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全线失守?消费级旗舰处理器R9 3950X与i9 9900K游戏性能对比测试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纵观AMD锐龙系列的发展史,虽然第一代锐龙开始有些兼容性问题,但是这类问题到了第二代已经得到解决,甚至第二代锐龙的性能也基本向当时主流的Intel性能看齐。而到了第三代锐龙处理器,AMD强势发布了PCI-E 4.0技术——当然,这一技术目前带给我们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搭配PCI-E 4.0的固态硬盘速度提升了许多。

不过,AMD似乎并不打算给Intel喘息的机会,得益于Zen2架构以及7nm的工艺制程,AMD终于可以实现自己在消费级领域上的新突破了——它们将一颗高性能16核32线程的处理器成功的应用在了普通的消费级的平台上边。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这颗划时代的AMD Ryzen 9 3950X(下简称R9 3950X)处理器,究竟有哪些魅力吧!

在桌面级平台的领域,除了我们正常的消费级平台之外,还有更上一层的发烧级平台。我们通常把它称之为HEDT平台(high-end desktop),如AMD的X399主板搭配的Threadripper处理器,再比如Intel的X299搭配X系列处理器。

我们通常说到这类平台首先想到的就是处理器拥有超多的核心(如AMD Threadripper 2990WX处理器拥有32核64线程),以及超多的PCI-e通道数和4通道的内存支持——当然,价格也是更贵一些。
所以HEDT平台领域一般是土豪和发烧友们的专属,极少出现在普通的家庭用户中。

而现在,由于工艺的成熟,AMD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尝试,它们将一颗拥有16核32线程的处理器——R9 3950X放到了消费级平台的领域,使其可以插入到X570甚至是X470或是B450主板上来进行使用。
这样,多核心、多线程的处理器就不再显得那么的遥不可及了。但是,只是改改接口让它能够插到普通平台上就可以了吗?它和之前的Threadripper系列处理器相比性能又有怎样的变化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今天来探讨下,从HEDT平台下放到消费级平台的R9 3950X,它到底香不香?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提及R9 3950X就不得不提到它的前辈——用于X299平台的高性能HEDT处理器Threadripper 2950X(下简称TR 2950X),
作为HEDT平台的处理器,TR 2950X无疑是拥有更大的体积以及更多PCI-e通道数量的,同时也支持4通道内存。但是在这之外呢?
我们能够看到R9 3950X对比TR 2950X来说:
1,热功耗设计降低了(R9 3950X TDP:105W,TR 2950X TDP:180W)。
2,频率变高了(R9 3950X 基频3.5GHz,最大4.7GHz,TR 2950X 基频3.4GHz,最大4.0GHz)。
3,三级缓存翻倍了(R9 3950X L3缓存64MB, TR 2950X L3缓存32MB)。
4,工艺也由TR 2950X的12nm变成了R9 3950X的7nm。
而在看不到的地方,R9 3950X还增加了对PCI-E 4.0的支持。
综合对比下来,R9 3950X虽然比TR 2950X少了PCI-E通道数量(TR 2950X全部是64条PCI-e Gen3通道,R9 3950X全部是24条PCI-e Gen4通道),也不支持4通道内存(R9 3950X仅支持双通道),但是其它地方明显是有不小的升级的。
就参数而言,R9 3950X还是有着很大的进步的,那么就性能而言呢?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的一点是,R9 3950X对等处理器是Intel的i9-9920X,不过由于i9-9920X属于HEDT(X299)平台,且R9 3950X已经下放到了消费级平台(X570、X470以及B450),所以实际上R9 3950X的竞争对手是Intel目前消费级的旗舰级产品i9-9900K。不过由于定位不同的原因,我们必须承认的一个事实是——AMD的R9 3950X是目前为止最贵的消费级平台处理器(目前京东售价5749元)。

而在综合性能方面,得益于强大的多核心性能,综合处理方面,R9 3950X都是要强于i9-9900K的,6项测试中最低提升为HandBrake视频转换工具,达到了18%的提升。而最高提升则是CINEBENCH R20多核渲染,达到了79%的提升。

在游戏性能方面,在9款游戏中,R9 3950X有3款游戏超越了Intel的i9-9900K,其它游戏均持平或是落后于i9-9900K。但是,在与i9-9920X的对决中,AMD的R9 3950X仅一款与其持平,其余8款全部获胜。
通过PPT文档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由HEDT平台下放到消费平台的R9 3950X主要特点是以超多的核心,强悍的运算性能来实现处理器运算方面的提升,来拉低家用领域中消费级与发烧级的差距。让对于运算性能有更高需求的用户有更亲民实惠的选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得益于7nm工艺的Zen2架构,AMD终于将16核下方到了消费级平台上面,使其拥有普通AMD锐龙系列处理器的体积和强大的核心数量以及运算性能。

不过与R9 3900X相比,本次处理器的图案位置有点改动,下方的二维码和数据信息更加考上了一些,且Ryzen的印刷图样要比较偏右一点。

AMD R9 3950X的CPU背面,识别箭头位置可以防止插错CPU插槽方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 Gaming详解:
本次测试主角所使用到的主板为华硕的ROG Strix X570-E Gaming,是一款来自知名主板大厂华硕玩家国度旗下的Strix(猛禽)系列的主板。Gaming系列主打的特点是电竞和超频,本次ROG Strix X570系列一共推出了三款,分别是ROG Strix X570-I Gaming(ITX规格)、ROG Strix X570-F Gaming(ATX规格)以及ROG Strix X570-E Gaming(ATX规格)。E的全称是Extreme(极限)的意思,所以是三款主板中最高端的一款。

作为一款以电竞为主的高端主板,这款主板为电竞玩家做了更好的声卡、网卡选择,以达到最佳的游戏体验。同时该主板还带有一个静音风扇,搭配特别设计的散热片,能够为芯片组带来更加稳定的运行环境。

该主板CPU辅助供电为8+4Pin,采用了原生8相并16回路供电,为14+2设计,其中的2回路给SOC。并且主板在2个散热片之间使用了一根8mm的热管进行导热,以提高西侧和北侧MOS散热片的散热效率。

此外,该主板配备了2个带有金属防护的高强度以及1个普通的PCI-E显卡插槽。2个高强度防护插槽配合第三代锐龙处理器最大可实现单路PCI-E 4.0 X16速,或是双路PCI-E X8速。
同时,该主板最大支持支持双路SLI技术或是三路CrossFireX技术。
在M.2固态硬盘存储方面,该主板配备了2个M.2 Socket 3插槽,靠近CPU的是由CPU分配的PCI-E通道插槽,根据第三代或是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分别运行在PCIE 4.0 x4 和 SATA 模式或是PCIE 3.0 x4 和 SATA 模式。
而靠近芯片组的则是由X570芯片组分配的PCI-E通道,支持PCIE 4.0 x4 和 SATA 模式。
2个插槽默认都配备了超大散热面积的M.2固态硬盘散热片,能够对固态硬盘进行很好的散热,保证其流畅运行。

和其它品牌主板不同,华硕ROG Strix X570-E Gaming的风扇并不是直接裸露在外边的,在风扇顶部华硕为其配备了一个既保证通风效果又能防止较大灰尘颗粒进入的简易防尘盖。
掀开带有导流功能的防尘盖之后可以看到内置的静音且高效持久的主动散热式小风扇了。配合高散热性能的南桥芯片组散热片,能够给X570芯片组带来更稳定的运行环境。

作为一款以Gaming结尾命名的主板,自然离不开电竞了,华硕的ROG Strix X570-E Gaming主板主打的是SupremeFX电竞音效是一个整合式的音频解决方案。
首先,该主板采用的是ASUS exclusive S1220A高品质音频芯片,可为中性细腻的音质提供平坦的频率响应。其次,该主板的前面板耳机输出采用的双运算放大器,能够推动32-600欧姆阻抗的耳机。此外搭配日系尼吉康专业音频电容和能够阻挡主板和其它外接设备电磁干扰的音频防护线,来达到一个完整的,清澈通透的电竞音频环境。

最后,在I/O输出面板部分,从左到右依次是一个DP接口,一个HDMI 2.0接口,一个BIOS Flash Back按钮(将BIOS文件放入FAT 32格式的U盘,然后插入旁边的USB接口,只需按住按钮就可以在无CPU和内存的情况下更新BIOS程序)。4个USB 3.2 Gen2 Type-A接口(需要3代锐龙处理器),以及3个由X570芯片组的3个USB 3.2 Gen 2 Type-A接口和1个Type-C接口。
这块主板是带有2个有线网卡接口和1个Wifi-6无线网卡的,其中2个3.2 Gen 2 Type-A接口上边的网卡为板载的2.5G网卡接口,其传输速度远超千兆的带宽,最大可达2.5Gbps。而右边的有线网卡接口则是Intel的千兆网卡(I211-AT),该网卡芯片可以降低CPU占用率并提升TCP及UDP传输量,且拥有更强的处理性能。
再往右就是2个Wi-Fi 6无线网卡的天线接口了,新一代Wi-Fi 6 (802.11 ax)无线网卡最大可达2400Mbps的传输速率,相比802.11(867Mbps)无论在吞吐量,覆盖范围以及网络质量都达到了较高的提升。
在I/O挡板的最右边则是板载音频的输入输出接口。

主板的主要灯光效果有2处,分别是I/O挡板后边(也就是供电散热片附近的)ROG图标和STRIX标识,以及芯片组旁边密集的倾斜式条形区域灯光。

ROG以及STRIX LED灯光效果。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本次对比测试除了主角AMD的R9 3950X之外,我们还选择了TR系列的2950X以及Intel目前消费级的旗舰处理器i9-9900K。
为保证游戏性能的发挥,我们选择了索泰的RTX 2080 Ti-11GD6至尊PLUS作为测试使用显卡。
此外,为了保证测试统一性,我们尽可能将其它测试硬件相同。不过TR由于是4通道内存,所以在X399平台测试环节中,我们最终还是选择了海盗船的DDR4-2666 8GB*4。而在 X570以及Z390平台方面,我们仅使用了2条8GB的DDR4-3600频率内存来做对比测试。

测试分为基准性能测试以及游戏测试2个方面,基准性能则主要是对CPU的表现进行相应的测试,整个基准测试涵盖单、多核心的运算以及渲染能力等多方面。
此外,由于三代锐龙搭配X570支持PCI-E 4.0技术,所以我们还选择了与Intel的Z390平台做固态硬盘测试的对比。
游戏测试则选了8款带有Benchmark的,测试过程完全由系统预设来进行测试的游戏,同时我们尽可能的将游戏设置为最高画质,并且分别针对2K及1080P两种分辨率来进行测试。

本次测试主角AMD R9 3950X的主板为华硕的STRIX X570-E GAMING,该主板为AMD高端玩家提供了超强的供电及散热解决方案。同时芯片组配备的是静音风扇,能够有效的降低芯片组风扇所带来的噪音。

AMD R9 3950X以及Intel i9-9900K使用的内存为芝奇的焰光戟系列,共计2条8GB组成了16GB,双通道模式,该内存频率为DDR4-3600,其时序为CL16-16-16-36。

AMD的TR 2950X使用的X399平台由于支持四通道的原因,我们特别选择了4根美商海盗船的白金统治者系列,该内存的频率为DDR4-2666的频率,时序为16-18-18-35,共计4根8GB组成了32GB的容量。

测试使用的固态硬盘为美商海盗船的MP600系列,这是一款支持PCI-e Gen4的固态硬盘,搭配X570主板以及AMD R9 3950X所支持的PCI-e Gen4通道,能够带来更加强悍的数据传输性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CPU-Z是一款家喻户晓的CPU检测软件,是检测CPU使用程度最高的一款软件了。此外,该软件自带Bench基准测试程序,除了可以针对单/多核心进行计算之外,还能通过对比来直观体现出处理器之间的差异。
三款处理器在CPU-Z的Bench中多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三款处理器在CPU-Z的Bench中单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多核心测试中,TR 2950X以及R9 3950X的16核32线程优势就完全发挥出来了。甚至比8核16线程的i9-9900K还要高了一倍有余。
而在单核心性能表现中,R9 3950X以6分优势小胜i9-9900K,而TR 2950X的得分却只有492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Super PI是一款专用于检测CPU性能的软件,软件通过计算圆周率让CPU高负荷运作,以达到考验CPU计算能力。
该软件以用时为参考成绩,所以花费时间越短(数值越小)代表计算性能越强。
AMD R9 3950X Super PI-1M三次测试成绩均是9.14s
AMD TR 2950X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9.765s
Intel Core i9-9900K Super PI-1M三次测试最佳成绩均是7.422s
测试小结:
由于是计算完成时间,所以越小越小,可以看到,在单核心方面,Intel的Core i9-9900K测试是完全领先。而AMD的R9 3950X次之,TR 2950X最后。不过Intel领先了2秒,后两者都是9秒。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AIDA64是一款测试软硬件系统信息的工具,它可以详细的显示出PC的每一个方面的信息。
此外,AIDA64不仅提供了诸如协助超频,硬件侦错,压力测试和传感器监测等多种功能,而且还可以对处理器,系统内存和磁盘驱动器的性能进行全面评估。
AMD R9 3950X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AMD TR 2950X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Intel Core i9-9900K运行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结果
测试小结:
在内存、L1及L2延迟方面,Intel表现最佳,而在L3延迟方面,Intel不及2款AMD处理器。
除此之外,各项性能最强的是AMD的R9 3950X,AMD的TR 2950X在L1缓存方面要逊色于Intel的Core i9-9900K,L2及L3缓存则超越了后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Cinebench r15是一款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它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和大多数工业设计软件一样,CineBench可以完善地支持多核/多处理器,它的显示子系统测试基于OpenGL。
R15版本最多能够支持256个逻辑核心,此外新版本还加强了着色器、抗锯齿、阴影、灯光以及反射模糊等的考察,对CPU性能的检测更加准确。
三款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的多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三款处理器在CINEBENCH R15的单核心性能测试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多核渲染测试中,AMD的R9 3950X与TR 2950X以多一倍核心和线程的优势强势超越了Intel的Core i9-9900K。而在单核心渲染中,Intel又以7分的优势位居第一,而AMD的TR 2950X则比R9 3950X低了22%左右。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AS SSD Benchmark是一款来自德国的SSD专用测试软件,可以测试连续读写、4KB随机读写和响应时间的表现,并给出一个综合评分。它能直观的反映出产品的写入性能么,同时对于4K读取的测试也非常的专业准确。
R9 3950X搭配X570主板组合与MP600固态硬盘的测试结果
I9-9900K搭配Z390主板组合与MP600固态硬盘的测试结果
测试小结:
在正常读取及写入速度测试中,PCI-E 4.0的速度让固态硬盘均超过了4000MB/s,而PCI-E 3.0下则只有不到3000MB/s。
同时4K方面,无论是读取还是写入PCI-E 4.0都有着较大的提升。
综合得分,PCI-E 4.0下8054分,PCI-E 3.0下7130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跑分一直以来都是衡量显卡具体性能的直观表现,尤其是3DMark这个以图形计算能力为主的测试软件,其分数的高低可以很直观的表现在游戏性能方面。
三款处理器在3DMark Time Spy模式下CPU得分对比
三款处理器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模式下CPU得分对比
测试小结:
在DX12的2K分辨率测试中,AMD的R9 3950X表现最好,Intel的i9-9900K表现次之。
而到了DX11的2K分辨率测试中,AMD的R9 3950X表现最好,TR 2950X表现次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地铁:离去》是由4A Games制作的第一人称射击游戏,灵感取自小说《地铁2033》和《地铁2035》。游戏仍然采用分线性任务系统与沙盒地图以探索刺激的剧情,游历整个春夏秋季,以及核冬季,游戏采用昼夜循环系统以及动态气候系统。
本作讲述的是主角Artyom和其他探险者登陆俄罗斯东部的蒸汽列车“Aurora”号,这是一个重型改装的避难所。当然不是所有探险者都能同你一起搭档,你的选择将影响他们的征途,重复可玩性大增。

这款游戏支持预设画质,所以我们直接将其设置为Extreme(极限)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地铁:离去》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地铁:离去》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地铁:离去》的2个分辨率表现方面,Intel的i9-9900K表现最佳,AMD的R9 3950X次之。不过两者相差不是很大,而AMD的TR 2950X则表现较为逊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古墓丽影:暗影》是由《杀出重围:人类分裂》的工作室Eidos Montreal制作的动作冒险游戏,本作是《古墓丽影》系列重启后的第三部作品。本作古墓的风格将与之前的作品完全不同,劳拉也将会实现自我的蜕变,迎来关键性的时刻,用尽所有的力量,成为真正的“探险家”。

这款游戏拥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最高,然后来测试2K以及1080P分辨率下的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古墓丽影:暗影》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古墓丽影:暗影》这款游戏中,2K分辨率下AMD的R9 3950X比Intel的i9-9900K高了1帧,不过排除误差的话两者几乎持平。而到了1080P分辨率下,Intel的i9-9900K就以较大的优势领先两款AMD的处理器,在这款游戏表现方面AMD的TR 2950X表现较为逊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三国:全面战争》是由Creative Assembly开发并由世嘉发行的一款大型即时战略游戏,也是全面战争系列的最新作品。本作以古中国三国时期作为故事背景,凭借全面战争系列以往的大场面和恢弘大气的战场气氛,将三国时期那段枭雄与英雄辈出的时代增加了一抹不一样的色彩。

这款游戏也是带有预设画质的,因此我们将画质为极高,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来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三国:全面战争》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三国:全面战争》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三国:全面战争》这款游戏中,Intel的i9-9900K仍旧表现最佳,AMD的R9 3950X次之,TR 2950X则较为逊色。不过与《地铁:离去》一样,AMD的R9 3950X和Intel的i9-9900K相差并不是很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杀手2》是一款由华纳兄弟发行的动作冒险游戏。该作依旧包含了系列核心元素,玩家可以使用众多道具在各种奢华奇异的场所,按照自己的风格玩法完成暗杀任务。

这款游戏没有预设画质,所以我们只能手动将其设置为超高,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来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杀手2》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杀手2》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杀手2》这款游戏中,三款处理器表现出了阶梯状的成绩,Intel的i9-9900K表现最佳,AMD的R9 3950X次之,TR 2950X比较逊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是由华纳发行,Monolith打造的获奖游戏《中土世界:暗影魔多》续作。
玩家将利用魔戒的威力来对抗各种可怕的敌人,包括索隆和他的戒灵军团。与之前的作品一样,本作也采用开放世界冒险游戏的形式,并会加入改进的复仇女神系统。初代游戏中的“稳定个人化”系统也会在新作整个世界中应用,世界中的环境和角色都会被玩家的选择和行动所改变,彻底打造出自由、且具有玩家风格的中土世界。

这款游戏同样自带预设画质,我们先将其设置为极高,同样是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来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中土世界:战争之影》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中土世界:战争之影》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中土世界:战争之影》中,2K分辨率下AMD的R9 3950X与INTEL的i9-9900K处理器相差仅1帧,排除误差几乎持平。但在1080P下三款处理器则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别。同样的,Intel的i9-9900K表现最佳,AMD的R9 3950X次之,TR 2950X比较逊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刺客信条:奥德赛》是由育碧制作并发行的动作游戏。本作的游戏背景设定在古希腊,视角聚焦在了斯巴达战士身上,玩家可以选择男性与女性两个全新的主角,并且加入了对话选项。游戏内容可以称作《刺客信条:起源》“某种意义上的续作”,还包括“起源”神魔大战风格的希腊神话角色战斗。

育碧的游戏一般都带预设画质,所以这款游戏我们将其设置为极高,来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在《刺客信条:奥德赛》中,三款处理器仍旧表现出了阶梯状的成绩,Intel的i9-9900K表现最佳,AMD的R9 3950X次之,TR 2950X比较逊色。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荣耀战魂》是由育碧制作的一款多人对战动作游戏,本作支持4v4多人对战,玩家可以选择在古堡和荒地等地形进行全方位的战斗、攻城略地。游戏中的战况十分激烈,玩家可以谋划据点按步进攻,也可以把自我打造成超级战士横扫全军,甚至可以鞭尸侮辱对手,是一款策略性和游戏性融合的非常高的优秀作品。

这款游戏也是带有预设画质的,因此我们将其设置为极高,然后来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进行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荣耀战魂》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荣耀战魂》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无论是在2K还是1080P,三款处理器在《荣耀战魂》中的表现基本没有太大区别。虽然在2K分辨率下,R9 3950X小胜一筹,但排除误差几乎可以算作三款处理器性能持平。而到了1080P下,Intel的i9-9900K表现最佳,R9 3950X表现次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孤岛惊魂:新曙光》是由育碧制作的《孤岛惊魂》系列游戏的其中一部,玩家将在核爆之后的世界采用各种废土风格武器装备作战。

在这款游戏中,我们仍然设置极高画质,然后分别针对2K及1080P分辨率来做性能测试。

三款处理器在《孤岛惊魂:新曙光》中极限画质2K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三款处理器在《孤岛惊魂:新曙光》中极限画质1080P分辨率下游戏性能表现。
测试小结:
得到这个结论我也很惊讶,我反复测试过3遍,确认我的处理器没有任何问题。
所以结果是可信的。
三款处理器在2K分辨率下还好,而在1080P下,AMD的TR 2950X比Intel的i9-9900K低了近41%左右!
同样的,AMD的R9 3950X也比Intel的i9-9900K少了近19%左右!
算的上是比较夸张的成绩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借这次测试3950X的机会,对关于锐龙超频的几个让大家饱受困扰的问题做一些解答。由于ZEN1和ZEN2架构有所不同,这里的解答主要适用于三代锐龙,尤其是R9这样核心数量超多的型号。
如果以通过严苛的烧机测试为标准,那么试过用锐龙超频的人一定有所困惑:为什么超频潜力才这么一丁点儿,远远不及自动超频上限,我是不是遇到雷了?
遇到雷的概率其实并不高,而是它能承受烧机测试的频率上限确实也就这么多。能跑Prime95的基本盘就在4GHz~4.2GHz之间,上到4.3都算你走狗屎运了。
事实上7nm制程三代锐龙的频率体质是不错的,比如3950X的自动超频高达4.7GHz,虽然这只是在温度和功耗允许的前提下让单核达到这么高,但至少说明核心能达到这个频率。真正限制你超频的是锐龙严格的功耗控制,AMD必须首先确保硬件本体能够处理如此多的核心线程所爆发的热量。
正由于功耗和温度的限制,在非制冷的常规散热条件下,对3950X这样CPU一味地加压毫无用处,必须根据其架构原理进行调试才可能得到理想的超频结果,下面即为大家做演示。
华硕ROG主板CPU Core Ratio(Per CCX)允许别分设定每个CCX的倍频
R9 3950X和3900X属于AM4接口的旗舰型号,它们拥有两颗CCD芯片。以满血的3950X为例,它每个CCD集成两个CCX,每个CCX又含四个物理核心,相当于是将两个R7 3700X拼在了一起,超频时你最好把它当做两颗CPU来对待。说的直白点,就是对它的两个CCD分别尝试不同倍频。
Ryzen 9 3950X核心DIE布局
两个CCD体质可能存在差异,在超频时我们应该先将其中一个CCD设一个较低的倍频,尝试另一个的频率上限,然后将频率体质较好的那个CCD作为高频核心,让它工作在较高的频率上,比如4.4GHz或4.5,尝试通过烧机测试。确定它能实现的最高频率之后,再尝试提高另一个CCD的倍频。
ROG STRIX X570-E GAMING支持调节每个CCX的倍频
能不能再深入一点,微调到每个CCX的倍频?可以,但是除了追求极致跑分之外,不建议这样做。一方面因为同一个DIE内的CCX体质一般不会有明显差异,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单CCX的极致高频会占用较大的功耗空间而限制了其它CCX的频率,实用超频让一半的核心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频率就够了。
分两部分超频的好处是既可以得到比自动超频更好的多线程性能,又能保证单核性能不至于损失过大。
关于电压,要想通过Prime 95烧机,像以一代和二代锐龙那样的1.4V核心电压放到R9上必然引起功耗保护,系统会自动断电,实际可用的电压在1.4V以下,应从1.2V开始逐步尝试提高。
CCD0和CC01各自8颗核心分别运行4.4和4.3GHz
以本次测试用的这款3950X为例,第一步试出CCD0的体质较好,可以4.4GHz电压1.3V通过R20测试。第二步尝试提高CCD1的倍频,需要1.35V电压才能运行4.4GHz。
但是电压只能统一设置,如果全核设4.4GHz,1.35V功耗超标,运行R20会断电或者重启,稳定性没有保障,所以决定让CCD0充当高频计算核心。设1.3V电压,让CCD0运行4.4GHz,CCD1运行4.3GHz,结果通过R20测试并得到一个最佳得分:10195cb(超过默认自动超频将近1000)。
CINEBENCH R20多线程得分10195cb
尽管R20已经十分严格,但是和Prime95比还是小巫见大巫了,随后我们又尝试了在此状态下运行Prime95,1.3V电压依然会因功耗超标而断电,再加压更适得其反。
在CCD0设4.2GHz,CCD1设4.1GHz,电压1.25V时才可通过Prime95烧机
最后经过一番降压、降频的交替尝试之后,证实了能跑Prime95的频率的确就在4.1~4.2GHz左右。当然,这个结果已经与频率体质毫无关系了,完全是Prime95变态的功耗压榨所致。
毫无疑问,3950X的任何一个核心都能运行在4.4GHz,日常应用中像R20那样的功耗已经是我们所能遭遇的极致。不过按资深超频玩家看法,必须通过Prime95烧机才算实打实的成功,只有这样才能验证它能否承受理论最大功耗。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
测试总结:
我相信对于前边的测试,大家对于这款目前消费级平台的顶级处理器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了。包括它的各方面性能表现,也包括它与前身TR 2950X以及INTEL的消费级旗舰处理器i9-990K的差异。
那么针对以上的测试,我们来做个全文的总结:
一、它强吗?

它确实强,但这个强主要是指计算领域,在运算和信息处理领域,它的多核心导致了它的频率并不会超越Intel的i9-9900K,而现在的游戏对于8核心以上的兼容性并不是那么好。这就导致了它在游戏领域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可能未来会有更多支持多核心多线程的游戏。但就目前为止,在6核心甚至8核已经完全够用的情况下,频率是它与9900K竞争的短板,所以,虽然看到它在部分游戏上能够与Intel的i9-9900K持平,但是多数情况下还是处于一个劣势的地位。
而在任务处理方面,目前许许多多的软件已经开始支持超多核心了,这使得R9 3950X已经强大的16核32线程优势非常明显的发挥出来了。
所以,它的计算能力强,更多的是指在计算方面。而以游戏来说,它并不是最强的。
二、它还有潜力吗?
这是一颗16核心32线程的处理器,它的基础频率为3.5GHz,最高频率可达4.7GHz,而且它并不限制超频。当然了,不限制超频不代表它就有更高的超频潜力了。在超频测试中,我们将电压设置为1.3V,CCD0(8个核心)在4.4GHz,而CCD1(另外8个核心)在4.3GHz的情况下才能通过CINEBENCH R20。能通过Prime95的频率和电压更低,受限于功耗和温度方面的原因,3950X跟其它型号的锐龙一样没有多少手动超频的空间。
早些年在主要以频率划分定位的时代,AMD和Intel只有旗舰处理器会因为默认频率设定较高而令超频空间所剩无几。如今多线程应用逐渐成熟,产品定位已由按频率划分变为按核心数量划分,为了压胜竞争对手,无论AMD还是Intel都会在每个定位上尽可能提高自动超频的上限,谁也不敢留下太多超频空间而使默认性能落败。随着时间的推移技术的进步,自动超频的效率和科学性只会越来越先进,在实用领域,手动超频距离淘汰或不久矣。

在存储传输性能方面,3代锐龙搭配X570芯片组的组合并使用PCI-E 4.0固态硬盘,其性能的提升我相信大家也已经看出来了。下一步显卡对于PCI-E 4.0的支持也会变得越来越好,大带宽带来的更强劲的传输性能也一定会被利用起来——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三、购买建议是什么?
对于它的购买建议,我们要从它的售价看起,首先这颗处理器不仅支持X570,还支持X470以及B450,所以如果你仅仅是需要它的计算性能,那么你是可以选择B450主板的,这点可以和Intel的低端主板看齐,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再来单纯的看下处理器方面的售价:
AMD R9 3950X目前在京东自营店的售价是5749元。Intel i9-9900K目前在京东自营店的售价为4099元,两者相差了1650元,以这样的差价来看,如果你是纯玩游戏的玩家,我其实并不建议你购买这款处理器。
倘若你是一名设计型用户(包括图形甚至是图像,影视等设计),甚至中小企业,需要更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那么16核32线程的AMD R9 3950X将会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解决方案。
当你仅需CPU性能时,你甚至可以用1条8GB内存来搭配B450M主板再配一块亮机卡搞定,而不像之前那样想要8核以上就只能老老实实为X399之类的HEDT平台掏上一大笔钱。
当你对整体性能都有较高需求时,你又可以搭配4条16GB内存,然后选择X570主板以及高性能显卡的组合。
这样的选择是灵活多变的,是完全可以按需定制的。
当然了,对于我个人来说,这块CPU最大的成就在于它把牙膏厂的HEDT平台处理器的价格给拉下来了。
以AMD R9 3950X的竞争对手Intel i9-9920X举例,这款处理器在2019年10月20日的售价是9599,10月21日跌到了6499元(瞬间跌了3100元),然后一段小跌幅之后,最终在12月2日稳定在了6299元……
两个月让Intel处理器狂降3300元,就问你一句,AMD YES不YSE?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16核32线程强势降临消费级平台
- 第2页:AMD R9 3950X综合介绍
- 第3页:AMD R9 3950X外观赏析
- 第4页:配套主板代表ROG STRIX X570-E详解
- 第5页:测试平台与测试项目介绍
- 第6页:CPU-Z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7页:Super PI_1M单线程测试对比
- 第8页:AIDA64内存与缓存性能测试对比
- 第9页:R15单线程与多线程测试对比
- 第10页:AS SSD Benchmark固态硬盘测试对比
- 第11页:3Dmark CPU得分测试对比
- 第12页:《地铁:离去》游戏性能测试
- 第13页:《古墓丽影:暗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4页:《三国:全面战争》游戏性能测试
- 第15页:《杀手2》游戏性能测试
- 第16页:《中土世界:战争之影》游戏性能测试
- 第17页:《刺客信条:奥德赛》游戏性能测试
- 第18页:《荣耀战魂》游戏性能测试
- 第19页:《孤岛惊魂:新曙光》游戏性能测试
- 第20页:X3950超频与ROG X570-E主板的使用要领
- 第21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