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TX光线追踪极限能效解析 RTX2070也能轻松60帧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今年八月中旬,德国科隆游戏展上RTX2080/2080Ti的正式发布为沉寂许久的显卡行业带来一枚深水炸弹,全新的架构、全新的技术以及全新的命名超出之前的所有预期,尤其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实时光线追踪”可谓是为未来游戏画面打开了新的大门,NVIDIA给出RTX技术在《古墓丽影:暗影》与《战地V》中的渲染图更是令玩家心神向往。

新一代RTX20系显卡使用以图灵架构为基础的“TU-”核心,除了基础的CUDA核心外,还在其中集成了RT Core和Tensor Core。这两个全新的核心也分别指向了两种全新技术:RTX实时光线追踪与DLSS深度学习超级采样。其中可以显著提高游戏性能的DLSS深度学习技术在此之前曾被提出,并在《最终幻想15》中得到展现,而RTX光线追踪则带来一种全新的图像渲染技术。

根据NV官宣介绍,使用此技术渲染出的画面将达到照片级别的真实特效,加上渲染图中惊艳RTX技术开关后的画面对比,让不少玩家对新技术的到来充满期待。粉丝与玩家等了又等,等来的却是《古墓丽影:暗影》等游戏宣布暂不支持光线追踪的公告,即使到了10月RTX2070的正式发布,仍无法从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游戏中欣赏到那跨时代的画面特效,这也让NVDIA那充满噱头的新技术被称作“活在DEMO和照片中的RTX”。

终于,《战地V》的到来把那些在失望边缘的粉丝玩家拉了回来,游戏凭借自身超细腻的游戏画面表现,和RTX光线追踪带来得照片级特效,为玩家还原了战场上的每一个细节,加上游戏出色的音效和物体破坏效果,带来了一场身临其境的二战之旅。

光线追踪的确带来了不错的画面特效提升,但与之俱来的则是巨幅的性能需求提升,在4K+最高画质下RTX2080Ti开启RTX技术仅能达到平均30帧左右的水平,让许多刚入手RTX20系显卡的用户难以接受。开启光追踪为何让帧数暴降?RTX20系显卡又是否真的效能不足?今天就从新游大作《战地V》中,来测试RTX技术在为我们带来顶级特效时的性能需求。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RTX光线追踪浅析
在正式进入测试环节前,我们先来对RTX光线追踪渲染技术和较为常见的光栅化渲染技术进行简单介绍,以保证在下文中可以更好的理解RTX技术在不同画面中会有明显的帧数差异。
作为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主要的渲染技术,光栅化渲染技术在相当一段长的时间内决定了画面阴影特效的质量层级。这种技术在对画面渲染前,会降画面分辨率的水平像素值进行细分,根据顶点渲染生成的三角形以人眼所接收到的二维画面来创建需要渲染的图像,再通过计算确定其的位置与大小后进入光栅器,由光栅器的计算来判断这个小三角形上的那些像素被遮蔽或者需要呈现其他三角形的投影。

光栅化高度普及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种渲染技术的速度较快,配合寄存器与高速缓存可以拥有很快的渲染速度。但当画质提升后在渲染更为精密复杂的特效时,光栅化技术的弊端开始显露,复杂的特效需要渲染更多的三角形才能实现,但光栅化在同一时间只渲染一个三角形,为保证渲染速度只能让更多其他技术技巧进行补足,所以光栅化在实现高级特效时将会相当复杂。而专门针对高级特效的光线追踪技术应运而生。

而光线追踪技术的概念十分好理解,简单地说,就是用光线模拟了人眼在观看事物时的视线,而该技术则是追踪这条代表视线的光线。由人眼(屏幕)发出的这条虚拟光线在触碰到物体后,会根据数据记录的物体材质进行反射、折射或是被物体吸收,而光追踪核心将记录这些光线触碰到物体后产生的阴影等效果,并进行逐一渲染。光线在折射、反射后发出的次生射线将不断重复反射、折射、被吸收和被遮挡等等的过程,直到整个画面的所有特效完成渲染为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如此先进但又如此简单的技术理念早在1968年就被提出,但由于技术受限一直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光线追踪技术。该技术不同以往技术对画面特效进行记录计算然后渲染的过程,而是把2D的画面模拟成一个空间,再通过模拟屏幕前用户的视觉光线来进行光线特效的计算预渲染。在理论上,这种渲染效果带来的光影特效与现实生活中可视的光影别无二致,但由于显示器的分辨率与人眼的分辨率相差太过巨大,目前并不能实现该层级的光影特效。不过在极限画质的加持下,光线追踪带来的光影在《古墓丽影:暗影》与《战地V》中已经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实体表现。

虽然技术理解起来简单,但根据此前英伟达官方给出的数据来看,每条光线在进行一次完整的反射过程需要上千条指令来共同完成,这种模拟光线反射来进行特效渲染的方式大大增加了渲染过程的计算量。为此英伟达使用图灵架构节约出的核心面积加装了独立的RT core光线追踪内核,来为特效渲染的过程进行加速,这也是实现实时光线追踪的关键因素之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
在正式支持RTX光线追踪前的Beta测试版本中,《战地V》已经给出了相当惊艳的细节式游戏画面,虽然仅仅是鹿特丹、雪地和极夜雪地三个图,但所表现出的画面层级和动态天气已经可以说是非常具有沉浸感。
DXR(光线追踪)关闭下画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在没有开启DXR(光线追踪)前,《战地V》本身的的画面素质就已经很具有表现力了,那么接下来再来看看光线追踪开启后又有怎样的革新。
DXR(光线追踪)开启(部分来自百度贴吧-战地V吧)




光线追踪通过反向跟踪光线折射轨迹,来高度还原画面原本的模样,这种理论上与光成像同原理的技术渲染出的画面,更多的表现之处在水面或光滑面的倒影上表现,而在雨天或雾天,通过模拟光线折射,会让环境变得更具有沉浸感。
上面四张图已经可以很大程度上表明RTX技术对画面革新的精髓所在,如果对比还不够明显,那么我们通过下面两张图做个简单的对比。
DXR(关)

DXR(开)

由图可见,在未开启光线追踪使,烈日下的一小湾水泊,在水面表现出的信息非常少,除了平缓的波浪外,仅仅是太阳模糊的影子。而打开光线追踪后,即使仅是桥上的一浅层积水,对桥梁、路障的倒印非常清晰,且非常有层次感,在积水稀疏的图片左侧,表现出吸水后的木头表面的真实质感,同时根据桥面的木板纹路,倒印画面还有极小的横向错位,算得上是电影级别的一张画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经过实机体验,《战地V》在不同的分辨率和画质等级下有着较为明显的差异,而在本次测试中,我们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三档分辨率进行测试:
4K:3840*2160
2K: 2560*1440
1080P: 1920*1080

在测试过程中,4K环境选用AOC-U2870显示器,刷新率60Hz,而2K与1080P测试中,选用微星MPG27CQ(2K)显示器,刷新率为144Hz。


本作在画质上拥有最高、高、中等、低四档,为保证极致画面的游戏体验,我们选择在三档分辨率下全采用最高画质进行测试,测试全程使用Afterburner软件进行帧数记录,在游戏开启多人对战模式稳定运行后截取一分钟内的游戏帧数表现情况进行记录,RTX20系列的三款显卡(RTX2070/RTX2080/RTX2080Ti)默认开启DXR(光线追踪)选项。游戏解析度100%,UI缩放率为50%,测试全程关闭垂直同步。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
在开启RTX光线追踪后(游戏内为DXR选项),我们发现在不同地图中使用同一硬件配置环境,却有较大的帧数差别,考虑到光追踪特效较多以镜面反射的方式表现,故本次测试中,我们按照地图场景特效的复杂程度进行划分,从所有地图中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三张地图进行测试。

最低性能需求测试地图《岩漠》
这张地图以砂石地为主,在主要交战区域几乎没有水源等镜面物品,且建筑较为密集,大多场景都覆盖在阴影环境内,无法很好地展现出RTX光线追踪特效,故作为开启RTX光追踪后最低性能测试地图。



中等性能需求测试地图《菲耶尔652》
该地图作为《战地V》中画面表现亮眼的地图之一,主要场景为雪山山脉顶部,虽然没有非常明显的镜面场景,但整张地图光线充足,大量粗糙面的雪地会让光线产生漫反射,同时地图天气会产生变化,可以测试到更多场景下的光追踪帧数变化,故作为中等性能测试地图。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极限性能需求测试地图《鹿特丹》
《鹿特丹》作为测试时就开放的地图之一,想必大多玩家都更为熟悉,在这张地图中的各个地方充满了可以反射、折射光线的介质,比如大量的路面积水、一层建筑的玻璃橱窗、路边轿车的光面材质等,这张地图存在大量可以很好展示光追踪特效的因素,故作为极限性能的测试地图。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测试平台介绍
本次测试主要针对RTX20系显卡开启DXR光追踪后在《战地V》中的实际表现情况,我们选用显卡大牌影驰的RTX2080Ti/2080/2070共三张显卡进行测试,除此之外,为保证显卡性能和游戏表现得到充足发挥,测试平台选择搭载最新的8代酷睿i7-8700k处理器,使用技嘉Z370主板,配以双通道DDR4 16G内存,电源部分选择通过美国80PLUS铂金认证的长城Fire G750w电源,测试平台其他参数如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
在这次测试中,三张RTX20系显卡在不同画面特效环境中均表现出明显的帧数差异,尤其是在镜面介质很少的岩漠地图中,RTX2070都能在1080P和2K分辨率下达到60帧完全流畅的水准,证明开启RTX后的游戏帧数表现根据实时画面内的特效复杂度而定,并非开启RTX光追踪后仅能使用RTX2080Ti达到1080P下60帧。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光追踪特效表现稀有的岩漠地图和特效表现较少的菲耶尔地图同样充满了光线追踪,在开启DXR选项后,整个画面的渲染方式就会从光栅化转变为光线追踪,在没有镜面因素的地图中,光线会呈漫反射状态,多以动态因素的实时倒影表现,菲耶尔雪山地图中,在光线充足的部分场景下使用镜面瞄准镜,可以在镜片中看到由地图其他景物漫反射产生的倒影,这也是光线追踪特效展现的方式之一。

而在鹿特丹地图中,大多室外场景画面中,均有较多的镜面材质因素存在,会大量提升画面渲染时的运算量,尤其是在渲染透明材质的玻璃时,除了反射光线外还得计算折射产生的光线路径,加上地图中几乎每栋楼房都有不少玻璃材质存在,相比于雪地和沙漠环境运算量成倍增加,由此来看《鹿特丹》地图可以算是光线追踪技术的极限测试环境。

光线追踪的确带来更高程度的硬件性能需求,但大多特效完成都是由显卡核心里的RT Core光线追踪加速核心来完成的,但为何同样一个游戏在关闭光追踪后可以使用GTX1070或GTX1060 6G畅玩无阻,然而开启RTX技术后连最新一代显卡都表现不佳,在这次测试中我们同样找到了一些原因。

《战地V》正式版上线至今已有近半月时间,然而玩家的评论较为两极分化,其中差评玩家除了诟病单机剧情不完整、游戏模式迟迟不开放之外,主要还是对于游戏本身的画面不是很满意,尤其是在很多复杂特效的细节上都较为敷衍,比如下图所示:


这是游戏地图中的一片水泊,在阳光下倒影出树影,这本应该展现出水的动态性和不同角度下树木倒影的不同,但游戏却使用了一张静态树影贴图,除此之外,在其他地图中不少的特效细节游戏也以简单的贴图作为替代。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但在开启光线追踪后,全新的图片渲染方式让这些特效细节无法用简单贴图来替代,渲染器首先会根据产品材质来确定光线的反射方式,再计算光线追踪路径来完成画面特效。以此方式渲染出的镜面特效均为实时光线成像,并会根据玩家画面角度的改变而改变,如此来看在改变渲染方式后实则是对游戏所有特效的一次重塑,完全改变了游戏画面的表现力,所以RTX光线追踪开启和关闭下的帧数表现并不是很有可比性。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
显卡推荐
性价比推荐:影驰RTX2080 大将
在前文中,我们通过对比测试印证了《鹿特丹》中大量复杂的特效时导致RTX20系显卡表现不佳的主要原因,在正常环境下,游戏自身对电脑性能需求并没有达到极限的标准,故参考在《菲耶尔》中性能测试结果,为玩家推荐在三档分辨率中均有不错表现的影驰RTX2080 大将,且售价也比RTX2080Ti便宜近四千元,实为目前体验RTX光线追踪最为性价比的显卡。



骨灰级玩家推荐:NVLink 双影驰RTX2080Ti 大将
RTX2080Ti作为顶级游戏显卡主要针对大多游戏的4K分辨率环境下的流畅运行,但开启光线追踪技术后在镜面材质因素较多的画面中即使使用单卡RTX2080Ti都难以保证流畅的游戏体验,所以在保证游戏流畅度的同时,向对画面和游戏竞技性都有要求的各位玩家推荐通过NVLink技术使用双路RTX2080Ti,来体验电影画面级别的沉浸式二战体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战地V》携光线追踪一同登场
- 第2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一)
- 第3页:RTX光线追踪浅析(二)
- 第4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一)
- 第5页:RTX光线追踪画面对比(二)
- 第6页:测试分辨率与画质说明
- 第7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一)
- 第8页:测试地图RTX特效区分(二)
- 第9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10页:地图《岩漠》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1页:地图《菲耶尔652》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2页:地图《鹿特丹》全分辨率RTX测试
- 第13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一)
- 第14页:测试总结与光追踪效能解析(二)
- 第15页:显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