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吾绘卷》菜品与制造物原型对照及其蕴含文化知识_东坡豆腐-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第1页:羊方藏鱼
展开
《太吾绘卷》中绝大多数物品都有一段短诗或者谚语为其注解,而游戏中许许多多的菜品和制造物都是有史可考,在文化长河中皆有出现,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太吾绘卷》菜品与制造物原型对照及其蕴含文化知识,快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中国文化吧。
一、厨艺类
因有些技艺或者年代过于久远,部分图片已经不可考,故部分图片取自类似或同种同类成品或物事。
羊方藏鱼

鱼和羊即为鲜,羊方藏鱼在中国传统古典菜中被称为第一名菜,是一道相当有故事的菜。
徐州古称彭城,是彭祖的得姓之地。籛铿“封于彭城,故称彭祖”。据史书记载,彭祖是大彭国国主、中华上古大贤,寿命八百岁,是现代公认的中国烹饪界和中华养生学鼻祖。相传,四千三百年前,彭祖小儿子夕丁喜捕鱼,但彭祖恐其溺水而坚决不允,一日夕丁捉到一条鱼,恐父亲责备,央母亲将鱼藏入正在烹煮的羊肉罐内,彭祖品尝羊肉时感到异常鲜美,当弄清原因后如法炮制,使“羊方藏鱼”这一“天下第一名菜”流传至今,这也是“鲜”字来源,为徐州特色名菜,至今已有4300年历史。“羊方藏鱼”这道最古老的名菜至今在江苏徐州一些饭馆中流传,有人把它做成熟食品。“羊方藏鱼”现代也叫套菜、二套菜,其做法是将鱼置于割开的大块羊肉中,加上调料同烹,蒸炖皆可,其味鲜美无比。因为鱼鲜羊鲜合成一体,其味更鲜。羊肉酥烂味香,内藏鱼肉鲜嫩。
| 《太吾绘卷》精华文章推荐 |
|---|
| 入门图文教程 |
| 全武器图鉴 |
| 特殊资源对应技艺一览 |
| 《太吾绘卷》正式版精华文章推荐 |
| 全流程实况视频 |
| 七元符图迷宫走法 |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页:龙井虾仁
展开
龙井虾仁

我居然吃过!我居然吃过神一品的菜肴!然而我吃的可能是造诣+资质不足150的厨师造出的伪劣产品,并没有觉得多好吃,然而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在座的各位也能吃到的为数不多的几道“神一品”菜肴之一了
龙井虾仁因选用清明节前后的龙井茶配以虾仁制作而得名,是一道具有浓厚地方风味的杭州名菜。成菜后,虾仁白嫩、茶叶翠绿,色泽淡雅,味美清口。
茶叶入馔,古已有之。据唐《茶赋》载,茶乃“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美食家高阳在《古今食事》里曾提及:“翁同龢创制了一道龙井虾仁,即西湖龙井茶叶炒虾仁,真堪与蓬房鱼匹配。”
相传,杭州厨师受苏东坡词《望江南》“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的启发,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制而成。
20世纪20年代起,龙井虾仁流行于杭州百姓家庭中;30年代时,常熟厨师将其列入菜谱中;1956年,龙井虾仁名列杭州名菜中。
相关传说:相传有一年清明,乾隆下江南微服私访,曾在龙井附近的一个村姑家避雨,喝了她家的龙井新茶后感觉甚好。雨过天晴,讨得一包茶叶离去。日暮时来到一家小店,点了道清炒虾仁,然后拿出茶叶让店小二泡来喝。不想,掏茶叶包时被店小二无意中瞥见便衣底下的龙袍一角,急忙报告正在炒菜的店主,店主听了一惊,竟把小二刚刚递过来的那包茶叶当成葱花撒进锅里,慌慌张张端了出来。不想乾隆还没吃菜,已闻到那独特的香气,眼前一亮,夹上一筷子入口,呀!甘香弥沦于齿颊,太和之气萦绕两腮,真是无味之至味呀!连连称赞:“好菜!好菜!龙井虾仁!”从此名扬天下。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页:龙虎斗
展开
龙虎斗

广东人是真的会吃,神一品菜我寻思还少个福建仁
龙虎斗属于粤菜系。健脾开胃,营养价值丰富。以狸猫、毒蛇为之,传名海内外。湖北之“龙虎斗”则以鳝鱼喻龙、猪肉喻虎、烹制成菜,肉香鱼鲜,酥脆可口。以蛇肉为主料的羹汤菜。精工细作、配料多样、肉嫩香滑、异常鲜美。以薄脆、柠檬叶丝和菊花瓣佐食,风味尤为特殊,以秋冬食之最佳。
“龙虎斗”又名“豹狸烩三蛇”、“龙虎风大烩”、“菊花龙虎凤”,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以蛇制作菜肴在广东已有二千多年历史,当地曾有“秋风起矣,独它肥矣,滋补其时矣”之谚,古代曾经作为宫廷佳肴。”龙虎斗”一菜相传始于清同治年间,当时有个名叫江孔殷的人,生于广东韶关,在京为官。本品是以蛇肉为主料的羹汤菜。精工细作、配料多样、肉嫩香滑、异常鲜美。以薄脆、柠檬叶丝和菊花瓣佐食,风味尤为特殊,以秋冬食之最佳。相关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楚庄王的武将越焦起兵谋杀庄王,企图篡位。庄王被逼至荆州地区清河桥一带展开鏖战。
相关传说:相传春秋战国时,楚庄王的武将越焦起兵谋杀庄王,企图篡位。庄王被逼至荆州地区清河桥一带展开鏖战。越焦势大,庄王不敌,战况十分危急。忠于庄王的大将养由基赶来助战,最后双方以箭法决定胜负。于是一个桥东,一个桥西,越焦先射三箭,均被养由基躲过。轮到养由基向越焦发射时,采用虚实并举方法,第一箭空射,第二箭近射,第三箭实射,直中越焦咽喉。越焦被射死后,将越焦剁为烂泥,并设宴为养由基庆贺。庆功席上当出现鳝鱼和猪肉制成的一菜时,庄王将此菜定名为“龙虎斗”。此菜经历年演变,也有采用先蒸后炸方法制作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4页:金陵盐水鸭
展开
金陵盐水鸭

就是现在的南京盐水鸭了,估计也不少人吃过
盐水鸭是南京著名的特产,属金陵菜,是金陵菜的代表之一,又叫桂花鸭,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因南京有“金陵”别称,故也称“金陵盐水鸭”,久负盛名,至今已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南京盐水鸭制作历史悠久,积累了丰富的制作经验。生产的盐水鸭鸭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香鲜味美,具有香、酥、嫩的特点。而以中秋前后,桂花盛开季节制作的的盐水鸭色味最佳,名为桂花鸭。
南京向以鸭肴驰誉海内,故历来被冠以“鸭都”美称。其鸭肴之多,食鸭人之众,可谓中华之最。据《陈书》记载,陈军与北齐军在金陵北郊外覆舟山一带交锋,陈军“人人裹饭,媲以鸭肉”、“炊米煮鸭”,使得士气大振,终于以少击众,大胜而归。此为金陵鸭馔最早见于正史之记载。最迟明初南方盐水鸭已享有厚誉,一直盛名不衰。明代有首民谣:“古书院,琉璃截,玄色锻子,盐水鸭”。古书院指的是当时最大的国立大学-南京国子监;琉璃截指的是被称为当时世界奇迹的大报恩寺,玄色锻子指的是南京著名的特产玄色锦锻,而小小的盐水鸭居然并列其中了。南京人食鸭花样很多,六朝时期帝王们的餐桌上已经有烤鸭和盐水鸭等几道鸭馔,明太祖朱元璋“日食烤鸭一只”。清代南京方志学家陈作霖《金陵琐志》载称:“鸭非金陵所产也,率于邵伯、高邮间取之。么凫稚鹜千百成群,渡江而南,阑池塘以畜之。约以十旬肥美可食。……而皆不及‘盐水鸭’之为无上品也,淡而旨,肥而不浓。”
据南京文献《白门食谱》记载:“金陵八月时期,盐水鸭最著名,人人以为肉内有桂花香也”桂花鸭由此而得名,桂花鸭有三绝:“皮白肉嫩,肥而不腻,鲜美可口”。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5页:罗汉斋
展开
罗汉斋

其实就是香菇炒木耳?准确说是菌类大杂烩,我们单位食堂天天吃,羡慕吗
罗汉斋最早记载于宋代朱彧的《萍洲可谈》卷二里,是指广州商会为僧侣举行的一段斋期,后来逐渐演变成一道地方传统素菜。罗汉斋亦名“罗汉菜”,原是佛门名斋。此菜取名自十八罗汉聚集一堂之义,是寺院风味之“全家福”,以十八种鲜香原料精心烹制而成,是素菜中之上品。
罗汉斋源于南宋的《萍洲可谈》卷二记载:“商人重番僧,云度海危难祷之,则见于空中,无不获济,至广州饭僧设供,谓之罗汉斋。”不知道这是不是对广州“罗汉斋”的最早记载,但至少可以说明,罗汉斋原来应该不是指某一特定菜式,比如的广东素菜“鼎湖上素”又称“鼎湖罗汉斋”,可见,“罗汉斋”应该是对菇类、菌类混杂的菜式的一个通称。所以民间对这道菜的理解,还是相当准确的,这种“随缘”的态度,也和佛教的精神有相通之处。
罗汉斋原为寺院菜,初时制作比较简单,是将选用的原料合煮一锅而食,后来因隆重佛事活动,为法师讲经、沙弥受戒、居士拜佛等,常由法师、沙弥、居士出钱设斋供众,制作逐渐丰盛讲究,并根据出钱多少,分为千僧斋、上堂斋、吉祥斋或如意斋。此菜流传至市肆素餐馆后,又得到进一步改进和提高,并有上斋、下斋之分,也有上、中、下三斋之分,其用料因时因地而异。但一般不少于十余种。制作方法也同中有异,但均具有咸鲜、清香、淡雅的特色。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6页:烧秦皇鱼骨
展开
烧秦皇鱼骨

据说用鳜鱼和秦鳇鱼骨才是正宗做法,我都没听过这两种鱼
“烧秦皇鱼骨”,是孔府早期的一道名菜。据传,在秦始皇下令焚书坑儒时,孔子的第九代孙孔鲥,将《尚书》、《札》、《论语》等经典书籍偷偷藏于孔府故宅夹墙内。
到了西汉景帝三年,皇帝刘启将其子刘馀封为鲁王。鲁王在治宫中,发现了孔鲥偷藏的这批经典书籍,重新加以保存。为了纪念孔鲥藏书,金代,在孔庙的孔子住宅,修建了“金丝堂”,后来又重建“鲁壁”。孔府后裔对秦始皇焚书坑儒,非常痛恨。在孔府厨师烹制以桂鱼与水发鱼骨为原料的菜肴后,就将此菜称为“烧秦皇鱼骨”。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7页:柰香新法鸡
展开
柰香新法鸡

“柰”是苹果的一个品种,通称“柰子”,也称“花红”,此果外皮多为深红色并有暗红色条纹或装饰断线,其肉质细密呈黄白色,有特殊的芳香,盛产于辽南地区。柰,苹果的一个品种,通称“柰子”,也称“花红”,此果外皮多为深红色并有暗红色条纹或装饰断线,其肉质细密呈黄白色,有特殊的芳香,盛产于辽南地区。
在我国的国学《千字文》,也曾有柰的身影出现。在“果珍李柰,菜重芥姜”一句中,将这柰子与人类厨房中的上品芥菜和必不可少的生姜放在一起,就足以说明,从古时起至现在,柰子就一直是人们所喜爱的美食。
水果入菜的例子挺多的,大概是类似的做法吧。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8页:金袍饭
展开
金袍饭

以鸡蛋为引子做出来的菜,应该就是究极版炒饭。
自古以来中国就以金色为贵,黄袍从隋朝开始就是帝王服饰,自唐高祖之后更是禁止了臣民擅穿黄袍。
金袍不仅是形容鸡蛋盖在炒饭上好似金袍加身,同时此饭滋味也如帝王一般,是炒饭中的王者(话说怎么越形容越像蛋包饭??)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9页:白炸春鹅
展开
白炸春鹅

这道菜应该是南宋的小吃,不过相关文献除了提了个名外就什么都没有了。
白炸应该是指和上面粉或者淀粉的肥肉放进油里面炸,地方上还有个说法叫红炸,则是用瘦肉和淀粉调的糊糊炸成。这道菜可能就是把切好的鹅裹上淀粉或者面粉放去油炸?我的妈,怎么听起来像炸鸡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0页:拔霞供
展开
拔霞供

名字很高大上,其实就是兔肉火锅,不过可能是最早的火锅了
拨霞供是河南省传统名菜,属于豫菜系。据史籍记载,宋代士大夫阶级崇尚野味,食野兔之风尤盛。“拨霞供”即“兔肉涮锅”,是当时风味菜肴之一。拨霞供,即涮兔肉,崇安传统名菜。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南宋理宗淳佑年间(1241-1252年)。福建泉州人林洪撰写的《山家清供》一书中有这样的记载:游武夷六曲,访至止师,遇雪天,得一兔,无庖人可制。师云:“山间只用薄批,酒酱椒料沃之,以风炉安座上,用水少半铫。侯汤响一杯后,各分一筋,令自筴入汤、摆熟、啖之,及随宜各以汁供。”林洪照做,将热汤中的肉片中反复拨动,而肉片色泽宛如云霞,便将此佳肴取名为“拨霞供”,并作诗云:“浪涌晴江雪,风翻照晚霞”。从此,此菜便在民间流传开来,延续至今。据查,林洪《山家清供》为我国记载涮兔肉最为详尽的第一部饮食著作。崇安“涮兔肉”选料讲究、刀工精细,保持了传统风味,中外游客食之赞不绝口。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1页:杜鹃醉鱼
展开
杜鹃醉鱼

碧塔海是一个高原湖泊,景色秀丽,“海”是高原人民对湖泊的称呼。和大理的蝴蝶泉一样,它也是以景色和动物的奇观著称于世。在每年的五月间,湖岸边满是怒放的杜鹃花。花开谢了以后,花瓣落如湖中。湖中独有的碧塔重唇鱼会纷纷前来吃花瓣,由于杜鹃花里含有微量的神经毒素,鱼吃多了就会中毒。轻飘飘的浮在水面上,这就是著名的杜鹃醉鱼。
以此为名的菜可能是用类似酒槽鱼的做法制成?同时有杜鹃花香?全靠脑补真难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展开
琼浆白猿头

这一道是以猴头菇为引做出的美食,琼浆为美酒之意,从字面上看也是用酒做的,当然也有可能只是形容。
现代也有猴头菇琼浆这一说法,猴头菇琼浆是一种高功能的菌物性饮品。采用的独特的细胞破壁和溶壁技术,将猴头菇细胞所含的多种人体必需氨基酸、菌物多糖、矿物质营养元素释放出来,使人体细胞最大程度的直接吸收这些营养,达到了细胞营养品的标准。与国际市场上流行的猴头菇颗粒剂、片剂和胶囊产品等相比,猴头菇琼浆采用的浆剂形式,保留了鲜猴头菇的高生物活性,使其药理的疗效更为突出。
猴头菇作为上八珍之一,自古以来就是宫廷珍品,古有“山中猴头,海味燕窝”之说。猴头与鱼翅、熊掌、燕窝并誉为四大名菜。《临海水土异物志》中记载:民皆好啖猴头羹,虽五肉臛不能及之,其俗言曰:宁负千石粟,不愿负猴头羹。
在游戏中,猴头菇和蓝孔雀、熊掌以及鲟鳇鱼皆为最高的超三品食材,可见其珍贵程度也是素食中的极致。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3页:金汁乌丸
展开
金汁乌丸

这个金汁应该不会是中药的那个金汁吧我想茄子应该没有那么恶趣味
金汁乌丸是以乌骨鸡为材料,传说骨肉皆乌又是乌骨鸡中的上品,所以乌丸好理解,应该就是乌骨鸡的肉做成的黑色肉丸,因此称作乌丸。
金汁可能是对这道菜中汤汁的形容词,可能含有乌骨鸡的鸡油所以呈金色,也有可能只是单纯为了好听或者另外做成的酱汁是金色?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4页:七宝棋子
展开
七宝棋子
七宝应该是指七种食材,可以参考我们人人都吃过的八宝粥,然而其实八宝粥里其实只有七宝
八宝粥也名腊八粥,中国南宋文人周密撰《武林旧事》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覃、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但其实,腊八粥不是在粥里放八种东西,而是七种。现在各地原料不同,但最原始的版本,应该是胡桃、松子、乳蕈、柿、粟、栗、豆。这个版本是记载在《武林旧事》中。所以,正确的叫法是“七宝粥”。又因其中有五种味道,称“七宝五味粥”。
至于棋子,就要追溯到北朝北魏时期,中国杰出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记载的棋子面,“刚溲面,揉令熟,更揉搓,截断,切作方棋。须即汤煮,别作〔月霍〕浇,坚而不泥。”这种棋子面,形状像方棋那样,蒸熟阴干之后,可久藏,吃时取出,放进沸水里煮一煮,浇肉汁拌和,吃起来韧而不烂。
而七宝棋子这道菜在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卷十六·分茶酒店》有提到过一系列类似棋子面做法的小吃:三鲜棋子、虾棋子、虾鱼棋子、丝鸡棋子、七宝棋子、百花棋子等。
再介绍一下这道菜在游戏中的材料,贡莲
贡莲就是建莲,福建省建宁县特产。建莲属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系金铙山红花莲与白花莲的天然杂交种,历史上建莲被誉为“莲中极品”。建宁种莲历史悠久,五代梁龙德初(公元921年),金铙山报国寺前已有白莲池(为建宁八景之一)。清代,建宁白莲已名闻遐迩。尤以产于西门外池的“西门莲”为莲之上品,自古属朝廷贡莲。据民国《建宁县志》载:“西门外池,一百口,种莲。池旁遍植桃李,春夏花时,游人络绎不绝。莲子岁产约千斤,为吾国第一”。“莲,花叶偶生相连曰莲。嫩极鲜,老则为干。莲子入药补脾。邑种莲多处,以西门为最上品,水南次之,水东又次之。然较他邑产者,均有天渊之判。”
综合一下,七宝棋子这道菜应该就是加入了以贡莲为主的七种材料的棋子面(纯属脑补)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展开
寿带龟仙桃
这道神一品素食也同样是梦梁录中提了一下
在周密的《武林旧事》中的《蒸作从食》条目下也罗列了寿带龟这种食物
元无名氏的《居家必用事类全集》中,也记有这样多种馒头,并附用处:平坐小馒头(生馅)、捻尖馒头(生馅)、卧馒头(生馅,春前供)、捺花馒头(熟馅)、寿带龟(熟馅,寿筵供)、龟莲馒头(熟馅,寿筵供)、春〔上尔下虫〕(熟馅,春前供)。荷花馒头(熟馅,夏供)、葵花馒头(喜筵、夏供)、毯漏馒头(卧馒头口用脱子印)。
可见寿带龟是一种熟馅馒头,而寿带龟仙桃应该就是仙桃状的馒头了
至于古人的馒头为什么会取寿带龟这个名,多半也是从大人物的寿宴开始盛行,古代权贵对于长生久寿的追求从来没有停止过,寿带龟仙桃的名或形就是讨个吉利,或者为了拍他们马屁做出来的,也许两者皆有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6页:白壁青云
展开
白壁青云
以大豆为材料做出的一品菜肴,再结合这个名字毫无疑问就是以豆腐为主料的菜肴了
白壁好理解,白壁就是白玉,应该是对豆腐品相的形容,现在也有白玉豆腐这道菜
青云应该是指青菜,或其他绿色菜,也有可能是多种绿色菜一起点缀在豆腐上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展开
枨醋洗手蟹
这道菜记载就比较详细了
所谓“洗手蟹”,指的乃是从点菜到上菜,犹如电光石火,食客去洗个手的功夫,菜已经搞定了。傅肱《蟹谱》中记载道:“盥手毕,即可食,目为‘洗手蟹’。”
这个做法便是将活螃蟹折去双螯,去其节肢,然后将其剁成方寸碎块,拌以佐味调料,即刻上桌。
《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当时旧京汴梁的大小食肆之中,“洗手蟹”乃是最受欢迎的流行菜式,上至皇帝权臣,下至贩夫走卒,都对其喜爱有加。
《梦梁录》、《武林旧事》中记载,著名以醋调味的菜肴有“醋赤蟹、五辣醋蚶子、五辣醋羊、酒醋辣肉、姜酸生螺、姜酸亿公权、枨醋洗手蟹、枨醋蟹等(枨,即橙子)”。 今杭州名菜“西湖醋鱼”,相传也是宋代名菜。
“枨醋”的“枨”,即是橙子。取当季新橙肉,搅打成泥,与鲜醋拌之,即是蟹肉最好的调味料。河蟹与海蟹不同,其肉细嫩鲜滑,但往往带有河泥腥气,生蟹尤重。
橙香可以很好的中和这种气味,同时更以柔和的果酸提点螃蟹的丰腴之美。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8页:龙须烩
展开
龙须烩
这是以岩鲤为材料的一道烩菜,岩鲤是岩原鲤的别称,为鲤科原鲤属的鱼类,俗名水子、黑鲤鱼、岩鲤、墨鲤,是中国的特有物种。
龙须这个说法应该是来自鲤鱼跃龙门的传说,指的是鲤鱼须。满汉全席中有一道菜“龙须凤爪”,就是用活鲤鱼的须做的
不过岩鲤是没有须的,所以应该只是为了好听才取这么个名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19页:诗礼银杏
展开
诗礼银杏
诗礼银杏是一道地方传统名菜,属于鲁菜-孔府菜。在鲁菜中,用白果做的诗礼银杏是孔府最上等名菜之一。此菜清香甜美,柔韧筋道,可解酒止咳。
据《孔府档案》记载:孔子教其子孔鲤学诗习礼时曰:“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事后传为美谈,其后裔自称“诗礼世家:。至五十三代衍圣公孔治,建造诗礼堂,以表敬意。堂前有银杏树两株,苍劲挺拔,果实硕大丰满,每至仲熟。孔府宴中的银杏,即取此树之果,故名”诗礼银杏“,是孔府宴中特有的传统菜。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展开
石髓翡翠塔
所谓“石髓”,目前来看,很像是魏晋时期吃药文化的一种延伸。今人考证,石髓应当等同于“石钟乳”,就是自然形成的碳酸盐沉积物。
当然啦,为了美化它的价值,古诗词和记载之中大多数将其描述为神仙佳肴,也用其入药。比如说《本草纲目》对石钟乳就有详细的记载,可治劳累久咳、急喘不停、吐血损肺、冷泄水止等症。
石髓在细分类目中是石钟乳的上品,其味“重而有力,煎之似盐花,喷起皎洁如霜,是真所谓石髓,久服肥健,以酿酒尤宜,功过钟乳。”

鲁迅先生在《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讲到:魏晋名士喜欢服药修仙,其中便以“五石散”为代表,研究《老子》《易经》的何晏就是吃这个的祖师爷,同时还有竹林七贤等等,一时间蔚然成风,《抱朴子》、《黄庭经征验》、《晋书》中对此亦有记载。
因此,在宋朝,“石髓羹”也成了一道名菜,被写在《东京梦华录 食店》的记录里,大概是借个神仙的名头,讨个吉利。

至于说“翡翠”,就需要说到它的原料“玉芦笋”。我们的吃货祖先,对于芦笋的食用记载一点不亚于其他著名的菜肴。譬如一个微小的例子,“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耳熟能详的诗句里,看起来讲的是风景,其实从头到尾都是说吃——这里讲到的“芦芽”就是指幼嫩的芦笋,毕竟赋诗的苏东坡先生自己就是留名青史的大吃货嘛。
同时期的欧阳修则更进一步:“荻笋鲥鱼方有味,恨无佳客共杯盘”,具体说到了芦笋的烹制方法,是与鲥鱼同炖。

但是游戏中的“石髓翡翠塔”乃是一道素菜,那么大概就不会和鲈鱼发生关系了。芦笋其味清香脆嫩、润滑鲜美,适合各种调理,用以作羹汤尤为上佳。
因此,“石髓翡翠塔”大概就是今天的“竹荪扒芦笋”,取石钟乳之色白以形容竹荪,以同制的芦笋垒成塔状,以其鲜绿比作翡翠,两者同为石中至宝,又是同出天然,可称上乘佳品。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1页:晨露汤
展开
晨露汤
这道菜听起来像是素食,但引子可是蓝孔雀,是实打实的荤菜
现在蓝孔雀的一般吃法就是炖汤了,晨露可能是形容这汤的味道如晨露般清新且富有活力?太抽象了,楼主实在是没找到多少资料,有没有懂行的
顺便说下现在蓝孔雀因为可以人工养殖,所以价格并没有多贵,而绿孔雀就非常稀少,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蓝孔雀属于印度引进,而中国本土的孔雀是绿孔雀,仅见于云南西部、中部和南部,所以这个古达的孔雀应该多数是指绿孔雀,蓝孔雀在比较晚才进入中国本土,关于吃孔雀肉我找到的记载也相当有限,欢迎吧友补充指正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展开
一品大王掌
找来找去,发现这道菜很可能涉及到一个典故
公元前627年,楚成王想立个太子,以免百年之忧。就找令尹子上商量,问是否可立长子商臣。子上对商臣印象极坏,回答说:当年先王未立大王,而立王兄熊鳍,结果引起内战,直到大王继位楚国始安定。臣以为楚国立嗣以立幼为吉祥。况且王子商臣长相凶恶,性格残忍,实不可立为太子。”成王感到子上之言颇多个人感情色彩,为稳定楚国政局.还是宣布立商臣为太子。想不到成王与令尹间的对话被商臣探得,于是设计害死了子上。成王知道后不禁对商臣的毒辣感到寒心,顿生悔意,决定废黜商臣,另立幼子职为太子。不料这个情况又被商臣的心腹捅给了商臣
商臣得讯大急,就去同师傅潘崇商量。潘崇想了想,问商臣说:大王废黜你后,你能臣服于王子职吗?”商臣答:不能!”又问:“那你准备逃亡吗?”答:“不准备!”潘崇点点头,再问道:“那么你敢发动政变吗?”商臣斩钉截铁地说:“敢!”于是潘崇急招早已暗中收买好的王宫卫队长,向他交代一切。
公元前626年十月的一天,潘崇身穿暗甲,仗剑人宫,所率卫队迅速包围了成王的寝官。守官卫士悉数被杀。成王大喝:潘崇,你想干什么?”潘崇说:“臣下以为大王的王位坐得太久了,早该传给太子啦!”楚成王四周一看,人眼全是叛兵,知道大势已去.急中生智地拖延时间说:“寡人就此让位,不过寡人的生命你们能否保证?”潘崇说:“旧的不去,新的不来,哪个君王能长生不死?
楚成王想再拖延点时间,就以商量的口吻说:“寡人刚才吩咐厨下烧了熊掌,能否容寡人吃了熊掌再死?”潘崇回答说:熊掌难熟,我们没有这份耐心!”说罢,把一条白绫扔在楚成王面前,冷冷地讲:大王自便吧,莫等我等动手时太难看了”成王彻低绝望了,不禁叹了一口气说:“子上啊!寡人悔不该不听你的话!”接着上吊死了,商臣就此继位,为楚穆王。
春秋战国时代,大王是对国君和诸侯王的尊称,这道菜名中大王掌的意思应该就是“大王(楚成王)死前还想要吃的熊掌”,一品嘛,即是指最高级别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展开
醍醐七珍鲈
这道菜的引子是四鳃鲈,四鳃鲈就是松江鲈鱼,因松江鲈鱼鳃膜上有两橙色斜纹,酷似2片鳃叶,故有“四鳃鲈”之称。松江鲈鱼是中国四大淡水名鱼之一,并非仅限于松江所产,据记载,以前我国沿海广泛分布,但松江府的最为有名,被乾隆御赐为“江南第一名鱼”,在近代也是招待贵宾的佳肴。
四鳃鲈鱼最早见于记载的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大宴宾客,因席上无鲈鱼引以为憾。有异人左慈当着曹操之面在许昌魏王宫池子内钓出鲜活的松江四鳃鲈鱼当即烹煮的故事。此事也记载于正史《后汉书·左慈传》,可见松江四鳃鲈鱼早在汉代便传誉天下了。
醍醐则可能有多种解释,本意是指从酥酪中提制出的油,佛教中也用醍醐以比喻佛性,也有比喻美酒的用法,还可能是指醍醐菜。
而七珍一词,应该是出自佛教用语“七珍八宝”,“佛教七珍”又称佛教七宝,即金轮宝、主藏宝、大臣宝、玉女宝、白象宝、胜马宝、将军宝七种奇珍宝物,在这道菜里可能是代指七种食材。综合来看,醍醐在这里的意思也是取醍醐灌顶之意,形容的可能是吃这道菜的感受。
然而有两个佛教用语的菜和尚却不能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展开
紫玉浆象拔
紫玉浆为元代八珍之一,也叫迤北八珍(又称蒙古八珍或北八珍),见于元末陶宗仪《辍耕录》。迤北八珍是醍醐(精制奶酪)、沆(獐的幼崽)、野驼蹄、鹿唇、驼乳糜(驼奶粥)、天鹅炙(烤天鹅)、紫玉浆(可能是紫羊的奶汁)和元玉浆(马奶)。这里紫玉浆有多种说法,有说紫玉浆就是元玉浆的,也有说紫玉浆是西域葡萄酒的,证据都比较有限。
象拔应该是指“山八珍”中的象鼻,既然都是山八珍了,自然也不会是象鼻鱼或者象拔蚌了,就是大象的鼻子,话说我刚开始也以为是象拔蚌,游戏里图标啥样我也不记得了,现在没法上游戏确认,有没有吧友贴一张游戏象拔的图,让我仔细看看是不是象鼻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5页:乾坤锅
展开
乾坤锅
这道菜的名字应该是来自峨眉山千佛禅院的一幅对联
一粒米中藏世界,半边锅里煮乾坤
用材是玲珑鹌鹑,鹌鹑蛋我是经常吃,鹌鹑肉我就没什么印象了
这玲珑鹌鹑我也没找到相关资料,玲珑是娇小精致的意思,可能就是特别娇小的鹌鹑?
结论就是这道菜有点子抽象,我不太能想象出来
乾坤一般就是指天地,阴阳。所以这道菜是不是也可以叫天地一口锅
下一个更新目标就先不按菜的品级更新了,我来更新一个正义的料理DLC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展开
天地一口香
作为正义料理中品级最高的存在,天地一口香这个名字就倍儿有**,然而我网上一口香的资料找了不少,就是没鸡蛋什么事,所以我要开始脑补了
一口香+鸡蛋这个组合听来就是甜品
所以我觉得天地一口香就是一种鸡蛋做的点心,有可能是鸡蛋酥,甚至是沙琪玛
但是可能性最大,我个人感觉最接近的还是蛋挞
这道天地一口香很可能就是一种蛋挞
不接受可以提出异议,但是请给楼主留点面子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7页:无黄蛋
展开
无黄蛋
请容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这位鸡蛋料理中的无冕之王
别说什么无蛋黄,无蛋黄我天天吃,因为我每次吃水煮蛋都把蛋黄丢了
无黄蛋主要食材是鸡蛋,放入适量干贝。
做法就是把蛋清和蛋黄分离,再佐以熟猪油和高汤代替蛋黄,和蛋清搅匀后倒入空蛋壳中蒸熟,最后料理高汤,加入无黄蛋再煮一段时间,就完成啦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8页:子母春茧
展开
子母春茧
哦?这位兄弟不食荤腥?那来尝尝我们太吾村的这道子母春茧
好吃吗,你我一见如故,当结为好友
再来一道子母春茧
你我情深义重,当义结金兰
喜不自胜喜不自胜
邀为同道,二号位有请,这便随我去太吾村吧
下面我就来介绍一下这位正义料理界中的素食扛把子
这道菜也是在梦梁录和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的菜肴,根据记载来看这应该也是一种点心
来看看《梦梁录》记载了子母春茧的这一段: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 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卖米薄皮春茧、生馅馒头、子、笑靥儿、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枣箍荷叶饼、芙蓉饼、菊花饼、月饼、梅花饼、开炉饼、寿带龟仙桃、子母春茧、子母龟、子母仙桃、圆欢喜、骆驼蹄、糖蜜果食、果食将军、肉果食、重阳糕、肉丝糕、水晶包儿、笋肉包儿、虾鱼包儿、江鱼包儿、蟹肉包儿、鹅鸭包儿、鹅眉夹儿、十色小从食、细馅夹儿、笋肉夹儿、油炸夹儿、金铤夹儿、江鱼夹儿、甘露饼、肉油饼、菊花饼、糖肉馒头、羊肉馒头、太学馒头、笋肉馒头、鱼肉馒头、蟹肉馒头、肉酸馅、千层儿、炊饼、鹅弹。
还有《东京梦华录》记载,头羹、石髓羹、石肚羹等等。馒头有“在京第一”的万家馒头、孙好手馒头,包子有王楼山洞梅花包子、鹿家包子等包子馒头店,吃食有笋蕨馄饨、灌浆馒头、薄皮春茧包子、虾肉包子、肉油饼、糖肉馒头、太学馒头等名目。
当中提到春茧的有子母春茧和薄皮春茧包子,说明这个春茧应该是可以做馅也可以单独拿出来吃的。
春茧就是春季的蚕茧,最早也是宋代诗词中提到的,按春茧的本意来说这种点心应该是一种包馅的面食,皮还比较薄。
所以可能是薄馅饼,也可能是春卷,或者是别的什么包馅点心。
子母就是一大一小的意思,可能两个的馅也会做的不一样?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29页:影戏算条
展开
影戏算条
宋朝吃货的发明
算条巴子是将各种肉食加糖或盐和其他调味品拌和后,经太阳晒干。这同用盐腌有所区别。食用时,要先加以浸洗,再放入盛器蒸熟即成。蒸时视肉干咸淡,可略加葱、酒、盐或糖等调味。
算子就是古代计算用的筹码,呈条状。巴的形状多样,“算条”“影戏”“红羊”等都是以形状命名的巴类食物。巴和算条均始见于宋代,算条就是条状的巴,需先晒干再蒸熟。这样蒸制出的肉食内外味道一致,非常鲜美。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饮食果子》在介绍汴京饮食市场繁荣时,列举了“脆筋巴子”“獐巴”等食品。算条巴子是宋代汴京和临安两地市民所喜爱的一道家常名菜,后来成为宫廷名菜,南宋清河郡王张俊在府中宴请宋高宗的宴席中就有这道菜。《武林旧事》列出了菜谱,其中就有算条、鱼肉影戏、界方条等。
所谓“影戏”,其实就是借皮影戏之名来标榜手艺,是指这道菜的刀工。四川有“灯影牛肉”,意思是牛肉薄如蝉翼,隔光投影。影戏应该就是切的极薄的肉片。
所以这道菜就是兔肉丝啦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展开
圣旨骨酥鱼
圣旨骨酥鱼,也称酥鱼,是河北省传统名菜,骨酥刺烂,鱼肉香鲜。
圣旨骨酥鱼是中国的骨酥鱼祖,以邯郸市为中心,逐渐辐射到周边县市,但正宗的骨酥鱼只在邯郸,因为制作正宗骨酥鱼,磁州窑特产砂锅、料窨工艺和核心配方,三者缺一不可。历史上以“骨酥刺烂、滋补保健”著称,现代则以“鱼绝、味绝、营养绝”被人传诵。最早起源于中国骨酥鱼之乡河北省邯郸市赵家,魏晋时期,由民间传入宫中,北宋初年,被太祖赵匡胤(河北涿州人)颁旨御封,从此尊称“圣旨骨酥鱼”。从两宋到明清,各部大人都以能吃上一回此鱼为至高荣耀,1961年毛主席品尝后大加称赞,1972年,在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的庆祝晚宴上,圣旨骨酥鱼和国酒茅台一起受到日本友人的好评。
圣旨骨酥鱼“看起来就是一条鱼,鱼形完整,吃起来却骨酥刺烂,鱼肉香鲜,从头吃到尾,从骨吃完刺,一点不浪费”。正宗的圣旨骨酥鱼制作,讲究“专用砂锅”、“料窨工艺”和“秘制核心料”三者合一,相辅相成做出的“神秘复合味”,吃起来不再是一成不变的“鲜”,而是前所未有的“香”,已不仅仅是“好吃”,而是“食补”,而且长吃能形成感觉依赖,久吃不厌。凭味绝,在首届全国百业绝技擂台赛上荣获金杯奖。尤其是圣旨骨酥鱼的“料窨”工艺和神秘配方,更是千年不外传的独家绝技,不仅做鱼时隔街闻香,而且料的营养和味道能渗透到每一根骨刺,被誉为“千年经典,华夏一绝”。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展开
花雕怪味鱼
这道菜在网上只能搜到老菊那个瞎几把做的花雕怪味鱼我根本不会承认那个看起来就很难吃的菜是五品料理好吗!现在让我为这道菜正名,还它一个秘五品该有的荣耀!
既然是叫花雕怪味鱼,那应该就是用花雕酒调味了,刚好太吾里花雕酒是六品酒,做出五品菜也很合理
怪味鱼很多地方都有,不过做法都各不相同,这个怪味也很不具体,我就先不猜了
这道菜的做法应该是类似花雕熏鱼或者啤酒鱼
个人认为花雕熏鱼更为接近,因为食材都是草鱼,用的也是花雕酒
下面就以花雕熏鱼的做法为参考:
把鱼按骨节切成1cm左右的鱼片。加入大葱段(3段)、老姜片(2片)和生抽,拌均匀后腌制2小时。炒锅中加入油(1汤匙,15ml)大火烧至七成热,放入剩余的大葱段(2段)和老姜片(3片)爆香,倒入凉水150ml,调入老抽、白砂糖、八角和花椒,煮滚后改用小火熬成浓汁,最后加入花雕酒,调成味汁。将剩余的油(400ml)倒入炸锅中,中火烧至六成热,放入腌制好的鱼片,炸至金黄色,捞起放在厨房纸巾上吸去多余的油份。将炸好的鱼片浸入调制好的味汁中腌制半天,捞起上碟即可食用。

看起来相当好吃
这道菜作为秘五品一点都不过分吧?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展开
枣箍荷叶饼
来人,喂公子吃饼
也是出自梦梁录:市食点心,四时皆有,任便索唤,不误主顾。且如蒸作面行卖四色馒头、细馅大包子,卖米薄皮春茧、生馅馒头、子、笑靥儿、金银炙焦牡丹饼、杂色煎花馒头、枣箍荷叶饼
荷叶饼是由秦汉时的“白饼”演变发展而来,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据清代 《调鼎集》记载:“薄饼:秦人制小锡罐,装饼三十张,每客一罐饼,小如柑,罐有盖,可以贮。馅用炒肉丝,其细如发,葱亦如之,猪羊并用,号曰‘西饼’”。由此可见,陕西“秦人”制的薄饼,就是现在的荷叶饼。一般将中间抹上素油的饼坯,两个叠放在一起上平鏊烙,一次就能烙两张,这样制作速度较快,烙出的荷叶饼更为柔软,同时也减少了火色。从荷叶饼的卷菜看,也是丰富多彩,既可卷素,也可卷荤。素菜有氽、炒豆芽中的黄豆芽、绿豆芽、豌豆苗、土豆丝、油炒酸菜、泡菜、粉丝、韭黄、炸黄豆、摊蛋皮丝;荤菜有熟肚丝、鸡丝、猪、牛、羊肉丝,肺条等。再加上一盘细嫩的鞭杆葱和一盘甜面酱,如果再卷入片皮烤鸭,则更有滋味。
枣箍应该就是加了枣泥的荷叶饼,至于是直接涂在饼上还是用枣泥发糕或者枣泥馒头的做法这个就不得而知了,从字面意思来看只是在饼面上涂了几道线呈箍状,毕竟是市井小吃,枣泥应该不便宜的。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3页:鲜锅兔
展开
鲜锅兔
自贡鲜锅兔是四川省传统名菜,属于川菜系。把兔子切成小块,用料酒,胡椒,盐,芡粉码好。把二荆条辣椒切成0.5cm的小段,仔姜切成细丝。小米辣切小段(能多小就多小,不是切碎哦)再把老姜和大蒜切好。锅里放油先把码好的兔子炒一会儿。再盛出来。锅里放油,花椒,老姜大蒜爆炒。然后郫县豆瓣下锅翻炒,再下小米辣炒香。然后放水。煮出味后下兔子煮两分钟。再依次放二荆条辣椒,仔姜丝,熟了就加盐和味精就可以起锅了。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4页:扬州炒饭
展开
扬州炒饭
我觉得是个人都吃过,但是几乎都没吃过正宗的扬州炒饭。
扬州炒饭,又名扬州蛋炒饭,是江苏扬州经典的小吃。主要食材有米饭、火腿、鸡蛋、虾仁等。扬州炒饭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加工讲究,而且注重配色。炒制完成后,颗粒分明、粒粒松散、软硬有度、色彩调和、光泽饱满、配料多样、鲜嫩滑爽、香糯可口
好了,看完这段我可以确定我们都没吃过扬州炒饭了
据说,隋炀帝巡游江都(今扬州)时,把他喜欢吃的“碎金饭”(鸡蛋炒饭)传入扬州;也有学者认为,扬州炒饭原本出自民间老百姓之手。据考,早在春秋时期,航行在扬州古运河邗沟上的船民,就开始食用鸡蛋炒饭。旧时扬州,午饭如有剩饭,到做晚饭时,打一两个鸡蛋,加上葱花等调味品,和剩饭炒一炒,做成蛋炒饭。明代,扬州民间厨师在炒饭中增加配料,形成了扬州炒饭的雏型。清嘉庆年间,扬州太守伊秉绶开始在葱油蛋炒饭的基础上,加入虾仁、瘦肉丁、火腿等,逐渐演变成多品种的什锦蛋炒饭,其味道更加鲜美。随后,通过赴海外经商谋生的华人,特别是扬州厨师,把扬州炒饭传遍世界各地。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5页:樱桃毕罗
展开
樱桃毕罗
我以为这道菜名字这么奇怪,可能会搜不到什么资料,没想到却大有来头
毕罗就是始于唐代的饆饠,是一种包有馅心的面制点心。当时长安的长兴坊有胡人开的饆饠店。据史料,有蟹黄饆饠、樱桃饆饠、天花饆饠等,甚为著名。乃从少数民族地区传入。至宋代,记饮食诸书皆无记载,可能名已更改或失传。
唐刘恂《岭表录异》卷下:“赤母蟹,壳内黄赤膏如鸡鸭子共同,肉白如豕膏,实其壳中。淋以五味,蒙以细面,为蟹黄饆饠,珍美可尚。”蒙,包裹。《太平广记》卷二三四“御厨”引《卢氏杂说》:“翰林学士每遇赐食,有物若毕罗,形粗大,滋味香美,呼为诸王修事。”唐段成式《酉阳杂俎.酒食》:“韩约能作樱桃饆饠,其色不变。”唐李匡乂《资暇集》:“毕罗者,蕃中毕氏、罗氏好食此味。今字从食,非也。”此外,唐韦巨源《烧尾宴食单》中记有“天花饆饠”,宋高似孙《蟹略.蟹馔》中记有“蟹饆饠”(即蟹黄饆饠)。
从唐代史料可见,饆饠需油煎而成,里面的馅料以肉为主,但有时也会有水果,比如樱桃饆饠,但一般都是羊肝饆饠、蟹黄饆饠等,以荤馅为主,呈卷状,两边开口,有点像如今老北京的褡裢火烧。 这种外来的食品饆饠,因馅中置有蒜等辛辣调味品,可能为一些人所不喜,到唐后期,出现了适应唐人口味的樱桃饆饠,这一胡食就慢慢中国化了。还要一提的是,由于当时进京参加科举考试的贫穷士人只能在酒楼吃饆饠,甚至出现了“楼罗”一词。
据传樱桃毕罗是晚唐士大夫韩约的DIY作品,用樱桃作馅,辅以薄薄的粉皮,蒸熟后晶莹剔透,连里面红红的樱桃都看得见,堪称高颜值点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第36页:东坡豆腐
展开
东坡豆腐
这道菜就很有名了,又省了我找资料的功夫
宋神宗元丰二年十二月,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一到此地就写了《初到黄州》一诗,赞称“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对黄州的风物人情很有好感。居黄州四年多,写了数百篇诗歌、笔记、文章中,对炖肉、炒菜、烹菜、煎饼、煮饭、熬粥、煨羹作了具体介绍,有些是他亲自创制的,有些是他引进和传扬的,还有的是在他离开黄州以后创制的,现整理成《东坡三十二味》。其中又有一部分是黄州历代名厨在学习东坡菜肴(点)的基础上研制的。
苏东坡很重视饮食养生,特别是素食养生。在《送乔全寄贺君》中,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狂吟醉舞知无益,粟饭藜羹问养神。”他还在一篇题目为《养生难在去欲》的小记中写道:“夫已饥而食,蔬食有过于八珍。”他首创素食菜肴“东坡豆腐”后,这道创新菜很快就在黄州流传开来。不久,他被迁职转移,到了浙江杭州,又到了广东惠州,走到哪里,他的“东坡豆腐”就在那里广为流传。

(未完待续……)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太吾绘卷专区
责任编辑:某青
本文是否解决了您的问题
已解决0 未解决0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羊方藏鱼
- 第2页:龙井虾仁
- 第3页:龙虎斗
- 第4页:金陵盐水鸭
- 第5页:罗汉斋
- 第6页:烧秦皇鱼骨
- 第7页:柰香新法鸡
- 第8页:金袍饭
- 第9页:白炸春鹅
- 第10页:拔霞供
- 第11页:杜鹃醉鱼
- 第12页:琼浆白猿头
- 第13页:金汁乌丸
- 第14页:七宝棋子
- 第15页:寿带龟仙桃
- 第16页:白壁青云
- 第17页:枨醋洗手蟹
- 第18页:龙须烩
- 第19页:诗礼银杏
- 第20页:石髓翡翠塔
- 第21页:晨露汤
- 第22页:一品大王掌
- 第23页:醍醐七珍鲈
- 第24页:紫玉浆象拔
- 第25页:乾坤锅
- 第26页:天地一口香
- 第27页:无黄蛋
- 第28页:子母春茧
- 第29页:影戏算条
- 第30页:圣旨骨酥鱼
- 第31页:花雕怪味鱼
- 第32页:枣箍荷叶饼
- 第33页:鲜锅兔
- 第34页:扬州炒饭
- 第35页:樱桃毕罗
- 第36页:东坡豆腐
1102504
新版本流程攻略
| 全流程图文攻略 | 流程实况解说视频 |
|---|
新版本新手教学入门指南*|官方指南 创建角色
- 地图
- 主界面功能
- 人物界面
- 研读书籍
- 促织
- 产业
- 移动
- 负重
- 产业-进入
- 产业-建造
- 地块资源
- 采集资源
- 制造
- 战斗-距离
- 战斗-攻击
- 战斗-功法
- 战斗-架势
- 周天运转
- 阅读
- 功法修习
- 功法突破
- 境界与真气
新版本开荒攻略* 开荒步骤
新版本武学功法* 百花谷
- 峨眉派
- 伏龙潭
- 界青门
- 金刚宗
- 空桑派
- 然山派
- 少林派
- 狮相门
- 五仙教
- 武当派
- 璇女教
- 血吼教
- 元山派
- 铸剑山庄
新版本机制解析* 新机制介绍
新版本捏人数据* 男性天人捏脸
新版本建筑介绍* 居所
- 厢房
- 仓库
- 元鸡舍
- 树农
- 药农
- 花农
- 筒车
- 牧场
- 护林墙
- 悬空栈
- 云蓬
新版本修改器MOD* 修改器下载
新版本神异品促织王* 朱砂额
- 跑马黄
- 两头枪
- 绣花针
- 反生名
- 玉尾
- 铁弹子
- 油纸灯
- 披袍轩甲
- 真紫黄
- 三太子
- 八败
- 玉锄头
- 吹铃
- 赤须
- 草三段
- 天蓝青
新版本综合推荐* 抓蛇教学
EA版上手指南* 游戏创建
- 进入游戏
- 地图介绍
- 人物介绍
- 门派武学
- 较艺玩法
- 战斗准备
- 正式战斗
- 功法释放
- 同道助战
- 武器数据
EA版图文攻略* 入深谷,踏坏马蹄灯火遥
- 采梧桐,青泥描眉亦欢笑
- 斩鳌足,器利法奇荡魔妖
- 秋思起,艳羡凡尘是年少
- 神渐乱,事与愿违复熬烧
- 剑亦折,身灭心死魂袅窕
EA版武学功法* 门派武学效果
- 各门派功法分析
- 功法发挥影响因素
- 相生相克算法
- 提升功法伤害
- 功法修炼顺序
EA版功法搭配MORE
| 真气换刀流 | 暴力负重流 | 毒师流心得 | 拳掌打法搭配 |
|---|---|---|---|
| 紫霞然山剑仙 | 奇窍/身法伤害因素 |
EA版剑冢攻略* 各剑冢打法
- 剑冢BOSS介绍
- 剑冢视频攻略
EA版建筑解锁MORE* 音律
- 弈棋
- 诗书
- 绘画
- 道法
- 佛学
- 算术
- 品鉴
- 医术
- 毒术
- 厨艺
- 杂学
- 制木
- 锻造
- 巧匠
- 织棉
EA版人物特性* 春
- 夏
- 秋
- 冬
- 一只系列
- 定力
- 福源
- 根骨
- 魅力
- 内伤
- 悟性
- 御气
- 属性
- 喜恶
- 精妙
- 力道
- 外伤
- 卸力
- 迅疾
- 剑冢
- 生命上限
- 拆招
- 护体
- 内力
- 内伤
- 闪避
- 外伤
- 负面特性
EA版恩义值* 恩义值刷法
- 恩义用法/效果
- 各门派恩义用途
EA版趣味分享MORE* 实用mod合集
- mod制作图解
- mod框架安装
- 抓蛐蛐技巧
- 促织威望加成
- 高品蛐蛐一览
- 捏脸评分表
- 魅力捏脸数据
- 天人捏脸数据
EA版常见问题MORE* 黑屏/无法启动
- 存档损坏/闪退
- 存档位置
- 转移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