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架构键盘与激光鼠标的时尚搭配 雷柏MT980S套装详尽测试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在这个电竞越来越深入游戏玩家们生活的时代,机械键盘,游戏鼠标也逐渐的为广大游戏爱好者们所接受。
这是好事,越来越多的厂商加入到竞争行业的最终结果就是机械键盘的价格越来越亲民、鼠标光学引擎也在飞速的发展。
当然,生活中绝大多数接触电脑的人,并非全是游戏玩家。得益于IT行业的飞速发展,电脑也逐渐成为了办公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整理文档,查询资料,与客户或者厂商沟通,财务统计等等。
也因此,这些用户群体并不会特别青睐机械键盘,他们需要的是能够让自己舒适办公,或者闲暇时间带来点娱乐效果的键盘即可。

在这里就不得不说到今天的主角了——雷柏。
雷柏从开始就是一个以办公领域为主的外设品牌,只不过随着电竞的崛起,雷柏重心开始转移到了V系列(电竞、游戏)而已。
所以,其实相较于雷柏为游戏而生的V系列,我个人更加喜欢它的办公系列产品。
而说到办公娱乐,就不得不提到目前最省力的薄膜架构——“X架构(又名剪刀脚)”了。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剪刀脚”只是架构不同而已,因此它的触发原理仍属于薄膜键盘的范畴,所以它同样具备薄膜键盘的优点:静音。而且由于是对薄膜键盘的优化,所以它也具备了普通薄膜键盘不具备的优点:键程短、省力。
并且,剪刀脚架构的键盘其实非常常见,它多用于笔记本——对,就是那个拆掉键帽很难安回去的那种键帽。
而之所以叫“剪刀脚”,是因为它的上下两边都做了倾斜的支撑柱设计,并且支撑柱在中间相互交叉,所以从侧面来看,它有点像一个X型,而当键帽受力下降的时候,倾斜的支撑柱会随着键帽的下降而逐渐变得与键帽平行,所以很想剪刀裁剪时的样子,因此被大家称之为“剪刀脚”。

那么“剪刀脚”的键盘有哪些好处呢?首先由于是倾斜的支撑柱设计,所以相较于普通键盘来说,它的键程会更加短一些,因此我们只需要轻轻用力即可达到触发点位,这使得“剪刀脚”的键盘相较于普通薄膜键盘来说键程更短,也更加省力(而在机械键盘中,银轴之所以被誉为电竞轴,是因为它的键程只有1.2mm,所以用户在下压键帽的时候可以较其它轴体更快、更迅速的到达触发点)。
同时,由于其键帽的上下两边(4个角落)都被支撑柱所覆盖,所以它的在吃力时会变得非常的均衡,无论是压键帽一边甚至是一个角落,“剪刀脚”架构都可以进可能的平衡键帽的压力,所以长时间打字也不会显得太累。

当然,由于其架构设计的不同,所以“剪刀脚”的键帽通常是一块一块的,相较于普通薄膜键盘,“剪刀脚”键帽与键帽之间会留有一定的空隙,也因此这类架构的键盘通常又被叫做“巧克力”键盘。
这样设计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键帽之间的缝隙会给指甲留出足够的空间,使得留“美甲”在使用键盘时也更加的轻松。
不过,必须提醒大家的是,这样的设计也有一个缺点——内部进入的赃物不好清洗,所以喜欢在键盘旁边吃零食的小伙伴们需要注意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雷柏MT980S开箱:
前边曾经提到过,我喜欢雷柏最多喜欢的是它的办公系列。因为在这方面,雷柏总会拿出一些“小惊喜”,无论是设计,还是舒适性,在这方面,雷柏还是蛮用心的。

而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雷柏一款面向于办公娱乐类的键鼠套装——MT980S。
这是一个“剪刀脚”键盘键盘+MT750S鼠标的组合——就是搭配了那个售价179元的人体工学激光鼠标。
雷柏V系列的主色调多为黑色,而办公系列的主色调就是以蓝色为主了,显得更有科技感。

而在包装正面的左侧则是雷柏MT980S的特点:
1,鼠标采用支持重复充电的可回收锂电池(注:只有鼠标,键盘采用2节AA电池,取决于用户自己购买怎样的电池)。
2,支持多设备适配,最多可适配4台终端设备,并且能够通过键盘和鼠标上的相应按键来实现一键切换。
3,支持蓝牙3.0/4.0及无线2.4G传输,自带蓝牙功能连接,可直连手机、平板等支持蓝牙的设备,同时自带无线USB 2.4G接收器,使用时需将接收器插入相应设备的USB端口,然后将键盘/鼠标切换至2.4G模式。
4,自带DPI调节按钮,支持4档DPI切换,默认为600/1200/1600/3200四种DPI。

包装正面右下角则是适配4种设备的示意图,首先该键鼠支持Windows/Mac/Chrome OS以及Android四种系统,同时在蓝牙3.0/4.0模式下可适配3个设备,然后通过2.4G无线接收器可适配到1个设备。

雷柏MT980S全家福,内部附件为键盘一把、MT750S鼠标一只、数据线一根、说明书一份、电池一组以及USB接收器一个。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外观:

MT980S的键盘为黑色键帽加拉丝铝合金的设计,顶部则配有一道钢琴烤漆的黑色塑料,用以增添整体的美感。

采用剪刀脚的键盘往往有个特点就是超薄,雷柏MT980S也不例外,该键盘最薄处仅4mm厚。属于倾斜放置设计。

主键盘区,该键盘采用了非常标准的104键结构,但相应的,由于是巧克力键帽的关系,所以键盘表面的高度是完全一样的,因此在手感方面会不及普通薄膜或是机械键盘。

功能、方向键及小键盘区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截图、滚动锁定以及暂停三个按键都移动到了小键盘区的顶部,且顶部的三个常见的大小写,滚动锁定和小键盘区三年各指示灯都省去了——这个键盘没有任何灯光设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键盘正面的表面采用了拉丝铝的设计,并不容易留下指纹(顶端钢琴烤漆容易留下),且在键盘的右下角有一个雷柏的英文标识——试了一下很紧,不太容易抠下来。

巧克力键帽的优点在前边说过,适合指甲长的用户,间隙比较大不容易误触。当然,也有缺点,那就是键帽表面比较平整,所以不会做成人体工学的样式。

“X架构”,当然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剪刀脚”,它最为显眼的地方就是键帽底部那个X型交叉设计的支柱了。

在前边我们提到过,“剪刀脚”最大的特点就是受理均匀和键程短,省力。当然,这仅限于偏小的键帽,超长的键帽受限于“X支柱”的限制,所以不可能像小键帽那样照顾的非常全面。所以雷柏MT980S为了照顾到超长的如空格等键帽,除了2个平衡杆之外,在左右2侧各设有一个“X支柱”,让这些厂键帽的受力更加均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键盘背面:

整体MT980S键盘的背面,同样是拉丝铝纹理,不过做了偏镜面的设计,所以较为容易吸指纹。
整个键盘用5个橡胶来进行支持,顶部黑色凸起塑料罩的左右2侧各有一个防滑橡胶,底部左、中、右各有一个。

在背面中央偏下的地方则是该键盘的铭牌。

在键盘背面顶端的黑色保护罩上可以看到电池仓及控制按钮,最左边是电池仓,右边则是一个可以拨动的档位控制器,分为4档,分别是蓝牙1设备、蓝牙2设备、蓝牙3设备以及2.4G设备(通过无线收发器)。
预测为蓝牙状态的指示灯,最右边则是蓝牙匹配调节控制按钮。

电池仓,可以放置2节AA电池,与鼠标不同的是,MT980S仅允许通过电池来对键盘进行供电。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MT750S鼠标外观:

和键盘棱角分明的科技感不同,鼠标则是非常富有人体工学的元素。整体MT980S以黑色为主,采用了类肤材质,而在“屁股”部分则有一层银色环绕,为鼠标增加了一丝美感。

为了更好的照顾右手习惯的用户,鼠标整体采用了倾斜式的设计,使得用户在长时间使用这款鼠标时也不会感到不适。
鼠标的左右2个按键采用了不对称的设计,不仅外观不同,左按键(食指)也要比右按键(中指)要高一些。
此外,整个鼠标采用了按键、上盖分离式设计,这样按键的回弹主要取决于微动,不过缺点就是中间的缝隙容易积灰。
值得一提的是,这款鼠标使用的是凯华的白点微动。

鼠标顶部有1个滚轮以及2个按钮,滚轮并不支持左右,进支持前后转动和下按。
滚轮后方的按键则是设备切换按键,功能等同于键盘背面的档位调节按键,默认为2.4G无线传输(使用无线收发器),按1下则切换成蓝牙1设备,再按则是蓝牙2设备,然后是蓝牙3再回到2.4G无线,如此循环。
最靠后的按键则是DPI档位档位调节功能,共计4档,默认为600/1200/1600和320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鼠标侧裙:

为了让拇指更加的舒适,鼠标的左侧侧裙做了一个很大的凹陷设计来放置拇指。同时在下方还有一个凸起的托盘,所以握感会非常的舒适。

除了鼠标顶端有一个滚轮之外,侧裙也设有一个滚轮不过由于较侧裙拇指部位部位有一段距离,所以非常不容易发生误触。

不仅仅是侧裙的滚轮,侧裙的2个按键也调整到了鼠标左侧按键的旁边,说实话,正常使用鼠标的时候,拇指很难碰触到这个地方,反倒是食指比较方便。

右侧侧裙,为无名指和小指设计的专属坑位,配合上独特的纹理,整个鼠标给我感觉最舒适的地方就是拇指、无名指和小指了。

鼠标尾端,得益于此处稍微向上崛起的设计,在使用过程中手腕处会与鼠标垫有一定的间隔,不容易发生“鼠标手”现象。

顶端有一个Micro-USB接口,这个接口仅有充电作用,即使插上数据线,也无法当有线鼠标来使用。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鼠标底部:

鼠标底部,为了让鼠标的移动更加顺滑,底部采用了4脚贴的设计,顶部和底部的脚贴略小,左右两侧则是超大脚贴。

鼠标采用的是PMW3610DM激光引擎,该引擎最高支持3200DPI,其最大加速度可以达到10g,最高追踪速度为30 i/s。

鼠标底部的上方有一个开关,为鼠标的电源开关,不用时可以将其关闭来省电。
鼠标重量:

该鼠标由于内置锂电池,所以重量达到了117g,属于较重的人体工学鼠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鼠标握姿:
左下方视角
右下方视角
左上方视角
右上方视角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这款鼠标是MT750S,所以还是会有专门的驱动的,当然,与普通有线鼠标不同,这款鼠标驱动的作用纯粹是更改按键和调整灵敏度的功能。
好在鼠标有左右按键、滚轮(前、后、和按下)、侧键(前进后退)以及侧滚轮(向上和乡下滚动),共计8个可自定义按键。
当然,定义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除了基本功能(复制、剪贴、保存等)、媒体功能(暂停、播放、音量加减等)、鼠标功能(单机、双击、滚轮)之外还有Windows功能(关闭窗口、开始、最大化、最小化等)。

此外,该驱动还有一个灵敏度调节功能,可以调节鼠标的灵敏度。

最后,鼠标还有一个高级功能,在该功能中可以对鼠标进行播放声音(多媒体一键呼出)、启动程序(比如打开应用或者游戏)、打开文件甚至是打开目录(文件夹)进行相应的设置。
不过,受限于这是无线鼠标,所以能够调节的选项其实并不多。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
MT980S套装测试:

这是套装测试,所以我们不会单独针对键盘或者鼠标来进行测试,所以在日常应用方面,除了通过该键盘来完整这篇文章的录入之外,我们还进行了上网、听歌看电影、网络聊天等日常应用测试,测试时间达24小时以上(3天),当然,该项测试比较考验键盘。

游戏测试首先选择的是《彩虹六号:围攻》,这是款FPS类型的游戏,对于瞄准有一定的要求。当然,该游戏的测试比较考验鼠标。

最后,我们还使用了《Dota2》来进行相应的测试,相较于前两款游戏,这款游戏对于键盘和鼠标的看中比例都有一定的提高,所以相较于前边两项测试,该游戏虽然仍略偏重鼠标,但整体还是比较均衡的。
测试感想:

这是一个套装,虽然不知道为什么这俩会在一起,但雷柏就是将其组合起来了。
先来说说键盘:
我个人是喜欢“剪刀脚”键盘的,而且我也一直在用,这类键盘它在使用时按键会比较轻,长时间的打字也不会感觉到累,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超薄的造型和键帽平面化的设计,这类键盘都不会给你太好的舒适感。
我经常使用这里键盘只是因为长时间打字不累,仅此而已。
所以,不管你是打字爱好者,还是娱乐爱好者,只要你之前没有接触过,那么你仍需要一段的时间来适应这个键盘。
当然,我试过了,我习惯了,但这不代表大多数人。
此外这个键盘相较于我之前使用的“剪刀脚”键盘有个劣势,就是它不支持高度的调节,它是平行的,也没有背光(我之前使用的键盘也没有灯光)和大小写、小键盘区的指示灯。
我个人感觉,除非你是像我一样以打字为主且特别熟悉盲打(从来不看键盘),那么这个键盘应该是非常适合你的。
其它的,我并不觉得它更适合游戏,在办公方面,它还是蛮合适的,颜值也非常的赞。
再来说说鼠标:
键盘有较强的针对性,但是鼠标没有。首先,鼠标是真的舒服,这人体工学设计,握感真的是超赞,当然,由于它过于人体工学设计了,所以你仍需要一小段时间来适应,好在它是往舒适的地方发展,所以这个适应时间会比键盘快很多。
鼠标是“无线和有线”的,有线的地方在于你要充电必须接Micro-USB线来充电,但是这个线只能用来充电,就很怪异。
作为无线鼠标来说,他可以同时连接4个设备(3个蓝牙和1个无线收发器出来的2.4G),三个设备你甚至可以连到手机、平板等设备上,无线收发器可以接到电脑上,切换只需要通过按键即可,非常的方便。
另外这个鼠标的按键布局也非常的合理,你根本不必担心在使用过程中发生误触(在网站上录入一篇文章快结束了,然后不小心按到后退按钮,这个心情没有遇到过的人是无法体会到的)。
当然,缺点也有,作为办公来讲它非常的完美,作为游戏鼠标来讲它的驱动调节还是不够多,包括宏和刷新率无法调节。还有一点就是这款鼠标在玩普通游戏时无所谓,玩FPS游戏的话,会给我略重的感觉(我之前都是用80-90g的鼠标在玩FPS游戏)。不过,不同的玩家有不同的爱好,有的玩家还喜欢较重的鼠标呢,不是么?
这款鼠标是趴握型鼠标,试了下抓握,感觉并不太合适。
以上是我个人这些天的使用感想。
整体而言,作为办公套件来说,这套组合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无论是从性能,还是颜值。
此外,就打字来说,这个键盘是我的菜,但我觉得并非是多数玩家的菜,它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适应了之后,你会发现用它打字真的非常舒服。
相对的,这一套组合有点偏——键盘舒适度弱到几乎没有,鼠标舒适度强到近乎完美。
当然,只是作为办公套件来说(这个套装本身也是为办公而生的),而在游戏方面,键盘确实是拖后腿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什么是剪刀脚键盘
- 第2页:雷柏MT980S开箱
- 第3页:键盘外观
- 第4页:正面细节、键帽及“剪刀脚”架构
- 第5页:键盘背面
- 第6页:MT750S鼠标外观
- 第7页:鼠标侧裙
- 第8页:鼠标底部、重量
- 第9页:鼠标握姿
- 第10页:MT750S鼠标驱动介绍
- 第11页:测试及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