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和影视行业“斗争”与“合作”的那些年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若要寻找将游戏和电影两种艺术结合最为紧密的作品,我想在这过程中,一定能频繁看到小岛秀夫的身影。这位童年一直与孤独傍身,现在被各种光环簇拥的游戏制作人,曾经在电影行业的大门前徘徊良久,最终用游戏展示出自己独特的艺术思考和神级脑洞。

纵观游戏行业,“第九艺术”虽诞生不足百年,但也已经为世界带来了很多深入人心的虚拟形象,许多厂商也尝试着与影视行业合作,以期尽可能地提高知名度和获取收益。在这个过程中,哪怕是相当知名的IP也经历过艰难地探索过程。
前面提到,小岛秀夫一直没能真正地进入电影行业,而让他催生出“用游戏来拍摄电影”的想法,除了他对电影的无限热爱,还有一点至关重要,那就是从《超级马里奥兄弟》中看到了游戏的无限可能。

诞生于上世纪游戏行业复苏阶段的FC和《超级马里奥兄弟》,马里奥等游戏形象仿佛在一夜之间风靡全球。很快,各种电影公司便开始联系任天堂,表达想要拍摄真人大电影的意愿。任天堂自然不会放弃这个躺着赚钱的机会,先后两次尝试投资拍摄电影,可最终成片效果都不尽人意。

刚开始,任天堂率先与环球影业投资制作了一部《小鬼跷家》,该片定位是公路家庭喜剧片,在宣传中着重介绍了电影里“交织着温馨感人的气氛”,不过当观众走进电影院才发现,剧情只是讲述了一个敏感的孩子,带着一包游戏卡带离家出走,最终路上遇到各种任天堂玩家,在他们的鼓励下去参加马里奥游戏比赛的故事。

影片中确实透露着“温馨”,但这种温馨更多地局限在鼓励主角疯狂打游戏上,再加之明显而又繁多的游戏植入,让当时的媒体批评这就是一部“时长为96分钟的任天堂广告”。
《小鬼跷家》虽然让粉丝为之疯狂,却并没有赢得媒体和大多观众的认可。虽然观众对任天堂非常喜爱,但还是难以接受一部不像“电影”的电影,所以说,即使顶着再多的光环,作品的质量也非常关键。

《小鬼跷家》的惨淡票房让业界以为,任天堂会在下一部作品中调整策略、优化剧本,不过很快第二部作品就又给所有人泼了一盆冷水。
1985年,也就是《超级马里奥兄弟》诞生的第二年,Lightmotive公司任天堂达成协议,拿到了《超级马里奥兄弟》电影版的制作所有权。不过让人迷惑的是,这家影视公司的规模非常之小,而任天堂的授权费用仿佛也水降船低,只有区区200万美元。

无论两个公司内部当时做了怎样的考量,至少从成片来看,这次合作非常失败。
Lightmotive在拍摄期间就遭遇了很多问题,两位主要负责人对游戏并不了解,辗转找到饰演马里奥的演员,甚至在开拍前一天才知道这个角色来自游戏。除此之外,剧本在拍摄过程中修改了很多次,最后为了迎合欧美观众的喜好,加入了很多怪兽元素,成为了一部科幻恶搞喜剧。影片最终耗资4500万美元,接近同时期的经典作品《侏罗纪公园》,但最终呈现出来的却是B级片的效果,上映后粉丝恶评如潮,只拿到2092万美元的票房便草草收场。

若不考虑IP,单纯看这部电影,其实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差。环境里的小彩蛋层出不穷,单纯做个喜剧也算过关。但是在那个马里奥大火的年代,做出这种形象还原度很低,剧情也没有围绕游戏内容的作品,令粉丝厌恶也是情理之中。
说到底,制作人对于游戏的不熟悉,是这部电影失败的“原罪”,再加上《超级马里奥兄弟》游戏本身也没有什么剧情,导致连简单的“抄作业”都办不到,最终让这个爆款IP也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

类似马里奥这种剧情较少但角色出名的IP还有很多,但并不是每一部联动电影都会如此粗制滥造。有时候,没有剧情会成为编写电影剧情的障碍,但有时候,没有剧情却给了编剧更大的创作自由和想象空间。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专区
《愤怒的小鸟》就是如此,这个2009年Rovio在移动端发售的游戏,让那个圆滚滚的形象深入人心。六年后,这个IP影响力逐渐式微,公司当即决定将游戏改编成电影,登陆全球。

《愤怒的小鸟2》用8000万美元的制作成本,在全球获得了3.7亿美元的票房,一时风光无两。作为一款益智类游戏,《愤怒的小鸟》游戏中包含的剧情非常简单,但电影编剧们却围绕游戏内角色,展开大胆地想象,最终赢得了观众的喜爱。

可见,在没有剧情参考的情况下,利用知名角色合理改编的剧情,同样会被玩家和观众所接受。若是引申到“影游联动”这件事上来看,IP本身确实可以带来一些购买力,但本身作品质量才是获得“路人缘”的关键所在。
随着行业的发展,游戏和影视作品可以展现的场景也越来越丰富,近些年来,许多优秀的影视作品都开始推出同名游戏来提升作品知名度和观众黏性。
比如《权力的游戏》在大火之后,先后推出过大量游戏,其中涉猎动作冒险、策略和战棋等各种类型的游戏。而其中《王权:权力的游戏》,更是提名TGA 2018年度最佳手机游戏。

在这款产品中,玩家需要分别扮演八位领主,面对各种突发状况做出正确的决定,平衡权力、信仰、声望和金钱四项数值,运用卡牌策略的机制让玩家感受到了,电影中各位主人公掌权时的心理活动。这款游戏开发成本较低,也没有太多华丽的场面,但最终不仅让粉丝啧啧称赞,还吸引了很多对原作没有太多关注的观众。

再如2016年上映的电视剧《微微一笑很倾城》,就同《倩女幽魂手游》进行了一次非常成功的联动。电视剧播出期间,《倩女幽魂手游》一直在各大App榜单前列,并且在此期间游戏共开设了24组服务器,全都处于爆满或者排队的状态。
在联动内容的设计上,网易与剧方互相进行了深度植入。剧情发展与主角的感情线都与游戏内容相关,而在场景上,游戏将许多模型提供给剧组进行制作,让电视剧与游戏内容做到了“无缝衔接”。

这种互相成就的联动方式,其做法非常新颖。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不仅能“看到”剧情,还可以亲手“玩到”剧情。而游戏中的玩家,则更有可能通过游戏本身设计的联动内容,去关注电视剧的动向。除剧情之外,在音乐、音效和设计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借鉴,又再一次加深了观众对于两款作品的印象。
“影游同步联动”的案例给业界提供了一条全新的路径,它的成功在于利用了影视最火热的时间节点,将两部作品深度“绑定”,引发了观众和玩家的讨论风潮。而这种联动方法,在网易之后的作品中也屡次可见。

比如在《东宫》热播时,有玩家利用《逆水寒》自带的动画编辑器,提前排演了电视剧的大结局,因为细节过于逼真,还原度也非常高,引发很多剧粉围观,甚至吸引了电视剧官博和演员本人的转发点赞。
一般情况下,联动大多都是商业行为,不过这个联动确是玩家在无意中形成的。这得益于《逆水寒》中强大的动画编辑器功能,不仅拥有专业级的动画编辑能力,并且上手简单,操作门槛低,正因如此,很多观众才能看到“逆水寒动画版”的《东宫》片段。

这样的联动虽然略显“简陋”,但却赚足了玩家和观众双方的眼球,IP与游戏工具的巧妙结合,也让电视剧成功“破圈”宣传。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专区
很快,《逆水寒》就感受到了这种联动在宣传上的潜力,于是在新版本到来之际,官方宣布与新剧《清平乐》进行深度联动,邀请玩家一起梦回大宋。

《清平乐》的制作团队是有着“正午出品,必属精品”之称的正午阳光影视有限公司,旗下的许多作品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而这次的《清平乐》,则将目光转向宋朝文化,讲述了历史上唯一得到“仁”字谥号皇帝宋仁宗赵祯,宅心仁厚的一生生命中最动荡且痛苦的情感时刻。
本剧开播仅仅两天,便在豆瓣等社区掀起了一波讨论风潮,观众对演员的表演功底表示肯定的同时,也赞叹剧中还原史实的布景细节。
观众从两集的内容中就分析出大量的细节和故事线
而除了在电视剧中感受大宋风貌,观众也可以在《逆水寒》中“身临其境”地体验千年前皇城内的喜怒哀乐。游戏内许多场景都使用宋画作为设计灵感参考,全景展现出北宋时期的实景风貌,精细复刻亭台楼阁中的一砖一瓦。

在游戏中,玩家不仅可以身着天子皇后礼服,还可以通过支线任务,获取到更多联动服装。
为了与电视剧进度同步,在4月16日之后玩家即可接取《旧忆三仙》,完成任务可以获得60天限时时装【仁盛至和】、【徽仪柔怀】。而在电视剧播放结束后,还有两条联动支线任务可以让玩家永久获得以上时装奖励。此外,为了照顾新玩家,人物只需满25级便可获得两款时装7天体验福利。

可以说,在这次《逆水寒》的联动活动中,每一位观众都可以通过游戏近距离体验那个辉煌且饱含烟火气息的风雅时代。

虽然游戏与电影同属艺术,但严格来讲,二者还是分属于不同产业,如何打破次元壁,将它们完美融合起来,对于行业来讲,仿佛一直是个难题。不过在上述诸多案例中倒可以看出,作品质量确实是重中之重,较高的作品质量,再加之创新的联动形式,大部分作品都能触达不同圈层的用户。而多感官刺激,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让观众对两部作品都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这样的推广效果,比绞尽脑汁单纯写很多文案要好得多。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