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优行业形势严峻 偶像化浪潮不可避免了么?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声优走向三次元,他们不仅在声音上有一定表现力,还考验着他们的颜值,明星化浪潮究竟对声优来说是好是坏呢?
近的有这季的深夜剧《昨晚过得很愉快吧》,宫野真守演男主的店长。
论轰动的有水树奈奈、偶像声优团体μ‘s上红白。


声优们走到幕前,有了更多的曝光机会,对TA们来说应该是好事吧?
但是有光就有阴影。声优池泽春菜上节目提到,她试过在面试时明明实力够,却被刷下了。


究其原因,竟然是“你已经不是二十几岁了”。

配音是声线适合就可以做一辈子的工作,现在又为什么要限制在20代?偶像声优尾崎优香就解释道,现在不是配音就够的时代。

会唱会跳,和角色人设接近的声优才容易中选。

而唱跳声优一般都倾向年轻人。(75年的池泽小姐姐会心一击)

说到唱跳,这些年声优的工作范围已经超出配音,和爱豆越来越像。
例如尾崎优香,有自己的声优爱豆团。有机会上FNS歌谣祭、Music Station打歌,开大型演唱会。



她个人还会出写真集,销量还打进了综合榜TOP 10。

很多声优还会做游戏订阅节目、网上直播。

而大多数观众,原本对声优走向幕前都不反对。毕竟做声优实在太苦了。30万人有志入行,在行里有姓名的不过300。

训练从咬筷子读五十音练起。能冒出头的,都是在严苛训练中跑出的人才。

而且专业意识也很高。像声优桐谷蝶蝶,为了保养嗓子,家里备了四台加湿器。

常年保持在湿度70%以上。

口罩、喉糖更是一应俱全。


然而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声优出道的头三年算新人,配一集动画才1.5万日元。第四年开始算熟手,单价还是不变,但是动画重播、出DVD和加班会有津贴。

日本社会的“资历越高,工资越高”并不会发生在他们身上。而且配音预算有限,如果用了一个高价声优,就请不了太多人。

于是约定俗成,大家都不敢加价。像节目里的池泽春菜和寺田春日,入行20+年,照样维持在1万5。


走向幕前当明星,声优们得到名声,也要承受名人失去个人隐私的痛苦。
对此他们真的ready了吗?竹达彩奈长达四年时间,被变态粉丝发了近20万封恐怖短信。尤其在她出席活动的前夕,会发送大量写着“去死”的短信给她。

最终此人以恐怖罪名被警方逮捕。

神谷浩史试过被文春拍到接女儿放学,从而曝光已婚的事实。

为此,他对隐婚一事向公众道歉。

浪川大辅更是被文春踢爆与公司员工不伦多年。

最终也是道歉谢罪收场。

相对地,也有拒绝明星化浪潮。
矢岛晶子自担任蜡笔小新的声优后,长达13年拒绝露脸。原因就是“不想破坏小新在孩子们心中的形象”。

大家都支持,声优们能提高收入。但是靠脸不靠能力,对声优来说是好事吗?
以前我们夸“声优都是怪物”,赞的可是他们的业务能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