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版如何碾压公版显卡 微星2070魔龙性能全解读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RTX2070的到来为RTX20系列显卡的整体性能水准勾勒出了一个框架,作为一款中端显卡,在支持全新RTX技术、DLSS深度学习技术的同时,还需要凭借更小面积的核心展现出更为强劲的性能水准。

面对不少的挑战,RTX2070当然还是做到了,在性能上完全碾压GTX1070/1070Ti与GTX1080保持同一水准之外,英伟达更是把公版RTX2070做的更加紧凑小巧,供电方案上也是减少至单8针接口,并且从显卡的顶部移到了右侧。

英伟达的如此行径并没有受到各大显卡厂商的模仿追捧,仍旧选择散热效果更好的大板型多风扇设计,今天就为大家带来微星RTX2070-GAMING Z的评测,一同见证非公版设计带来的强劲体验。
显卡品赏



这款微星RTX2070使用多切割形外观设计,配合磨砂材质突出了设计感与质感相融合的主题,背部的强化金属背板使用了拉丝纹理工艺,让银白色的背板在光线下凸显切割之美。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在风扇方面使用了微星最新的刀锋5代风扇,低负载工作时可以让风扇停止转动,有效延长风扇的寿命。RTX2070使用两种不同扇叶优化组合的特殊设计,特殊弧度和宽幅设计的引流扇叶可以引入更多气流,全新设计的龙鳍扇叶则具备更高的风压,能将更多气流下压后吹到散热鳍片上,快速带走散热鳍片上的热量。

顶部的MSI标识可以配合灯效控制软件展现出多彩的RGB灯效。

显卡配备 8-pin + 6-pin 外接供电,可以保障高频率运行更加稳定,超频潜力更大。

显卡接口还是比较充足,配备的DP1.4*3 HDMI2.0b 以及USB-C接口,可以满足多种用户的需求,具备实现4K/60Hz超清输出的能力。

跟公版显卡相比,微星这款RTX2070的体积更为庞大厚重,重量也有所增加,不过微星也考虑到这个问题,在显卡包装盒中附赠了一个金属支架,可以安装在机箱中为显卡提供支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强化金属背板保护PCB版不受外力的破坏,在背板和 PCB 之间增加了导热贴,可以把 PCB 的热量传导到金属背板上辅助散热。



显卡使用多达6铜管的超豪华散热设计,配合大面积经特殊设计的散热鳍片以保证高负载下的出色散热效果,热管和散热铜底的接触面打磨成平整的方形,能够更加紧密的贴合,同时也增加了热管和铜底接触的面积,具备更高的热传导效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在PCB上采用非公版设计,在主要的元件数量和整体规划基本与PCB保持一致,微星在主板部分元件选择使用定制元件。

英伟达TU-106核心,除了基础的SM核心外,拥有支持RTX技术和DLSS深度学习技术的核心,核心周围是八颗DDR6规格的显存颗粒。

显卡采用8+2相供电设计,微星设计并使用了供电 MOSFET 专用的金属散热片,并且和散热器鳍片连接在一起,可以把供电 MOSFET 产生的热量直接传导到散热鳍片上,帮助显卡供电部分的保持低温和稳定。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性能测试
在了解完显卡的外观和基础构造后,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款新卡在实机测试中的表现,为保证显卡的性能得以全部发挥,我们采用由I7-8700K、双通道16GB内存等硬件构成的平台环境下测试,测试平台具体参数如下: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更新到了2.11版本的GPU-Z可以识别出RTX20系显卡的具体参数。这款微星RTX 2080 GAMING Z的GPU频率为1410-1830MHz,相比FE公版的1410-1710MHz在频率上限方面更高一些。我们使用超频软件对微星RTX2070进行50MHz的小幅度超频,并用3DMark软件对基准性能与2K、4K分辨率下的性能进行测试。
Time Spy默频和超频测试


Fire Strike Extreme默频和超频测试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Fire Strike Ultra默频和超频测试


在3Dmark跑分方面,微星RTX2070 GAMING Z以相当优秀的成绩全线高于公版显卡,基准测试Time Spy跑分高于公版约400分,针对2K环境的FSE跑分高于公版340分,针对4K环境的FSU跑分高于公版约230分,如此大幅度的分数差可以说明在性能上微星RTX2070 GAMING Z相比于NVDIA公版RTX2070呈碾压之势。(公版跑分数据同来自游民硬件评测中心)在超频方面,提高50MHz属于小幅超频,但在测试跑分中都有明显的分数提升,尤其是2K环境下的FSE测试性能提升幅度最为明显,也是从侧面印证这款显卡在2K环境下潜力巨大。

紧接着我们使用Furmark软件对微星RTX2070进行稳定性的测试,测试环境为室温。在开始拷机时显卡频率自动从1410MHz升到1650MHz起始温度为56度,风扇保持在一个较为安静的状态下运行。

在拷机过程中,显卡频率上有小幅的升降,最终稳定在1665MHz,显卡温度最高升至69度,最终稳定在68度,此时双风扇转速增加300,并无明显的散热噪音发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
在跑分测试和超频测试中,我们使用到了微星的专属超频软件MSI Afterburner,在其中可以查看并调节各个硬件的实时参数情况,每一个选项卡都有详细的文字说明,以保证超频的安全性,在新版本中的软件中微星加入了OC Scanner功能选项,该选项卡可以自动进行超频调试,寻找最适合这张显卡的电压/频率设定。
MSI Afterburner软件概览




OC Scanner自动超频测试
OC Scanner的入口比较隐蔽,点击图中圈定的图标即可进入该功能的选项卡。在开始测试后,软件会自行调节电压和显卡频率,可通过主界面看到具体的数值变化。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测试过程一共有四个扫描点,需要10分钟左右完成测试,本次测试根据图中结果显示,平均超频幅度为124MHz。在此之后你可以点击TEST进一步测试,软件将显卡频率增加135MHz开始测试,经过约为5分钟的测试后,显卡可以在90%的超频幅度下稳定运行。

在进过自动超频调试后,软件主界面会出现“Curve”的选项卡,点击即可套用测试出GPU的推荐超频频率,这款微星RTX 2070 GAMING Z魔龙显卡的GPU的最高频率能+135MHz,不过考虑到NV的Boost机制以及功耗保护和温度保护机制,超频后要想达到最佳效能的话,还是需要手动摸索调整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微星Dragon Center
除了专注超频的Afterburner软件之外,微星在近期创研推出了一个全新的软件-Dragon Center。它是一个全新的项目,其目标是将板卡、主机、外设等产品各自需要的单独应用软件都整合到这一个平台上,已达到让用户可以仅操作一个软件即可达到调整多项硬件信息的目的。该款软件仍在不断加入新功能,让我们提前认识下微星的又一“黑科技”。

软件包含多个可调节选项卡,其中包括可以调节屏幕色调来为用户提供适用于不同环境下更好的视觉体验、可以查看电脑各硬件的实时信息、一键切换性能模式游戏模式、精确到正在使用的单个软件的网络优化设置等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游戏性能测试
微星RTX2070 GAMING Z作为一款针对游戏玩家的中高端显卡,最为重要的则是在游戏中的实际表现,为了更好的向各位读者展示显卡的性能,我们选择了几款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游戏大作,在4K分辨率和2K分辨率极限画质下进行测试,测试优先使用游戏内置的性能测试项,其余游戏使用Fraps软件对游戏进行一分钟的帧数记录,测试全程关闭垂直同步。
《古墓丽影:暗影》4K/2K测试


《刺客信条:奥德赛》4K/2K测试



《孤岛惊魂5》4K/2K测试


《生化危机7》4K/2K测试0


对于RTX2070来说,4K分辨率并非该显卡的强项所在,而2K分辨率才是这个层级显卡的主战场。微星RTX2070 GAMING Z在今年的三款性能标杆游戏《孤岛惊魂5》《古墓丽影:暗影》和《刺客信条:奥德赛》表现均达到了应有的水准,尤其是《古墓丽影》和《刺客信条》两款游戏,对电脑性能的需求远高于现在电脑性能的平均水准,而微星RTX2070在2K下分别达到64和56的平均帧数体现出这张显卡对之后几年内的游戏仍有很大的掌控力。
《孤岛惊魂5》对电脑性能的需求属于中等偏高的层级,微星RTX2070以4K 47帧和2K 87帧的数据展现出真正的实力。而经典系列游戏《生化危机7》并非属于性能杀手游戏之列,微星RTX2070在4K下就有67帧的超流畅表现,2K主战场下更是达到了138的平均帧数,所以在此类游戏中,微星RTX2070甚至可以体验一把4K下的极致游戏画面。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
游民点评
70级别的显卡主要针对2K分辨率游戏环境的中高端用户,但公版RTX2070那五千元的定价并不是很符合“中高端”的产品定位,其他厂商也纷纷避之趋之,将自家的非公版显卡定价在4000-4600元以避免用户因为价格原因而放弃新品,而微星RTX2070 GAMING Z却以高出公版显卡100元的定价,为用户带来了一款全方位碾压英伟达RTX2070的非公版显卡。

从性能角度上来说,3Dmark的各项跑分与公版显卡相比均有非常明显的领先,尤其是满负荷拷机状态下,微星RTX2070一步达到1665MHz的频率,并在整个测试环节中都表现的相当稳定,仅有5-10MHz上下的小幅波动。高性能带来的当然是超强游戏表现,在70级显卡主战场2K分辨率下,微星RTX2070已经可以为今年发布的几款电脑性能杀手提供60帧完全流畅的游戏体验,在前几年的游戏大作中更是可以在4K分辨率下小试牛刀。

除此之外,微星还未自己的显卡给予了多款“黑科技”软件支持,比如前文中介绍过的MSI Afterburner和MSI Dragon Center(BETA),以及支持识别调节更多厂商产品的RGB灯效控制软件:RGB Mystic Light 3,通过调节各种灯效,让你的显卡绽放出更为耀眼的光彩。







在这次RTX2070的首发中,英伟达并没有继续要求各个厂商需要按照公版PCB设计进行显卡制造,摆脱束缚的微星在这款拥有更大用户市场的RTX2070产品中下足功夫,从性能跑分、拷机稳定性再到游戏的实机表现,全方位的碾压公版RTX2070显卡,而微星一贯的高标准豪华散热规格更是直接保证了显卡高负载时的温度控制,以此延长显卡寿命。总体来说,这款微星RTX2070 GAMING Z全方位碾压公版2070的表现超出对这一代产品的预期,在一定程度上补足了这次RTX20系显卡性能涨幅不大的问题,优于GTX1080的性能也让这款显卡更好的从上一代GTX1070/1070Ti手中接过大梁,成为今后2K分辨率下的主力战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显卡品赏(一)
- 第2页:显卡品赏(二)
- 第3页:显卡拆解(一)
- 第4页:显卡拆解(二)
- 第5页:测试平台介绍
- 第6页:性能测试(一)
- 第7页:性能测试(二)
- 第8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一)
- 第9页:OC Scanner自动超频调试(二)
- 第10页:OC Scanner微星Dragon Center
- 第11页:游戏表现
- 第12页:游民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