篡位闪电当卡皇?十款游戏测试:1.6GHz显存的2080Ti有多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微星的RTX 2080 Ti闪电无疑是一款非常强劲的显卡,TU102核心本身的实力就非常的强悍,加上RTX 2080 Ti闪电采用了19相供电,让其Boost频率达到了1770MHz。算的上是“终极游戏显卡”了。
独立板型,奢侈用料,再加上特挑的高体质芯片,这些成本使得闪电的价格只有极少数人能承受。因此这款型号通常都是限量的,按惯例在该GPU推出之际出一批货就停产了,它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一些即土豪又死忠粉的奢侈欲,可以将其理解为显卡中的“LV”、“爱马仕”。
既然闪电不是想买就能买到的,价格又十分感人,作为一个奔着旗舰卡去的用户,尤其是微星死忠粉,想买2080Ti还得把目光投向微星麾下另一员大将——魔龙(GAMING),它才是量产的主战选手。而且就颜值而言,私以为魔龙比闪电毫不逊色,坊间许多玩家甚至认为强于闪电——这代闪电的风扇灯效真是一言难尽。
另外熟悉微星的朋友都应该知道,微星的GAMING(这一代中文名叫魔龙)系列,是分GAMING、GAMING X、GAMING Z的,它们外观一致,但性能有些许不同(频率不同),不加以细分容易搞混。此前微星2080Ti魔龙最多只出到GAMING X,相比闪电还是差点意思,还不足以安慰那些垂涎于闪电性能的玩家。

为了喂饱众多发烧友们的奢求,微星2080Ti魔龙系列近期终于祭出了久违的GAMING Z,它携16Gbps高频显存强势登场,性能直指闪电。游民星空第一时间收到产品送测,这款魔龙Z比闪电如何,本文为大家一探究竟!
当然了,我们也是录制了一篇关于这款显卡的开箱视频:
关于闪电与魔龙,首先要说明的是,早期的RTX 2080 Ti显存都是采用的公版频率,因此无论是RTX 2080 Ti GAMING X TRIO(魔龙X)还是RTX 2080 Ti LIGHTNING Z(闪电)都是1750MHz(14Gbps)的显存频率。这次新出的RTX 2080 Ti GAMING Z TRIO(魔龙Z)将显存频率升级到了2000MHz(16Gbps),核心频率不变。所以后者的核心频率比闪电仍有差距,但显存频率却已强于闪电。

微星RTX 2080 Ti GAMING Z TRIO(下简称RTX 2080 Ti魔龙Z)的包装以及显卡本身外观与RTX 2080 Ti GAMING X TRIO并无太大区别。
RTX 2080 Ti GAMING Z TRIO整体外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定位旗舰,参数也是非常强悍,所以RTX 2080 Ti魔龙Z的体积自然不会小,这是一款三风扇的魔龙,强悍的“堆料”以及更好的散热系统以保证该卡能够保持高效、稳定的运行。

三个双滚珠轴承且支持智能启停技术的刀锋5代散热风扇,其中左右两侧的直径为8.5cm,中间的风扇直径为9.5cm,该风扇采用了引流扇叶加龙鳍设计,引流扇叶可以加大风流方向的角度,降低风躁,而龙鳍可以将风更好的向下引导,提升整体的散热效率。
显卡在温度小于60时风扇会处于停转状态,以达到0噪音的效果。

在显卡正面的左上方有一个塑料挡板,挡板上有2个螺丝,平时起美观保护的作用,若用户需要安装SLI桥组建双卡时可以将其取下。
显卡的整体长度为328mm
显卡的高度(不含金手指)为137mm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面及I/O接口:

同多数魔龙系列显卡一样,RTX 2080 Ti魔龙Z的侧脊也是带有RGB灯光的,白色的条纹以及msi和金龙标识都会亮起RGB灯光,且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进行相应的色彩及照明方式的定制。

该显卡的辅助外接供电为8+8+6Pin设计。

前边SLI保护盖的后边就是NVLink的金手指槽了,通过此处可以看到密集的散热鳍片。

RTX 2080 Ti魔龙Z带有拉丝纹理的金属背板,背板上可以看到msi及龙盾的标识,同时这个背板底部是有导热橡胶的,所以除了起到保护及加固显卡的作用外,还起到了辅助散热的作用。

在输出接口方面,该显卡拥有3个DP、1个HMDI以及1个Type-C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带有导热橡胶的金属背板被14个螺丝固定,可直接将其拆下(不影响显卡运行),导热橡胶主要覆盖显存及GPU的背面部分。

整个微星RTX 2080 Ti魔龙Z的TRI-FROZR散热系统为3个刀锋5代散热风扇、空气动力学的散热鳍片设计以及强悍的散热模块构成。
改散热模块由镀镍的纯铜底座吸收GPU散热的热量,然后经过6条直径6mm加1条直径8mm(共计7条)热管将热量传递到散热鳍片的每个角落。
此外,为了让显卡的运行更加稳定,该散热系统在供电区域也做了导热设计,可以轻松将供电区域的热量散发出去。

还没完,在散热模块下边则是覆盖显存的一层覆盖装甲式的辅助散热保护设计,显存通过该散热板能够将热量更好的散发出去,该散热板也能够起到保护和支撑显卡的作用。

在供电方面,该显卡GPU供电部分采用了6相12回路+2相2回路的设计(在上图中以红色方框来进行表示),其中主区域3相6回路+单独的2相(上图中最上边的长条图),I/O接口附近则是3相6回路。(上图中第二个长条图)
显存供电则是单独的3相,LR47电感则是给显存进行供电。(在上图中以黄色方框来进行表示)
GPU和显存供电分别各有一个uP9512P进行调控,DrMos则是安森美的FDMF 3160。电压与分流器监控芯片则是安森美的NCP45491。

显存则是三星的K4Z80325BC-HC16,共计16颗构成了GDDR6 16GB的容量以及352bit的显存位宽,该卡的显存频率为2000MHz(等效16Gbps)。

GPU方面则是采用特挑体质的TU102-300A-K1-A1,其显卡的核心Boost频率可达1755MHz,几乎接近闪电的1770MHz频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2款显卡定位都是旗舰型号,所以为了保证显卡性能的稳定发挥,我们选择了i9-10900K处理器以及32GB*2共计64GB的内存。
左:RTX 2080 Ti魔龙Z 右:RTX 2080 Ti闪电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显卡都是采用了TU102的图灵核心,两者的主要区别是RTX 2080 Ti闪电拥有更高的Boost核心频率(1770MHz)而RTX 2080 Ti魔龙Z则拥有更高的显存频率(2000MHz,等效16Gbps)。
由此引发的不同是RTX 2080 Ti魔龙Z像素填充率为154.4G像素/秒,纹理填充率则是477.4G纹理/秒。而RTX 2080 Ti闪电则是像素填充率则是155.8G像素/秒,纹理填充率则是481.4G像素/秒(在像素填充和纹理填充方面,RTX 2080 Ti闪电胜出)。
而在带宽方面,RTX 2080 Ti魔龙Z则是704GB/秒,RTX 2080 Ti闪电则是616GB/秒(RTX 2080 Ti魔龙胜出)。

测试使用的主板为微星的MAG Z490 TOMAHAWK(战斧导弹),这是一款ATX规格的大板,采用了8+4Pin的CPU外接供电,并且采用了12+1+1相的并联供电设计,能够为CPU提供一定的超频潜力。此外该主板配有4条DIMM内存插槽,最高可支持DDR4-4800MHz(OC)。
该主板配备了2条M.2 NVMe协议的固态硬盘插槽并配有金属散热马甲,能够让固态硬盘的运行更加稳定,此外该主板还有2条PCI-E X16显卡插槽。
而在接口方面,该主板板载了Intel 2.5G有线网卡以及由ALC1200解码芯片构成的顶级板载音频系统。

在内存方面,我们选择了金士顿的Hyper的FURY系列,其内存频率为DDR4-3200MHz,单条容量为32GB,共计2条组成了64GB的超大容量。

测试系统及程序盘为西数的WD SN750 1TB,该固态硬盘为M.2接口,NVMe通道。

测试使用的电源为鑫谷的昆仑系列1080W,这是一款全模组电源,为80Plus白金认证。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3DMark基准测试:

跑分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显卡具体性能的直观表现,尤其是3DMark这个以图形计算能力为主的测试软件,其分数的高低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在游戏性能方面。
2款RTX 2080 Ti显卡在Port Royal(光追)性能测试下的表现
2款RTX 2080 Ti显卡在Time Spy Extreme(4K DX12)性能测试下的表现
2款RTX 2080 Ti显卡在Time Spy(2K DX12)性能测试下的表现
2款RTX 2080 Ti显卡在Fire Strike Ultra(4K DX11)性能测试下的表现
2款RTX 2080 Ti显卡在Fire Strike Ultra(2K DX11)性能测试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两款显卡可以说互有胜负,RTX 2080 Ti闪电强在DX12以及光追下的性能表现,而RTX 2080 Ti魔龙Z则是在DX11性能表现更好一些,但差距都不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是由《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工作室Eidos Montreal制作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是《古墓丽影》系列重启后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古墓的风格将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劳拉也将会实现自我的蜕变,迎来关键性的时刻,用尽所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探险家”。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最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古墓丽影:暗影》最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4K分辨率下,2款显卡完全持平,但是在2K分辨率下,显存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魔龙显卡胜出。
《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地铁:离去》是由4A Games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灵感取自小说《地铁2033》和《地铁2035》。游戏仍然采用分线性任务系统与沙盒地图以探索刺激的剧情,游历整个春夏秋季,以及核冬季,游戏采用昼夜循环系统以及动态气候系统。
本作讲述的是主角Artyom和其他探险者登陆俄罗斯东部的蒸汽列车“Aurora”号,这是一个重型改装的避难所。当然不是所有探险者都能同你一起搭档,你的选择将影响他们的征途,重复可玩性大增。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地铁:离去》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地铁:离去》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无论是在4K还是2K分辨率下,都是RTX 2080 Ti闪电胜出,高显存频率的RTX 2080 Ti魔龙在这款游戏中还是逊色于高核心频率的闪电。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无主之地3》是由Gearbox Software打造的经典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该系列以其游戏大胆的美术风格,以及极佳的游戏性,在玩家间广受好评。在新作中,武器枪械将更具特色,地图面积也会远超前作,玩家能够选择全新四位全新的秘藏猎人尽情探索潘多拉之外的迷人世界。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恶棍,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地铁:离去》恶棍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地铁:离去》恶棍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4K分辨率下,高显存频率的RTX 2080 Ti魔龙Z胜出,而在2K分辨率下,高核心频率的RTX 2080 Ti闪电胜出。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是由Machine Games开发,Bethesda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德军总部》系列续作之一。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我命休矣,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德军总部:新血脉》我命休矣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德军总部:新血脉》我命休矣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这款游戏的表现和《地铁:离去》一样,无论是4K还是2K,都是高核心频率的RTX 2080 Ti闪电获胜,高显存频率的RTX 2080 Ti魔龙Z仍旧和闪电有一点差距。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战争机器5》游戏性能测试:

《战争机器5》是The Coalition制作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战争机器》系列脱胎于游戏史上最受欢迎的传奇之一本作与前作相比更为宏大,包括五种精彩刺激的游戏模式以及有史以来最具深度的剧情战役。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超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战争机器5》超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战争机器5》超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4K分辨率下高核心频率的RTX 2080 Ti闪电以微弱优势胜出。而在2K分辨率下,高显存频率的RTX 2080 Ti魔龙Z以微弱优势胜出。
《荒野大镖客:救赎2》游戏性能测试:

《荒野大镖客:救赎2》是一款由《GTA5》、《荒野大镖客:救赎》团队打造开发的第三人称射击游戏。本次游戏的故事地点仍将是美国无情的蛮荒地区,R星创始人Sam Houser表示制作团队倾尽全力为玩家去打造一个“真实的、栩栩如生的”世界,而且本作将会给大家带来全新的线上模式体验。
这款游戏的预设画质是条形的,所以我们先将其拉到最高(注重质量),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荒野大镖客:救赎2》注重质量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荒野大镖客:救赎2》注重质量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荒野大镖客:救赎2》的DX12模式下,无论是4K分辨率还是2K分辨率,显存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魔龙Z都以微弱的优势领先高核心频率的RTX 2080 Ti闪电。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是由华纳发行,Monolith打造的获奖游戏《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续作。
玩家将利用魔戒的威力来对抗各种可怕的敌人,包括索隆和他的戒灵军团。与之前的作品一样,本作也采用开放世界冒险游戏的形式,并会加入改进的复仇女神系统。初代游戏中的“稳定个人化”系统也会在新作整个世界中应用,世界中的环境和角色都会被玩家的选择和行动所改变,彻底打造出自由、且具有玩家风格的中土世界。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极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极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同《荒野大镖客:救赎2》一样,无论是在4K还是2K分辨率下,高显存频率的RTX 2080 Ti魔龙Z仍旧以小幅度优势领先高核心频率的RTX 2080 Ti闪电。
《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在《彩虹六号:围攻》中玩家将扮演警察或匪徒进行一场进行5v5的对决,游戏过程异常紧张,每个举动都影响人质是否能安全被救出。游戏全程都有语音交流,非常注重团队合作以及指挥,不像COD那样的横冲直撞。游戏的画面不算是顶级,但是破坏效果很出彩。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超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彩虹六号:围攻》超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彩虹六号:围攻》超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4K分辨率下,核心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闪电胜出,在2K分辨率下,显存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魔龙Z小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孤岛惊魂5》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5》是一款由Ubisoft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玩家将进入一个混乱、未知并且无比凶险的世界。游戏首次将背景设定在美国的蒙大拿州,玩家能够以单人或双人合作的模式完全自由地探索这个看似平静,实则深深扭曲的世界。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极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孤岛惊魂5》极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孤岛惊魂5》极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4K分辨率下,核心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闪电胜出,在2K分辨率下,两款显卡则表现完全一致。
《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奥德赛》是由育碧制作并发行的动作游戏。本作的游戏背景设定在古希腊,视角聚焦在了斯巴达战士身上,玩家可以选择男性与女性两个全新的主角,并且加入了对话选项。游戏内容可以称作《刺客信条:起源》“某种意义上的续作”,还包括“起源”神魔大战风格的希腊神话角色战斗。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极高,然后来测试4K以及2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刺客信条:奥德赛》极高画质中4K分辨率下的表现。

2款显卡在《刺客信条:奥德赛》极高画质中2K分辨率下的表现。
测试小结:
在4K分辨率下,显存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闪电胜出,而在2K分辨率下,核心频率更高的RTX 2080 Ti闪电胜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
温度测试:
FurMark是oZone3D开发的一款OpenGL基准测试工具,通过皮毛渲染算法来衡量显卡的性能,同时还能借此考验显卡的稳定性。

在FurMark测试中,我们将Dynamic background、Burn-in、Xtreme burn-in以及Post-FX选项开启,然后进行1920*1080分辨率的压力测试。

RTX 2080 Ti魔龙17分钟测试结果,最低温度53摄氏度,最高温度73摄氏度。

RTX 2080 Ti闪电18分钟测试结果,最低温度40度,最高温度73度。
测试总结:
先来说说游戏表现方面,两者可以说是互有胜负,并不是说RTX 2080 Ti闪电作为最顶级显卡就有一定的优势了,甚至部分游戏无论是在4K还是2K分辨率下,RTX 2080 Ti魔龙Z都略胜一筹。
但是,以目前显卡的更新速度来说,RTX 2080 Ti还是有点“老”了,首先它已经正式退市,想要购买只能选择二手了。
其次在兼容性方面,SLI以及3卡槽的要求都让这块卡对于多卡互联不是那么的“友好”。
左:不支持风扇停转的高性能模式 右:支持风扇停转的节能模式
再者闪电的风扇默认情况下不支持智能启停技术,风扇一直在转,如果是静音机箱还好,但是开放式机箱还是能够听得出风扇噪音的。而开启支持智能启停的节能模式(切换至LN2 BIOS)后可以发现闪电的Boost频率下降到了1545MHz,得到了静音效果,性能也随之下降,可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不要以为RTX 2080 Ti的发热量一定就很大了,其实大多数不玩游戏的情况下,RTX 2080 Ti魔龙Z还是处于一个风扇停转的状态,而即使是在压力测试下,两款显卡最高温度也只有73摄氏度。
当然了,闪电拥有更激进的功耗与温度阈值,在更奢侈的供电系统支撑下,即使是满载达到73℃时,核心频率仍旧得以运行1740MHz,而魔龙Z却只有1500MHz了。

不过综合表现的话,RTX 2080 Ti新魔龙是已经达到了闪电的性能,完全可以成为RTX 2080 Ti系列中的顶级显卡了。

RTX 2080 Ti魔龙Z除了在游戏体验上有着不错的表现,这张显卡还能对最新的DX12 Ultimate提供了最完整的支持。玩家所要做的仅仅只是升级到最新版的Windows10操作系统。

DX12 Ultimate带来了很多全新的技术改进,借助光线追踪、可变速率着色、网格着色器等,可以将游戏真实感和性能提升至全新水平。除了DX12 Ultimate,RTX 2080 Ti魔龙Z显卡还能支持当下越来越多游戏采用的DLSS 2.0技术。这一技术通过GeForce RTX GPU 上的专用 AI 处理器(称为 Tensor Core)提供支持,是一个经过改进的全新深度学习神经网络,能够提高帧速率,同时生成精美、清晰的游戏图像。DLSS 2.0 为玩家提供了充足的性能,有助于最大化光线追踪设置,并提高输出分辨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2080Ti闪电的挑战者魔龙Z
- 第2页:RTX 2080 Ti魔龙Z显卡介绍
- 第3页:RTX 2080 Ti魔龙Z侧脊、背板及I/O接口
- 第4页:RTX 2080 Ti魔龙Z拆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3DMark基准测试
- 第7页:古墓丽影暗影及地铁离去性能测试
- 第8页:无主之地3及德军总部性能测试
- 第9页:战争机器5及荒野大镖客2性能测试
- 第10页:战争之影及彩虹六号性能测试
- 第11页:孤岛惊魂5及刺客信条奥德赛性能测试
- 第12页:温度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