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薄膜就不能高大上?海盗船K57无线RGB键盘解析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随着无线鼠标的低延迟技术的普及,低于1ms延迟的无线鼠标在电竞赛场上出现的频率也变得越来越高。
摆脱了线材的束缚,让鼠标的甩动变得更加的自然,灵活。

那么,作为鼠标的好搭档,无线键盘又会在什么时候普及呢?既然我是无线鼠标用户,我有没有必要再入手一款无线键盘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用今天的主角美商海盗船(下简称海盗船)K75 RGB无线键盘来做一次评测,看看使用无线键盘会有怎样不同的体验,看看究竟无线键盘是你的菜吗?

本次的主角,就是来自海盗船的K570 RGB无限版键盘。
这是一款支持无线技术的薄膜键盘(非机械键盘清注意)。采用了104+多媒体按键的布局,并且支持RGB灯光色彩。支持蓝牙和2.4GHz SLISTREAM无线连接。

包装背面是该无线键盘的特点和附件介绍:
1,支持SLIPSTREAM无线技术,并支持蓝牙和无线连接。
2,每个按键都可设定RGB灯光。
3,除标准的104键位之外,还带有6个可编程的宏按键。
4,配备一个可拆卸的掌托。
5,增加了专门的多媒体按键。

包装附件,因为支持海盗船特有的iCUE驱动系统,所以并不需要额外的驱动光盘。附件仅有K57 RGB无线键盘一只,掌托一个,数据线一根以及保修指南一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细节:

海盗船的K57 RGB的通体是黑色,整体采用了标准104布局+6个宏自定义按键+多媒体按键的组合方式。

盘拖的顶部为钢琴烤漆的设计,正中间则是海盗船的LOGO,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这款RGB键盘它的LOGO是不发光的……

盘身为硬塑料材质,上边做了磨砂纹理,所以摸起来手感比较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这款键盘采用的是半悬浮按键设计(虽然是悬浮的样式,但是由于是薄膜键盘,与机械键盘的轴体原理不同,所以有一部分还是在盘拖平面之下的)。
所以它具备了悬浮按键的优点(键帽好拆),也保留了普通键盘设计的缺点(拆掉键帽后也不好清灰。)
当然,键帽也是做了人体工学的调节,并不是平整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布局:

海盗船K57 RGB无线键盘的主键盘区。

海盗船K57 RGB无线键盘的功能键、方向键及小键盘区。

键盘最左边是6个宏自定义按键,方便归方便,但是对于习惯正常键盘布局的人来说,在按左Ctrl按键时容易按到G6等按键,需要一小段时间适应。

多媒体功能及键盘控制区域,从左到右依次是:
1,宏录制按键(MR标识),在未装驱动时录制宏自定义功能用。
2,背光亮度按键(太阳标识),调整背光亮度。
3,Win锁定按键(锁标识),锁定或开启Win键功能。
4,电池及无线状态指示灯(电源及无线标识)。
5,小键盘区状态指示灯(数字1标识)。
6,大小写指示灯(字幕A标识)。
3个音量控制按键以及4个多媒体控制按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按键:

在前边我们提到过,这款键盘采用的是半悬浮按键设计,且配合正常高度的键帽。所以相对来讲键帽的间距会比较合理一些,指甲略长的用户使用起来也不会感觉别扭。

这不是一款机械键盘,它是非常标准的薄膜键盘,所以内部仍然是普通的薄膜设计。

为了保证更好的透光效果,K57 RGB无线版键盘采用的是ABS材质键帽,容易出现打油的问题,但也更容易透光,展示RGB键盘酷炫的一面。

最后,键盘的长按键做了平衡杆处理,使用户按下按键的时候,键帽受力更加的均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背面:

K57 RGB无线键盘的背面采用了磨砂纹理,中间是键盘的铭牌,背面非常板正,顶部左右两侧各有一个支脚,可为键盘抬起约1cm的高度。

顶端位置有一个Micro-USB接口,用于给键盘进行充电,该键盘内有圆柱形的可充电锂电池,容量为3200mAh,在充满的情况下可为键盘提供无线2.4GHz——无背光175小时,RGB灯光35小时以及蓝牙——无背光200小时,RGB灯光35小时的供电。
当然,这块键盘还可以直接连接数据线当作有线键盘来使用,键盘旁边有一个开关,可以在不使用时将键盘关闭,以达到省电的目的,在有线模式下关闭开关键盘也不能继续使用。

在键盘背面的右上角,有一个存放2.4GHz无线接收器的地方,如果用户需要将键盘带走,可以把无线接收器放到这里边,非常的方便。
键盘手托:

这个键盘是带有手托的,如果用户长时间固定位置使用,那么手托绝对是提升舒适性的绝佳选择。

手托采用的是硬塑料材质,虽然不如皮革材质舒适,但是胜在比没有手托直接使用键盘要更加舒适一些,非常适合经常使用键盘的用户。
键盘整体:

最后,整个K57 RGB无线键盘完全体。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iCUE驱动:

iCUE驱动可以直接识别这款无线键盘,不过在第一次插入时可能会提示更新固件,点击确认更新后耐心等待一会就好了。

在动作选项卡中可以针对键盘的每一个按键来进行相应的功能更改,当然,这里说的是标准的104按键加左边G1-G6的6个按键,并不包括多媒体按键。
功能有宏、文本、媒体、启动程序、语音等功能,并支持用户根据需要来录制宏功能。

灯光效果,iCUE在预设中做了超多的灯光效果,同时也支持用户根据需要来进行自设。
当然,考虑到无论是2.4GHz还是蓝牙,如果开启灯光效果的话,最多只能持续35小时的供电,所以并不建议大家在无线模式下使用。

最后是性能,在该项设置中可以禁用或是启用Alt+F4、Alt+Tab、Shift+Tab或者是Win功能按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
测试项目:

首先整篇文章是使用该键盘码出来的,当然我也使用了这块键盘近一个星期的时间。这其中包括日常操作和简单玩点游戏。

首先测试游戏还是选择了《纸境奇缘》,这是款打字讲故事的游戏,游戏会有各种单词出现,需要玩家根据需要来打出对应的单词,来完成挑战,并听BGM讲述一个精美的童话故事。

MOBA类游戏选择了《Dota2》,作为一款电竞游戏,对于技能的释放的时间把握还是有一定基础要求的。

FPS游戏我选择了《彩虹六号:围攻》,相较于《Dota2》略微简短的测试,R6的Q、E侧身,蹲起及跑步我用的还是蛮多的。当然这是在实战中,正常爬墙跑点,F、空格也是必不可少的,这还不包括W、A、S、D键,所以这款FPS游戏对于键盘的操控还是比较多的。
使用感想:
在使用这款键盘前,首先你要知道这是款薄膜键盘,而并非机械键盘。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它和机械键盘的感觉是不同的。
薄膜键盘比机械键盘的触感反馈是更强,这个是毋庸置疑的,且更加静音,这是它的优势。
但是对比599元的售价(649,然后领满599-50的券),这款薄膜键盘价格还是略高了一些。
说完了价格方面我们在来说下使用感觉,这款键盘在左边多了G1-G6共计6个自定义按键,且支持宏等功能的设定,所以真正使用起来是非常方便的。当然也有一个问题就是适应性,在初体验这款键盘的时候,我经常会把G6(最下边的按键)与Ctrl给搞混。不过由于在早起接触其它品牌这种布局键盘的时候适应过一段时间,我在不断打字2-3天后才能完全适应。所以这点大伙要注意。
那么我在之前说过这款键盘是可以轻松将数据线拆下或是把2.4GHz无线收发器放到键盘卡槽里的。方便用户携带,但是它其实并不是特别适合外出旅行时带着,还是那6个按键,左边多出来一部分使得它比一般的键盘要长,要大很多,这是一款大键盘!所以很多背包都放不下,如果要将它带走,你需要买专门的键盘背包才行。
所以它更加适合的场景应该是大屏幕、娱乐向或是轻度游戏。
比如,组建家庭影院,在大屏上玩游戏,此时离屏幕太近就会很不舒服,离远点如果是有线键盘就会很难受,无线键盘正好是你的选择。
那么回到一开始的问题,它对你真的合适吗?
键盘不像鼠标那样,经常甩动,通常键盘放在桌子上是不动的,因此,对于一个使用固定场合电脑的玩家来说,我个人是不推荐的,因为这样的人通常有一个固定的使用键盘环境,有线、无线对它来说区别并不是很大。如果你喜欢有线且喜欢薄膜,那么海盗船K55是你不错的选择。如果你经常外出,喜欢无线键盘,那么我建议你选择更加小巧且方便携带的键盘。
另外,如果你喜欢RGB,这款键盘绝对能够满足你对于灯光的需求,强大的iCUE驱动中仅凭预设就可以玩灯玩上一年!不过,如果是无线状态下,它满电也仅能维持35个小时,既然要来回插拔充电,不如干脆选择有线键盘好了,不是吗?
最后,如我之前所说的那样,你是一个大屏用户,平时闲暇时间简单的玩玩游戏,看看电影,把这款键盘办出来,放在茶几、放在沙发上,它将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键盘细节
- 第3页:键盘布局
- 第4页:键盘按键
- 第5页:键盘背面、手托、整体
- 第6页:键盘iCUE驱动
- 第7页: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