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广告脑洞大赏:胡萝卜飞船穿越虫洞,Gucci女孩对战恐龙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虽然不想承认,但空姐的手机屏确实被糟蹋了。
在端午节前,朋友说五芳斋出了一支叫《招待所》的广告片,拍得蛮有科幻风,非要安利给我。于是一支伪文艺、伪科幻广告片就在我手机上嘚啵了长达4分零5秒。
艺术的洗(gan)礼(ga)不能一个人独享,空姐决定和大家分享一下这支意识流到让人意识流产的神作。
喂,别跑啊混蛋,正片就要开始了!
据说这片子有国语粤语两个版本。空姐看的是粤语版的,配音带着一种刚刚纵欲过度的绵软无力,配合着王家卫式的绿色黑底字幕开始催眠:
“霍皮印第安人
是最适合理解相对论的人
他们的语言没有和时间相关的词
他们不以线性方式体验时间
而是把它当做一种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并存”

哇哦,过去哎!未来哎!霍皮印第安人哎!哲学气息扑面而来有木有?
老实承认,空姐并不知道霍皮印第安人是什么鬼,本着好学的态度我搜了一下——
霍皮人是普韦布洛印第安人的最西部居民集团。他们有一块“预言石”,上面的内容基本是:时间顺序从左至右,水平方向代表以千年为单位的时间轴。最左边的圆圈及中间的万字符是宇宙的起源,左边的巨人象征着伟大的神灵,两条水平线上面一条线象征白人带来的没有精神约束的科技之路……
所以——
谁能给我翻译翻译他妈的霍皮人到底是他妈的怎样体验时间?过去、现在和未来又他妈的怎样并存?

不,发脾气无助于理解艺术品,一定是我太无知,难以理解哲学的奥秘。好在人家不厌其烦地为我等凡人开解。纵欲的声音深情说道:
“时光岭,宇宙之坡
和过去、现在、未来同在
也有人说,是诗和远方的最后一个丁字路口”
你瞅瞅,艺术家也有亲民的时候。9102年,“诗和远方”已经和“人间有味是清欢”一道被从文人身上薅下来,在各大书店前排位置廉价出售给豆蔻年华的小姐姐,即将与“何所冬暖何所夏凉”勾肩搭背。
艺术家的这个时光岭,作为诗和远方的丁字裤头,必定会让无数文青宾至如归。
好,闲言碎语不要讲,讲一讲这个时光岭到底是啥地方。一言以蔽之——供人们玩时间穿越的招待所。具体表现为,在这里——
餐厅有彗星烤腰子、泥盆纪老白干;
举报:有人贩卖严重过期食品。
丽珍总是在餐厅等待1997年的周慕云,却总是等不到人;
所以您穿越是图的个啥?
桂芬老奶奶在她十几岁的爷爷怀里哭泣;
一个真敢叫,一个真敢答应。
韩梅梅和李雷一遍遍暴露自己的本质是英语复读机——
话说有人小时候学的是Danny、Jenny和Li Ming吗?
类似这种情节碎片,这个小片子中共有10段。
那这些片段之间有啥关系?到底讲了啥故事?
你瞅瞅,low了不是?我跟侬讲哦,柯里莫夫斯基侬晓得伐?欧洲平面设计大师。
人家可是说过:“在各种艺术形式走到尽头的时候,对片段的截取与整合成为后现代的标志之一。”
别问,问就是艺术。
所以你不要管这些碎片有什么逻辑联系,都是拼贴艺术风格。故事不重要的,只要记住,在时光岭里面,时间是可以自由穿越的。
——“所以……”
——“所以,宇宙是一个粽子。”
时光岭是个时间穿越之地,所以宇宙是个粽子,所以快来某粽子店买粽子。
呜哇……你这个逻辑真是显而易见!无懈可击!

其实——(因为我在写这句话的时候情绪仍然饱受这支广告片的熏陶,所以当你读到这两个字的时候,如果可以请用粤语默读)
其实,呢间粽子店个广告创意向来係唔错嘅,佢地旧年係微博刷屏嘅重阳节点心广告就係一例。粽子店做广告就中意与众不同,不过呢次玩得有D垮,既辱无咗粽子,又糟蹋咗科幻。(唔好意思,实话兜唔住了)
科幻风广告,之前玩过的大有人在。不怕货比货,就怕不识货。如果你仍然觉得粽子店的广告还可以,不妨看看下面这几支。
1
粗略来说,科幻风广告可以分为两种:摆架势的、讲故事的。
摆架势的,只需要让产品形象与科幻氛围深度融合即可。
拿同样是食用类产品的黄油来说,丹麦黄油品牌Lurpak就用特写镜头把厨房变成了史诗科幻现场。
在这支名叫《魔幻厨房》的广告片中,随着《2001:太空漫游》的经典BGM《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奏响,太阳凌驾在一颗星球般的紫甘蓝头上。
丹麦黄油广告与《2001:太空漫游》镜头对比。
接着,西蓝花的cosplay版的亚马逊雨林出场。其他食材也随之登场,心态显然都有点膨胀:
鸡蛋打落在面粉上,如同陨石撞雪山——

开煤气灶,也必须要有火箭点火的style——

胡萝卜飞船穿越虫洞;土豆在小行星带上严阵以待;烤箱之中,烤鸡和披萨内部的分子运动指数级增速;冰冻过的奶油蛋糕也发生地质断裂……
乍一看,这些镜头也不过是同类的拼贴,但它和五芳斋的粽子广告却大有不同。
粽子店的广告中,时光岭里面既没有粽子也没有粽子叶,您哪怕把李白换成屈原呢?没有,完全不要逻辑联系。如果把产品换成纸尿裤,这广告的主体部分一点都不必改动。
Lurpak则不同,在它的整个广告片中,虽然丹麦黄油出镜时间靠后,但它保证了两点:
第一,前面所有的元素(厨具、食材)都与产品(黄油)具有密切关系;第二,丹麦黄油出镜后,人家明确点题:我们需要这样的黄油来开拓(星际般的)新领域。

2
Gucci做得就更直白。2017年7月25日,该品牌发布过一支广告大片《Gucci beyond》。
广告中,创意总监Alessandro Michele使用1975年科幻剧《太空:1999》的BGM,将老一代科幻电影的经典场景做了个Gucci式还原,所有出镜模特都身穿Gucci的最新款衣着配饰。
影片一开场就是星战式的黑底黄字——

接着,小姐姐们身穿Gucci的秋冬季女装,现身于《星际迷航》的传送门。

《不可思议的收缩人》中的大猫,也在这支广告中复活,即将吓跑拿着Gucci Frame 竹节镶钻虎头单肩包的姑娘。

还有胆大的美女,穿着Gucci高跟鞋与来自《洪荒浩劫》的恐龙下场battle。
大长腿即是正义!
Gucci的产品,就这样深度融合在各个科幻场景中,附带趣味性和复古格调。
3
如果你仍嫌这样大面积曝光产品的方式广告味太重,well,科幻广告界从来不乏把产品揉进故事的脑洞高手。
1997年,《攻壳机动队》在英国热映,一众英伦男女的朋友圈都被草雉素子刷爆。
英国的啤酒商Murphy’s本着有钱大家赚的原则,找到日本动画公司Production I.G,希望他们做出一支与《攻壳机动队》画风类似,又有日本特色的广告片。
这部作品就是《Murphy’s Irish Stout: Last Orders》,虽然时长只有一分钟左右,但导演是漫画家北久保弘之,小仓宏昌负责背景美术,黃瀨和哉则同时担任人设和作画监督,堪称电影级的制作阵容。
广告中的城市背景同样具有赛博朋克气息,街头随处可见霓虹灯和义体人——

一位左腿残废、换上假肢的老汉将一发炮弹射在钟楼上,钟声震响,城市中潜藏的日本武士们闻风而动,从各地疾速赶来。
有从下水道飞奔而来的,有的乘船而至,还有玩人体风筝从天而降的——

武士社团如此高调,势必要发起攘夷暴动。整个城市的治乱都在分秒之间摇摆。然而镜头一动,集合的武士们在一家英国酒吧中现身,原来他们都是为了来这里喝啤酒!
广告中武士们拿酒瓶的方式也是典型的日本传统风格。
4
同样是讲故事,这支广告里,啤酒充当了武士们整个行动的目的。而在耐克的广告《拯救足球》中,产品则是改写剧情走向、为角色助力的重要武器。
在这支2014年发布的广告片中,耐克用动漫形式,汇聚了内马尔、C罗、鲁尼等顶级球星,让他们在“影片”中面临了一次集体危机:
在不远的未来,克隆人面世,并开始取代足球运动员。他们是顶级球星的复制品,但判断力更敏锐,犯错率更低。

人类足球运动员在他们面前接连失分、被排挤乃至退役。
退役后,内马尔做了洗剪吹小哥,C罗钻进橱窗当男模,鲁尼则成了谢耳朵最防备的女性出轨对象——码头工人。
C罗:就算被男人从后面抱住也要保持微笑哦。
受害的不止运动员。渐渐地,足球运动被克隆人霸占。完全“科学”的踢法、必胜的结局,让足球比赛了无趣味。
拿什么拯救你,足球?终于,有人将这些落魄球星重聚起来,要杀回赛场,战胜克隆人。有没有点《少林足球》的赶脚?只不过他们的杀器不是功夫,而是当啷啷啷——耐克至尊足球装备!

有新装备助阵,球星们自然是将克隆人踢得人仰马翻,也借此实现了“超越自我”。
5
其实你稍微注意就会发现,像耐克这种产品线丰富又具有一定统治实力的大品牌,其广告已经不单单是宣传产品了。
对它们来说,推广产品有时候不如宣传品牌,企业文化、价值观是价值更高的隐形财富。
通用电气发布过一支科幻广告片《The Boy Who Beeps》,时长只有两分钟,大家不妨看一下——
在这支广告中,通用电气并未直接宣传自家产品,而是“为人类工业代言”,但这反而将通用电气和工业技术无形间画上了等号,让企业形象瞬间提升到为人类服务的高度上。
而广告片本身的商业气息近乎于零。加上结尾的广告文案,它的故事与“工业语言改变世界”的主题相通;择去文案,这就是一支完全独立的、高水准的微电影。
最重要的是,它说人话,不装逼。
五芳斋的《招待所》,显然有着让广告片作为独立艺术品的野心,但正所谓过犹不及,《招待所》为了装逼丢掉了自己的“基本盘”。
商业广告,其核心是产品或服务或者品牌文化,一切创意都是围绕它们服务的。
《招待所》却让所谓的文艺和伪科幻气质凌驾于粽子之上,把自己搞成了花枝招展的网红,乍一看漂亮得很,去掉滤镜后——用小文青的话咋说来着——像过期的凤梨罐头。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