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Game RTX2080Ti Vulcan评测:地表跑分最强显卡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RTX20系显卡发布已有小半年的时光,随着各品牌RTX显卡被更多玩家熟悉了解,与第一款支持RTX光线追踪的游戏大作《战地V》的到来,基于图灵架构的RTX显卡逐渐改变着GTX显卡江山的规则。此前不久,游民星空先后对iGame旗下隶属高端显卡系列Vulcan的RTX2080与RTX2070两款显卡进行了深度评测,强悍的用料加以精湛的做工将Vulcan系列的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本文则通过拆解、跑分游戏测试等环节,来看看iGame如何用Vulcan的标准重塑顶级游戏显卡RTX2080Ti。

“硬核”外观



在外观方面iGame RTX 2080Ti Vulcan仍保持了系列产品的高辨识度外观,沉台浮雕工艺打造太空纹理装饰与深灰浅银双色对比让显卡的立体感十足,由合金材质压铸的磨砂甲胄更是让显卡外观极具质感。



背板部分也是同样的“硬朗”,整块的磨砂材质背板与镂空设计可以为PCB板提供一定的散热效能,右侧的LOGO灯在点亮后可以通过iGame极幻霓虹软件实现灯效分区展现。与RTX2080 Vulcan的背板相比较,除了左上角为显卡供电模块预留出更大的空间外,其余细节基本保持一致。


显卡使用三风扇散热规格,风扇配合显卡外壳内测的温度识别硬件支持智能启停功能,在高负载下风扇启动进行散热,有效保证的显卡寿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散热模块作为这张顶级旗舰显卡的核心组件之一,iGame使用了全新设计的突袭者散热器(Raiders),直接观察就能发现除了大面积散热鳍片外,散热器根据PCB板上的电路元件分布以多模块组合+多层次的设计来保证顶级显卡的散热效能,在下文中的“显卡拆解”环节我们会对这款散热器的更多细节进行更为详细的评述。

iGame RTX2080Ti Vulcan一如既往的在顶部搭载了一块显示屏,屏幕使用LCD材质,可实现60FPS的动态彩色显示,配合新版本的iGame Zone II可以更便捷的设定用户玩家想展示的内容。

3*8pin的供电规格可以说是非常豪华,在碾压公版以及绝大多数非公RTX2080Ti同时,从侧面衬托出这款顶级旗舰的超强性能。


接口面板集成了支持iGame一键超频的OC按钮开关,而在接口方面配备了HDMI2.0b接口 、Type-C接口以及三个DP1.4接口,其中DP1.4接口配合视频串流压缩技术支持8K/60Hz与4K/144Hz的输出规格,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需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超豪华散热规格


在显卡的拆解部分,我们主要对散热器与PCB版元件进行重点评述。这张iGame RTX2080Ti Vulcan使用全新的突袭者散热器,与同系列RTX2070/2080 Vulcan所使用的施剑者散热器相比拥有更精细得设计与更多“黑科技”加持。




“突袭者”散热器分为了三段式规格,散热鳍片面积的增加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热量分散效果,分布在三段鳍片中六根双弯曲设计的热管与“镜面直触”式底座相连,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将TU-102在运行中的热量导出,如此规格的散热设计并不多见,“突袭者”可以说是为顶级显卡量身打造的顶级散热方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与公版RTX2080Ti的PCB相比较,iGame RTX2080Ti Vulcan的PCB经过了重新设计规划,每一个与PCB板相连的电路元件均使用了iGame超量镀银技术,加强了超频使用中的稳定性与散热效果。

显卡使用NVIDIA-TU102核心,其中集成了为RTX光线追踪技术加速的RT-Core、支持DLSS超采样的Tensor-Core以及CUDA核心。GPU四周分布着11颗DDR6规格的显存颗粒,由镁光打造。


显卡使用16+3相的超强供电方案,同时使用了i.p.p至纯供电电感,可为核心、显存提供更为纯净稳定的能量供给。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测试平台介绍
在了解完显卡的外观和基础构造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显卡在实机测试中的表现,为保证显卡的性能得以全部发挥,我们采用由I9-9900K、双通道16GB内存等硬件构成的平台环境下测试,测试平台具体参数如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长城G7电源简介
在本次测试中,我们使用来自老牌大厂—长城的G7全模组电源。这款电源隶属长城G系列产品,通过美国80PluS黄金认证,能效转换率高达91.6%,与80Plus铂金认证92%的标准十分接近。



电源额定功率750W,足以为玩家的日常使用以及超频需求供能,而标准的ATX规格大小正好能满足各类机箱的设计标准。


在本次测试中iGame RTX2080Ti Vulcan使用3*8pin的供电规格,而拥有三组2*8pin显卡供电的G7电源正好完美提供了显卡的供电需求。长城G7属于全模组电源,在接口面板上,不同类型的供电接口都经过区域划分标识,并在包装内附以足量的各类供电线,对于DIY玩家的硬件拓展也是可以轻松拿下。


在做工方面也是延续长城一如既往地高标准工艺与严谨态度,电源使用全日系电容材料,拥有一、二级EMI电路+继电器/镇流器/NTC热敏电阻的滤波方案,主动PFC+LLC谐振与DC-DC方案为电源的稳定性提供保障,14cm的大规格静音风扇也在保证散热效果的同时为玩家提供一个安静的使用环境。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无论是超豪华的3*8pin供电接口,还是全新的突袭者散热器,都能看出这张顶级旗舰为显卡超频做足了准备。iGame RTX 2080Ti Vulcan核心频率为1545MHz,开启一键超频后boost会升至1770MHz,今天我们就用“黄金标杆”3DMark,来测试开启一键超频后的显卡在各项跑分中的表现,之后通过iGame Zone II软件对显卡进行100MHz的小幅超频,并再次跑分进行对比。
Time Spy默频和超频测试


Time Spy Extreme默频和超频测试


Fire Strike默频和超频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Fire Strike Extreme默频和超频测试


Fire Strike Ultra默频和超频测试


在3DMark的各项跑分中,iGame RTX2080Ti Vulcan的理论成绩堪称一流,从DX12基准测试到2K、4K环境的极限测试均超过公版RTX2080Ti FE一大截不说,与同层级的非公版对手相比同样优势明显。而在开启一键超频的基础上通过软件继续不加压超频,实为是对显卡体质的一种考验,iGame RTX2080Ti Vulcan非常稳定的完成了超频下的所有demo测试,并且跑分有明显上升,尤其是在4K环境下的FSU测试中提升幅度较大,也从侧面说明在极限环境下超频所带来的提升非常明显。


理论测试成绩卓绝,稳定那自然也不能落下,在4K分辨率下一小时的Furmark拷机测试中(测试环境室温,显卡起始温度42度),RTX2080Ti Vulcan的频率较稳定得保持在1575MHz上下,有10-15MHz的小幅波动,温度范围在58-64度间,最终稳定在63度,风扇转速随温度上升提高约270RPM,没有明显的噪音,还是比较安静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游戏实测
iGame RTX 2080Ti Vulcan作为一款针对玩家的顶级游戏显卡,最为重要的则是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为了更好的向各位读者展示显卡的性能,我们选择了几款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游戏大作,在4K分辨率极限画质下进行测试,测试优先使用游戏内置的性能测试项,其余游戏使用帧数测试软件对游戏进行一分钟的帧数记录,测试全程关闭垂直同步。
《古墓丽影:暗影》

《刺客信条:奥德赛》

《孤岛惊魂5》

《战地V》
DXR光线追踪关闭

DXR光线追踪开启

在本次游戏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古墓丽影:暗影》和《刺客信条:奥德赛》这两款性能杀手游戏来衡量极限环境下的显卡表现,iGame RTX2080Ti Vulcan分别达到55帧与51帧的成绩,相较于公版有小幅提升,而在对电脑性能需求比较均衡的《孤岛惊魂5》中,平均75帧的表现可以说是与超流畅水准十分接近。
《战地V》作为第一款支持RTX光线追踪技术的游戏自然为本次游戏测试的重点对象,在不开启DXR光追踪功能时,游戏凭借自身良好的优化对各层级游戏电脑都比较友好,在只需50+帧就可以拥有不错游戏体验的前提下iGame RTX2080Ti Vulcan也有82帧相当不错的表现。而开启DXR光追踪后在光影特效较多的鹿特丹地图中,游戏平均帧数为42帧,且最高最低帧数差异较大,可见在某些场景下还是会出现轻微卡顿。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
与iGame RTX2080Ti Vulcan一同到来的则是2.0.1.1的新版iGame Zone II软件,优化了不少细节使用户的操作更加便捷。在超频体质检测部分加入了更细致的说明,为顶级游戏玩家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


点击主界面右上角的“LCD”标识可以直接进入显卡屏幕的控制选项卡,新版本的屏幕控制界面更加紧凑简洁。这块屏幕会可以显示显卡的温度、频率、风扇转速等实时参数,并在其中自动切换,除此之外,屏幕支持60fps的动态色彩显示,各种格式的图片、gif动态图均可以通过软件设置并展现在显卡屏幕上。


iGame RTX 2080Ti Vulcan正面的RGB灯效较为内敛,均藏于甲胄缝隙仅隐约漏出些许光晕,这恰到好处的灯效让显卡并没有给人以“山寨式RGB灯”的繁杂感,而背板处的灯效则更为张扬,配合iGame Dynamic Light极幻霓虹软件控制可以同步整张显卡的灯效模式,为“光污染”玩家带来较为不错的RGB灯效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硬核”外观(一)
- 第2页:“硬核”外观(二)
- 第3页:超豪华散热规格
- 第4页:全新PCB设计与19相豪华供电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游戏/超频好手-长城G7电源
- 第7页:一骑绝尘的理论成绩跑分
- 第8页:4K拷机也同样“冷静”
- 第9页:游戏实测
- 第10页:iGame软件及灯效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