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完这回合我就去睡觉” 席德梅尔眼中的文明世界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作为一个策略游戏爱好者,如果被问起最喜欢哪款策略游戏,我可能一时半会难以答上来:从《三国志》到《英雄无敌》,从《梦幻模拟战》到《火焰纹章》,从《Xcom》到《Into The Breach》,从P社四萌到《全面战争》。。。手心手背都是肉,实在难以取舍。对于策略游戏迷来说,“哪款游戏更优秀”是远比“今天中午吃什么”更无法解答的千古难题。
然而若是问起最推荐给大众玩家的策略游戏,大多数情况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下个《文明》玩儿吧,记得别拉上窗帘。”而很多时候,他们都会很快明白了我的好心忠告。

作为世界上最畅销的策略游戏之一,《文明》系列的影响力其实远超过很多人的想象。曾经有意无意间的问起过身边玩游戏的朋友们一个很常见的问题:“你电脑硬盘里留存最久的游戏是什么?”这些年龄不同、性格迥异、兴趣爱好五花八门的游戏玩家所答的也是各式各样、千奇百怪。让人惊奇的是,除了中国玩家耳熟能详的《魔兽争霸3》《反恐精英》这些老式经典之外,很多表面上都声称自己喜欢“快节奏、刺激”射击动作游戏、平时对策略游戏兴趣泛泛的玩家实际上都有“偷偷”在电脑里留一款《文明》这样的策略游戏。

“也就是平时无聊的时候打发打发时间,时间久了就成习惯了”;
“打枪也有打累的时候,拿来调剂调剂心情,很有用哦”;
“我也想玩其他游戏啊,但是上班时候想偷偷摸鱼熬下班,《文明》可是最佳作案工具啊”;
“不是我要玩,我爸一定要我安一个《文明》,经常等我睡了跑我屋玩一宿。”
策略游戏多种多样,一百个策略游戏,也许会有一百个不同的特色。而《文明》系列的乐趣就在于,它将宏大的背景和细致的体验良好的结合在了一起,成就了一个独一无二、老少皆宜的策略游戏体验。《文明》系列能够二十八年经久不衰、风靡全球,离不开系列的创始人、传奇制作人席德·梅尔在游戏身上运用的独特策略游戏设计理念和思维。
席德·梅尔
事实上在1991年制作《文明》初代之前,席德·梅尔就已经是一个颇有经验和名气的游戏制作人了。《王派战机》《F-15猎鹰》《席德·梅尔的海盗》《铁路大亨》这些他早期的作品从飞行模拟、战争策略到经营模拟一应俱全,展示了他过人才华的同时,也没有人会料到他的下一个作品会是款包罗人类整个文明历史发展的大型策略游戏。
“那时候我们很年轻,无所畏惧,”席德·梅尔在回忆《文明》初代诞生时说到。《铁路大亨》的成功让席德·梅尔和他的同事们信心满满,激起了想要挑战更大规模游戏的野心。当别的游戏将城市、公司当作模拟舞台的时候,席德·梅尔和他的团队却要将整个人类历史搬上电子游戏的舞台。
《席德·梅尔的铁路大亨》
“我们本可以尝试风险更小的事情,我们也不知道我们最后是否能够成功,但是,这真的很有趣。”
更有趣的是,事实上在开发《文明》之前,席德·梅尔并没有接受过太多的专业历史学知识。在大学时期,对物理、化学和电脑技术更感兴趣的他,是个名副其实的“理科生”。虽然席德·梅尔在《文明》开发时期恶补了大量历史知识,但其实从一开始他对于《文明》的定位就不是一个严谨的历史游戏。
席德·梅尔坚持认为他所创造的文明世界首要的任务是为玩家创造一种愉快的游戏体验,游戏的各种框架和参数都必须是灵活的,而不应该狭隘的局限在历史和现实之上。“我们的目标就是不要把制作人自己的哲学和政治观点映射到游戏里,”席德·梅尔曾表示。“玩家对于玩弄别人的哲学和政治一点都不感兴趣。”

所以在《文明》里,你可以用林肯率领军队对抗甘地、阿兹特克人可以建造第一枚核弹、残暴的秦始皇可以见证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这一切让历史老师气得跳脚的设定,却让无数玩家收获了游戏的乐趣。忠于历史从来都不是《文明》和席德·梅尔的目的,《文明》的受众群体也因此不局限于历史迷。相比之下,那些真正严格遵循历史的策略游戏比如《欧陆风云》《钢铁雄心》虽然有其独特的魅力,但过多的历史细节限制和大量的可变因素,使其很难成为大多数普通玩家都能接受的策略游戏。
《欧陆风云4》
不过虽然《文明》中的历史并不严谨,但这并不妨碍游戏依然给玩家提供了一种“重塑过去”的成就感。而这也是席德·梅尔当初萌发《文明》创意时重要的动机。
“文明的发展本身就是一段奇妙的旅程,它可以轻易的去到不同的方向。在创作初期我们讨论过很多种实现它的方式,最终都放弃了。”席德·梅尔透露在初期团队曾经尝试让《文明》成为一款即时战略游戏,就像《帝国时代》那样。但是在测试之后发现即时的机制没有留给玩家足够的时间去熟悉游戏的系统,而讲究策略、给予玩家更多思考空间的回合制最终被认为是《文明》最好的游戏表现方式,况且席德·梅尔本身就是一个棋盘游戏的爱好者。
《帝国时代2》
文明对于人类来说,既是一部进化史,也是一部血泪史。人类的文明并不是像游戏中那样一帆风顺的,人类文明也有许多“阴暗面”。但是在《文明》游戏里,席德·梅尔尽可能地去掉了大部分“黑暗”元素,让《文明》更多的反映人类发展中的乐观和进步。游戏中没有奴隶制、没有黑死病、没有天灾,任何文明在游戏里永远都是在不断进步的。
许多人因此抨击《文明》对于人类发展史的理解,称这样形式发展出来的文明缺乏合理性,但席德·梅尔对此不置可否:“我们曾经尝试过制作一个‘兴衰’模式,在这个模式下,玩家可能会遇到突如其来的灾难阻碍自己的文明。但是我们发现玩家通常会选择重新加载和保存游戏来避免灾难,所以这个机制就被取消了。”席德·梅尔的观点很简单也很实际,他始终认为游戏里的一切元素都应该为游戏和玩家服务:“我们觉得,让玩家能够观察、享受自己文明的发展进程,是游戏玩法的基石。”

于1991年发售初代的《文明》,到今天系列的总体销量已经突破了4000万份。同时,作为4X策略游戏(探索eXplore、扩张eXpand、开发eXploit、征服eXterminate)开创者和杰出代表,《文明》的很多游戏基因已经成为策略游戏的标杆。能够完成这一成绩,离不开《文明》这二十年来不断的自我进化。
到目前为止,《文明》系列六部作品分别是由六名不同的主设计师制作的。席德·梅尔在设计完初代《文明》后便只担任游戏总监,让有更多不同想法的设计师来为《文明》增添不同的色彩:外交系统、科技树、联盟体系、多人模式、地图细节、文化系统等等。每位《文明》的首席设计师都为游戏加入了许多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意,让人们不断地感叹这样一个规模巨大、包罗万象的游戏还可以不断地保持推出续作的生命力。

作为一款策略游戏,《文明》有着最精髓的探索、扩张、开发、征服元素,是名副其实的“时间杀手”;作为一款历史游戏,它将人类历史和未来想象成不同文明竞争中的世界,每位稍懂历史的玩家都能很快投入;作为一款大众化定位的游戏,它没有很高的上手门槛,没有太多的负面反馈,是真正意义上的老少皆宜;作为一款有二十八年经历的老牌游戏,它还在继续添加内容更新版本,尝试更多的平台和风格,你不会对它的未来过于担心。
恰逢年关,悠长假期中的你也是时候点开那个许久未碰的图标,在春晚的叨叨声和窗外的鞭炮声中,开一把“转眼就天亮”的文明吧。
过了这回合我就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