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这么多年了 魔法少女还这么糟心的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魔法少女这玩意儿,打上个世纪从子供向的电视节目里冒出来后。
就突然开始流行了起来。
这玩意儿一开始并不是什么大活儿,凤凰社那伙人在日本的分部突然看到了日本Anime的崛起,想着咱们也得跟个时代潮流。
刚好日本分部那会儿在抱怨,说是「欧洲魔法师并不能代表日本青少年想要看到的形象」。
于是乎,在他们思前想后考虑了一番以后,他们突然想到。
魔法师不一定要是成年人,可以是孩子。
他们可以是强大的,但如同小飞侠一样形象的人。
着装自由,童趣,想法也比较孩童化。
就这么的,日本凤凰社一个叫横山光辉的家伙就一拍脑袋,把美国电视剧《Bewitched》改编了一下,拍了个魔法少女动画,也就是「魔女莎莉」。

当然,早期的魔女跟魔法少女已经有明显的区分,而一开始出现的基本都叫魔法使,或者叫魔女。
一开始这个东西的定义是「比一般魔女年龄较小的小魔女」,限定的要求也比较严格,会炼金,会制药,会使用魔法,会骑扫把,通常可能还得有点勇敢正义顽强。
像宫崎骏的《魔女宅急便》啊,《小魔女丽宝》啊之类的
但这种欧洲来的形象在日本并不合适,所以就有人站出来开始想
「为啥魔法少女就非得是骑扫把,炼药,玩魔杖的?」

所以,在1973年。
永井豪用《甜心战士》表达了自己的理解——魔法少女这事儿,不一定要是个法师。

主角如月甜心是一个体内含有「空中元素固定装置」的美少女仿生人,拥有超于常人的云动力,持有的装备可以随意变换身上的衣服,不同的衣服还能有不同的效果,就像那个被你摁爆了的动力鞋一样。

而在这个背景中,反派也不是什么大魔法师,或者说什么黑暗魔导师。
他们只是一个不断盗窃艺术品的刺客组织,叫做「豹爪」。
话说回来当年起反派名字真是没走心过的。
你确定反派真的不是这位仁兄?
而由于不是魔法师皇城PK,所以用的作战方式也不是吟唱魔法,而是在变身后使用稀奇古怪的道具制服对方。
这个安排虽然有点蝙蝠侠的味道,但也已经跟欧洲国家那种魔法少女童话相差甚远。
而于是乎,似乎是看到前辈们开创了一条奇怪的道路,无数的后辈们前仆后继的开始走上黑暗圣堂,哦不,非魔法战斗系魔法少女的剧情安排上。
当然,传统魔法少女系在这个时候也开始了自己的发展,1982年,日本动画《魔法小仙子》开始开创「魔法少女必须拥有一个吉(yin)祥(shou)物」这个元素。

这种吉祥物的身份一般都比较特殊,宠物,玩偶,魔杖本身各种各样什么都有可能。
但唯一能够确定的是,这两对再怎么瞎胡闹,都不可能成为恋人……吧?
时间一晃跳到1990年,在这个时候,传统小魔女系依旧还维持着原有的样子。
但以《甜心战士》这类颠覆传统魔法少女形象的创作则彻底展开来。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美少女战士》,1994年10月开始连载的动画《怪盗Saint Tail》(大陆翻译为圣少女)便是这个例子下的经典代表。

要提到这个类型,我想最为重心的共同点应该都——变身
美少女战士中的变身
就是这样一个套路,往往一到两个角色一集里会拿到完整的变身特写,这个特写往往长达1-2分钟。
而这种变身出现的时候,观众往往都认为变身的主体处于无敌状态,因为在这个变身状态中,反派要么在那愣着,要么在那截图。
仿佛正在变身的月野兔身上突然多出来一个无敌光环一样。
而且通常变身完就是一顿爆锤,仿佛打人只需拨12345
变身动画对于制作而言确实拥有它的好处,能够比较省作画,一个镜头重复使用。
同时也方便观众产生印象。
而在这一类动画中,战斗元素本身也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
美少女战士中大部分的桥段都是通过体术和特殊道具完成的,并没有什么别的奇怪魔法。
月野兔的踢腿很大程度上成为了后续这个类型题材魔法少女作品里的常用动作,包括以拳交心的《光之美少女》,《魔法少女奈叶vivid》等等。
但这不是我们要聊的主要内容,因为这个变化本身并没有离开魔法少女这个Class。
对于我来说,我想聊的另一个核心,代表这个世代变化思想的。
则是圣少女。
圣少女是咱的初恋,也是咱认为最不魔法少女的魔法少女
在圣少女中,大家记得最清楚的就是这个女孩肯定不是一个牛逼的魔法师,顶多算个牛逼的魔术师。
带有些怪盗味道的女孩用一个不被承认,且隐秘的身份维持自己的正义,去把那些原本属于当事人的物品还给他,去把被抢来的东西换回去。
圣少女的出现开始影响业内,有一部分做魔法少女或者推理故事的人开始注意到,为什么我们非要让他和魔法扯上半点关系呢?我们为什么不去拍一部怪盗动画片呢?

这种怪盗动画往往不是一个人,像猫眼三姐妹这种三人一起的紧身衣体术组合给人一种现代忍者的味道。
而他们的工作则大致相同,劫富济贫的原则总能给人一种背德的正义感。
在这类动画中,作为核心表达的内容并不是这些少女的行为本身,而是他们与反派的关系。
还是说回圣少女。

从一个角度来说,千鸟作为圣少女一开始的「反派」,被描绘成一个内心正义正直的少年警探。
帅气的脸庞,正太的身体,爆棚的正义感。
吸引圣少女一点都不过分。
所以动画自然也将这种懵懂的情感和对立价值观的背德感表达了出来,每一次行动都像是一种戏耍。
但就在倒数那几集里,观众们一下子明白过来。
其实男主一直都不是反派,真正的反派是balabala。
这种皆大欢喜的套路慢慢出现在各种各样这个题材的动画里。
正派爱上反派,反派和正派相爱相杀,再倒数几集他们走到一起,最后结婚。
可以说,这是这个类型动画的一种「幻想」,也是他们表达美好的另一种方式。
虽然现在看来这个套路比较恶臭,但是在当时,这是属于孩子的美好。
于是,在本着创造以魔法少女为题材,改变传统小魔女风格的思路上。
日本动画开始创造能让观众感觉到美好,幸福,沉浸在剧情中的各种魔法少女番剧。
这种类型慢慢被定义成「本格魔法少女」
形式上没有明确的要求,打斗上没有明确的规范。
只要是有一段梦幻的变身(局部或者全部),有一个美好的主旨,带有一种少女情怀一般的美好。
就可以作为「本格魔法少女」来被解释。

随着事件的发展魔法少女开始有了一些固定的元素,比如之前提到的吉祥物,体术战斗,魔法杖等等。

通常这种召唤兽给人的印象都是萌物,只有在关键时刻才会突然间变身,成为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这种形象的设定使得召唤兽变得更加核心,存在的价值更加的高。
甚至有些召唤兽地位能与男主和女主相当。
而另一方面,润滑剧情加入的召唤兽元素本身并没有改变番剧自己的表现效果。
于是,为了摆脱传统魔法少女概念,同时也是为了增强视觉效果。
魔法少女自身的战斗也开始了变化。
以美少女战士带起来的魔法少女变身体术战斗模式慢慢开战时作为一个类型存在,像《光之美少女》,《魔法少女奈叶vivid》等等。
这种作战方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内容,出场使用类似月野兔的飞踢,之后用拳头将怪物锤爆,以拳交心。
虽然这种打法在现在看来总有点子供向的味道,但不管怎么说也是一种尝试。

虽然形象上看确实很子供向就是了。
而在另一方面,同样是为了提升视觉效果,魔法少女的魔法杖和战斗服开始出现变化。
一种奇怪的分类开始体现——我们姑且叫他以炮交心吧。
类似《魔法少女奈叶》这样充满科技化的战斗方式也成为了这一类型的表现主体——只要够酷炫,管你用什么样的形式。

尽管视觉效果上却是十分炫酷,但碍于与传统魔法少女相差太多。这种表达方式总给人一种「机动战士奈叶」的感觉,也难怪奈叶的形象被人吐槽说是像强袭自由了。
本质上说,只要是有上面这些元素,都属于「魔法少女」类型。所以客观上说,这也是魔法少女题材莫名其妙变得有点子供向的原因。
一直强调美好虽然是件好事,但观众也会开始审美疲劳。
于是一个虚姓男子为了颠覆市场索性推出了自己的《魔法少女小圆》,开始创造一个黑深残的魔法少女世界。

一般来说,黑深残一般泛指黑暗、深刻、残酷。
从字面意义上说,内容黑暗,主题深刻,剧情残酷是这类作品的主基调。
可以说黑深残原本是和阳光的本格魔法少女无缘的。

黑深残魔法少女从来不想跟你讲道理,这是他们的特征。
表现现实的阴暗面,让阴暗面照进想象。
错误会招来一切的残酷,不论是什么样的错误行为。

当然,这种黑深残风格在动画里的表现还没有特别多,毕竟要把这种残酷拍出来挑战观众之前,可能就在监管委员会那里被摁死在地上。

所以真正像本季的《魔法少女网站》,《魔法少女小圆》这样主基调的作品并不丰富,而这种作品表现出来的主要目的,也只是为了体现一种黑深残的深度。
与其说他们是魔法少女片,不如说他们只是想要表达一种基于想象力基础的现实。
但不论如何,魔法少女本质上并没有发生变化,他们都是为了自己价值观坚持的那个正义而努力。
记住,我说的是他们自己价值观坚持的正义,并非是客观社会定义出来的正义。
所以,有的时候他们也会做错事。
一定程度上说,魔法少女这个题材代表了日本人对国外文化的一种创新,我们也能从各种各样的电影或者番剧中看到日本人将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深度加入到作品中体现出来的新体验。
不论如何,这都是他们的一种新鲜尝试,虽然部分脑洞大开和强行魔法总给我一种不舒适的感觉。
但全世界试图指责日本人扭曲了魔法少女这个概念,使这个名词变成日本人专属的时候。
吉成曜和Trigger也相当漂亮的用一部《小魔女学园》向欧洲证明。
「即便我们不做创新,我们照样能拍。」
所以,我TM吹爆?
总觉得漏了点什么,对吧?
对,我懂你的。
魔法少女魔法少女,扯来扯去无非都是少女情怀。
虽然很大程度上成为魔法少女一度和成为成为公主一样成为小女生们最想要实现的愿望。
但是……
因为某种不可抗力的原因,魔法少女的少女二字,开始有了转变。
换句话说就是。
「为啥玩魔法的非得都是少女?」
所以,从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身这个要素开始变得男女都能接受了。
《这个是僵尸吗?》《我就是要成为双马尾》

以及最近突然出现的搞笑番《魔法少女俺》都属于这个类型。
前面我们提到一些其他风格的尝试,比如让魔法少女显得比较黑深残,或者改变一些道具的存在,使得魔法少女不那么传统,更创新一些。
然而,在这条黑暗圣堂之路上,这帮创作者们可能某个地方的脑筋……没拐过来。
天秀,朋友
在摧残了魔法这个概念之后,他们终于也开始对少女这个说法下手了。
魔法少女开始由男生变身而成,通常伴随着强烈的反差感。
不过说实话大多数女装形象还是可以射爆的。
也或许是因为这个梗玩的太丰富,太反差。
突然之间就有一群人逆向思维了一下。
既然你是男变女,那我们女变男怎么样?
于是乎,《魔法少女俺》就这样冒了出来。
虽然我有理由相信后面业界也会采用这套路拍摄魔法少女片,但我想在现实生活中。
真的很难有人去接受这样一个设定,一个女孩子在一个酷似极道老大的召唤兽的要求下变成了魔法兄贵。
而作战方式不是用棍子锤枪打,就是用兄贵的体术进行对抗。
若是将画风改一下,说不定能称为如龙的续作。
当然,若是接受这个设定,其实也挺..带感的?
Well,虽说如此,从传统魔法少女到现代奇葩风格。
魔法少女历经这么多变化,也是业内从业者们思考的结果。
作为观众的我们,只要给与自己的评价,用自己的价值观定夺。
就已经足够了。
因为,相信的心就是你的魔法。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