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的幸福:浅谈那些改变手机行业的创新和功能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全面进入成熟期,期间曾出现过数款问世即引发轰动,即便在多年后依然为众人所津津乐道的经典产品。在笔者看来,智能机在近些年最大的贡献是改善了用户们的用机体验,其背后借助的是大批产品的硬件以及软件创新的普及。

智能手机作为一类工具,出色的软硬件设计确实可以大幅度提升工作和各类场景下的使用效率。且随着这近些年智能机的不断普及,此类创新设计及功能不断得到更新和完善,对手机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滑动交互
智能手机的发展史最早其实可以追溯到1993年,这一年,IBM发布了全球公认的第一部智能手机设备:IBM Simon,但真正革新智能手机产品要却是14年后横空出世的iPhone。

在苹果的定义下,大屏和具备多点触控的电容屏成为智能手机的两大特点,同时,与当时传统的智能手机相比,iPhone也摒弃了实体键盘,屏幕成为用户与设备交流的重要窗口。
在交互系统的设计中,“直觉性交互”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符合这一特点的功能往往会在用户不断的使用之下不断与之进行匹配,其过程也会与用户的操作前预期效果进行重合,令用户产生“应该是这样”和“果然是这样”的感受,进而获取用户信任,给予用户验证“直觉”后的满足感。

滑动交互就是具备“直觉性交互”特点的一套交互体系,其利用的是人下意识间进行滑动和触摸的操作直觉,这一直觉性行为并非由意志控制,更大程度上可以说其是基于直觉性的无意识操作。
这种直觉性交互也在其它各类产品上有所呈现,如计算器上的按钮、鼠标上的滑轮等,都会令用户基于对环境的认知、了解去进行点按、滚动以及滑动等下意识操作。

毫无疑问,滑动交互是符合自然逻辑的一种交互方式,也正是因为其具备这一特点,当大屏在智能手机中普及之后,逐渐成为近乎“公理”般的交互设计准则,其影响也极为深远。
快速充电
快充也是智能手机发展史上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创新,以高通QC快充协议为例(Quick Charge),在QC1.0时代,就出现了以小米3等机型为代表,支持5V 2A即10W功率的快充技术。

如今,快充同样几乎已经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功能,快充协议也逐渐增多,除去高通QC协议以外还有PD协议(USB Power Deligvery)、联发科PE协议、VOOC以及FCP等各类协议,快充功率也从早期的10W、20W发展至40W、60W的主流功率,个别快充技术的功率甚至已经突破100W。

快充技术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大幅缩短充电耗时,这一问题在早期功能时代并不存在,原因在于功能机时代手机电池容量普遍较小,并且手机功能基本以电话和短信等基本功能为主,低耗电量使得手机基本具有一次充电使用四五天的能力,所以续航并未成为一个令用户们所担忧的问题。

但进入智能手机时代之后,手机所承担的功能逐渐增多,在具备基础联络功能的同时、互联网社交、娱乐以及衣食住行等各方面均与智能手机实现了强关联,再加之SoC性能的暴增,使手机的耗电量剧增,续航焦虑问题开始凸显。
为确保手机的正常使用,电池容量不断增加,但充电功率的原地踏步也意味着充电时长被不断拉长,快充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适时出现。
快充技术具有“一旦使用便难以回去”的特点,以目前主流40W快充来说,一部4000mAh电池的手机通常在60分钟左右即可完成充电,60W功率甚至仅需30-40分钟左右便可完成充电,在充电时间逐渐碎片化的当下备受称赞。

在快充领域进展缓慢的苹果也于不久前被曝光,新款iPhone12将支持20W功率的PD协议快充,与安卓阵营相比虽存在较大差距,但这也反映出快充时代下,苹果的“被迫”式升级战略。
真无线蓝牙耳机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当今智能手机行业,苹果的创新和颠覆行业能力仍然是标杆级,如同2010年横空出世的iPhone4所引发的轰动一般,AirPods的出现引发了蓝牙耳机界的革命。

其实在AirPods发布初期,这款产品并未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青睐,市场上对其评价多为“剪了线的EarPods”、“售价千元的智商税产品”,但随着上市周期的推移,这款产品的口碑逐渐由负面转为正面,终至引爆市场,掀起了真无线蓝牙耳机革命。
AirPods逐渐为用户所接受在于拥有无感和便捷两大优势,摆脱线材束缚、轻巧的重量、挂耳式设计和开盖即连等让这款耳机的体验趋近完美。
在器材圈的众人还在争论究竟是火电还是核电可以带来更出色音质时,AirPods正悄然对耳机市场进行蚕食。

而后的发展,我们也都清楚,真无线蓝牙耳机市场得到迅速发展。AirPods之后,索尼、森海塞尔等耳机厂商纷纷跟进,手机厂商当中,三星、华为、小米以及OV也相继下场,TWS迎来全面井喷。
自2016年发布以来,AirPods系列耳机的出货量增长迅速,从首年的1600万副增长至2019年的5000多万,2020年这一数字预计将会达到1亿。保守估计,AirPods系列耳机在2020年将为苹果带来将近200亿美元的收入。
因此,有业内相关机构表示AirPods如果是一家公司而非产品的话,其品牌估值已经达到1750亿美元。

对比之下,近期股票连续暴涨的小米整体市值在800亿美元左右,AirPods的力量有多大,这恐怕是最为直观的证明。
美颜自拍
自2000年,夏普第一次将摄像头放入J-SH04这款手机上开始,手机正式进入拍照时代,20年间手机摄像头像素翻倍提升,拍照效果也不断得到改善,同时,随着前置摄像头的出现,众多厂商看到了这一硬件所存在的广阔前景,手机自拍的风潮也开始形成。

自拍的兴起其实离不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移动互联网的浪潮冲击之下,图片社交应用快速普及,手机自拍功能得到发掘,软件和硬件商的双重发力,再加上用户“爱美”和“展示自身”的欲望驱使,手机自拍逐渐成为智能手机的主打卖点。

这一用户群体当中,女性无疑占有较大比重,需求的反向驱动使得手机自拍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何拍出更好的自拍照片成为厂商不断创新的动力,前置摄像头的像素越来越高、补光灯、逆光算法相继出现、越来越完善的美颜特效等等,女性们身处在自拍发展的最好时代。
这其中也有激进发展的品牌和产品出现,如美图和卡西欧。

时至今日,自拍对于不少智能手机用户来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成为不少用户购机的首要购机考虑因素,差劲的自拍效果极大程度上也会影响到用户对一款手机的评价。
皮肤红润有光泽、眼睛灵动会发光,很多自拍群体也知道镜头和美颜特效下的脸并非真实的自己,但那又如何呢?美颜和自拍已经成为习惯,美就够了。
写在最后
好的设计和功能总是能够引发消费者的共鸣以及其它厂商们的竞相效仿,在智能手机已经高度同质化的当下,创新已然成为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如何设计出令直击用户“要害”,同时又保持差异化的产品及功能,需要厂商们的沉淀以及不断的研发试错,同时与用户保持沟通同样重要。

这些年,我们见过太多品牌的出现和消失,市场竞争的残酷始终存在,但有一批为完善用户体验而在背后不断努力的品牌和工程师们,我想,作为消费者我们是幸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