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价比吊打i3与i5 AMD锐龙3300X/3100处理器首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不同于Intel的九代酷睿上至i9-9900KF下至i3-9100F产品线已经布局完毕,AMD第三代锐龙3系列产品的布局确实有点缓慢了。在二代锐龙的时候好歹还有个R3 2300X,那么3代呢?截至目前为止,我们仅看到了R3 3200G以及R3 3400G两个产品。难道第三代锐龙就没有面向中低端用户的无核显产品?
我们攒机时受限于预算等原因,买个低端处理器搭配低端独显其实算是一个比较正常的选择。但在之前如果要选择AMD的锐龙3系列处理器就只能选择14nm的第二代R3 2300X处理器了,3代锐龙那么火缺要选择2代锐龙?不少用户在攒机时不可避免的会纠结一番。

现在好了,AMD在近日正式发布了R3 3300X以及R3 3100两款处理器,这两款均属于第三代7nm制程的锐龙3系列处理器,且都不带核显,主要面向中低端独显用户群体。
这两款姗姗来迟的处理器它的性能表现如何?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同时,这次随两款AMD处理器一起发布的还有B550主板,不过主板仅仅是发布而已,具体实物要等到下月中旬才会正式上市。
相较于B450主板,B550和X570一样,支持PCI-E 4.0技术(包括给显卡和固态硬盘)。且在I/O接口方面还可以使用由第三代锐龙处理器提供的4个USB 3.2 Gen2接口。
由于没有拿到实物,我们会在之后B550正式上市的第一时间给大家带来详细的技术解析及性能测试,在本文就不再赘述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核心介绍:

得益于7nm制程的加持,新一代的R3 3300X及R3 3100X相较于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有了很大的变化。首先是这两款处理器全部都是4核8线程设计,相应的3级缓存也提升到了16MB,且内存标准也由最大DDR4-2933变成了最大DDR4-3200。

两款处理器虽然都只有一个CCD,但是在内部还是有区别的。
R3 3100启用了2组CCX,它的4个核心和16M L3缓存被平均分配到了这2个CCX里,每个CCX都有2个核心和8M的L3缓存,即所谓的“2+2”设计。
R3 3300X则将一组CCX屏蔽,只启用了一组完整的CCX,4个核心和16MB的L3缓存都在这个CCX里,即所谓的“4+0”设计。
这样设计的优势是,R3 3300X的4个核心会共享该CCX的16MB缓存池,缓存的利用率会更高。同时核心之间的通信只会在一个CCX里发生,每个核心在访问全部16M三级缓存时也不存在2+2构型那样的跨CCX所增加的延迟。

在AMD的官方的10款游戏1920*1080分辨率测试中,R3 3100是要比R3 2300X游戏性能最高提升了1.52倍。

同样是AMD官方的10款游戏的测试,AMD的R3 3300X则比R3 2300X最高提升了达2.15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两款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两款处理器CPU-Z截图,1.92版CPU-Z已经可以正常识别到两款处理器。

AMD的R3 3100是三代锐龙中最为亲民的一款处理器了,它更加适合打算上独显的轻、中度游戏玩家,该处理器为4核8线程设计,且3级缓存高达16MB,搭配3.6GHz的主频及3.9GHz的最大频率和不锁倍频的超频潜力,算是3代入门级玩家的高性价比首选。

而AMD的R3 3300X则是一款拥有更强劲性能和更具超频潜力的处理器,该处理器基础频率为3.8GHz,最大动态频率可达4.3GHz,采用单CCX的R3 3300X 4个核心能够共享16MB的三级缓存,使得该处理器拥有更高的缓存存取效率。

两款处理器的背面,指示方向的箭头可以准确的指示安装CPU的方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这次CPU的性能测试,我们尽可能的排除掉其它因素给处理器带来的困扰,本次测试使用的主板为微星的MEG X570 UNIFY(也叫暗影板)。该主板属于MEG系列,该系列相同的主板还有MEG X570 GODLIKE(超神)以及MEG X570 ACE(战神)。三款主板均是定位高端,主要面向超频及电竞游戏玩家。
暗影主板的主要特点是在保留MEG X570 ACE主板原有超频及其它强效性能的同时去掉了花哨的灯光效果和酷炫但非必要的一些散热及保护部分。所以整个主板相对于其它高端产品来说并不奢华,但很实用。

该主板采用了12+1+1IR数字供电设计,其CPU辅助供电接口为8+8Pin,能够为CPU的超频带来更加强劲和稳定的供电能力。

该主板配有3个支持PCI-E 4.0功能的M.2固态硬盘插槽(根据CPU)。且每个M.2固态硬盘插槽上均带有“冰霜铠甲”,能够起到保护和散热的功能,以保证固态硬盘的稳定性。
在显卡支持方面,这块主板拥有3个PCI-E 4.0 X16显卡插槽(根据CPU),且支持NVIDIA的SLI及AMD的CrossFire多卡互联技术,当使用单显卡时插槽工作在X16模式,双卡时2个插槽分别工作在X8模式。
主板的3个PCI-E插槽都做了“钢铁装甲”来包裹,防止过重的显卡对主板和插槽造成损伤,同时也能够起到抗干扰的作用。

芯片组散热片上印有微星特有的“龙”标识,靠下方的位置则是一个采用了刀锋扇叶及滚珠轴承的散热风扇,该风扇支持智能启停技术,在芯片组温度较低时会停止转动以达到更好的静音效果,当芯片组温度过高时才会启动,以达到更好的散热效果。

音频部分采用了Realtek的ALC1220顶级板载解码芯片搭配高品质专业音频电容的组合。

主板预装I/O挡板,让用户在安装主板时变得更加安全。
该主板的I/O挡板从左到右依次是清除CMOS设置按钮、刷新BIOS按钮(需要在Flash BIOS接口插入USB设备,无需点亮电脑即可完成刷新BIOS),2个WIFI天线接口(主板支持Intel Wi-Fi6及蓝牙功能),1个PS/2键盘或鼠标接口、2个USB 2.0接口(下边的USB 2.0支持Flash BIOS功能),2个USB 3.2 Gen1接口,1个USB 3.2 Gen2及1个Type-C接口,1个由Realtek RTL8125芯片提供的2.5G有线网卡接口以及2个USB 3.2 Gen2接口,1组带光纤的7.1高清音频接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本次参与测试硬件平台
本次参与测试项目

测试AMD处理器使用的主板是微星的MEG X570 UNIFY(暗影版),该主板为双8Pin辅助供电设计,主打无灯光非光污染特效,适合喜欢安逸环境的玩家使用。
由于AMD本次测试的两款处理器均支持PCI-E 4.0技术,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款X570系列规格的主板。

测试Intel处理器使用的主板同样是微星的MPG Z390 Gaming Pro Carbon AC。虽然Intel的i5-9400F及i3-9100均不支持超频,但是这次主要是CPU测试,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消除其它硬件带来的影响,选择这款Z390主板也是为了保证两者在主板性能上保持一致,并且解除Intel芯片组对内存频率的限制。(B360内存频率限制在DDR4-2666MHz)。

测试显卡为迪兰的RX 5700 XT 8G X战将该显卡拥有8GB GDDR6的显存,其核心频率为1650-1795MHz,巅峰频率则达到了1905MHz,拥有14Gbps的显存速率,是一款高性能游戏显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CPU-Z是一款家喻户晓的CPU检测软件,是检测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软件了。此外,该软件自带Bench基准测试程序,除了可以针对单/多核心进行计算之外,还能通过对比来直观体现出处理器之间的差异。
四款处理器在CPU-Z的Bench中多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四款处理器在CPU-Z的Bench中单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多核心测试中,无论是多核心测试还是单核心测试,AMD的两款处理器都保持了领先的优势,而受限于受限于核心数量及线程的原因,Intel的i3-9100F呈现了更大的劣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Super PI是一款专用于检测CPU性能的软件,软件通过计算圆周率让CPU高负荷运作,以达到考验CPU计算能力。
该软件以用时为参考成绩,所以花费时间越短(数值越小)代表计算性能越强。
四款处理器SuperPI 1M单位计算用时对比
AMD R3 3300X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9.484s
AMD R3 3100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10.015s
Intel Core i5-9400F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9.297s
Intel Core i3-9100F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9.5s
测试小结:
由于是计算完成时间,所以越小越好,可以看到在单核心计算方面,Intel的i5-9400F性能最强,其次是AMD的R3 3300X。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AIDA64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的每一个方面的信息。
此外,AIDA64不仅提供了诸如协助超频,硬件侦错,压力测试和传感器监测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对处理器,系统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AMD R3 3300X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AMD R3 3100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Intel Core i5-9400F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Intel Core i3-9100F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小结:
在内存、L1及L2延迟方面,AMD的R3 3300X表现效果最佳,而在L3缓存延迟方面,AMD的R3 3300X以10.5ns的时间领先其它3款CPU。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Cinebench r15是一款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它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和大多数工业设计软件一样,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
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
四款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的多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四款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的单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多核渲染测试中,AMD的R3 3300X效果最强,R3 3100次之,甚至R3 3300X比i3-9100F拉开了457分的差距。而在单核心渲染中,AMD的R3 3300X以及R3 3100再次领先均超过Intel两款处理器20分左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专用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它能直观的反映出产品的写入性能么,同时对于4K读取的测试也非常的专业准确。
4款处理器使用PCI-E 4.0固态硬盘进行性能测试最终得分对比
AMD R3 3300X AS SSD BENCHMARK PCI-E 4.0固态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AMD R3 3100 AS SSD BENCHMARK PCI-E 4.0固态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Intel i5-9400F AS SSD BENCHMARK PCI-E 4.0固态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Intel i3-9100F AS SSD BENCHMARK PCI-E 4.0固态硬盘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小结:
得益于4个核心都在一个CCX中并共享缓存的原因,AMD的R3 3300X还是能够发挥出一部分PCI-E 4.0固态硬盘性能的,而同样支持PCI-E 4.0的R3 3100则性能就比较正常了,在得分方面Intel的i5-9400F次之,R3 3100紧随其后,i5-9400F垫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跑分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显卡具体性能的直观表现,尤其是3DMark这个以图形计算能力为主的测试软件,其分数的高低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在游戏性能方面。
四款处理器在3DMark Time Spy模式下CPU得分对比
四款处理器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下CPU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DX12的2K分辨率测试中Intel的i5-9400F表现最后,AMD的R3 3300X表现次之,然后是R3 3100,最后则是分数相差较大的i3-9400F。
而到了DX11的2K分辨率测试中,AMD的R3 3300X表现最好,R3 3100表现次之,最后仍是i3-9100F。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地铁:离去》是由4A Games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灵感取自小说《地铁2033》和《地铁2035》。游戏仍然采用分线性任务系统与沙盒地图以探索刺激的剧情,游历整个春夏秋季,以及核冬季,游戏采用昼夜循环系统以及动态气候系统。
本作讲述的是主角Artyom和其他探险者登陆俄罗斯东部的蒸汽列车“Aurora”号,这是一个重型改装的避难所。当然不是所有探险者都能同你一起搭档,你的选择将影响他们的征途,重复可玩性大增。

这款游戏支持预设画质,所以我们直接将其设置为High(高)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四款处理器在《地铁:离去》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地铁:离去》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地铁:离去》的高画质测试中,2K分辨率下4款处理器表现都很平均,Intel的i5-9400F表现最佳。在1080P分辨率下,则是Intel的i3-9100F胜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是由《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工作室Eidos Montreal制作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是《古墓丽影》系列重启后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古墓的风格将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劳拉也将会实现自我的蜕变,迎来关键性的时刻,用尽所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探险家”。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最高,然后来测试2K以及1080P分辨率下的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最高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最高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古墓丽影:暗影》的最高画质测试中,2K分辨率下i5-9400F以1帧优势胜出。而在1080P分辨率下,AMD的R3 3300X以2帧优势领先,i5-9400F次之,R3 3100排后,i3-9100F位居最后。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无主之地3》是由Gearbox Software打造的经典第一人称射击游戏。该系列以其游戏大胆的美术风格,以及极佳的游戏性,在玩家间广受好评。在新作中,武器枪械将更具特色,地图面积也会远超前作,玩家能够选择全新四位全新的秘藏猎人尽情探索潘多拉之外的迷人世界。

这款游戏支持预设画质,所以我们直接将其设置为恶棍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四款处理器在《无主之地3》中恶棍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无主之地3》中恶棍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无主之地3》的恶棍画质测试中,2K分辨率下i5-9400F以约1.5帧的优势胜出。而在1080P分辨率下,i5-9400F仍然表现最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德军总部:新血脉》是由Machine Games开发,Bethesda发行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为《德军总部》系列续作之一。

这款游戏支持预设画质,所以我们直接将其设置为我命休矣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四款处理器在《德军总部:新血脉》中我命休矣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德军总部:新血脉》中我命休矣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德军总部:新血脉》的我命休矣画质测试中,2K分辨率下排除误差4款处理器可以说完全一样。而在1080P分辨率下,性能最强的是i5-9400F,其次则是R3 3300X,两者仅相差1帧,R3 3100以及i3-9400F则都是181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在《彩虹六号:围攻》中玩家将扮演进攻方或防守方进行一场进行5v5的对决,游戏过程异常紧张,每个举动都影响人质是否能安全被救出。游戏全程都有语音交流,非常注重团队合作以及指挥,不像COD那样的横冲直撞。游戏的画面不算是顶级,但是破坏效果很出彩。

这款游戏支持预设画质,所以我们直接将其设置为超高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四款处理器在《彩虹六号:围攻》中超高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四款处理器在《彩虹六号:围攻》中超高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彩虹六号:围攻》的超高画质测试中,2K分辨率下i5-9400F表现最佳,i3-9100F次之。而在1080P分辨率测试中, AMD的R3 3300X则表现最好,i5-9400F次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超频性能测试:
全线可超频是AMD锐龙处理器众所周知的卖点,锐龙3因其价廉加上较低的默认主频成为其中超频收益最大的型号,收益比例超过锐龙5和7,更别提锐龙9了。本文既然是锐龙3 3000系列新品发布,显然不能绕开这个话题。
抛开带集显的APU(3200G)不谈,这次发布的锐龙3 3000系列新品是真正有超频价值的产品。考虑到R3 3100与R3 3300X都是四核8线程,而前者没有XFI功能,最大自动扩频只有3.9GHz,它的预期收益显然要大于后者(3300X自动扩频为4.3GHz),时间有限,笔者就用R3 3100为大家做摸底超频测试。
首先是BIOS调教环节,锐龙的超频并不比Intel平台复杂,尤其是当内存频率不超过DDR4-3600时。因为锐龙3000系列的内存控制器频率,也就是UCLK上限通常会在1800MHz左右,刚好能与DDR4-3600的物理频率同步。
下图为本次测试平台主板微星X570 UNIFY的UEFI超频菜单界面。
先将OC Explore Mode设为Expert(专家模式)后就可以进行一系列参数设置
首先是调整倍频,接着在A-XMP这一项调用内存的预设频率参数,本此内存使用的是DDR4-3200,对锐龙来说这个频率不高不低。
接着这里有两个注意点:
FCLK Frequency,可以理解为IOD到CCD之间的通信频率,该频率强烈建议要与内存物理频率一致。DDR4-3200物理频率就是1600MHz,毫无压力。
UCLK DIV1 MODE,这是内存控制器频率的分频选项。锐龙的内存控制器要么与内存物理频率同步,要么半速运行。半速性能损失很大,只有使用DDR4-4000以上内存时才有必要考虑。这里当然要选择同步ULCK=MEMCLK,那么ULCK也运行在1600MHz。
当FCLK、UCLK、MCLK这三样同步时,锐龙的数据传输效能达到最理想状态。看起来好像有点儿复杂,其实一点也不,只要内存频率不超过DDR4-3600,就100%可以实现同步。
在DigitALL Power“数字电源”子菜单中解除一些可能的限制
DigitALL Power是指主板上由PWM控制的CPU脉宽调制供电系统,与此相关的选项都在里面。这里我们只需要将CPU VRM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CPU供电模块过温保护)这一项调高就行了,过温保护时会强制阻塞CPU负载,要避免这个现象。
最后设定电压
关于这款R3 3100的超频,只有两个电压需要调节。首先是CPU电压,刚才我们直接将倍频设置为45,即主频4.5GHz,通过几次摸索发现这颗R3 3100需要1.39V电压。
内存物理频率为1600MHz,FCLK和UCLK都与此同步,虽说没什么压力,为了确保重负载下的稳定,还是给CPUNB/SOC电压加上0.05V。也可以不加,需要日后长期测试证实稳定性。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颗R3 3100超频后的表现如何。
CPU-Z,显示这颗R3 3100运行在4.5GHz
CPU-Z自带的单/多线程算力测试
注意CPU-Z测试中笔者特地选择了同样四核8线程的i7 7700K作比较。无论是单线程还是多线程,Intel上上代消费级旗舰处理器都被碾压了。

不过,1.39V电压4.5GHz下的温度爆发太厉害了,运行Prime95温度会失控,本次测试只是用了一个中尺寸的四热管塔式风冷散热器,如果想用4.5GHz长期运行,得需要进一步投资散热才有可能确保稳定。这似乎又与这颗CPU的定位相悖了…
4.4GHz可以由普通风冷散热器镇压通过Prime95烧机测试
那么,退一步海阔天空!在极限频率下降低0.1GHz,所需的电压会呈指数级下降。这颗R3 3100在4.4GHz主频时只要1.27V电压便可完美通过Prime95烧机测试,运行四个小时稳如泰山。
由此亦可以推断,R3 3100的实用超频额度就在全核4.4GHz左右,相比它的最大自动超频提升了0.5GHz,有13%之多,已有的锐龙里应该没有比它超频幅度更大的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相信通过前边的测试,相信大家对于AMD的这两款处理器表现性能已经有一个比较初步的了解了。包括它俩的生产力,也包括游戏性能表现。当然,也包括它与竞品之间的差距。
不过为了方便大家观看,我们还是把前边的游戏性能做了一个汇总,以便加深大家对这4款处理器的印象:
4款处理器在5款游戏中2K分辨率下的性能对比
4款处理器在5款游戏中1080P分辨率下的对比
那么,针对以上的测试,我们来做一个全文总结:
它的表现令人满意吗?
这个表现分为两方面,一是生产力也就是CPU的运算能力,它在生活中的体现也是多方面的,包括打开PHOTOSHOP图像的速度,也包括解压缩,打开游戏的速度。很明显,这两款处理器都有着非常强的运算能力,无论在单核心还是多核心方面,都要完胜Intel。
而在游戏方面,两款处理器并不能达到足够的优势,只能说与Intel互有胜负。就综合表现来说,AMD这次真的做到了完全持平Intel,尤其是在R3 3300X与i5-9400F之间的对决上,这颗4核心8线程的处理器在游戏的表现上完全不输6核6线程的i5-9400F,可以说如果你手头预算不是很足的话,R3 3300X绝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选择。
它的售价高吗?
R3 3300X的官方报价是120美元,而R3 3100的官方报价则是99美元。
从定位上来看,R3 3300X国内的售价是绝对小于售价999元的R5 3500X的。而这样的性能去和Intel售价1199元的i5-9400F比,可以说在实在是太良心了。
别忘了,在本次的测试中,i5-9400F我们使用的是Z390主板,因此内存频率达到了DDR4-3200 MHz,实际如果大家选择i5加B360主板的话,内存频率是无法达到这么高的。
相比之下,即使等不到B550上市,仅考虑支持高频内存且允许超频的B450主板也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选择。
不得不说,性能持平价格更低,AMD这次真的翻身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核心介绍
- 第3页:处理器参数及外观赏析
- 第4页:测试主板微星X570暗影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及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测试CPU得分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无主之地3》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德军总部:新血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彩虹六号:围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超频性能测试
- 第18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