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5最能发挥GTX 1080Ti的性能?《星球大战:前线2》CPU性能实测 _ 游民星空 GamerSky.com
gamersky
《星球大战:前线2》是由DICE制作、EA发行的一款射击冒险游戏,是《星球大战》系列的第二部作品。《星球大战:前线2》表现出了更加显著的野心。它有着更为震撼的战斗场面,新增了完善而充实的单人战役内容,星战电影中的元素也空前丰富。

抛开备受诟病的开箱系统之外,《星球大战:前线2》本身的游戏素质还是不错的,那么想流畅游戏《星球大战:前线2》究竟需要怎样的硬件支持,不同规格的CPU处理器对游戏帧数有着怎样的影响,接下来的测试将会告诉大家答案。
游戏测试场景:
游戏测试场景
在《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中,小编选择了单人战役中的一段场景作为测试环境,游戏视角选择了帧数更低的第一人称视角,并用Fraps记录下时间长度为60秒的游戏帧数变化数据,作为最后的对比参考。
游戏测试平台说明
本次测试将主要反映不同级别Intel酷睿处理器在《星球大战:前线2》游戏中的性能表现,选择了目前主流的i7-7700K/Z270主板、i5-7600K处理器/Z70主板、i3-7100处理器/B250主板三套CPU/主板搭配方案,同时使用性能强大的GTX 1080Ti显卡来减少GPU对CPU性能发挥的制约。



本次测试所用的主板和显卡全部由世界知名DIY硬件品牌技嘉提供。
本次测试所用的显卡驱动版本为NVIDIA Forceware388.31 64bit WHQL。平台系统为Win7。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星球大战:前线2》游戏性能测试过程中,我们将对游戏画质设定分为4个级别档次,具体如下:
极致画质:4K分辨率3840×2160,画质特效全开,系统默认ULRTA,抗锯齿TAA高,垂直同步关闭。


超高画质:2K分辨率2560×1440,画质特效全开,系统默认ULRTA,抗锯齿TAA高,垂直同步关闭。

主流画质:1080P分辨率1920×1080,画质特效全开,系统默认ULRTA,抗锯齿TAA高,垂直同步关闭。

基础画质:1080P分辨率1920×1080,画质特效一般,手动设置中,抗锯齿TAA低,垂直同步关闭。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i7测试平台简介
Intel Core i7-7700K处理器
在这套测试平台上,我们选用的是i7-7700K处理器,四核八线程,默认主频为4.2GHz,K字代表这款CPU拥有强劲的超频能力,但为了确保平台的稳定性能,在测试过程中,我们将这块CPU超频至4.5GHz。
技嘉Z270-Phoneix Gaming主板
技嘉Z270-Phoneix Gaming主板采用了Intel Z270芯片组,支持LGA 1151接口的Intel第六代Skylake处理器和第七代Kabylake处理器,拥有1条PCI-E x16和2条PCI-E x4插槽,支持AMD双卡交火,而且针对显卡插槽进行了金属护甲保护,是目前技嘉颜值最高的Z270主板之一。

内存为影驰HOF系列DDR4-8GB*2内存套装,运行频率为3200MHz。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I5测试平台简介
Intel Core i5-7600K处理器
在这套测试平台上我们使用的是一颗Intel Corei5-7600K处理器,四核四线程,默认主频3.8GHz,带K意味着这款CPU拥有不错的超频能力,但为了确保平台的稳定性,我们只将其超频至4.0GHz。
技嘉Z270MX-Gaming 5主板
技嘉Z270MX-Gaming 5是一款M-ATX紧凑型主板,支持Intel第七代酷睿Kabylake架构桌面处理器,同时兼容第七代Skylake架构处理器,支持双卡SLI/交火,是一款兼容性极强的M-ATX主板产品。

内存为影驰HOF系列DDR4-8GB*2内存套装,运行频率为3200MHz。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I3测试平台简介
Intel Core i3-7100处理器
在这套测试平台上,我们采用了一颗第七代入门级处理器i3-7100,14纳米制作工艺,双核四线程,默认主频高达3.8GHz。
技嘉Gaming B8
技嘉Gaming B8是一款ATX版型的B250主板,采用LGA1151插槽,支持七代Kabylake、兼容六代Skylake架构酷睿/奔腾/赛扬处理器,拥有1条PCI-Ex16和2条PCI-Ex4插槽,支持双卡交火,是一款扩展性非常丰富的酷炫B250主板。

内存为影驰HOF系列DDR4-8GB*2内存套装,运行频率调整为2133MHz。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技嘉i7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5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3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主板《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游戏平均帧数
先看游戏帧数情况,测试结果显示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设定下,三套CPU/主板测试平台搭配GTX 1080Ti显卡,都能确保游戏获得近70FPS的平均帧数。
再看游戏实际负载情况,在4K分辨率最高画质设定下,三套测试平台上的GTX 1080Ti显卡均处于满载状态,表明GTX 1080Ti显卡承受这巨大压力,而四核八线程的i7整体负载为77%左右,四核四线程的i5和双核四线程的i3均呈现100%的满载状态,由此可见i7处理器在4K分辨率下仍游刃有余,只是受显卡性能限制,但i5和i3处理器已经没有更多的发挥空间,和GTX 1080Ti显卡一样,都已经被榨干。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技嘉i7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5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3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主板《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游戏平均帧数
降低游戏分辨率,在2K分辨率下,i3平台的游戏平均帧数相较i5和i7平台整整低了20FPS,这是一个非常大的数值差距。
再来看三套平台的实际负载情况。I7平台的CPU和显卡负载分别为86%和91%,可见随着分辨率的降低,游戏对显卡的负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同时对CPU的负载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但两者仍然有一定的提高空间,可以猜测为是平台上的其它硬件成为瓶颈,制约了显卡和CPU的性能发挥;i5平台上CPU负载依然是100%,相较之下,显卡负载只要95%,可见在2K分辨率下,i5已经不能让GTX 1080Ti显卡发挥出全部性能;最后再看i3平台,CPU满载而显卡只有78%的负载,表明i3已经严重拖累了GTX 1080Ti显卡的性能发挥,这也充分说明i3平台相较其它两平台游戏平均帧数低20FPS是因为CPU性能不足,造成瓶颈,制约了GTX 1080Ti显卡的性能发挥。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技嘉i7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5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3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主板《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游戏平均帧数
继续降低游戏分辨率,在主流1080P分辨率下,三套测试平台的游戏平均帧数呈现出明显的梯状排列,i7平台游戏帧数最高而i3最低,i7平台的帧数更是比i3高出了50%的差距。
再看三套测试平台实际负载情况,i7依然游刃有余,负载仅有85%,而i5和i3全都是100%满载状态,无更多的性能发挥空间,这点从显卡的负载情况上就可以看出,i3平台上的GTX 1080Ti显卡负载仅为54%,只发挥出一半的性能实力,相较之下,i5平台上的显卡负载为77%,是三套平台中最高的,表明i5最能发挥GTX 1080Ti显卡的性能,而i7平台,由于受到其它硬件的性能制约,CPU和显卡均不能发挥出最佳表现,给人一种"空有一身屠龙之术"的感觉。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技嘉i7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5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i3测试平台《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游戏CPU使用率
技嘉主板《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游戏平均帧数
在1080P分辨率的基础上进一步降低游戏画质特效设定,三套测试平台的帧数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不过并没有缩小它们之间的游戏帧数差距,i3平台更是和i7平台之间的差距扩大到了73FPS。
对比三套测试平台的实际负载情况,i7负载依然是86%,从2K分辨率最高画质设定开始,i7处理器的负载情况就没有明显变化,只是显卡负载从91%降到65%再降到现在的53%,可见i7处理器也遇到了某种瓶颈,以至于一直无法完全发挥自己的全部性能。I5和i3依然是100%的满帧状态,不过显卡负载却仅有60%和45%,i5平台上的GTX 1080Ti显卡依然是利用率最高的,相较之下,i3完全是在拖GTX 1080Ti显卡的后腿,连GTX 1080Ti显卡一半的性能都无法发挥出来。
结语:从测试结果来看,《星球大战:前线2》对于多和多线程的利用率极高,四核八线程的i7处理器的每个核心和每条线程都被均匀的利用起来,可见游戏的多核优化做得非常出色,这也是最近新发布游戏的一大特点。不过测试结果也表明,小编所搭建的i7平台存在某种短板,以至于CPU和显卡一直无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性能,尤其是降低分辨率和画质设定之后,i7处理器被瓶颈制约,始终有15%的性能空间被闲置。而同样四核但只有四条工作线程的i5却始终处于满载工作状态,对GTX 1080Ti显卡的利用率也是三套测试平台中最高的一个,让人不禁觉得:i5和GTX 1080Ti才是最佳组合。
最后再回应一下显卡测试部分中网友们的讨论。游戏最小帧和平均帧数都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游戏的帧数表现情况,但都有一定的局限性。最小帧存在极大的偶然性,在测试过程中,谁也不能保证测试场景和环境的绝对统一和稳定,这就会出现各种意外情况,突然卡顿掉帧导致GTX 1080Ti最小帧不如GTX 1050也是有可能的,所以最小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用这块显卡会掉帧",并不能说明"这块显卡就是不如别的显卡";平均帧数能够较为准确的表达显卡的性能表现,但依然存在明显的局限性,比如掉帧和卡顿情况就无法从平均帧数上看出来,所以很早就有人提出了"帧生成时间"的概念,借以体现游戏帧数生成的流畅度,不过"帧生成时间"不方便多款产品对比(曲线图往往会高度重叠),更适合单款产品性能体现;此外还有一种百分比帧数,大致意思是取一个固定的百分比数值(通常是97%),在测试收集的游戏帧数中去掉同样的百分比差值(3%)的最大帧数和最小帧数,再将剩余的游戏帧数计算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的参考数据,这种通过计算得出游戏帧数数据排除了测试过程中的偶然性,让对比数据更具客观性,也是小编最认可的一种方法,只是操作过程比较复杂,所以在过去追求工作效率的条件下很难实施。当然还有一种"笨"方法,利用多次测试数据取平均值,这也是小编最不喜欢的一种测试方法,除了增加大量工作之外,最后所得的数据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测试对象的缺点,让测试结果显得"有模有样",最简单例子就是"人均收入",很科学也很冠冕堂皇。
《星球大战:前线2》可能是2017年最后一款游戏大作,抛开“氪金”的争论之外,游戏本身的素质还是相当不错的,新加的单人战役部分让喜欢“星战”的电影粉丝们能够亲身体验一次“原力”之旅,PVP部分还是一如既往丰富,而且游戏优化做得相当不错,无需玩家特意升级硬件,就能流畅游戏,相比之前的几款“杀手级”3A大作,《星球大战:前线2》可谓是非常亲民了。
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星球大战:前线2专区
文章内容导航
- 第1页:《星球大战:前线2》CPU/主板性能实测
- 第2页:游戏测试画质设定说明
- 第3页:i7测试平台简介
- 第4页:i5测试平台简介
- 第5页:i3测试平台简介
- 第6页:《星球大战:前线2》极致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7页:《星球大战:前线2》超高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8页:《星球大战:前线2》主流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
- 第9页:《星球大战:前线2》基础画质CPU/主板性能测试