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北漂没那么容易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本文作者:猫酱
最近有个剧一播就引起了猫酱的注意。
是的,作为一个北漂girl,《北京女子图鉴》一出,猫酱就已经抑制不住旺盛的好奇心了。
在一年多以前猫酱就追过《东京女子图鉴》,一集二十分钟节奏明快,一口气看完真的非常爽。特别是看着一个野心勃勃的女人,一步步越走越高,真的很过瘾了。

北京会怎么拍,真的很让人好奇。
刚刚才出了几集,这部剧的讨论就已经铺天盖地。

很多公众号力挺,很多微博都在以要不要因为一个LV包包分手进行讨论。
戚薇还直接在微博大声呼喊,我没有贴双眼皮贴,我只是整容了。
这份耿直真的让人比较难夸。

当然,说起整容,作为女主角的戚薇其实在剧中属于最轻微的一个,即便她的双眼皮很像是镰刀割的,也比不上其他女性角色直接换头来得牛。
看剧之前,猫酱奉劝大家保持平常心,不要试图在剧中寻找熟脸,不然容易怀疑人生。

好了,我们还是来聊聊这个剧本身吧。
讲真,这部剧看着还蛮没压力,一个是它节奏很快三十分钟一集一共二十集,在国产剧中简直是开火箭的速度。
二个是在日影/剧改编的范畴中,它还算本土化做得比较好的,至少去去年在居酒屋吃老坛酸菜面的《深夜食堂》要自然得多。

然而它也犯了很多国产剧的毛病,比如永远立不起来的大女主,永远表达不好的独立女性,永远贯彻的嫁人重要理论。
可能因为猫酱就身在北京,所以难免不去挑剔吧。
四川女孩陈可本科毕业之后由于不甘于过眼下的生活,于是选择去北漂。
这个开头其实和很多北漂年轻人想法一致,家乡安逸但是缺乏挑战和发展空间,而北上广艰难却充满无限的可能性。
陈可不想要当下的生活,于是向北京挺进。
来到北京,陈可做的第一件事是投奔认识多年的男同学。
然后住进他家,想找到工作后再搬。

那个年代还不像现在互联网发达,找工作也有点难度。
找了好几天都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还是男同学给她介绍了一个,只是工作不怎么样,是个小公司的前台。

在猫酱很疑惑投奔异性是否靠谱时,果然立马出了事。
介绍完工作男同学就起了色心,险些被强的陈可赶快收拾东西走人去投靠了自己多年前的闺蜜。
动作太激烈,只能截到高糊。

看第一集我们就可以感觉到,陈可根本不是独立女性——明明可以自己找地方住但是她却屡次选择麻烦别人,甚至在工作上也没有具体的职业规划,她只是想来北京而已。
在北漂的过程中,她逐步成长然后逐渐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工作在变男友在变背的包也在变。
不同于原版女主一开始就野心勃勃,《北京》当中的陈可更像在走成长路线。
也可能是因为《东京》当中的人设太大胆,所以到了《北京》编剧有意弱化,给了女主善良的本性和傻白甜的开端。
关于陈可的变化,片中用的一个重要角度就是包。

一开始在闺蜜家,她买的是街边几十块钱的普通包包,然后闺蜜给她科普名牌包,她也逐渐产生了对包的渴望。
包在这个剧里面是物质的代表。
比如闺蜜背的是800块钱的高仿包,虽然是假的但也得到了外在的体面,成为了她进入各种社交圈的“脸卡”。

然后她自己从一开始的杂牌包,到信用卡买的LV再到老板送的香奈儿,无疑是一个升级的过程。
还有女老板的包又是另一个高度——一堆包随便背随便用。

不是说包有多重要,而是包其实是一种符号。
陈可和在北京的第一任男朋友张超的分手也和包有关。
两人之间的观念南辕北辙,男方追求的是稳定,下半生都差不多计划好了的那种,女方则更想探索不愿一眼就看到头。

没送出手的LV包和吃到撑的金钱豹是压死他们感情的最后一根稻草。
对于女性而言,包真的是一个可以代表很多东西的符号了。
当然,有一点是必须要吐槽的,为了表达对LV的爱,女主连电脑桌面都设成想买的那款包,每次男友看到都要内心挣扎好一会儿。

然而,同样爱包的猫酱,目前这六集看下来却感觉相当气馁。
陈可作为女主角开开金手指,运气比我们普通人好这当然可以忍。
但是一路看下来我们会发现她得到的东西大多是依靠别人。
第一份前台的工作是靠男同学帮忙,虽然只干了一天。
第二份工作是靠着饭局上的房地产老板顺手介绍。

正式开始工作之后,她有过一份计划书被夸,但是大多数时候还是在表现职场斗争与站队。全程她基本没有参与斗争,以小白的身份躲过一劫。
跳槽之后,她因为脸上长痘不去见帅气客户结果生意差点黄掉,她用的方法是求助前公司潜规则她未遂的总经理。

不过这才六集,猫酱希望后面的剧情能展现一下她的能力吧。
还有作为北漂党最头疼的住宿问题,陈可也轻松解决。没有被黑中介坑过的北漂还叫北漂吗。
真的,猫酱只能说非常嫉妒她。
一开始住男同学家,两室一厅还免费。
然后直接来到闺蜜家,一个地下室的单间,房租平摊。

之后又搬去和女同事住,房租平摊。
换了工作遇到贵人女老板,还给她低价住豪宅。

靠自己努力奋斗n年都在北京住不上这种房子的朋友们,忍住眼泪先别哭。
有意思的是目前她认识的人中,物质到达最高北京有四套房的女老板,说的是,我靠的不是自己打拼,而是我离过两次婚,很多家产可以分。
然后还忧郁的劝说女主,结婚还是要看准。

老板,你明明看得比谁都准。
这一点真的很让人觉得气馁,猫酱想看的是一个独立女性的北京逆袭史,结果却成了女人一路靠男人上位的故事。

和张超的这段爱情,也让人替他抱不平,两人的分手无可厚非,但是张超的人设却崩得厉害,一开始明明是有为青年,后来为了制造和女主的矛盾逐渐变成大男子主义和小家子气的合体。
反观《东京》女主也在不断的和不同层次的男人交往,也同样利用他们上位,可是我们可以从中看到这个女人的能力。

但是目前的陈可身上,猫酱还看不到。
猫酱喜欢《东京女子图鉴》还有一点就是女主在成功之后面对的空虚,事业成功之后她又开始渴望家庭,组成家庭之后她又面对其他的问题。
而镜头的视角一直是在陈述,没有批判也没有给出答案。

加上片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生活在东京的女子,才一起形成了这出女子图鉴。
你是否认同她们的价值观不重要,重要的是它展现的几类人的生活状态,看完之后,不同人总能有不同的思考。
而目前看来,《北京》有发展成“戚薇和她的男人们”的趋势。

希望,后面的十多集能展示一下女主镰刀双眼皮下隐藏的实力吧。
讲真,中国新时代独立女性也可以只靠自己的能力越走越高的。
本文仅代表订阅平台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游民星空仅提供发布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