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强女画师之纹银:十年浮光掠影时 此地纹银三百两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纹银,自由插画师、概念艺术设计师。
曾就职腾讯、Gameloft、Redsteam、Applibot,现任天纵世纪科技有限公司首席美术指导。
曾参与《轩辕传奇》、《刀锋铁骑》、《Legend of the Cryptids》、《风云二》、《天谕》等项目,并出版有个人画集《镜花水月》、《浮光掠影》。

11月24日,GGAC颁奖典礼开始前,我们有幸和本次大赛的2D原画组评委--纹银老师,聊了聊她对本次比赛和行业近况的一些看法。
以下为访谈实录:
纹银老师您好,我一直想问您一个问题,关于“纹银”这个笔名,它有什么故事吗?
纹银: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画家梵高有一个故事,很多人都听过,即使我爸这种工人阶级并不知道他叫梵高,但是他的故事却记得。故事大致讲的就是他在世的时候没有名气,穷困潦倒,直到死后才出名。

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我很想选择油画,但是我爸还是希望我去做一些别的工作。拼命的跟我暗示,就说你现在要赚钱啊,这个画画怎么办?要死了才会挣到钱,你怎么办呀?就拼命跟我说不要学油画。然后我就很生气,然后那个时候十几岁,还处在叛逆期嘛,就故意起了一个和钱有关的笔名,就是为了气他,告诉他说我记得挣钱这个事,你不用再提醒我啦。
后来在网上有一点小名气以后,又不好意思再改名字,所以就一直用到现在。

Q:您是如何与GGAC大赛结缘,担任了此次大赛的评委呢?您如何看待GGAC全球游戏美术概念大赛呢?
纹银: 与GGAC相识有两层关系在里面,一是,我目前在成都天纵世纪做艺术顾问,点晴科技(GGAC主办方)通过天纵联系到我,邀请我参与进来。另外一方面,林总(主办方负责人)的夫人,以前是我的同事,我们之前在腾讯时,在同一个项目组里。然后也就有说出席担任评委这件事情。

关于此次比赛,我觉得理所应当有的嘛!就像林总讲的,一个行业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需要有这样的活动,调动大家的积极性,也让整个行业活跃起来,使大家有一个契机,能够有一个交流的机会。
Q:您觉得这次比赛会对美术产业有什么影响或者是一些好的促进作用吗?
纹银: 有的。因为互联网的发展,其实是一个消解掉权威的一个过程。在网上,有很多同学会对行业有一些自己的臆想猜测,他们会有自己的标准。久而久之呢,这标准就会变得很混乱,包括一些名词乱用啊,一些概念其实也不是很清楚,行业的标准上也有点模糊。
对大众来说,如果有一个比赛,有一些行业资深的人出来做一个价值导向,一个评判,大家会对一些概念有一个比较清晰的了解。然后可以了解到,专业认知的评判标准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一个这样的导向。

Q:GGAC比赛众多参赛作品中您比较喜欢哪一幅?您觉得一幅作品是否获奖,需要从哪些方面去衡量它呢?
纹银: 其实我很喜欢校园组的第一名。从个人口味来说,我喜欢看到一些之前没有过的东西。希望看到目前行业里面,不太有的一些东西,一些新的画法呀,新的气息啊。这个是我们最喜欢看到的。校园组有这样的人才,当然让人眼前一亮了,这是很难得的一件事情。
GGAC 校园组第一名
然后说,怎么评判它是否是一个优秀的作品,首先校园组和专业组要分开来说。
校园组呢,我个人会侧重看这种新的风貌。当然,技术的成熟程度也是很加分的,不管怎么样,总归这个行业是一个实用艺术,最终大家都会考验到技术这一块。它不可能是一个抛开技术,只看想法的一个东西,最终还是会有一个技术门槛。
所以,学生如果有很好的技术也很加分,但是在这个阶段更可贵的是一些新的风貌,新的风气,风格想法之类的。

专业组呢,我个人是希望看到一个比较成熟的商业作者,他的风格又不太拘泥于那种商业的,太流俗或者说太媚俗的东西,还是比较有自己的操守和想法。但是又能够满足一定的商业需求。
我觉得像这样的作者应该先出头。因为一般来说,很容易被大家注意到的是一些风格比较特立独行的人。但是我觉得这个行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些能够解决具体问题的商业作者,但是他又不是太流俗,我觉得这样的人会比较难得。
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面,可以保持自己的一个设计品质,技术品质,然后又还能够胜任工作。对于整个大环境来讲,这是一个很好的导向。
Q:通过这个比赛,有很多新人开始了解这个行业。您对刚踏入圈子的新人,或是准备学习原画的新人,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纹银: 我经常也会和现在的一些年轻人打交道,当然很多人还是比较羞涩,也没有说什么。但是其中有一些人,聊过之后,我觉得比较冒进,感觉他们很着急,我觉得他们在跟我聊天的时候,并不是真的在问画画的道路怎么走,他其实在问成功学,我要怎么样才能成功?

我觉得到了这个阶段比较成功的人,他们有运气、有天分,而且他们自己的努力程度也比一般人厉害。他们的成功是综合之后的结果。
所以有些人很着急的在问,会上来就问你,到底一个什么样的风格,是商业上可以成功的?我觉得过快的躺下来不太好,人的价值在于你跟它有一个博弈的过程。你努力的去为自己的风格,为自己的能力争取一个更大的发挥机会和空间,这个时候你的价值才会体现出来。

所以对于新人来说,你不能太早找一个你觉得好像还不错的东西,然后去想,我一定要成功,我要尽快让别人认可我。因为你一冒进一着急,基本功和一些技术上的东西就很难夯实。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需要长线努力的东西上,但这个长线努力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因为很多人都会在中途就放弃了。
我昨天晚上跟涂鸦王国的deoR聊天,他们创办了涂鸦王国,还出版了一些画集,连续十几年。我就问他,这十年,一起论坛上画图的人现在还剩多少?他告诉我说没留下几个了。
长线努力的人很少,坚持到十年以上的人,在行业里留下来的人是非常非常少了。这其实还是需要看技术的扎实程度。因为每过几年都会有新的风格出来,新的成功项目出来,有了新的流行的趋势,你都能够找到饭碗,能够有渠道,你还能够坚持下来。其实这本身还是需要一个技术支撑的。
纹银大大平时有没有比较喜欢的游戏,或者了解哪些游戏,比较喜欢他的风格?
纹银: 我不是一个游戏爱好者,这个没办法,我觉得这是中国特色。当时能够进入这个行业,也是因为在那个时期,我在大学里面画的还不错,然后有厂商的人,就是之前的我的上司,在到处找人,因为那个时候行业还比较早,腾讯只有两三千人,缺人嘛,学校里面能画得好就赶快挖来。我们也是觉得那时候就业面也比较窄,工作不好找,除了游戏公司以外,还能去哪找工作?所以我们等于是进了游戏公司,然后再去了解游戏是什么。
其实我们了解游戏风格都是因为美术,要看一下成熟的项目案例之类的。
我觉得国内现在兴起一个非常神奇的风格,就是所谓的厚涂二次元。这个真的是中国特色,日本没有的,他跟韩国的风格也不一样。然后中国的这个所谓的厚涂二次元还有那么一些偏美漫偏美式的成分在,一个很神奇的风格,这个以前没见过,是在国内非常神奇地原创出来的。
厚涂二次元 作者:K大
Q:那您觉得这个厚涂二次元风格,它有什么好的地方或存在不足的地方吗?
纹银: 其实首先大家都希望一个国家,都会有一个独创性的风格。比方说,我们这批人一开始入行的时候,焦虑的一件事情,就是我们自己需要有一个风格,这个风格到底学日本,还是学韩国,还是要学美国。每个风格都不一样,但是其实是跟中国的本土文化又是完全不搭界的东西,所以那个时候非常就是尴尬,就是当时不知道这个风格应该往哪边靠。
当然,经过这么长时间,现在突然出现了一个厚涂二次元,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它算是一个本土化的东西,只是说他们的题材不太中国。
厚涂二次元 作者:ASK
另外国内还会有一个本土化的题材,就是仙侠类的,它是一个国民化的东西。这种国民化的东西,我个人认为会是一个硬刚需,是一个海枯石烂都做下去的东西。武侠和仙侠题材,它是一个本土文化,它有一个极大的受众群,是一个很低成本的共同认知。我跟你讲一个新的东西你未必知道,但是我一跟你说郭靖你马上就知道了,所以,在中国的文化语境里面,我认为会是一个长远的题材。也是本土化的一个特征。
我觉得这些题材都还可以再往细里推敲,在设计的细节、风韵、气质上都还可以再推敲。这方面,我觉得我们比韩国更有料。
Q:好的,那您平时练习的时候,有什么比较好的方法吗?
纹银: 你练习的主要目的就是,你要明确,你需要解决一个具体的问题。
我看过网上有些人练习,他做了很大量的练习,但实际上他就是在走一个形式,比方说看到别人画什么一小时快速练习,他也速涂。但是速涂一百张之后,并没有解决什么实际的问题。这个很麻烦,你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具体的针对某一个技术点。比如说通过这套练习,或者最近的这几张草图,或者说几张画,完成之后,你要明白一个什么东西?是想了解某一个结构关系,或者说某一种素描关系,一定要把这个事情给解决了。
画画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就像英文背单词一样,你要一个一个的背的,就像我也想去学英文,去问别人,有什么方法可以让我快点学会英文啊?有什么办法,四五千个单词得背啊,画画也是一样的,你的技术点得一个一个解决掉。

Q:最后一个问题,这届大赛也即将落幕,明年还会有第二届,纹银大大对下一届有什么期望,或者对我们有什么建议?
纹银 : 这一次的奖金很高,也很吸引人。我觉得下一届其实可以把这个奖项再细分一下。就好像他们电影节颁奖也分得非常细。因为这一次在评审的过程中,每个评委都有自己的侧重,有人看重大的整体关系,有人看重设计。我觉得至少可以在设计环节再细分一个单项,比如整体把控,或者技术层面啊,绘画性。我觉得这个可以再商讨一下。

Q:对了,纹银老师,您的新画册《浮光掠影》,会在12月发售。这本画册可以和我们介绍一下吗?
纹银 : 之前的那本《镜花水月》我是当做个人纪念的,第一次没有经验,然后合作出版社那边也出了一些特殊情况,导致我的那个书从方案确定到印刷出来,我都没有看见,下了印刷厂直接就卖了。我最后看到的版本和我想象的差的比较多,就感觉很不开心。

之后和卓雨聊了下,就说我自费,少印一点,主要也是之前那个是平装版的,送人的话,感觉还是差点意思, 这次重新出一版精装版的。名字嘛就重新取了个近义词叫做《浮光掠影》,主要是用来送送朋友,送送合作方,联络一下感情。还会印一个明信片,每本都会附上一张我亲笔签名的明信片,大概真正出售的就400本左右吧。

小伙伴可以去纹银大大的微博 @纹银-Ming 关注画册的详细发售信息哦。
我们要预祝纹银大大的画册大卖。我们还将在官方微博中,免费送出5本纹银老师的10年精选画册《浮光掠影》。请大家关注官微哦,微博号:GGAC全球游戏美术概念大赛。

期待纹银老师,在下一届大赛中依然能够作为评委老师,参与到GGAC大赛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