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透明电视:真黑科技?还是纯商业噱头?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8月11日,在小米十周年发布会上亮相的小米透明电视引起了不小反响,作为全球首款量产透明电视,因其产品形态与我们所认知中的电视完全不同,会后关于这款产品的讨论相当多,虽然有着高达49999元的售价,但产品开售后瞬间售罄。

目前,网上关于这款产品的讨论多数集中在产品形态和强烈的科技感这两个层面,对产品本身进行剖析的内容极少,透明电视究竟是什么?真科技还是商业噱头?小米又为何选择推出这样一款产品?相信这些问题都是不少朋友所关注的焦点,所以本篇文章就为大家解开这些疑问,带你全面认知这款小米透明电视。
透明电视技术原理是什么?
小米透明电视的技术原理其实并不复杂,搞清楚这个我们需要先弄清楚什么是透明电视。显示屏实现透明的技术其实并不难,直接去掉显示器背板就可以实现透明显示效果。

如IBM于1995年推出的IBM Thinkpad 755CDV笔记本电脑,以及2009年底索尼爱立信推出的索尼爱立信X5手机,都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屏幕的透明化。

只不过不同的是,这两款产品的屏幕材质与小米透明电视有所不同,前两者分别为TFT和LCD屏,而小米透明电视屏幕材质为OLED。
OLED不同的地方在于拥有像素自发光特点,所以不需要光照模组,去掉背板一样可以实现透明效果。但透明效果不佳,仅有10%左右,为实现更出色的透明效果,只能在其它方面进行改进。

解决方案便是从显示面板的像素排列入手,我们所熟知的显示面板在放大后观看,整个面板布满子像素单元,排列效果大致如下:

而透明OLED的像素排布方式为格栅式像素条,像素条以外则是透明区域。

通过这样的方式整个面板的透明度可以达到40%左右,小米透明电视使用的显示面板就是采用了该解决方案。
透明OLED显示技术并不新鲜
无论是外观还是技术看起来都是科技感十足,但透明OLED显示技术并不是什么新鲜科技,最早的透明OLED电视出现在2008年,三星曾向外界展示过首款透明电视产品;松下在2016年于日本高新技术博览会上也曾展示过旗下透明电视产品。

国产品牌方面,海尔于2012年在美国CES电子展上也曾展出过同类产品,使用的显示技术也和小米透明电视没有太大的差异。只不过,与小米不同的地方在于,以上提到的这些产品均未进入实质性量产阶段。
为何多数品牌放弃量产的原因就需要聊到透明显示面板存在的弊端。
透明OLED显示面板的弊端过多
其实透明OLED电视的弊端主要在集中在实用性方面,从显示效果上来看,透明电视除了除了炫技以外,基本可以用“一无是处”来形容。

首先,透明OLED面板无法显示黑色。因整个面板采用的是格栅式像素条的排列方式,OLED子像素在显示黑色时处于关闭不发光状态,而整个面板有一半区域为透明状态,所以直接导致肉眼观看屏幕时会出现条状黑色竖线,从会后一些媒体的反馈图也可以直观看到,小米透明电视的背后通过放置一台黑色背板的方式突出画面的黑色部分,以解决无法显示纯黑色的问题。

其次是亮度过低。小米透明电视的屏幕亮度最高仅有400尼特,对这个数据没有概念的话可以将智能手机作为参考产品,目前,市面上主流旗舰手机的屏幕亮度普遍在1000-1200尼特之间。
两者对比之下意味着环境光线稍强一些,小米透明电视就会处于画面不可见的状态,日间使用效果并不能够令人满意。
再者是分辨率低。小米透明电视尺寸为55英寸,分辨率仅有1080P,目前主流市场中,55英寸液晶电视已全面进入4K时代,所以从参数上来看,1080P分辨率明显过低。

但这并非是小米不想做高分辨率,原因是受制于技术,透明OLED显示原理在前面内容中已经提到,条状像素带的排列方式直接导致显示面板的像素减少了一半,这使得像素数量相比同尺寸面板并不能做到同等数量,故被迫只能选择1080P,而在55英寸尺寸屏幕上观看1080P的画面,效果如何可想而知。
最后是适用场景过于局限,因面板透明,所以电视背景环境对显示画面的干扰也非常大,观感体验并不出色。

综合这四大弊端,作为一款家庭使用的家电产品,透明电视的实用性其实非常有限,再加上上游供应链对透明OLED显示面板投入了极为庞大的研发资金,透明OLED显示面板的成本极高,所以不少品牌相继暂停了向市场推出透明OLED电视的计划。
为何小米选择量产?
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趣,三星、LG以及国产海信、TCL等一众老牌家电品牌纷纷放弃透明OLED电视量产计划,而小米却选择推向市场,是因为小米头铁?
背后原因与小米近两年的转型计划有关,提及小米,多数消费者对其品牌印象多和:低价、便宜、性价比这些词汇有关,这也是束缚住小米品牌发展的一大阻力,因为这些固有印象,小米数次转型高端的计划均未成功,最终在2019年初,小米选择剥离红米,成立独立品牌:Redmi,主打高性价比特点。

甩掉红米之后,小米大刀阔斧对手机产品线进行了精简,目前主要留下了数字系列、CC系列以及MIX系列三条,而后发布的产品售价逐渐开始提升,2020年初发布的小米10系列,顶配版本更是突破了5000元。另外,还未发布的小米MIX4系列,作为小米品牌留存的旗舰系列,售价再创新高也是必然,品牌形象开始向高端转型。
电视方面,小米一样不断推出售价高昂的旗舰产品,如不久前推出的小米电视大师版,售价达到了万元级别,小米通过有意打造电视产品线中的高端标签,摆脱固有的廉价认知,所以,推出小米透明电视也是基于实现这样的目的。

这一连串的操作,也能够看到小米透明电视所具有的工具属性,透明电视从实用角度来看确实不是一款合格的产品,在同价位段,消费者也有更多其它顶级产品可选择,但这款产品对小米来说却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通过实现“透明”这样科技属性爆棚的产品外形好高昂的售价,直接拉高了小米的品牌形象。所以,最终这款产品的销量有多少并不重要,打造高端的品牌属性才是小米更为看重的。

其实,这一营销手段我们在去年的手机产品线上已经见过,小米MIX Alpha这款科技感十足的环绕屏手机同样是小米为塑造高端品牌形象所推出的产品,所以,近期推出的小米透明电视只不过是换了一款新产品唱了同一出营销大戏而已,在产品问世之后,市场反应相当激烈,这确实能够令小米满意。
写在最后
自去年开始,小米在转型方面的动作飞快,一系列高端产品陆续推出吸引了市场一波又一波的关注度。另外,不久前成功打造出三星“心系天下”以及华为Mate系列和P系列的杨柘也正式加入小米,意味着小米在转型高端的道路上再次加快脚步。

随着品牌形象的不断提升,笔者相信小米透明电视的出现只是迈向高端化的一个开始,在日后,我们还会看到更多充满科技感的小米产品出现,小米目前庞大而又丰富的产品线也预示着未来将存在有无限的可能,对此,笔者也满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