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宋朝做一个时尚达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在历史穿越剧“烂大街”的今天,想必多数朋友都曾在白日梦中幻想过,自己穿越到了XX朝代。而纵观我们古代历史,相信不少人也跟陈寅恪、余秋雨等文坛大佬一样,对宋朝情有独钟。
说到宋朝,除了高度繁荣的商品经济以及灿烂的科技教育,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也使得当时催生出了勾栏、酒肆等娱乐场所。而沉浸在丰富文娱活动中的王公贵族与小资市民们,免不了萌生出“赶时髦”的念头。

自古至今,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而娇艳美丽的花朵,无疑是古代女性大众装扮自己的不二选择。相对应的,在人们意识中,古代男性更多通过挎刀佩剑、挂玉持扇,从而彰显英明神武与风流倜傥。不过前不久,笔者在一款以北宋为时代背景的武侠网游中发现,里面的男性角色居然还能头戴牡丹花。

这幅“妩媚”情形,使我不禁联想到李健仁老师在《九品芝麻官之白面包青天》当中饰演的如花。

爆笑过后,笔者出于好奇,查阅了古代有关男性头顶戴花的历史。不查不要紧,这一查笔者发现宋代男性与花居然还有着蛮深的渊源。并且在今天看来,宋朝男人戴花就如同抖音中爆火的“万物皆可Supreme”一般,全民参与、反差“潮”喜人!

据资料显示,古代男人头上戴花的行为被称为簪花。这项风雅行为在唐、宋、明、清均有记载,但唯有两宋时期,男性簪花蔚然成风,甚至贵为九五之尊的皇帝,也以摆弄头上的“小花花”为乐。
看到这里或许会有朋友质疑,宋代赵室皇族怎么会有那样的奇葩品味。不过话说回来,在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统治时期,笔者确实未能在历史文献中找到相关记载。然而在宋徽宗时代,皇帝则是成了男性簪花潮流的引领者——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宋徽宗每次出游和回宫,皆“御裹小帽,簪花,乘马”。更有意思的是,这位“仗义”的皇帝还会把簪花赏赐给从驾的臣僚、仪卫。宋代先祖们假若能看到赵佶率领的“男人花海”,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男人簪花在宋代不仅是社会风气那么简单,甚至还被上升到了等级森严的宫廷礼制高度。据史料介绍,皇帝御赐的簪花除了由品相划分等级外,还通过戴花方式来彰显地位。比如皇室亲王、宰辅大臣级别的大佬由皇帝内侍为其佩戴,而其余百官则是自己上手。
那么皇帝赏赐的簪花可以不戴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宋朝甚至还制定了严厉的管理办法,假若官员不把所赐之花戴在头上,则会受到御史弹劾。没错,就是这么任性!就连刚正不阿、称男性戴簪花是“殊失丈夫容体”的司马光,也不能彻底抗住这种时尚新潮流。
古人云,“上之所好,民必甚焉”。在皇族和士大夫的带动下,平民男子甚至是江湖草莽也热衷于戴簪花。这也难怪我们在《水浒传》中看到许多男性人物头上戴花。不过李逵戴簪花真是“惊悚”,辣眼程度跟如花有的一拼。

在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宋代,大老爷们儿都如此迷恋簪花,那女子对头花的喜爱自然是可想而知的。不过除了全民戴花,宋代百姓也将刺青视为时尚的符号,女人也不例外。
在《逆水寒》中,帮主可以为帮众们设计纹身图案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专区
恰如一首宋诗所写:“少年宕子爱雕青,文彩肌肤相映明。闹里只图遮俗眼,强将赤体以为荣”。在强健肌肉线条与霸气刺青图案的共同加持下,男人尽显雄性魅力,这无疑对女性具有特别的吸引力。也正因此,《水浒传》中京师青楼头牌李师师在看到燕青刺青时,做出了“十分大喜,把尖尖玉手,便摸他身上”的举动。
下面有请燕青同学来谈谈感想
相信大家都听过岳母刺字“尽忠报国”的故事,其实在宋代,以刺青明志的风气确实非常盛行。比如北宋名将呼延赞,自言受国恩,誓不与契丹同生,于是在自己与妻儿、仆从身体纹上“赤心杀贼”。 并且有观点称,宋代刺青的风气是从军伍传播到市井间。不过当时市井主流还是以刺青为时尚,有记载称“今世俗皆文身,作鱼龙、飞仙、鬼神等像,或为花卉、文字”,甚至还有人“刺淫戏于身肤”。
由于时尚达人们对刺青的追捧,南宋大都市还出现了“锦体舍”,用如今的话来说就是“宋代刺青爱好者协会”。并且该协会还会组织“赛锦体”活动(刺青展示大赛),获胜者还能得到奖金。出于对刺青时尚的追求,甚至许多皇族子弟也纷纷加入“锦体舍”,以致于南宋政府不得不再三发文,禁止宗室子弟雕青。
可能有朋友会说,刺青哪怕再时尚,但实在受不了往身上刻字的苦,那该怎么办?徽宗时代浪子丞相李邦彦的做法是,以生绢画成刺青图案贴在身体上,这与如今X宝上热销的纹身贴非常相似。不过费那份折腾劲,还不如在服饰上多花花心思,宋代的时尚达人们也确实是这么做的。

如果说名牌包包、皮草和细高跟鞋是如今时尚白富美的标配,那么在经济繁荣、制造技术发达的宋代,高级真丝、精致刺绣和镶金服饰则是土豪家赶时髦女眷们的共同追求,当然了,好面子的男同胞们也中意那些华丽丽的服饰。
南宋 泥金印花罗上衣

受限于财力与眼界,笔者未能在现实中见识到高级镶金手工刺绣品,对于影视剧和文献图片中的刺绣品,我感觉很一般。然而在前文提到的那款网络游戏里,人物服饰图案的逼真程度与针脚的细密程度堪称是巧夺天工,而游戏中刺绣的光效和材质感更是将传统服饰的魅力展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不禁产生如下感慨——传统刺绣美到令人心醉。

不过对于宋代的时尚达人们来说,时尚不仅是外表上的打扮,还是一种非同寻常的生活方式。比如在对待宠物的态度方面,人们饲养猫狗已经不是出于抓耗子和看家护院的目的,并且他们舍得为自己的“宝宝”消费。
毛益《萱草戏狗图》
据《东京梦华录》记录,开封府的大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大三门上皆是飞禽猫犬之类,珍禽奇兽,无所不有”,而且市场上还有卖猫粮、狗粮的;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录的更令人难以置信,杭州城中已然有“改猫犬”服务,这很可能是早期的宠物美容;而《夷坚志》记载宋人发寻狗启示,悬赏寻找名为“银蹄”的宠物狗。
宠物的陪伴,为游戏增色不少
写在最后的话:
提及宋朝,尽管我们难免会联想到南宋末代“积贫积弱”的社会局面,但这丝毫无法掩盖那个朝代在经济文化,以及民俗生活上的高度繁荣。
也正因此,国内许多知名学者都对宋朝做过诸如“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的评价,甚至连老外都对宋朝心生眼红和向往之情——英国史学家汤因比曾感慨道:“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如果再做起穿越朝代的春秋大梦,我想回到宋朝。且不说一妻多妾的婚俗,我只想头戴簪花、臂纹小猪佩奇,在“赛锦体”活动中尽情感受,在宋朝做一个时尚达人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逆水寒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