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游》手游口碑雪崩,小说、漫改游戏为何总是没有好下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游戏大侠”(game_newbie)
7月10日,《权力的游戏:凛冬将至》手游上线。

这个游戏由HBO官方授权,改编自电视剧《权力的游戏》。历经8年的沉淀,这个ip不仅在国外获奖无数,在中国也是积累了上千万的粉丝。
因此自预约之日起,游戏就收割了大波权游粉丝的注意力。
然而与高关注度相对的,是《权游》在各大平台上雪崩的口碑。在游戏正式上线的第2天,它在taptap上的评分就陡降到了3.2。

现在上线6天了,评分更是掉到了2.9。按这个走向来看,没有翻身的势头。
游戏崩的那么快,其实一点也不意外。
一、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对一款游戏来说,玩法才是它的核心。但《权游》在slg的玩法上却几乎没有创新:建造、采集、升级、养兵、圈地、打架,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我玩了2天,丝毫感受不到开发者围绕这个ip做了哪些设计。如果不是红袍女一直要我花6块钱带她回家,我真意识不到我在玩《权游》。

我是奔着ip来的,你起码弄点《权游》特色出来啊!
原作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剧情铺垫、台词艺术,在游戏里根本就没有体现。
图片出自电视剧《权力的游戏》
只有一个与原作无关的老头,在喋喋不休地推动着游戏剧情。

维斯特洛大陆上没有阴谋诡计,只有不知疲倦无尽的发展科技、资源采集和升级城堡。七大家族的恩怨也烟消云散了,剩下的只有玩家间无休止的厮杀。
这些没有也就算了,《权游》最出名的是啥?是龙啊!
图片出自电视剧《权力的游戏》
在游戏中你倒是放个龙哇!是特效太贵不舍得做吗?
这给人的感觉就是,游戏的玩法其实早在获取《权游》ip之前就已经设计好了。拿到ip之后,我再扣上ip的情节。
且不论系统和玩法如何,游戏中的剧情与原著几乎毫无关联;任务、战斗场景等细节仿佛是《王国纪元》等slg游戏的换皮。


这样敷衍的设计,无论是原作粉丝,还是慕名而来的玩家,恐怕都难以接受。
不过游戏当中倒是有一点跟《权游》一模一样。
在《权游》电视剧里,谁背靠铁金库,谁就是铁王座的有力竞争者。在游戏里,0氪和微氪遇到大R只有被打出翔的份。

我被打到迁城好几次了。怎么样,这很符合原著吧?
《权游》是大多数小说、漫画改编游戏的缩影,良作是少数,大多数只能用平庸来形容。
其实除了权游,近年来,ip移植、漫改的游戏几乎没有不被骂的,《妖精的尾巴》、《拳皇》《龙珠激斗》、《一拳超人》、《魂斗罗》等作品都是如此。
当中不乏腾讯、游族、网易这样的大厂出品。
但即便是知名的ip遇上知名的大厂,看上去强强联合,所向披靡,实际效果往往是「1+1<2」。这是为什么呢?
《权游》手游
二、被玩坏的“权游们”
游戏厂商做ip移植时,很多时候不是因为这个作品本身有多优秀,而是因为这个作品聚集了大量的粉丝。
在大多数厂商看来,ip移植、漫改的游戏,本质上是一种粉丝向的游戏。
就像星爷请吴亦凡拍电影,NBA请蔡徐坤当代言人一样。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演技、球技有多好,而是刚好他们都有一群忠实的粉丝。

在一般情况下,厂商是用游戏来吸引玩家的;但有了ip加持后,ip成了吸引玩家的主角,游戏变成了配角。
上面说的《权游》正是如此。如果换一下故事背景,将维斯特洛大陆换成《指环王》的中土世界,抑或是换成《魔兽世界》的洛丹伦,其实也毫无违和感。
当厂商不能通过游戏来吸引玩家的时候,他们就会不停地买ip。

市面上虽然有很多漫改的、ip移植的游戏,但其实游戏的核心玩法全都大同小异。
是个卡牌游戏,上来就分S级、A级和B级。厂商分完等级,确定怎么氪金之后再拿ip去套,比如说《火影忍者:忍者新时代》、《龙珠激斗》、《圣斗士星矢》。

一样的卡牌游戏,套用多个ip题材,总有一款适合粉丝了吧?
这种「重ip,轻研发」的做法,可能会导致厂商无法跳脱「买ip→粗糙改编→玩家流失→买ip」的恶性循环。
粗糙的ip移植游戏另一重要起因是,研发资金的缺位。
假设一个游戏的项目资金是60万。做ip向游戏时,买ip可能就要用掉50万,那么除去宣发的费用,剩给研发的钱可能并不多。
极端一点想,可能会有「50万买ip,1万做游戏」的情况。
《权游》手游画面
正所谓用心选ip,用jio做游戏。
即便如此,总会有粉丝或用户愿意买单。只要ip选得好,就不愁没有玩家。
ip向游戏口碑扑街的首要原因,是游戏质量的问题;另一个原因,则出在粉丝的身上。
三、受伤的粉丝
这样做改编游戏,最受伤的还是那帮冲着ip来的玩家。
2017年,《进击的巨人》漫画单行本在日本卖出了7100万本,而由漫画改编的游戏作品《进击的巨人》在全球的销量为70万。

由这个事例可以看出,从原作到改编的游戏作品,粉丝被筛选了一遍。而剩下的,大多是慕名而来的ip死忠粉。
换言之,ip改编的游戏作品其实是在消费粉丝。
而当粉丝对原作ip的评价越高时,游戏改编的难度就越大。
《权游》除了第8季烂尾之外,其他7季都是豆瓣9分的神作。观众和粉丝对它的评价之高,可见一斑。

刁钻的作品培养了一帮吹毛求疵的粉丝。在优秀的原作面前,连中规中矩的游戏改编都会显得平庸,那就更别说被做成换皮游戏了。
一个好好的故事,被你糟蹋成这样,谁顶得住啊?
所以《权游》等移植游戏的口碑越是雪崩,越能证明原作有多么的优秀。
因为爱之越深,恨之越切啊!
图片出自电视剧《权力的游戏》
这样的ip移植游戏,只会消费粉丝,却甚少反哺核心的粉丝圈。ip消费完了就换下一个,这批韭菜割完了就换下一批。
“粉丝向”这三个字,现在就像是一种讽刺。它深深地扎在漫改、ip游戏的身上,也刻在了每一位喜欢原作的粉丝心上。
四、厂商的责任
作为中国顶尖的游戏厂商,他们本有义务去提升整个市场的品味,他们有责任告诉玩家,什么才是好的游戏。
但他们还没有担起这个责任。
看着市面上流水线式生产的ip游戏,其实可以看出,中国的厂商们懒得去雕琢自家的作品。他们的心态还停留在小富即安的阶段。

这也是漫改、ip向游戏频频翻车的症结所在。
今天把游戏的口碑败光了,明天跟非遗项目谈个合作挽回一下形象。
今天把《权游》的粉丝吓跑了,明天跟去搞个跨界合作收一批新的玩家进来。

在这样的风气之下,中国游戏再发展个20年都不会有什么大的长进。这就像一出游戏界的公地悲剧。
其实我不反对做ip移植的游戏,像《死神VS火影》、《刀剑神域》这类漫改游戏都改编得非常出色。

优秀的改编游戏还会反哺ip。就像《全战三国》游戏推出以后,Reddit上很多老外开始恶补2010年的新三国演义。
这就是改编游戏的魅力。

只要厂商不是用jio做游戏,玩家是能感受到的。
作为一名中国玩家,我不奢求厂商们要为ip做什么贡献,只希望你们可以好好经营手中的ip。
毕竟随便毁ip可是要向玩家和粉丝们谢罪的。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