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大龄和退坑之间的关系 先品品这些过来人的毒鸡汤 - TGBUS - 电玩巴士
tgbus
到年纪了,宣告自己即将退坑或转入休闲玩家行列,这似乎成为游戏论坛里的一种仪式。好像到了30岁这个坎,一位玩家的游戏生涯就进入了退休阶段,借此抒发一下对兴趣更迭的茫然,从寻求宽慰的角度来看也是恰到好处。

带着一点约定俗成的意思,**「****大龄=退坑」**成了过来人的共识。这不光是心态转变的问题,更是一个由多种现实因素结合而成的问题。
首当其冲的是时间,用足球的语言来说,留给游戏的时间不多了。就像福尔摩斯的阁楼理论,所谓空间就只有这么大点地方,一件件必需品被不断地搬进来,另一部分空间就慢慢被挤出去了。年纪越大,这越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事业、家庭在日常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担子重了,肩膀被压弯了,拿起手柄就有一股不自觉的酸痛。好吧,即便你肩膀上没有担子,那心里也多少要掂量掂量,毕竟相对于娱乐,家庭和事业更让人多了一份近乎平常的责任感。
而到了这个年纪,大多数人还是要结婚的。也许在大城市还好,接触的人比较多,有机会能找到互相理解、或是有共同爱好的另一半。可这种天赐良缘的机会可遇而不可求,你不会奢望能找到一个一起打游戏的伴侣。在大众观念中,电子游戏仍然是娱乐链条中的一个暗点,甚至是不务正业的代表,由此引发的家庭关系矛盾司空见惯。
“你看那谁,有孩子了还天天玩游戏呢!”
女朋友对你玩游戏的行为怎么看?
老婆在婚前婚后对你玩游戏的看法是否发生了改变?
有了孩子以后,家人对你玩游戏的行为怎么看?
…
我们找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答案。这些陈述和感慨,是从论坛过往的“月经”帖中翻出来的。聆听这些回音,它们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30-40岁年龄段游戏玩家的生活状态。
(以下内容收集自论坛相关主题讨论帖)
1. 以前我是个什么类型都能搞定的行家,现在我只玩突突突,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发泄方式;
2. 仍然对游戏感兴趣,会看报道买一些喜欢的游戏,但没时间玩,或者玩一会就觉得没意思了;
3. 我是FF的死忠,仍然会买和FF相关的游戏和收藏品,但开机之后,我只会和孩子一起玩玩乐高;
4. 上年纪后反而对以前的红白机游戏更感兴趣,它们比超级大作更吸引我;
5. 以前对电脑和LOL这种游戏不感冒,现在我开始玩网游和手游了,觉得开游戏机太麻烦;
6. 以前喜欢研究有难度的游戏,很多游戏一周目直接用最高难度玩,但现在我只会用简单难度通一遍关;
7. 快40了,还是很有玩游戏的精神头和动力,只是每次玩不到5分钟女儿就来捣乱;
8. 我现在还能玩恐怖游戏,其他类型的游戏玩一会就困了;
9. 有孩子以后婆婆就来家里帮忙带孩子,完全不敢在她们娘俩面前开机;
10. 我跟老婆说,玩游戏也是一种教育孩子的方式,可以寓教于乐,然后我的零花钱就被没收了;
11. 33了,每天肝到2点,自己过的也很开心;
12. 想玩游戏的时候就看着PS4发呆,等想好玩什么了也该睡觉了;
13. 大部分时间是跟同事朋友聚会,以前也是个闷屋子里只顾自己打游戏的家伙;
14. 孩子出生前后那两个月一次都没开过机,等回头再想起来开机,发现已经对游戏失去兴趣了;
15. 我很幸运,女朋友不玩游戏但也不反对我玩,我一边玩一边给她讲解,她就在旁边瞪大眼睛认真听着,但我觉得这样太自私了,所以慢慢也不玩了,现在一有时间就跟她到处旅游;
16. 游手好闲没有正经工作的小孩不玩游戏还能干嘛呢?现在不是这样的小孩了;
17. 身边没有到我这个年纪还做白金党的家伙了,没打算结婚,就这样自己一辈子瞎过吧;
18. 腰不行,坐一会就疼,眼睛不行,看一会就酸;
19. 前段时间翻箱倒柜把PS2、PS3都找了出来,好好擦了一遍,然后把PS4和它们一起放回去了;
20. 怕大家笑话,现在每天下班回家吃完饭洗完澡躺床上只想玩玩手机;
21. 羡慕那些无忧无虑打游戏的小孩,想对他们说一句,该玩玩,以后可没你时间玩咯,抓紧时间享受吧;
22. 要利用起碎片时间来打游戏,所以我现在只玩街霸;
23. 每天在地铁上打一会猛汉,打着打着就睡着了;
24. 40岁,每天打1个小时全境封锁,打出来的装备不要,都给队友;
25. 我只玩赛车游戏,现在上班开车,晚上回家也开车,感觉有点累;
26. 玩过的机器都收藏了起来,上个月想怀旧的时候发现其中一台SFC坏了,不能开机,急得我开车到处去找修理师傅,折腾了很久才给修好,试了一下能开机了,然后包好又放了回去;
27. 以前总跟朋友一起聚会踢实况,现在各自成家,碰面都少;
28. 今年36了,每天工作12个小时,还能挤挤时间玩游戏,最近开始攻略FF10,一直都想好好再通一遍当年的经典;
29. 一想到人活着没有娱乐就变成一颗螺丝钉了,还是多玩会吧;
30. 买了一堆游戏,上班的时候超级想回家玩,回了家电脑一开就不想玩了,看看新闻时间就过去了;
31. 经常抱着手柄睡着,醒来后电视都休眠了;
32. 现在看E3的发布会还是激动的不行,也会买一些游戏,可真玩就玩不下去了;
33. 女儿出生后只认真的玩过TLOU和巫师3,有了女儿后特别容易被这种父女情的游戏打动;
…
过来人的三言两语,也许会引起一些共鸣。那种感觉就好像看到了未来的自己,看到了年龄增长与退坑之间的正比关系,到那个年纪,游戏仿佛已经扮好按兵束甲的谢幕角色。
但也未必如此。
心情反馈是片面的依据,想看到下一个年龄段的我们,不如找一些现成的课题。
比如**「**30年后,你还相信自己会是个游戏玩家吗?」
按照联合国发展报告的估算,到2050年,也就是大约30年后,我国5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将接近总人口的一半,60岁以上的人口也超过三分之一。像我们这种年纪的人,大概都成了半大老头和半大老太太。仔细想想,这还真是一件怪可怕的事。
到那个时候,电子游戏会在生活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会从我们的日常爱好中消失吗?或许我们可以尝试着从历史经验中寻找参考,去看看那些已经上了年纪的人的状态。
当然你很难从国内的刊例中找到答案,毕竟“游戏是小孩玩的”是年长者们的普遍观点。50-60年代生人被迫在文化断档的夹层中成长,对于新事物的认知和接受能力有限。但在国外文化浸染下长大的年轻一代则不会如此。所以要选择一个参考目标的话,国外的样板会更具有参考性,尤其是欧美和日本,我们可以看看那里“30年后的我们”的样子。

由美国软件协会(ESA)与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在美国,50岁以上的老人中有75%每周都会玩游戏,有40%的人每天都会玩游戏;按这个数字推算,美国50岁以上的游戏玩家总共有4100万。
这份调查中所指的游戏涵盖了游戏机、PC及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各个平台,虽然这份由利益攸关方发布的调查数据只是推算,但即便有所误差,那也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由日本在线游戏协会(JOGA)发布的「日本玩家数据调查」则更具有代表性。据此统计,日本10-59岁的游戏玩家总共有3423万人,其中50-59岁的玩家约占10.1%,40-59岁的玩家约占31.5%;在10-50岁的年龄区间内,游戏玩家数量的分布是比较平均的,无论是在校攻读的学生,还是即将步入知命之年的中年人,他们都是游戏市场的主力。
∧JOGA日本玩家数据调查
这些数据为我们提供了参考和信心,你可以重新审视大龄与退坑之间的联系,时间也许并不会磨灭你当前的爱好,将它们变为献给虚无的供物;而电子游戏作为第九艺术,在愈加开放与文明的社会中,将会被越来越多的人接纳。
让我们来看几位可以称之为“标杆”的真大龄玩家,这些老顽童把“活到老玩到老”践行到了极致。也许看过他们快乐且充实的晚年生活,你会感觉到有游戏相伴的人生是多么的幸福。
提到大龄玩家,让人最先想到的就是Youtube上的GrandpaGaming。这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大爷,他92年便从美国海军退役,现在Youtube和Twitch上直播PUBG、战地等游戏。从经历上来看,Grandpa播的这些游戏与他的身份十分契合,毕竟军人出身,热爱战争游戏也是顺理成章之事。除了游戏,他也在自己的频道中上传做菜和遛狗的视频。
∧精神抖擞的老头
不过就像每个老年人一样,人逢暮年,疾病就找上门来。7年前他被查出前列腺癌,这让人难以想象,那个眉飞色舞逗得你捧腹大笑的老爷子竟然忍受着化疗的痛苦。除此之外,Grandpa也时常受到旧伤的困扰,他在以前的工作中曾发生意外,致使肩膀部位及右手拇指失去触觉。他开玩笑的说,自己的身体就像一列铁皮火车的残骸。
上个月,Grandpa又因为心脏病住院了,他上传了一段躺在ICU病床上的视频,他的声音变小了,但看起来仍然很乐观,转动镜头给粉丝们介绍ICU中的各种设备。视频下面的留言里整齐的刷出了“快快好起来”、“爷爷我们爱你”,其中还有一则打趣的留言“还在等你最新的吃鸡哦”。出院后不久,他放出了自己最新的吃鸡集锦。
∧老头有很多铁杆粉丝
看完了Grandpa,再来看Grandma。我们首先要搞清楚一个问题,这是不是年龄最大的核心玩家?Shirley Curry已经82岁了,可她玩游戏的精神头绝不熟给任何一个年轻人。
∧怎么看也不像是个核心玩家
在所有游戏中,Shirley唯独钟爱上古卷轴5,她为这款游戏制作了超过300个视频,谈起上古卷轴的世界和故事来如数家珍,为此在粉丝中得到了“天际奶奶”的称号。她明确表示自己尝试过很多游戏,但很少有令她中意的,她只喜欢那种有真实的人和动人故事的游戏。
Shirley有4个儿子、9个孙子、1个曾孙子,在尽享天伦之乐的同时也没能磨灭她对游戏的兴趣。Kotaku的编辑为她撰写报道时也曾感叹,不知道自己活到60岁或者70岁时还会不会保持这股玩游戏的劲头。
∧天际的最佳代言人
有人记得打黑魂的那个日本老头吗?当初我把这条新闻发到微博上,很多留言感慨道“这不就是年老后的我嘛”。这个年纪的人应该要避免谈及死亡这个话题,但老爷子却释然的表示自己已经死了2000多次了,还兴奋地补充道,“敢玩这样的游戏,说明我是不畏惧死亡的。”也许跟年纪无关,这种看淡生死的态度让人默默赞许。如果我70岁时还在玩黑魂,搞不好会心脏病猝发而亡。
∧字幕:人生还能再练几级
并非所有标杆似的大龄玩家都来自欧美和日本,A9VG论坛里也有这么一位年近六旬的核心玩家,坚持打游戏,并打算将游戏作为自己退休后的主要爱好。他经常与人讨论最新游戏的打法,研究MGRR的通关攻略和血源的迷宫,像儿辈一样将PS4称呼为四公主,甚至还为GTA5和黑魂分别作诗一首。这是他的帖子,按发帖时间算的话,他现在应该退休了吧。
∧老肖的装备可够齐的
当然,也不是所有案例都能起到差堪自慰的效果。
上个月在日本大津市就发生了这样一起悲伤的案件,50岁的伊藤智夫,因被父亲奚落其动漫游戏的爱好,两人随后发生冲突,伊藤不幸失手将父亲杀死。这大概是代沟冲突中最糟糕的结果,因爱好不能被理解而发生口角,继而升级为犯罪。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有自己的工作,但这位年逾50的大龄宅男仍与父亲住在一起,缺乏社交活动也没有配偶,常憋在家中看动漫打游戏,父亲就此向伊藤发难,二人之间的关系因此长期不和。而代沟最终演变为导火索,点燃了这捧裂缝中的干柴。
伊藤父子的境遇或许更应该被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这让我想起同样发生在日本的另一则新闻。位于广岛县的岩国监狱有这样一群奇怪的犯人,她们主动要求入监服刑。这些头发花白、身形佝偻的老太婆大多在外面的世界中有房子、有家庭,但却不想在那里生活。80岁的N女士直言享受监狱里的世界,因为这里有很多人和她说话,不会感到孤独,而在家中,她更像是一个做家务的保姆,不能得到理解。
∧正在服刑的老人
这与伊藤智夫是一种何其相似的境遇,当理解的界限破土而出,它就像一面高砌的墙壁,逐渐将两个世界隔开。在世俗的眼光中,这便是一种逃避现实的具象。岩国监狱的老太婆只想呆在监狱里,因为只有在监狱里才能被理解、才有活着的感觉。监狱对她们来说不是赎罪的地方,是墙壁另一边的避风港。
年轻人也将游戏当作避风港,在虚拟世界中寻求宽慰;但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行为却逐渐被社会和身边人所鄙弃。
人们不应该将大龄玩家从避风港中赶走,在这一点上,不仅限于社会层面,游戏行业本身也应当有所转变。大龄玩家被迫弃坑的其中一个原因,便是这些游戏不再适合他们玩了。关于这一点,也曾有专家建议,游戏业应该关注玩家年龄增长的问题,并更多的考虑这些中老年玩家的需求。
不过关于中老年玩家的具体需求是什么,这又成为了一个引起争论的话题。目前市场上针对中老年玩家的游戏类型主要以休闲益智为主,这可以算是一种刚需;但当新一代玩家老去后,现有的益智类游戏显然无法满足他们。De Schutter教授认为,这些“新老人”会更想玩到有人生阅历的玩家所设计的游戏,他们会倾向于选择那些有故事深度和引人深思的作品。
∧78岁的Doreen Fox正在孙子的指导下玩游戏
Quantic Foundry的研究结果也印证了这种观点,他们的报告认为随年龄增长,游戏玩家的偏好会逐渐倾向于角色扮演、冒险故事和具有思考性的作品,有了孩子之后则会倾向于在线游戏。这种倾向性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大龄玩家们想借玩游戏的时机暂时离开现实,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是一种放松和休息的方式。
作为能提供充沛乐趣的廉价爱好,游戏不应在日常生活中被排挤掉。随着时间推移,玩家们在现实因素的促使下拿出更多的时间分享给家庭和事业,在这种压力下弃坑成为理所当然;但可幸的是,社会文明的进步也将为电子游戏带来更宽阔的容身之所,越来越多的人会寻求到玩游戏的合理性。这让我们可以期望看到更多的铁皮火车和天际奶奶,而不是岩国监狱里的老太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