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速读到底是个什么鬼?一场考验家长智商的闹剧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一间挂满各国国旗的教室里,几十个参加比赛的孩子身边各站着一个工作人员,其中有人忍不住掏出手机记录着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本文授权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不相及研究所)

家长们相信只要经过这一系列的神秘操作,自己的孩子就可以打破思维壁垒,从而达到和宇宙连通的境界。
看着孩子们闭上双眼,把书捧到面前翻的像电风扇一样,场边的家长频频点头,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一丝微笑。
“通过大脑给宇宙发射信号,翻书的速度越快,和宇宙的距离就越近,孩子就越能赢在起跑线上。”
“几万块钱就能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点都不亏”
听着不间断的翻书声,再看到那些信心满满的家长,以及墙上横幅写着的“第六届国际青少儿脑力运动会”,你很容易分不清这到底是科学还是行为艺术。

不过根据比赛主办方在量子领域参透的奥秘,这场源自宇宙的灌顶大会将无差别恩泽于每个紧闭双眼的孩子。
我记得电影里苏乞儿就是这么学会的降龙十八掌打败了赵无极
这并不是什么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学习秘诀,主办方将它命名为“量子波动速读法”,英文写作Quantum Speed Reading,简称QSR。
据说它的主要功效是先人一步开发充满无限潜能的人类大脑:
通过感知思维训练,启动大脑的松果体,开发右脑的心像能力,孩子就能用脑波感知的方式把书中资讯以成像的形式吸收在大脑中,经过大脑高速处理,能看到清晰的图像。
这时看书就会像看电影一样,孩子甚至可以比作者自己更能感受到情感及写书的意图。

就像很多人看剧的时候喜欢2倍速,据说这个训练方法可以让人达到三次元世界的最高倍速,一旦孩子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只需高速翻动书本,就能被大人看不见的量子激发潜能,和宇宙产生心灵感应。
笃信者宣称这是本世纪最伟大的读书方法,可以加快人类进化历程至少100万年。
“它打破了常规获取信息的方式,不需要光和声这些物质的传递,你看这些年纪轻轻的老师,每个人都领悟了量子波动力学的真谛。”
《走近科学》刚停更没到半个月,我已经开始想它了
根据百度百科显示,波动力学是量子力学的两大形式之一,由薛定谔创立,是根据微观粒子的波动性建立起来的用波动方程描述微观粒子运动规律的理论。
但坊间传言将这套秘密法门带向大众的却是一位名叫飞谷由美子的日本女性。

当你在互联网上搜索这位教育达人的时候就会发现连百度百科里都没她了,她的伟业只能从网页快照的遗像中才能窥得一二。

亚马逊上就有一本《量子速读:唤醒孩子的思想》,出版时间为2006年,到今天还在卖,作者正是由美子本人。
不过通过买家的名字,你大概就可以对书的质量和买家群体的构成有所了解
不论是世界上哪个地方,人们都从没停止过对于阶层跃升的探索,当家长们得知成功还有这样的捷径时,全世界都在分享着由美子女士对于量子和宇宙的感悟。
这个学习方法贯穿了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没有人会拒绝特异功能的邀约。

这俨然已经是一个属于国际范畴的神功秘技,各地的发起者们深耕于玄学与科技的融合,比宗教界人士更先一步达成了精神和物质的赛博化统一。

闭上眼睛再气沉丹田,像“点钞”一样快速翻动书页,就能真正体会到书中的奥秘 图片来源:B站up主@小雨丹丹
在YouTube上量子波动速读的相关视频里,他们配的画面会让人误以为自己参加了某个Psytrance风格的电子乐派对。

对此有人认为那些搞传销的、搞电信诈骗的人肯定改行搞起了教育,毕竟这种读书速度和方式已经类似于修仙小说中的元神出窍了。

量子波动速读,吸引力法则,酵素减肥并称现代中国三大玄术 图片来源:1818黄金眼
有人则根据他们的理论提出了更高效的学习畅想:“还不如渗透压学习法,用书本把头埋住,让知识从高密度的书流向低密度的大脑。“
“传统智慧讲究以静制动,像量子波动速读这么躁动的翻书是无法了解到书本中的精髓的,你要把书摆在桌上,盯他一个月,缘分一到,你自然就顿悟了。”
“以这种语境来看,哆啦A梦的记忆面包才是最有效的读书方法”
在无数将量子娱乐化的民科专家的努力下,“量子”已经发展成一个可以承载任何玄幻概念的词汇。
现实生活中打着量子标签的物品一般都跟量子没什么关系,量子水、量子肥料、量子药、量子眼镜乃至量子中医都像是一场场虚幻的承诺。

如果一句话中包含“量子”一词,并且这句话是从非物理学家的嘴里出来的,那么几乎可以肯定,有大量的“Bull shit”丢在了您的头上——物理学家Devashish Singh引用同事的话
人们常说如果我们有能力欺骗自己,我们就会想要欺骗自己。

在深信不疑的人看来,不相信的人都是不能接受新鲜事物的保皇派,世界发展的脚步就是被这些人拖慢的。
“把这个方法在学校推行开,全世界都不存在文盲了。”

他们在各大平台无私分发着自己对于科学的理解,希望能启发还拥有慧根的仁人志士,从孩子身上出发共同拉近未来,开创属于人类的宇宙帝国。



有家长感叹:“最起码我孩子的视力保住了,现在看书和玩游戏都不会损害视力。”
如果你运用科学手段去探究真相,就会发现在人们还在争论量子波动速读存不存在的时候,举办这个比赛的公司已经不存在了,这家公司早在今年6月就已经注销。
“按照国家规定,即便它真的跟宇宙有关联,现在也是非法经营。” 图片数据来源:天眼查
事实上早在几年前就有电视台报道过这类事件背后的操作模式。
“蒙眼识字和开天眼(开启松果体)速读,在我小时候就见到了,20多年后,又披上量子物理的皮继续骗人。”
真正需要量子开发的,是这些家长的脑子
一些良心发现的业内人士表示他们全靠入会-加盟-拉下线的商业模式盈利,根本就是传销。
“超能力只存在于孩子身上,年龄太小不认字不能配合表演,等长大就明白怎么回事不配合了,所以只适用于10到16周岁。”
“有些竞品公司甚至连盲人小孩的钱都不放过,就是因为抓住了家长们摆脱不了的自卑心理。”


这就像是曾经风靡全国的气功挂靠了科学的名义借尸还魂,他们的父母当年练气功,现在他们当了父母给自己的孩子搞量子速读,这种祖传魔幻现实都是因为吃了没文化的亏。
所有针对孩子的滑稽荒唐事,都是为了取悦家长,家长总是以为教育有捷径可以快速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但孩子的起跑线不就是家长吗?
也许将来那些参加过这次宇宙连接的孩子们细细回想起来,只会记得量子波动速读法确实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