两者许多。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六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杀出重围:人类分裂》Ultra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战争机器5》超高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超高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无主之地3》超高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地平线:零之曙光》终极质量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荒野大镖客:救赎2》注重质量画质游戏性能测试对比
测试小结:
6款游戏都是自带Benchmark的,通过结果来看,技嘉RTX 3080魔鹰都是小胜公版的RTX 3080显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是由《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工作室Eidos Montreal制作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是《古墓丽影》系列重启后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古墓的风格将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劳拉也将会实现自我的蜕变,迎来关键性的时刻,用尽所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探险家”。
注意:由于该游戏1080P分辨率不支持DLSS选项,所以我们无法测试该分辨下“开启光追 开启DLSS”选项,因此这一项测试放弃。
《古墓丽影:暗影》1080P分辨率下光追性能测试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古墓丽影:暗影》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地铁:离去》是由4A Games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灵感取自小说《地铁2033》和《地铁2035》。游戏仍然采用分线性任务系统与沙盒地图以探索刺激的剧情,游历整个春夏秋季,以及核冬季,游戏采用昼夜循环系统以及动态气候系统。
本作讲述的是主角Artyom和其他探险者登陆俄罗斯东部的蒸汽列车“Aurora”号,这是一个重型改装的避难所。当然不是所有探险者都能同你一起搭档,你的选择将影响他们的征途,重复可玩性大增。
注意:由于该游戏1080P分辨率不支持DLSS选项,所以我们无法测试该分辨下“开启光追 开启DLSS”选项,因此这一项测试放弃。
《地铁:离去》1080P分辨率下光追性能测试对比
《地铁:离去》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地铁:离去》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战地5》是一款由EA制作并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战地》的正统续作。本作的多人模式增加了多个如同电影大片般的角色动画,玩家叱诧战场,还得提防背后敌人的袭击,震撼的画质加上角色动画,堪比电影大片。
《战地5》的战场非常巨大,通过在名为“盛大行动”的模式中,玩家将在多变的战场与敌人作战,全新的战斗、前线任务与奖励都将动态出现在壮阔的战场中。同时本作引入了“兄弟连(Company)”系统,玩家可以自定义角色的性别、种族、面部、发型以及大量配件,组成兄弟一起作战。
注意:由于该游戏1080P分辨率不支持DLSS选项,且RTX 3080在2K分辨率下无法开启DLSS(RTX 2080 Ti缺可以)所以我们无法测试该这两个分辨率下相关显卡的“开启光追 开启DLSS”选项,因此这前一项测试放弃,后一项测试2块RTX 3080相关部分放弃。
《战地5》1080P分辨率下光追性能测试对比
《战地5》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战地5》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控制》是《量子破碎》工作室Remedy的新作。本作可以看作是《量子破碎》的精神续作。游戏中玩家可以用意念控制物体。
《控制》1080P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控制》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控制》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是由Machine Games开发,Bethesda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德军总部》系列续作之一。
本作会更注重于叙事节奏,整体的开放性更高,虽然在内容和基调上都相对轻量一些,但关卡设计和非线性叙事的手法则能让玩家体验到更多活动与事件,因此实际游玩时间也许会比之前的作品更长一些。
《德军总部:新血脉》1080P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德军总部:新血脉》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德军总部:新血脉》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堡垒之夜》是一款合作沙盒生存游戏,游戏被分为两个部分:白天和黑夜。在白天,玩家需要合作来寻找材料并且使用材料来建设防御工事。当夜晚来临的时候,他们会撤退到堡垒中来抵御一波一波的怪物,直到太阳升起。
游戏的“大逃杀模式”融合了将射击和建造,独特的模式在玩家群体间大受欢迎。相比于其他的“大逃杀”类型游戏,本作有更多空间让玩家玩出自己独树一帜的风格。
《堡垒之夜》1080P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堡垒之夜》2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堡垒之夜》4K分辨率下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对比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
烤机测试:

在温度测试方面,我们使用Furmark来对技嘉RTX 3080魔鹰进行了20分钟的烤机测试,在这20分钟的时间了,该显卡最高温度66度,目前温度64度,其中GPULoad达到了97%左右。
此时1号显卡风扇(最右边的1个)达到了83%的转速,2显卡风扇(最左边和中间的2个)则达到了79%的转速,整体显卡功耗为354.3W。
显卡的温度控制还是非常到位的,即使满载也仅仅是60接近一半这样,比预想的RTX 3080温度低了许多,且3个风扇在烤机测试的过程中都非常静音。

值得一提,该显卡为双BIOS设计,本次烤机测试使用的是频率较高的OC模式,另外该显卡还支持频率略低的静音模式,如果用户有更加极致的静音需求,可通过切换BIOS来实现。
测试总结:
6款大作1080P分辨率Benchmar测试结果
6款大作1440P(2K)分辨率Benchmar测试结果
6款大作2160P(4K)分辨率Benchmar测试结果
3款游戏1080P分辨率开光追及DLSS测试结果对比
5款游戏1440P(2K)分辨率开光追及DLSS测试结果对比
6款游戏2160P(4K)分辨率开光追及DLSS测试结果对比
通过上边的测试,相信大家对技嘉RTX 3080魔鹰显卡已经有一个非常直观的了解了,这块显卡的定位是高于公版RTX 3080显卡,实际测试效果也是这样的,性能表现确实强于公版显卡。而对比RTX 20系列的旗舰显卡RTX 2080 Ti Founders Edition,技嘉的RTX 3080魔鹰更是与其拉开了非常大的距离,可以说新一代的RTX 30系列显卡无论在正常游戏表现还是光追及DLSS的表现方面,是完全可以高于对位RTX 20系列显卡的。

技嘉的RTX 3080魔鹰显卡即使在4K分辨率下,开光追及DLSS后通吃3A大作也是没有压力的,且烤机温度只有65度,搭配最右侧的风扇可以辅助玩家更好的设计风道环境。
另外该卡的官方是6199元,且在颜值方面我个人觉还是非常出色的,对非公版显卡有兴趣的小伙伴们不妨考虑一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公版稀缺 非公版才是主流
- 第2页:NVIDIA Ampere架构简介
- 第3页:NVIDIA Ampere架构特点
- 第4页:技嘉RTX 3080魔鹰外观赏析
- 第5页:技嘉RTX 3080魔鹰拆解
- 第6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7页:3DMark基准性能测试
- 第8页:六6款大作预设画质基准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古墓丽影:暗影》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0页:《地铁:离去》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1页:《战地5》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2页:《控制》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3页:《德军总部:新血脉》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4页:《堡垒之夜》光追及DLSS性能测试
- 第15页:烤机测试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