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线材的束缚 赛睿寒冰3蓝牙版耳机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提起赛睿的寒冰(Arctis)系列耳机,想必喜欢音乐及游戏的发烧友们都有所耳闻,该系列自2017年5月份正式发布以来,也是受到了很多玩家们的关注。其中,寒冰系列分为Arctis 3、Arctis 5以及Arctis 7三款,分别对应低、中、高三个档次,在相同价位的耳机中均由非常出色的表现。
不过比较尴尬的是,该系列的耳机仅支持线材以及无线USB接收器(仅有Arctis 7支持无线)的连接方式,因此对于喜欢听歌,玩手游的玩家来说,只能通过3.5mm耳机接口才行,无形之中对便携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为了能让手机用户也能轻松的使用到这款耳机,赛睿针对Arctis 3进行了改进,于是,本期的主角Arctis 3蓝牙版诞生了。

蓝牙版其实整体并没有太大的改变,仅仅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了蓝牙功能,也因此,只要是支持蓝牙的设备可以轻松连接该耳机,出门,坐公交,再也不用纠结线材的问题了……
不过,Arctis 3本身的兼容性也很强,支持PC,XBOX,PS,Switch以及移动和VR设备,因此增加了蓝牙功能的这款耳机,也变得更加实用了很多。

耳机的内部附件依旧走的时尚路线,耳机、3根转接线,1个航空头,以及说明书,非常的简洁。

值得一提的是,耳机的接口为micro USB格式,因此耳机配备了一个Micro USB转USB的线材(仅充电使用),Micro USB(母头)转双3.5mm音频接口的线材,Micro USB双公头(用于做延长线),以及一个Micro USB(木头)转航空头(用于接手机等设备)。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耳机细节、头梁:

Arctis 3有白色和黑色两种,不过蓝牙版目前仅有黑色,整体外观方面和原版的Arctis 3一样。

头梁位硬塑料内部包裹刚进的设计,在表面做了磨砂处理,摸起来的手感非常的舒适。

头带非常具有科技感,梯形黑白编织的一根宽松紧带,在拉力方面相较于其它耳机还是较松的。

寒冰系列的耳罩支架非常有意思,并非从中轴开始旋转,这样耳罩的转向比较符合人体工学设计,能够更加舒适的与耳朵以及腮部进行切合。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耳罩:

外耳罩的表面采用了类肤材质,在耳罩外侧的下方印有赛睿的LOGO,值得一提的是——赛睿Arctis 蓝牙版没有LED灯。

耳罩采用了编织工艺,材质为布料,不过海绵还是非常柔软的,内部塞了海绵,戴起来非常舒服。

耳套可以非常轻松的取下,取下后可以看到透过护罩看到内部的发音单元以及耳机的铭牌。
这款耳机采用了超低失真的S1,40mm的发音单元,其耳机响应频率位20-22000Hz,耳机的灵敏度位98db,阻抗则是32欧姆(在参数方面与Arctis 7一样)。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是蓝牙版,所以耳机内置了电池,其续航时间位28小时。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接口:

首先是左侧部分的接口,从左到右依次是——Micro USB接口(用于充电),3.5mm音频接口以及小型micro USB接口(用于连接转接线,传输声音信号)。

在信号接口的右边则是一个音量调节的滚轮,滚轮为硬橡胶材质,所以转动起来非常舒适。再往右则是麦克风的控制开关。

在右侧部分则是一个蓝牙控制开关,用于开启蓝牙功能。
麦克风:

最后是耳机的麦克风,耳机的麦克风在左侧,为双向拾音,可伸缩,其响应频率位100Hz-10000Hz,其灵敏度为-48dB。阻抗位2200欧姆。
注:双向拾音即指话筒分别从话筒前方和后方各有一个听孔,用于拾取声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耳机舒适度:

麦克风收缩。

麦克风伸展。
麦克风舒适度:

耳罩旋转幅度。

耳罩旋转幅度。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耳机专属驱动(一):

首先需要将赛睿SteelSeries Engine 3驱动更新到最新版本,这时在登录界面中可以看到新版驱动已经增加了针对Arctis 3耳机的软件功能支持,然后进行登录。

点击右上角的用户图标,即可看到弹出的选单,在选单中选择“偏好设置”。

在“偏好设置”选项卡中,下方输入赛睿Actis蓝牙版耳机的产品代码,然后点击产品激活。

激活完毕后即可看到已经激活的设备列表中有Arctis 3 Bluetooth的选项。

激活后在整个赛睿SteelSeries Engine 3驱动的选项卡中即可看到ARCTIS 3 BLUETOOTH的选项,不过要使用到该耳机驱动,需要再安装一个关键更新才行,点击红色的提示条进行关键更新安装。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耳机专属驱动(二):

安装后即可针对赛睿Arctis蓝牙版耳机进行设置了。

首先需要针对耳机及麦克风的接孔进行设置,若电脑使用普通的Realtek声卡,则按照红色箭头指示进行选择即可,如果是其它版本声卡,则需要选择相对应的声卡才行。

整个耳机设置界面,与普通赛睿耳机相比并没有太大区别,不过增加了支持虚拟7.1的功能,因此若要开启虚拟7.1,则直接点击开关按钮即可。

此外,耳机的均衡器也增加了部分默认的环境设置,平直、性能、沉浸、娱乐、音乐以及声音5个预设,当然也支持自定义设置。

最后,当选择好耳机的播放模式后,电脑右下角的喇叭默认播放设备会变成扬声器+SSE3(SteelSeries Engine 3)。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
测试:
耳机只有2种模式,3.5mm接口的有线模式和蓝牙模式,有线连接非常简单,直接连接3.5mm的线材就行了,然后再使用单3.5mm转双3.5mm,转出来的2个接头分别接麦克风及音频输出孔即可。

PC听歌则是选择了《罗小黑战记》中的一首插曲《晚安喵》。

PC游戏则是选择了《绝地求生》这款游戏。

手机的连接,需要先长按耳机的蓝牙按钮,直至蓝牙灯闪烁,然后在手机的蓝牙忠即可搜索到Actis 3 Bluetooth选项,直接选择连接即可完成配对。

配对完成即可直接进行游戏,当然,蓝牙耳机的好处就是及时在游戏中接听到电话,也可以边玩边进行通话,并不耽误。
测试感想:
PC端其实并没有太多可说的,超低失真的S1发音单元本来就是旗舰级别,且耳机通过的是双3.5mm连接主机(也可以连接PS、XBOX手柄)的,本身寒冰系列的游戏表现就比较不错,蓝牙版在有线的情况下并不会比原版差什么。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赛睿驱动中的Actis 3 Bluetooth实际是通过驱动来修改音频的输出,因此不仅仅是赛睿的Actis蓝牙版,其它耳机也可以通过该驱动来进行调节,只不过调节效果并不像Actis蓝牙那么完美就是了(算的上是增加了一个虚拟的专属声卡)。
然后是手游方面,我在测试《绝地求生:全军出击》时就收到了电话,电话还是要手动接听的,在接听后再将游戏切回去就好了,并不影响边玩游戏边通话。
不过比较尴尬的一点是,玩游戏时游戏的声音和话筒都是由耳机来发出的。在玩游戏接电话后,则默认切换到了手机通话状态,这可能是我手机设置的问题,不过经过一个小时的研究,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我使用的是锤子M1L。
其它方面,耳机听起来音质比手机自带的喇叭要好很多,而且虽然是蓝牙版,但音频的传输并没有延迟以及杂音,还是比较清晰的,省去了线材的舒服,在公交车、地铁等地方也可以更加方便的佩戴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开箱
- 第2页:耳机细节、头梁
- 第3页:耳罩
- 第4页:接扣、麦克风
- 第5页:耳机、麦克风舒适度
- 第6页:耳机专属驱动(一)
- 第7页:耳机专属驱动(二)
- 第8页:测试、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