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电竞而生 芝奇KM780机械键盘简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芝奇这个品牌想必对DIY比较了解的玩家们都一定听说过,这是一个由一群电脑发烧友们组合在一起成立的品牌。
当然,处于对电脑的热爱,芝奇的产品也比较切合两个特点——亲民且强悍。
是的,亲民在于它更懂你,更懂发烧友需要的是什么,强悍则来源于本身就是懂硬件的一群发烧友,所以他们知道如何将自己的品牌做的更加完美。
恰如当时的内存就是这样的,在海盗船统治高端市场的年代,芝奇就这样横空出世了,以其超高的性价比一举打破了这个“统治者、复仇者”的天下。
时至今日,芝奇内存已经成为了多数发烧友的装机首选。

那么,芝奇只会做内存么?并不是这样的,这个品牌还在近两年进军了外设领域,而今天给大家带来的就是芝奇的旗舰级游戏键盘——KM780 RGB机械键盘。

老实说,现在顶级机械键盘,绝大多数仍旧使用的是樱桃轴,而本次给大家所展示的主角辨识来自Cherry的RGB MX轴体——红轴。

键盘盒内部部分,键盘本体,键帽盒,手托以及说明书。

整体配件,键帽盒共计配有10个专用的激光刻痕键帽,以及一个拔键器。其键帽分别为W、S、A、D、Q、E、R、C、F、G,如FPS、MOBA类游戏的几个常用按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键盘主体:

芝奇的KM780 RGB机械键盘为多媒体键盘,相应的,除了键盘标准的键位之外,还多了多媒体控制按钮以及键盘自定义功能按钮。
整体的键盘盘身为黑色,时尚造型。

键盘的键帽方面采用了人体工学式设计,为5种不同的高度,可以时手指在触碰键帽时的手感更加的舒适。

芝奇KM780 RGB机械键盘的左盘区。

芝奇KM780 RGB机械键盘的又键盘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键盘细节(一):

键盘上盖为2mm厚度的拉丝铝合金材质构成,使得整体键盘更加的坚固,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键盘的重量,是键盘更加稳重。

在键盘表面的正上方则是芝奇的LOGO,遗憾的是该LOGO仅为标识,并无透光效果。

左侧上方则是键盘的多功能按键,其中MR为组合按键录制,M1、M3为3种独立模式的切换。
上图右侧则是Windows锁定键,键盘灯光调节按键以及计时器按键。

右侧上方则是多媒体按键,值得一提的是右上角有一个音量调节的滚轮,当用户需要调节音量时,只需通过转动右上角的滚轮即可达到增加/减少音量的效果。
且上图右下方有一个由36个小长方型组成的音量显示区域该区域通过键盘的LED背光灯来显示当前音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键盘细节(二):

键盘左右两侧的设计非常时尚,且有一个金属管,方便键盘的拿起,且有一定的防护作用。
此外键盘左侧多了6个按键,分别是G1到G6,用于快捷使用键盘宏功能。

下方同样有金属管的露出,在不使用手托的情况下,可以起到拉高键盘颜值的效果。

最后,键盘顶部的金属管,值得一提的是,顶部的金属管不仅仅是装饰作用,还可以调节鼠标理线器以及键帽盒的位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键帽:

键帽采用了镭雕工艺,当然了,作为高端电竞键盘,涂层方面的涂抹比较细腻,手指摸上去不会有一种凹凸不平的感觉。

键帽方面芝奇额外提供了10颗双图层激光蚀刻的的电竞键帽,与普通键帽相比,电竞键帽上边具备了凹凸不平的纹理,使得玩家更方便的识别键帽区域。
且W、A、D按键各做了一定的倾斜处理。
Cherry MX RGB红轴:

Cherry MX RGB红轴,拥有高达5000万的寿命以及2mm的触发键程。与黑轴相比,红轴更加清脆一些,但却并没有青轴那么大的噪音。(值得一提的是,多数网友认为黑轴最适合游戏,但我个人认为,对于我来说红轴更适合一些)

为了增加长键帽的平衡性,芝奇所有的长键帽均采用了卫星轴设计。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背面细节(一):

通过键盘的背面可以看到,整体键盘使用了一根金属管弯曲围绕而成,整个背面采用了磨砂纹理。

键盘铭牌,该键盘的电流要求相对来讲要高一些,为5V-900mA,而键盘的产地为中国。

1档支脚设计,其实键盘本身不使用支脚其倾斜度就已经比较舒适了,不过为了方便不同喜好的用户,键盘的支脚还是可以提起约1厘米左右的高度。

键盘前方的左侧有一个USB口以及3.5寸耳机、麦克风的接口。同时还有一个键盘无冲开关(G键为全键位无冲模式,S键则是标准6键位无冲模式)。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背部细节(二):

因为键盘有额外的USB以及耳机、麦克风接口,因此芝奇键盘的USB线材相对来说要粗一些,外边采用了尼龙编制的材质,为2个USB接口,1个耳机接口以及1个麦克风接口,全部为金属镀金材质。

鼠标理线器默认在背面扣着,当玩家有需要的时候可以反过来,用于固定鼠标的线材。

最后,整体芝奇KM780 RGB机械键盘的样子。

灯光亮起时的样子。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测试:

首先是日常应用及打字测试,写文章时使用的是芝奇的KM780 RGB这款机械键盘,期间包括上网、聊QQ甚至是打游戏,所以使用时间在24小时以上(保持每天6小时以上的使用时间)。

之后是一款FPS类游戏《彩虹六号:围攻》,《命运2》的新DLC做的确实不尽人意,所以近几天又重新回了“拆迁6”的坑。测试时间在6小时左右(2天时间,每天3小时)。

最后是MOBA类游戏《DOTA2》,相对于前两款测试,这款游戏测试的并不多,我早先玩《英雄联盟》较多,后来弃坑了,因此《DOTA2》只是作为测试使用的,测试时间为2小时。
测试感想:
先来说说日常应用:
这是一款电竞键盘,所以相对于经常打字的我来说,上手是需要一段时间的,并不能马上适应。
这源于键盘左侧的G1到G6共计6个多功能按键,我发现我在使用的过程中经常会错误的将G6档次Ctrl键,我不知道这是不是我个人的问题,还是多数玩家在上手时也会出现这个情况。
此外,键盘虽然配备了特殊键帽,但在打字的过程中,特殊键帽似乎并不能完美的与普通键帽融合,所以手感上差异还是有的。
因此对于日常应用和打字的玩家来说:1,该键盘需要适应一段时间才能上手。2,特殊键帽无用武之地。
再来说说FPS类游戏:
首先,相比大家公认比较适合游戏的黑轴以及电竞的银轴,我个人比较喜欢红轴,这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是多次提及。红轴对我来说在手感和清脆感方面都比较均衡,所以我个人对于红轴有种特别的喜爱(奈何此前接触的键盘多都是青轴)。
键盘配备的W、A、D键帽是相互倾斜的,我原本以为第一次使用会很不舒服,但实际用起来效果出奇的好,在《彩虹六号:围攻》中,游戏能够使用到Q、E、W、A、S、D、F以及C键,算的上是对于特殊键帽需求比较多的了。
对于FPS类游戏的体验,特殊键帽能够得到很好的发挥,此后我又用普通键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游戏,总体的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最后是MOBA类游戏:
MOBA类游戏不推荐使用“W”特殊键帽,包括《英雄联盟》和《DOTA2》的默认按键(习惯《DOTA》的老玩家使用的技能并非Q、W、E、R)。因为W是倾斜设计,实际反差有点大。使用建议是将其它按键与“W”进行替换,这样效果会好非常多。
得益于特殊键帽的设计,在游戏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触摸到常用的技能按键,整体游戏的体验会感觉与普通键盘有明显的差异。
如果强制自己不去想“此W是其它按键”的话,整个MOBA类游戏的体验还是非常好的。
不过,还是建议芝奇在之后的版本中配备2个“W”按键。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芝奇的KM780 RGB机械键盘驱动可以在官网下载到,相较于其它品牌键盘的驱动,芝奇特别对该键盘的灯光效果做了优化。

标准界面中,可以针对每个按键进行设置,且有模式保存的选项。

设置界面则是对键盘的参数进行设置,同时定时器功能就是在这里进行调整。

灯光特效则是对已经设置好的灯光效果进行调整,选择,值得一提的是,该界面主要设置亮度以及对已经设置好的灯光模式进行选择,并非对“灯光效果”进行配置。

灯光效果的选择文件,默认的显示模式共有8种。其中脉冲、变换和检查点是需要用户手动去按才能触发。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附录四,驱动介绍(二):

宏配置文件则是对键盘进行“宏”设置。

灯光配置文件则是对每种灯光模式的颜色,效果、时长、方向来进行相应的配置。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驱动的主界面中,单点键盘上的按键即可进行每个按键的相应功能设置。

最后,键盘的“即时宏”功能设置说明。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开箱
- 第2页:键盘主体
- 第3页:键盘细节(一)
- 第4页:键盘细节(二)
- 第5页:键帽、Cherry MX RGB红轴
- 第6页:背面细节(一)
- 第7页:背面细节(二)
- 第8页:测试、使用感想:
- 第9页:附录一,灯光效果(一)
- 第10页:附录二,灯光效果(二)
- 第11页:附录三,驱动介绍(一)
- 第12页:附录四,驱动介绍(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