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的力量无限大 用爱加分的国漫真能超越日漫吗?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你觉得国漫好看吗?”在我正专心致志补番的时候,室友小Z冷不丁问了我一句。“好看啊”,我目不转睛的盯着屏幕,漫不经心的敷衍了一句。“那和日漫比怎么样呢?”
我一时语塞,暂停了正在看的动画,用手指不断“咔哒咔哒”敲着键盘的边缘,开始细细的思索,在思忖了一下之后,我并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反问道:“你怎么想起问这个来了?”。小Z是个标准的日漫痴,平时对国漫也并不感冒,在我这个伪国漫粉丝疯狂安利他的时候,他也是总觉得我的安利不对他的胃口。
“我看到B站上好多国漫的播放量比日漫高”,小Z如是说,“所以想问问你怎么看”。平时看番的时候我并没有刻意去注意总播放量这种东西,因此我没有回答他,拉动椅子回到电脑前,打开B站看了一下播放量,结果我发现,有不少国漫的播放量已经破亿,比一些日漫番剧要高不少,我不禁又陷入了思索,国漫真达到了能“反杀”日漫的程度了吗?
今年崛起的国漫新番《刺客伍六七》仅仅四个月就收获了近3000万的播放量
真的能超越吗?
至少从播放量看,是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最起码从播放量与评分这两个数据上来看,一些比较出色的国漫还是能超越日漫的。这并非是“田忌赛马”式的对比,而是真正的“上等马”对“上等马”,国漫《狐妖小红娘》3.6亿的总播放量(有一定的集数优势),《一人之下》第二季1.1亿,《镇魂街》第一季1.2亿。反观日漫,被玩家们称之为霸权的骨傲天(overload)1.3亿播放量,在B站成为现象级作品的坂本大佬拥有1.2亿的播放量。单纯的从播放量上来看,国漫已经有了可以比肩日漫的数据,甚至能占得一丝优势。
仅一年时间的积累,全职高手就拥有了近1亿的播放量
与动画的成绩相似,在一些漫画APP上,国漫的点击量也有喜人的数据,也诞生了几部点击破100亿的作品。但一部动漫作品的好坏,决不能简单的以播放量为基准来恒定,那句“大众喜爱的就是最好”,放在动漫领域并不合适,要知道很多冷门的作品同样优秀,评定他们质量的不应该是和商业化最贴近的播放量,而是作画质量、音乐、剧情、人设等硬指标。简单的因为一部动画看得人少就断言它不是一部好作品有失偏颇。
《群青战记》比较小众,但质量上乘
要知道国漫在国内的播放量高是有一些客观因素存在的,首先是情怀的加分,国漫大多数选择了更加贴合中国读者口味的题材。道术、中式鬼怪、炁、牵红线,这些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是中国读者从小耳濡目染,熟知的内容,动画的内容接受起来几乎是零门槛。而相较于国漫,日漫的选材更加宽泛,中世纪历史、日本战国史、阴阳学等等,虽然有很多题材很有趣味,但对于低龄的读者来说,在理解上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
同样,在日本的很多动漫网站上,国漫的关注度虽然不低,但远不能和当季的一些霸权番抗衡
选材范围狭窄,这是国漫的一个弊端,对于喜欢国漫的读者来说,国漫的选择屈指可数,相较于日漫几乎每三个月就能走一个循环的庞大阵容来说,国漫的作品数量太少了,玩家们想看,却没得看,大家都挤到这有限的几部作品中,播放量自然也就推上去了。
2018年10月新番放送表的三分之一,你可以对比同时期国漫新番数量
另一个让国漫热度飙升的就是国漫剧情的进步。毕竟在国漫热之前,我国动画界的扛把子是一群成了精的动物,以子供向作品为主,天天在青青草原上看羊,突然有一天有人给你讲了一个还算有趣的故事,自然能把你感动的痛哭流涕。虽然现在很多国漫的剧情依然漏洞百出,但我们却不能否认这其中的进步,至少现在的动画多数都在靠剧情吸引人,或许在叙事结构、叙事手法和故事架构上还不够成熟,但不少作品的的确确是想给玩家们讲一个好听的故事。
《迷域行者》就是讲故事类作品的代表之一
国漫的大方向还是比较多维的,战斗、日常、爱情、恐怖等等,都有不少有代表性的作品。虽然出名的不多,但在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里,依然有不少优秀的作品在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国内的动画作品大多是轻改、与漫改,而漫画作品热度较高的几部中几乎有一半是改编自小说,这个日漫有些相似。
不过唯一有区别的是产业的成熟度,日漫的轻小说改编已经有了很完整的体系,小说改编动画成本相对较低,可以大胆的试水。像《带着智慧型手机闯荡异世界》这种剧情冒着傻气的轻小说都能动画化,哪怕这种剧情是国内起点上几年前被用烂了的套路。但国漫不行,在较高的风险和成本压制下,很多故事精彩的小说由于人气不高,导致无法漫画、动画化。相反一些剧情简单粗暴,更容易被读者接受的爽文反而有了动画化的机会,总的来说其实就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国内差一个有较高水平的审美市场。
看完后,我觉得自己的智商收到了侮辱
这也是总有人吐槽国漫打擦边球的原因,毕竟在国内,市场的好坏成了决定一部作品基调的重要因素,如果加了擦边球的内容就能大卖,不加就门可罗雀,是你,你会怎么选?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天谕专区
国漫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状态?
其实,国内的动画制作水平并不低,很多日漫的外表都是由国内完成的,我们在动画制作能力上还是不俗的,欠缺的更多的是一些“灵魂”,一个核心的故事,和细细的打磨过程。我们不缺画手,我们缺大师,缺真正懂得动画的大师,我们需要的是真正了解怎样做才能做出好动画的人,而不是让商业成分占据大量篇幅,让外行去领导内行。
同样,国内也差一个给创作者的优质环境。动漫产业发达的日本,在集英社、讲谈社、小学馆等一系列出版社,以及在吉卜力、Aniplex、骨头社等知名的实力强劲的动画制作公司的加持下,创作者有更大的机会实现自己的梦想,虽然日本底层的漫画家活的一样不是很舒服,但还有希望,有实现自己梦想的机会不是吗?
我们需要一个相对成熟的动画产业作为支撑
反观国内的动漫行业才刚刚起步,业界没有标杆,动漫相关的产业更是少之又少。能成规模的动画相关的公司屈指可数,这其中还要包含一部分并不创作作品只接受外包工作的。国内想要做出一部属于自己的作品难上加难,甚至很多怀揣着动画梦想的年轻人,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没办法解决,在这个没有钱不配谈梦想的时代,总不能为了梦想用爱发电吧。
国内因为版权的问题导致作品流产的例子无计其数,制作团队发生冲突随后解散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虽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但归根到底还是由于制度与产业的不完善,才会出现这种情况。这些东西是需要长期的积累,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时间才能洗练一切,只有不断的磨合,不断的犯错,不断的改进才有可能逐渐的形成属于中国的动漫产业。
一部内容相当有趣的漫画《狮子悬山》,因为创作者之间的矛盾,换人执笔,风格大变
其实,在国内还有一个比较“安全”的创作方向,就是游戏改编动画,但在这一领域上,别说“反杀”,国内有战斗力的作品都是少数。随着国漫热度的提高,无数的商人仿佛抓住了商机一般,都想捡点国漫这辆“运钞车”上掉下来的钞票,一时间,无数的游戏改编动画蜂拥而出,但质量参差不齐,大多数游戏衍生的动画都是服务于游戏的宣传,离改编两字相去甚远。
但也有不少游戏并没有放弃在这一方面的努力,比如《天谕》,在去年的4月份,网易盘古工作室和玄机科技(代表作品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秦时明月》)联合打造了《天谕》动画。与其他“加长版广告宣传片”不同,《天谕》动画的人设沿用了游戏的设定,但剧情没有完全照搬游戏,而是采用了另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梳理,相对来说自然了不少,加上不错的制作水平,在玩家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
《天谕》的世界观还是比较适合改编成动画的,可深度挖掘的内容很多
玩过游戏的玩家想要了解游戏中各个角色背后的故事,看过《天谕》动画的读者则想体验一下在游戏中控制自己喜欢的角色,成为故事中的一员的感觉。动画与游戏的用户群体之间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是一种最完美的改编方式。时值《天谕》2.0版本的大更新,诸多重磅新内容推出,《天谕》动画也推出了第二季,或许动画的第二季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惊喜也尚未可知。
《天谕》2.0版本新开放的翼世界
结语:
国漫在升温,国漫在崛起,这种论调我们已经听过无数次了,但你不能否认,国漫现在还像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离长大成人,离成熟还相差很远。“不怕慢,就怕站”,我们应该给国漫一点时间,一点宽容,只要能不断的往前跑,哪怕步子小一点,早晚也能到达终点不是吗?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天谕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