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箱界的领航者 酷冷至尊坦克兵SE版评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每个品牌都有自己能够拿得出手的,甚至是最的意的佳作,身为机电系老牌大厂的酷冷至尊也是这样。
说到酷冷至尊,首先应该想到的便是该品牌的机箱,没办法,这个品牌在机箱界实在是太有名了,从毁灭者、清风侠、武尊神到克斯摩再到坦克兵,无疑,酷冷至尊在机箱界算的上是一个合格的领航者了。
而今天要给大家带来的便是酷冷至尊的次旗舰产品——坦克兵的SE版。

虽然说是SE版,但其实相较原版的坦克兵并没有多大的改变,SE版的规格是57.8*24.6*60.5 CM(老版则是57*25*60.5 CM)。
关于老版介绍,请:点击进入
当然,新版最大的变化是由开窗式的侧透面板变成了全景式的侧透面板(其实就是拿一块钢化玻璃代替了整个左侧面板),此外去掉了一些风扇位,变成了固态硬盘位。
算的上是顺应潮流了吧……
顶部:

坦克兵SE版机箱的顶部仍旧延续了之前坦克兵的风格,非常显眼的便是一个提手以及风扇控制面板了。

首先是I/O及控制区域,先说说黑色的模块区域,在该模块区域最上边的大按钮就是机箱的电源开关,下边中间部分的按钮则是风扇的灯光开关,左右两侧则是风扇转速的减少或是增加。(嗯,没错,该机箱自带了一个风扇转速调节器)
左侧两个黑色则是电源及硬盘工作指示灯,往下则是麦克/音频接口。右侧是单独的重启按钮(重启按钮的下边是一个e-SATA孔位,但是SE版并没有增加该功能,原白色版也没有,只有黑色版有)。
最下方一排则是2个USB 3.0接口以及2个USB 2.0接口。

顶部的后方则是坦克兵特有的——机箱把手以及尾部的超大散热器区。
把手为橡胶材质,提起来的时候会非常舒服(当然,因为是全塔规格,若是装满了硬件,整个机箱会非常重,因此总体感觉还是非常沉)。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前面板:

前面板并没有太大变化,仍旧是散热网孔区,透过前面板可以看到机箱内部预装的2个12CM风扇(前面板最多可以装3个12/14CM风扇)。

在前面板的顶部有一个即插即用式的2.5寸硬盘位,可支持固态硬盘以及笔记本硬盘,使用时直接塞进去即可。

早先的坦克兵是模块化的硬盘仓设计,SE版则省去了这一功能,变成了单纯的铁架形式。当然前面板的散热网孔模块还是一样,非常方便即可完成拆卸。

最后,前面板下方的LOGO部分也是可以拆卸的,LOGO挡板的做工依旧保持了原来的水准。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背部:

全塔和中塔的区别便是能否支持服务器主板,因此身为全塔式机箱的酷冷至尊坦克兵SE版自然也是添加了对服务器主板的支持,和老版一样,14CM的风扇,9条PCI-E挡板,下置电源。
不同的是竖置的PCI-E挡板由老版的1个升级成了SE版的2个。

SE版标配一个14CM的风扇,当然,用户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以更换成12CM风扇。

竖置的PCI-E挡板,老版只有1个,因此只能通过转接线来安装声卡等单卡槽设备,而新的SE版则增加到了2个,如果用户有特别需求,该部位也可以支持双槽位的显卡。

依然是下置电源的设置,以及9个PCI-E挡板,因此服务器主板也能完全兼容。
左侧面板:

SE版与老版最大的变化就是由原来开窗式的侧透变成了全景式,以增加RGB灯光的最大曝光力度。

侧透的螺丝为手拧式(且不支持使用螺丝刀)。

在厚度方面,整个钢化玻璃与2个1角硬币叠在一起的厚度相当。且手拧螺丝的内部配有一层防滑垫圈,防止对钢化玻璃造成永久性损伤。

在机箱与钢化玻璃的4个螺丝孔处个有一个凸起的垫圈,用于固定钢化玻璃,也防止钢化玻璃与机箱进行碰撞。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机箱内部(一):

作为全塔式的机箱,得益于超大的内部空间坦克兵SE不仅保留了对ATX架构主板的兼容性,还可以支持2U的服务器系列主板(若2U主板根据大小不同,有可能会挡住右边的背部走线孔)。

在正常处理器左上及右上部位均有一个背部走线孔,以方便CPU辅助供电电源线的走线。

主板的右侧部分有2个背部走线孔,用于主板供电以及显卡供电和前置USB 3.0的走线。当然,前边说若2U服务器主板过大的话,有可能会遮盖住的2个背部走线孔。指的就是这里。

底部有一个很大的电源背部走线孔,酷冷至尊在很多细节方面做的非常到位,会让你在装机时感到非常的舒适。
当然,除了下置电源外,底部也有很大的散热区域,可以用来放置冷排。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机箱内部(二):

在机箱的顶部配有一个20CM的风扇,在保持了充足风量的同时也尽可能的做到了降低噪音。

原版的机箱内部右侧是有2个风扇位(里边是2个可90度变换的硬盘架,每个可放置2*4个硬盘),新的SE版则变成了4个SSD固态硬盘位。当然,酷冷至尊很细致的在固态硬盘位的接口处设计了4个走线孔。

因为不再是硬盘架设计,所以内部留出了很大的空间,方便用户安装冷排,水箱等物品,当然,为了使机箱更加牢固,酷冷至尊很贴心的增加了一根支撑杆,支撑杆为螺丝固定,可以很方便进行拆卸。

最后则是前面板顶部的即插即用SATA硬盘位,可以看到电路板设计还是比较细致的。
此外,在该硬盘位下边留有光驱槽,若用户想要安装光驱,只需把前面板相应的散热网孔模块拆下即可。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机箱右侧(背板):

坦克兵SE的右侧并非一块平面的钢板,而是在相应的地方做了凸起,以增加背板走线的兼容性。
当然,右侧和原版一样,还是有2个散热网孔的(不过原版作用是硬盘出风,由于取消掉了可90度旋转式硬盘仓的关系,这两个网孔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除了硬盘仓位的改变,机箱右侧(背板)较原版还是没有太大变化的,左侧是4个固态硬盘位,所以3.5寸机械硬盘位就放置到了背板的位置,不过比较遗憾的是背面并没有像前边固态硬盘那样留有走线孔,L型的SATA接口可能安装起来会比较麻烦。

3.5寸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一样,都是由一个托架进行固定的,用户需要先通过手拧螺丝把托架取下,然后将硬盘安装到托架上,再通过手拧螺丝将托架固定到机箱上才行。

最后,背部走线的空间浅处约1CM,而在3.5寸机械硬盘托架部分则达到了较深的2CM左右,还是非常方便背部走线的。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防尘网:

机箱顶部的防尘网,前边有提到过,在该处坦克兵SE标配了一个20CM的大风扇,主要用于该风扇的防尘。

机箱底部的防尘网,该处防尘网说实话感觉较小,其实坦克兵SE是支持大规格(1000W以上)的电源,这类电源比普通ATX电源要长一些,使用的多是14CM的风扇,不过由于电源是普遍温度不高,所以影响并不是很大。

底部靠前面板的位置也有一排散热网孔,冷排或者其它散热设备也可以在此进行安装(不过说实话,一般玩家用不上)。

最后是支脚,4个支脚做的还是比较细致的,内部都用了减震橡胶。
附件包:

酷冷至尊坦克兵SE的机箱是标配一个配件盒的,内部则是其它配件了,包括螺丝什么的。

与其他机箱不同的是:
坦克兵SE配有一个CPU辅助供电的延长线,防止电源背部走线距离不够。
2,坦克兵SE配有一个清洁布,虽然平时可能用不上,但确实能让自身显得有点品味(提升XX格)。
3,坦克兵SE配有一个小喇叭,且配有一个方便拧铜柱的铜柱帽。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装机配件:

本次装机使用的主板是华擎的Z370 Extreme 4。

散热器则是猫头鹰的U9S。

显卡为昂达的GTX 780典范3GD5。

声卡则是创新的Sound BlasterX AE-5。

内存为芝奇的F4-3200C14D-16GTZR(2*8GB)。

固态硬盘则是惠普的 S700 PRO 512GB。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3.5寸机械硬盘的安装位置在机箱的右侧(机箱背板,一般看不到),所以本次装机展示并没有安装3.5寸机械硬盘,仅在机箱左侧(侧透可以看到的固态硬盘位)安装了一块固态硬盘。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安装主板、散热器及内存。

安装显卡。

安装声卡。

固态硬盘的安装同样需要先通过手拧螺丝将固态硬盘托架取下,然后将固态硬盘安装到托架上面。

最后再通过手拧螺丝将托架固定上,此处可以看到,L型的SATA数据线从走线孔出来正好可以直接安装到固态硬盘上,算是设计的比较到位。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电源需要从内部进行安装,和市面的大多数机箱一样。

最后,走线完成后左侧的样子。(因为声卡需要单独的4Pin供电线,所以走线还是稍微有点乱,不过毕竟只是做装机展示,就这样吧……)

装好侧透面板后通过侧透看机箱内部的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灯光效果:

45度角有辅助灯光下的整机样子。

45度角无辅助灯光下的整机样子。

左侧有辅助灯光下的整机样子。

左侧无辅助灯光下的整机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
测试感想:

机箱风扇的灯光和转速是可以调节的,转速共计6档,灯光可以控制开关,这些都是在机箱顶部的控制区域来完成(就是开机按钮下边的几个小按钮)。
首先机箱非常的大气,这符合坦克兵的高端设定,与老版相比其实可以说是各有千秋,虽然硬盘仓省去了,但更方便用户对于水冷的安装。
侧面板由开窗式变成了全景式,不能说是简化,只能说各有针对,一整块钢化玻璃使得坦克兵SE更适合玩RGB灯光了,自然,相比原版可能会受到更多DIY爱好者的喜爱。
至于兼容性问题,说实话,身为全塔机箱,9个恐怖的PCI-E挡板就已经说明该机箱的空间大小了,充足的空间不会与各种主流硬件发生任何冲突。
不过比较遗憾的是底部的SSD固态硬盘架(可安装4块固态硬盘)取消了,这使得底部有点空荡荡的感觉。
原版最多支持8个3.5寸/2.5寸硬盘以及4个2.5寸硬盘。SE版最多支持4个2.5寸以及2个3.5寸硬盘了。可以说是由12个变成了6个。
当然,硬盘仓的节省也使得分体式水冷有了更大的安装空间。
右侧面板是我接触过的机箱中,安装最方便的(没有之一)。其它千元级机箱在安装右侧侧板时,走线或多或少会有点干扰,使得右侧面板不容易扣上,这次的坦克兵SE却显得非常轻松。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概述
- 第2页:前面板
- 第3页:背部
- 第4页:机箱内部(一)
- 第5页:机箱内部(二)
- 第6页:机箱右侧(背板)
- 第7页:防尘网、其它细节
- 第8页:装机配件
- 第9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一)
- 第10页:坦克兵SE装机展示(二)
- 第11页:灯光效果
- 第12页:测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