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天发的表情包成了谁的提款机?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文作者:石叶young
- 1 -
你一定有这样的经历:写了一段文字,想了半天,删掉,重写,又删掉。
你在纠结文字是不是严谨,会不会产生误会。
遇到这样的情况,我们往往会选择在结尾加一个表情,来辅助表达语气。
举个例子,比如下面这张图:

虽然是同一句话,但三种表情却让它变出了三种意味。
相比于文字,现代人更喜欢表情这样更直观的信息传递形式。也许是小时候被要求做了太多阅读理解的后遗症。
这些表情包已经占据了年轻人社交生活的大部分,甚至可说是必不可少了。
你可以尝试一下,一天之内不用表情,看看会有如何的感受。没准你会发现,没有表情包已经不会表达自己了。

表情包的出现和普及,还产生了一些新时代的表达方式。比如明明是找骂的状态,加上狗头就可以表示开玩笑,大大降低仇恨值。还有最近蝗虫式传播的“抽象语言”,吸引了一大批人的效仿。

此类表情包的洗脑传播就好比有一群非常烦的人在游行,你想一脚踹过去,结果人家一闪身,你就顺势站进了队伍里,真香。
表情包流行的真正原因是,现代人对这种快捷、便利的沟通工具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这里面以年轻人居多。因此同样以年轻人为主要目标的游戏业自然不会落后。
《辐射》系列的吉祥物Vault Boy,就从最初的一个形象变成了无数的表情包,现在已经成为了《辐射》系列的唯一指定代言人。

年初大作《战神》在宣传时,制作组专门用奎爷的形象模仿著名的meme,做成表情包放在网络上,这种新奇的尝试很快得到了网友们自发的传播。

不得不说这些制作组很会玩,基本可以达到幼儿园大班的级别了。但真要把表情包玩上天,一定是在中国来寻找案例。
- 2 -
中国互联网起步晚,表情包其实也算是舶来品。
从最初的符号表情、颜文字、emoji,一直发展到了现在流行的meme,都是外国人创造的。
但就像小龙虾汉堡,宫保鸡丁披萨一样,地理、文化和网络连接上的隔阂,让中国变异出了完全不同的表情包物种。

比如中国网友会对表情包进行改造,同一个表情可以有无数种变体,表示无数种意义。
最重要的是,在中国,表情包可以是一种产业、一台造星机器。西方传来的表情包,经过中国的特色改造,往往能转化为可以牟利的网红经济。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尼玛的人。他发现外网很流行一种叫Rage Comic的漫画形式,但国内并没有广泛的传播,于是他在国内创建了暴走漫画,对Rage Comic进行本土化改造并申请了版权。

之后漫画和暴漫表情包在网络上疯传,让暴走漫画的形象深入人心,后来更是推出了更多衍生节目和产品,打造成了一个曾经非常有价值的品牌。
暴漫发展的这些年,从版权问题到内容问题,始终伴随着争议。但抛开这些不提,暴漫让我们看到了表情包在中国的巨大可能性。这些网友说话间不经意带出的表情,变成了有腿的移动广告。

在时下的中国,厕所广告都要招商引资了。表情包这种能在大众之间获得广泛传播的内容自然不会逃过资本的追逐。
NBA球员尼克·杨在2014年的一段视频中的一个表情,被网友截下来后,变成了“黑人问号”经典的表情包。虽然这个表情包在国外就常被人使用,但那时它仅仅是个表情。黑人问号表情火到了中国之后,尼克杨成了网红,一下子多了几十万的中国粉丝。

尼克·杨也逐渐感受到了自己在中国的人气,充分发挥着自己的知名度,频频和中国粉丝互动、示好,之前还和Giao哥隔空互动,当然永远不能忘的,就是调侃一下自己的表情包。

最近,杨少侠专程来到中国做商业活动,宣传自己的品牌,要知道这通常是NBA巨星或者火箭队球员才有的待遇。回到NBA,他只是个板凳球员。

曾经有一个男孩因为毫无灵魂的微笑,被当做了假笑的表情包,他就是假笑男孩GavinThomas。这个因为表情包而火的国外网红,最近又到中国开设了微博,如今这个微博账号已经有173万粉丝,接近推特粉丝的五倍。最近他还和家人专程到中国,来给某服装品牌做宣传。

就像绝大多数人都是因为真香认识了王境泽,提到尔康就会想到周杰。表情包的病毒式传播能带来的名人效应不可小视。
这方面,中国表情包已领先于其他产业,提前进入了中国创造的时代。表情制作器、表情App、表情自媒体号等周边业务应运而生。
- 3 -
“大家好,我是XXX”,“是兄弟,就来XX”,这些自带语音和图像的台词,无疑近年来最魔性的案例。

贪玩蓝月的家喻户晓,除了铺天盖地的广告攻势之外,更多是利用了玩家的自发传播。
简单、直接、名人脸、重复出现,贪玩蓝月采用的其实就是一种表情化的宣传,网友自发创造的梗与表情包的二次传播也立了不少功。

梗和表情包的搭配就像是汉堡、薯条的套餐一样的完美搭配,快速、好吃、没营养。
看到一个人吃饭你会想到真香,看到G胖就会想到Steam打折,看到张家辉会想到贪玩蓝月。

当你使用一个表情的时候,其实也是在传播它携带的其他信息。我们用表情包来传达情绪,反过来,表情包也在控制着我们情绪和思维。
此前非常火的“为所欲为”二人组梁建平和郑子诚,最近被某游戏平台邀请出来拍了一段宣传视频,顺便过了把网红瘾,还在现场还原自己的表情包。这两个常年影视剧里串场的配角演员,终于因为一个表情包大火了一把。当你之后再看到为所欲为表情时,没准也会想起这个游戏平台。

之所以找这两位演员来宣传,是因为表情包在游戏玩家中尤其吃得开。
灵魂画师那须桃子的表情包曾游戏玩家中疯传,她喜欢结合具体游戏对表情包进行二次创作。该系列作品逐渐被外界发掘后,开始有游戏公司专门邀请她创作同人作品为自己的游戏造势。这样的宣传显然更接地气。

不得不说,表情包正在变成我们共同的语言,也反映着日常的生活状态,不论是音乐、电影、游戏、时事,都可以被作为表情包。
最近在玩什么?又有哪个游戏变成了天下第一?最近的流行语是什么? 最近最火的剧是什么?

群众的精神生活状况如何,从表情包的行情就看得出来。
如果某个东西没有被做成表情,说明它还不够火。

- 4 - 虽然从整体来看表情包正在蓬勃的发展,但它有一个小小的问题。作为一种速食文化,表情包和梗一样,火的快,凉得更快。
表情包的制作成本相对较低,一张图片,一个PS,几秒钟就可以产出一个新的表情。网络就像是一个不断运转的表情工厂,随时都有表情被送进回收站。

所以多数表情包的生命力就像100响的鞭炮一样奔放,像死蟑螂一样顽强。
隐约记得去年很火的表情是皮皮虾。如今皮皮虾表情包,早已被打入冷宫,再过几年可能完全没人明白里面的含义了。

表情包永远在追逐热点,唯一长久的,只有那几张被作为原型的脸。当然这个长久也是相对的。
还记得几年前B站鬼畜全明星深入身心时,“金馆长”崔国成因为在电影《金馆长对金馆长对金馆长》中的一个表情,摇身一变成了表情包界绝对的王者。即使不知道金馆长的人,也绝对记得那一排白牙。但现在金馆长的表情已经不像之前那么常用了。

信息的传递更快了,人们的记性也更差了。
- 5 -
有人说表情包的流行会导致短平快式的网络浅社交,这种担心不无道理,但问题是顺序弄反了。
人们习惯了短平快式的网络浅社交,才有了表情包的盛行。事实上我觉得表情包是这个时代少数还保有一些热度的东西,至少你在使用表情的时候在试图表达自己的情感。而其他时候,人们甚至连这点都懒得做。

对于很多人来说,现实生活是用来承受的,而网络生活用来释放的。当现实生活出现了问题,网络生活自然充满了暴力。
我们快速变化的生活,就像不断更新的表情包一样。只不过有的公司比表情包更短命,有的事情比表情包更荒唐,有的人物比表情包更滑稽。

这个写意的时代需要一种同样写意的表达方式,而我们选择了表情包。
高尔基说历史是用激情和痛苦创造的。
那么在这个瞬间爆炸和光速冷却并存的时代,每个人聊天记录里的一行行表情,就是记载这个浮夸世界的摩登史记。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未经允许严禁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